心源性猝死,是到處找AED,還是用針灸救急?針灸穴位救急更簡單,更方便,更高效,更經濟。
傳統觀念多認為,猝死是老年病,與年輕人關係不大。但近年來數據表明,年輕人也是猝死高發人群。近年來,年輕人猝死頻發,讓「心源性猝死」受到社會關注。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估計,我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54.4萬例,平均每天有1490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然而,在龐大的心源性猝死者中,院外搶救成功率不足1%。
猝死這種「瞬時死亡」,在發生前沒有明確的預警信號,即便有所謂的預警信號,大多也並不典型。但如果近期出現與活動相關的胸悶胸痛、憋氣乏力、心慌心悸、牙疼、下頜部疼痛不適,以及左肩、左上肢、背部疼痛,或者黑矇、一過性意識障礙、暈厥先兆等症狀均需及時就診,明確心臟狀態。
一、猝死的西醫理念
(一)猝死的原因
年輕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器質性心臟疾病。
電解質或酸解平衡紊亂、應激或情緒波動顯著增加器質性心臟疾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發生概率。極端情況下嚴重的電解質或酸解平衡紊亂、應激或情緒波動本身,也可導致心源性猝死。許多先天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在年輕人中更為常見。
除此之外,年輕人經常熬夜,有吸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的比例高,加之生活節奏快,工作學習壓力大,使得電解質或酸解平衡紊亂、應激或情緒波動的情況頻發。心臟驟停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二)猝死的預防和治療
西醫不重預防,更強調猝死的搶救。並且認為,積極推廣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配置,加速急救觀念普及,催化年輕人群體救援意願,推廣急救知識和AED操作技能,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事件的死亡率。
但AED的成功率高嗎?專家說:「黃金4分鐘」內被成功搶救的患者存活率可達32%,搶救時間每延後1分鐘,患者生存率就會下降7%-10%。只有在「黃金4分鐘」內對患者實施有效的現場急救,才能顯著降低心臟驟停患者的死亡率。
專家認為,由於大多數心源性猝死發生在醫療機構以外,如家庭、公共場所等,導致第一目擊人多數並非醫療專業人員,因此,掌握更多的急救技能技巧,在事發現場也許就能成功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
專家認為,只有整個社會都有急救的意識、氛圍和技能,公眾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才不僅會救、敢救,更是願救,從而真正構建「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尚,讓每個人都成為生命的守護者。
二、猝死的中醫理念
(一)猝死的原因
年輕人為什麼會發生猝死?原因是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不合理,各種壓力、熬夜、暴飲暴食、久坐不動等等,消耗了年輕人的正氣,透支年輕人的健康,導致正氣不足,這才是猝死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說,猝死源於正虛。中醫以正為本,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氣即是生命力,正氣一虛,意味著生命力減弱。所謂猝死,本質是正氣太虛,導致心陽暴脫。
生活中常見有些人自恃年輕,或尚且健康,完全不把養生當回事。反而肆意熬夜,吃各種垃圾食品,絕不運動……我常想,生命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若自己都不要了,試想,誰還會替你重視呢?!
(二)預防猝死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要預防猝死,應該重視以下兩個理念:
一則,預防為主,「治未病」勝過治已病。
何謂「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提前將養正氣,使正氣健旺。「治未病」遠比既病再治更高明。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體現在健康上,正氣旺才是關鍵。中醫重視「治未病」,其實就是積極養生,養足正氣,則諸邪不能侵襲,人自然健康。
《內經》明確地說:「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我們若能相信《內經》,實踐《內經》,養得一身正氣,諸病不生,還怎麼會發生猝死呢?!
醫學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維護人類的健康。也就是說,醫學不應該以疾病為主要研究方向,而應該重視預防。凡是基於治療的醫學,很顯然違背了這一原則。我致力於推廣中醫,因為中醫最重視「治未病」,完全符合未來醫學的發展要求,中醫重視讓人少生病或不生病,這遠比既病施治更有價值,也更符合社會的需要。
我崇尚「治未病」理念,但事實上,我平時還是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臨床上了。我知道,這從根本上背棄了「治未病」的宗旨。為此,我在臨床之餘致力於寫作中醫文章,希望通過我的文字來宣傳中醫的正信正念,希望能幫助讀者朋友們遠離疾病。
二則,明白因果,在因上預防。
此處我所談的因果,即原因和結果,意為有什麼原因,就會有什麼結果。此非佛家所謂的「因果報應」。
俗話說,菩薩畏因,凡人畏果。凡人看到了結果才開始害怕,不見棺材不掉淚;但菩薩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什麼因,就必然會招什麼果,就會提前在因上預防。
對於疾病亦當作如此觀。我們都害怕體檢結果,害怕出現猝死,我們卻不怕各種熬夜、暴飲暴食、久坐、怨恨惱怒煩等病因。那些肆意折騰的人,難道不怕未來會出現患病或猝死的果嗎!
中醫強調「治未病」,這即是畏因,是菩薩手段。若平時靠體檢維持健康,一旦生了病,再去尋醫治療,即使是明醫,亦難以速愈。由此說,「治未病」其實就是在因上預防,這才是真正高明的醫學手段。
如果在因上預防疾病,並且預防猝死呢?我的建議是,我們要自律,要從飲食、起居、運動、情緒等方面管好自己,簡單來說,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多開心。唯有如此,才可能讓人健康不病,也才能預防猝死。
(三)猝死的急救
急救不是西醫的專利,中醫亦能急救,並且,中醫擅長急救。以猝死為例,建議首選針灸。
一則,內關急救
可只取內關穴,用針行強刺激手法,即有醒心開竅之功。針刺最好,若無針灸針,亦可用手指重按內關,亦有急救效果。
為什麼選擇內關?其一,內關是心臟的急救大穴,在臨床中有「心臟病第一穴」之稱。可用於多種心臟疾患,如心悸、怔忡、心痛、心肌炎、心律不齊、早搏、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各種心臟疾患。
其二,內關歸屬手厥陰心包經,為心包經之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內關具有理氣寬胸、和胃降濁、養心安神、醒神開竅的作用,臨床應用廣泛,實用性強,是臨床常用的要穴之一。
其三,心包為心之外膜,有代心受邪的作用,內關對心血管疾病有卓著的療效,而且內關在調理心臟方向具有明顯的雙向調節功能,心動過速的針之可減慢心率,心動過患者可加快心率,具有廣譜的作用。
二則,內關急救的優勢
用內關急救猝死的優勢很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只需要掌握一個穴位,人人都可以操作,這遠比學習並操作AED更簡單,更方便。
其二,更經濟。AED一臺需要2-3萬元左右,還不一定正好放在猝死人的身邊。
其三,更快捷。當有人心臟病猝死時,他人能在四分鐘之內找到AED,並且正確用上嗎?但針灸針人人都可方便攜帶,人人都都迅速施針或手按內關穴。
其四,可同時應用。針刺或按壓內關穴的同時,也可以用上AED,並且,針灸也為使用AED贏得了時間,為什麼不能推廣呢?
其五,針刺或按壓內關穴非常安全。即使是錯誤的針刺或按壓手法,也不會對病人造成多少傷害。而其急救的意義卻非常之大。
對比而言,我建議國家在全民推廣AED的同時,也推廣針刺或按壓內關穴急救心臟病猝死的方法。
三則,中醫急救的意義
心臟驟停的搶救時間極其短暫,搶救成功率與開始搶救時間直接相關。一旦發生心臟驟停,及時有效的心肺復甦至關重要。怎麼辦?與其去找AED,何如先用針灸救急!而且,針灸救急時,也可同時做心肺復甦以及AED搶救。諸法同施,其搶救的成功率必然會更高。
事實上,我曾經遇到過猝死患者,就在我的面前,病人因劇烈疼痛而猝死,呼吸停止,心跳停止。我首針的就是內關穴,配合針刺百會、人中、素髎以及點刺十指尖出血,一兩分鐘左右把病人救活了。
讀者亦可參考:《猝死的急救》一文。
有人說中醫是慢郎中,因為他們沒有見過中醫急救的神奇。中醫擅長治療急症,不但新冠肺炎這樣的急症可用中醫,平時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急症亦可用中醫,特別是針灸。針灸救急體現了中醫急救的實力,對於搶救中風、昏迷、痛症、痙攣、運動猝死、心臟病突發以及部分血症,有針入病除之效。
若能大力推廣中醫正信正念,讓全社會都了解針灸救急的知識,這對於提高急救的成功率有重要意義。建議在推廣心肺復甦和AED的同時,也推廣穴位急救的常識。若盲目地否定中醫,盲目地否定針灸,都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短視行為。
國家應該加強中醫急救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拓展多元化、多樣化形式的中醫急救教育與培訓方式;建立、健全國家層面的中醫急救相關法律法規,鼓勵公眾見義勇為。只有如此,才能最大效率地提高搶救的成功率。(董洪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