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提醒】注意「猝死信號」!這份猝死自救指南請務必收好!

2021-01-15 和訊網

11月27日凌晨,臺灣演員高以翔在節目錄製時突逝,隨後,節目組發聲明稱,死因是「心源性猝死」,此事引發輿論關注。如今,「猝死」二字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是否越來越高,關於中青年人猝死的報導也屢見不鮮,在感嘆生命脆弱的同時,是否也想過,「猝死」離自己有多遠?我們該如何預防?

猝死背後的危機你知道嗎?

據中國心臟猝死防治救中心聯盟主席金大鵬介紹,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導致的死亡人數高達54萬人,且呈日漸增長的嚴峻形勢。

關於猝死,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定義是:突然發生的,未能預料到的死亡,從發生不適到死亡,間隔不足6小時。猝死最大問題並不是疾病有多麼難治,而是這些疾病以突襲的方式出現,讓人措手不及。

一個人體弱多病,三天兩頭不舒服,吃藥、跑醫院,這類人群的猝死發生率反而比較低,因為這類患者往往對自己的身體比較在意,不可能讓身體透支;另外,由於常去醫院檢查,在此期間發現一些可能引發猝死的原因,醫生會當即就給出治療方案。相反,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平時很少看病、吃藥,這類人更容易成為「猝死」的對象,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身上背著「定時炸彈」,也不會在意身體發出的某些疾病信號。

「猝死」並不一定猝不及防,更多的原因在於我們對自己的健康情況不夠關注,不夠了解。

有些猝死源於過勞或者運動,本質都是透支了身體機能的極限。而大多數的猝死源於心腦血管疾病,如大面積的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主動脈瘤破裂、腦梗塞和腦出血等。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容易猝死人群

1、抑鬱:抑鬱焦慮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塞的一個獨立威脅因素。心血管病伴隨著焦慮抑鬱,成為猝死的一個重要因素。

2、打呼嚕:打鼾時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一個徵兆,如果「睡眠呼吸暫停「時間一次超過120秒,很可能發生睡眠中猝死。

3、過度勞累:經常熬夜會使人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於功能失調狀態;吃飯、作息不規律會引起低糖低鉀,電解質紊亂,導致心律不齊,這是引發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4、熬夜:長期熬夜誘發心律失常、心臟早搏而突然暈倒,若沒獲得及時急救,易發生猝死。另外,長期熬夜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5、生活壓力大: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並會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痙攣的風險,甚至誘發猝死。

6、肥胖:心血管病最愛胖子。肥胖人群幾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佔全。而且胖子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併冠心病時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7、久坐電腦前:長期上網屬於靜態性動作,血液粘稠度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靜脈血栓,運動時血栓脫落,可能會造成肺梗塞,嚴重可能導致猝死。

8、抽菸喝酒:吸菸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時常人的3倍。究竟能讓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是扣動心臟病發作的扳機,長期飲酒還可導致心臟衰竭等疾病。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注意六個「猝死」信號 為生命留下一線生機

1、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突然出現的症狀表明冠狀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還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發生破裂,導致心源性心肌梗死。

2、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的結果。

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心源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應當及時就診。

3、心跳過緩

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

心跳過緩,血壓變低,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也會導致猝死。

4、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見的原因包括竇房結疾病、房室傳導阻滯、迷走神經張力過高等。

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

5、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患者會有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等症狀。

有些腦卒中發病緩慢,早期只有輕微症狀,患者需要多加留心。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房顫的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高於普通人群數倍。

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早識別早治療。

6、出現憋氣、明顯的口唇發紫的症狀

如果工作性質是久坐或長期站立,血液循環不好,當病情發作時,除了疼痛外,若還有憋氣、明顯的紫紺、口唇發紫、血氧下降等,要高度警惕可能是肺栓塞。

快來測試下你的「疲勞值」

防猝死 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

適度鍛鍊。研究表明,低度或中度強度運動量,對心血管保護的益處最強。(低運動量:每周4~5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中等運動量:每周大於等於3次,每次持續40~60分鐘)可選擇慢跑、遊泳、打球等有氧運動。但最好不要在早上鍛鍊,因為清晨是心血管病發作最多的時間,可選擇晚飯後2~3個小時進行適度運動。

飲食清淡。控制甜食,少吃含鹽多、醃製及煎炸食物,多吃植物纖維多的蔬菜和粗糧,增加維生素的攝取量。此外,不吃過冷或過冰的食物或飲料,以免發生冠脈痙攣。

避免勞累。如今,加班和熬夜成了現代人的主旋律,年輕白領猝死的事件層出不窮,過度疲勞的背後極有可能是致命的威脅。健康的活著是努力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前提。日常,注意勞逸結合,周末可選擇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儘量放鬆身心;也可當一次「小懶蟲」,給自己補補覺。

定期體檢。普通的心電圖檢查即可發現潛在的「猝死信號」,特別是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更應做好預防工作,按時體檢,防患於未然。

保持心情舒暢。情緒激動會使人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很容易引發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腦梗塞或腦出血等嚴重後果。因此,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僅是處世之道,也是心腦的「天然護身符」。

掌握心肺復甦術 做到事半功倍

心源性猝死的特點是死亡急驟、出人意料、自然死亡,黃金搶救時間僅為4分鐘,目前我國的搶救成功率不到1%。一些人在心源性猝死前的幾天或幾周內會出現氣促、乏力、持續性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症狀,但也可能毫無徵兆。

對已經診斷為嚴重心衰的患者,在心臟植入一個小小的埋藏式除顫器(ICD,已應用臨床39年)是明確可以預防猝死的黑科技;而對於「以為自己很健康」年輕人來說,勸你的戒菸戒酒少熬夜+定期體檢的確是智者箴言。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心肺復甦和除顫器使用教程,畢竟有些技能看似遙不可及,但並不是不可能用到。

在這裡,小編很想和大家說幾句,生活再難,也請善待自己。吃健康的食物,睡充足的睡眠,過有序的生活,別讓愛你的人擔心。因為在所有的告別裡,我們最想聽到的是那句「明天見」。

(據人民網(603000,股吧)、央視網、中國青年報等綜合)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猝死不會突然到來,猝死前,身體會發出警告信號,早發現或能自救
    近年來因為過勞等原因而猝死的人逐漸增多,讓人痛心的同時不免也讓人自危。猝這個字代表著突然,給人一防不勝防的感覺,但其實猝死並非無法預防,猝死發生前,身體往往會給出一些信號,若能及時察覺,或能成功自救。猝死發生之前,身體會給出哪些信號?在發生之前,身體往往會出現異常疲勞乏力的情況。
  • 猝死前,身體會有哪些「求救信號」?早了解早發現,或能自救
    這樣的猝死案例,現如今已經屢見不鮮了。不只是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會出現。我們所認為的猝死,是突然性的,事實上,在發生前,也會給身體一些「求救信號」的,重視這些求救預警信號,能夠比較好地了解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意外,早了解早發現,或許能夠完成自救,希望你能多注意,一起來看看吧。
  • 人在「猝死」前,身體或會發出3「求救信號」,早發現早自救!
    突然猝死和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都有直接關聯,比如腦出血,就是特別可怕的一種疾病,嚴重的患者,根本來不及進入醫院,就已經失去了生命。還有心血管疾病,也是猝死發病率很高的一種疾病。作為健康人要了解猝死的一些徵兆,提前進行猝死處置,完全可以救自己一命。人在「猝死」前,身體或會發出3「求救信號」,早發現早自救!
  • 猝死高發期,牢記身體8大「求救」信號
    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寒潮來臨,一定要注意心臟「防寒」。 謹記8大猝死信號,早知道能救命 猝死都是突然發生的,患者自己可能沒有任何心理預期,但是猝死來臨之前還是有一些健康信號值得引起大家注意
  • 人在「猝死」前,身體或會發出3個「求救信號」,早發現早自救
    突然猝死和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都有直接關聯,比如腦出血,就是特別可怕的一種疾病,嚴重的患者,根本來不及進入醫院,就已經失去了生命。還有心血管疾病,也是猝死發病率很高的一種疾病。作為健康人要了解猝死的一些徵兆,提前進行猝死處置,完全可以救自己一命。人在「猝死」前,身體或會發出3「求救信號」,早發現早自救!
  • 猝死有4個「魔鬼時間」,能夠及時留意到,就是在自救
    猝死奪走的生命非常多,在生活周圍也經常發生這種情況,總會聽說某某突然猝死離開了我們。其實,猝死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日常一定要注意預防。猝死出現的時機,雖然總讓人意想不到,但猝死有4個魔鬼時間,留意到了,及時處理,或會轉危為安。
  • 醫學院院長猝死,年僅58歲!從疲勞到猝死,早有6個信號提醒你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心血管副主任郭萬剛提醒,目前我國發生心源性猝死被成功救活的概率比較低,因為它發病突然, 由此可見,心源性猝死多麼可怕,所以我們一定別大意,平時注意避免其誘因。 心源性猝死常見原因都有哪些? 過度疲勞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年輕小夥打球猝死,是怎麼回事?醫生:猝死前信號,要多留意
    醫生提醒大家,猝死前身體是會發出信號的,要多留意,早發現或許能救命。這位小夥打籃球後突然倒地,身體還有抽搐,球場的人看到了急忙趕過去,有人進行了急救,也有人撥打急救電話,但最後沒有成功救回。醫生之後了解到,這位男子在打球過程中並沒有與他人發生什麼口角,身體也沒有激烈的碰撞,是因為心源性猝死。
  • 公安部提醒!這份防騙指南請務必收好
    原標題:公安部「拍了拍」你,這份防騙指南請務必收好
  • 51歲,突發胸痛猝死,提醒:猝死前常有3個信號,早察覺或能保命
    一般情況下出現猝死跟心腦血管方面疾病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是本身就患有心臟疾病的人,在平時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上的習慣,讓血管堵塞發生的情況加重,就很容易引起猝死。除了心腦血管等疾病,如果長期的處於疲勞狀態,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經常性熬夜的話也很容易導致猝死的發生。其次,在猝死前身體會發出哪些異常信號?
  • 猝死發生前,身體會有暗示嗎?早察覺能自救,出現一個,也要警惕
    人在死亡前並不是沒有徵兆的,也有預警信號,重視預警信號,或能進行自救,一旦忽視了,自救的機會都沒有,最終一命嗚呼。正常情況,人們不會出現心慌,但是,也有很多人會莫名出現心慌,心跳加速,那種感覺,是很可怕的,這個異常情況出現,說明心臟有了問題,而心臟對身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是會導致猝死悄悄出現。因此,發現心慌、心跳加速,一定不能忽視。
  • 猝死前,身體可能會發出這些信號,一定要注意!
    近些年來,猝死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全世界每年約3,000,000例猝死,其中大部分為四五十歲,人稱「白(領)骨(幹)精 (英)」的中年男性,而急性心肌梗死是罪魁禍首。猝死雖事發突然,但也有跡可循。由於心臟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是猝死的最常見的病因,也就是心源性猝死。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佔75%,而80%的心源性猝死與心肌梗死有關。約70%的急性心肌梗死有先兆症狀,如果能儘早發現蛛絲馬跡,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猝死的發生。
  • 猝死的9個徵兆,學習了可以自救!
    雖然說猝死這種「瞬間的死亡」極其突然,不過還是有跡可循的,超過50%的心臟驟停前1小時至1月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當身體出現以下這些信號,需高度警惕猝死的發生,不要忽視大意或認為是小毛病而不在意。
  • 再現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5個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猝死率最高,比夏季高18.7%!猝死從來不「嫌」你年輕很多人認為,猝死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事,但近年來,我國猝死人群正越來越年輕化。記住猝死從來不「嫌」你年輕!關注身體發出的五個信號現在的年輕人,常常有加班、過勞、抽菸、喝酒、熬夜等在內的不良生活習慣。
  • 遠離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遠離猝死,重視身體預警信號 北京恩平中醫研究院院長吳用在接受傲骨女人採訪時表示:「雖然猝死是突然發生的,但是身體其實早就出了問題,所有的慢性病都是久積成疾,我們需要關注並重視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
  • 猝死高發很可怕?猝死前的5個信號,早發現能救命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非常大,生活節奏越來越來快,生活作息和飲食都不規律,這樣導致很多年輕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甚至有猝死的風險。猝死是一種心臟疾病,大多是心源性猝死,因為猝死的發作是相當突然的,所以死亡率相當。但是能及時發現猝死的徵兆,也許可以救命。
  • 上網18小時猝死猝死前的徵兆有哪些
    最近又發生了一起上網猝死案例,據了解,一男子上網18小時猝死在網吧。上網猝死常常發生,那麼你知道猝死前的徵兆有哪些嗎?(資料圖)冬天,是一個心腦血管意外易發生的季節,臨近年關人們面對的壓力更大,也是容易出現猝死的時段,近日又有報導一名中年男子在一網吧連續上網18小時後猝死,但是網吧並沒有及時的發現,等到發現這名男子的時候,早已經沒有任何的生命體徵,想搶救都沒有機會了,這名中年男士是網吧的常客,平時看上去還是非常健康的,誰也沒想到這次到網吧,卻在這裡送了命。
  • 「熬夜成癮」的初中生,若晨起有這3異常,「猝死」或就在你身旁!
    熬夜被醫學界認為它是導致「人體猝死」的原因之一,用一句話來形容猝死,那就是「不能預期的非創傷性突然死亡」,每年約有至少60萬人因猝死喪命。對於一個心臟健康的人來說,偶爾熬夜不會引發猝死,但「熬夜成癮」的學生,若晨起有這3異常,「猝死」或就在你身旁!
  • 猝死從來不「嫌」你年輕!不要忽視這5個信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再現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5個信號!12月4日,一名27歲小夥在公司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19日,上海某科技公司一名47歲員工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值得注意的是冬季猝死率最高,比夏季高18.7%!猝死從來不「嫌」你年輕很多人認為,猝死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事,但近年來,我國猝死人群正越來越年輕化。
  • 熬夜或為猝死誘因 專家支招如何自救
    近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另有網傳一23歲網際網路企業員工,連續加班後在下班路上猝死離世。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我們提出了關於猝死的8個問題……1、什麼是猝死?【同期】北京天壇醫院心臟及大血管病中心學科帶頭人 金澤寧猝死應該是首發症狀,從患者感覺到不舒服,到死亡一個小時之內的這種過程,稱之為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