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晚間,關於 「 拼多多23歲女員工加班後猝死 」 的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據悉,該女員工1998年出生,2019年入職拼多多,負責新疆買菜招商工作。
1月4日,拼多多就此回應記者。北京時間 2020 年 12月29日凌晨1:30,其在與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暈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 120 送往烏魯木齊本地醫院,經近6個小時急救無效,不幸離世。
1月1日,一則青年演員孫僑潞猝死的消息被推上了熱搜,引起了廣泛熱議。1月2日晚,孫僑潞的媽媽發文確認女兒心梗猝死的消息。
生活重要,健康更加重要,生命無常,並沒有來日方長。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猝死事件也頻頻出現,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為我們的生命健康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在拼搏奮鬥的過程中也要珍惜自己的健康。
事件回放
「上帝之手」傳奇球星馬拉度納在家中猝死
2020年11月25日23點50分(當地時間11月25日中午12點50分),被稱為「上帝之手」的傳奇球星馬拉度納在Tigray的家中突然失去意識,心臟驟停。雖然當時馬拉度納家附近有多輛救護車待命,醫生們也第一時間介入進行搶救。但最終,馬拉度納因搶救無效而去世。
隨即,阿根廷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馬拉度納的離去,是一種緬懷,亦是一個警示。阿根廷足球協會當日發布公報,對馬拉度納的逝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並稱他將永遠活在所有人的心中。
一名大二學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猝死
2020年11月11日北航一名同學在圖書館暈倒,根據目擊者回憶,在圖書館時,該同學突然整個人連椅子倒在地上,頭朝下。在場不少同學圍了上去,有幾名同學對暈倒同學進行了緊急處理,持續到醫生們的到來。可惜的是,這同學還是離開了。
一名大二學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暈倒,搶救無效後去世
一名男子在北京地鐵站猝死
2020年9月25日上午,在北京地鐵13號線霍營站,一名男子突然暈倒在去往東直門站的扶梯處,現場多名乘客將暈倒男子抬上站臺,之後兩名熱心群眾先後對暈倒男子實施心肺復甦。大概半小時後,急救人員到達現場並將暈倒男子送往醫院搶救。遺憾的是,該男子因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多名乘客將暈倒男子抬上站
一名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在家中猝死
2020年9月14日,中國地質大學一名17級延期的研究生於凌晨猝死。據悉,在這之前,他連續幾周高強度趕畢業論文,臥室裡的燈經常到凌晨三四點才熄,導致勞累過度猝死。
據悉,該位同學臥室裡的燈經常到凌晨三四點才熄
臺灣藝人黃鴻升在家中猝死
2020年9月16日,臺灣藝人黃鴻升被父親發現猝死在家中,終年僅36歲。事情發生的前一天,黃鴻升還在與家人一起吃飯。經調查,死因為主動脈剝離造成的血管阻塞。
臺灣藝人黃鴻升
一名初三學生在上體育課時猝死
2020年9月9日,山東臨沂費縣瑞文學校內一名初三的男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突然毫無徵兆的倒下了。學校方面立即將該學生送往了醫院,然而,經過1小時的緊急搶救,該名學生還是不幸離世了,醫生判定結果是心源性猝死。
山東臨沂費縣瑞文學校內一名初三的男生突然倒下,後搶救無效去世
面對猝死,我們該怎麼辦?
猝死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即由於心臟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發生於原來有/無心臟病的患者中,常無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現,就突然意識喪失,在急性症狀出現後一小時內死亡,屬非外傷性自然死亡,特徵為突然的迅速死亡。非心源性猝死因素有過度勞累、酗酒、服用藥物和劇烈運動等。
心臟驟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據不同的情況,其生存率在5%-6%,搶救成功的關鍵在於儘早進行心肺復甦治療。關於心臟驟停,有「黃金4分鐘」的說法,心臟驟停4-5分鐘,人的大腦就會因為缺氧而導致不可逆的傷害。「黃金4分鐘」的說法正是由此而來,每拖延一分鐘,患者的死亡率就將提高7%-10%,而5分鐘後存活率則下降到50%左右,超過12分鐘則只有2-5%。
所以,最令人遺憾的做法就是,當意外發生時,患者已經發生了心臟驟停,周圍著急的人們還在盲目地等待醫生的到來或將病人送往醫院,而不是馬上進行心肺復甦,這無異於浪費了患者40%-60%的生機。
心肺復甦是心臟驟停的重要搶救措施,其目的是為患者重新建立被動的有氧血液循環,以保障其重要臟器的供血,然後促使並期待病人恢復自主血液循環,從而挽救病人的生命。
方法步驟與要求:
1.判斷有無意識喪失
首先判斷昏倒傷病員的意識情況(輕拍或呼喚),如昏倒傷病員呼之不應,說明意識喪失,應立即呼救,請附近的其他人員協助搶救並給急救中心打電話,自己不要離開患者去找人或打電話。
2.保持呼吸道暢通
在呼救的同時,迅速將患者擺放於仰臥位,並放在地上或硬板上,解開衣服,打開氣道(仰頭舉頦、仰頭抬頸、仰頭拉頜),在搶救的全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要保持呼吸道的暢通。
3.判斷有無呼吸
判斷患者有無呼吸(看、聽、感覺),如自主呼吸存在,雖然微弱,亦不必吹氣,但要注意觀察呼吸情況的變化。如無呼吸,立即口對口吹氣兩口兩次;如不成功則調整頭部位置,再做嘗試。如仍吹不進氣,則應懷疑有呼吸道異物,要首先採取措施清除呼吸道異物再進行人工呼吸。
4.判斷有無心跳
經口對口人工呼吸患者仍未清醒,則在保持氣道開放位置的情況下,用另一手檢查頸動脈有無搏動。如能觸及頸動脈搏動,表明心臟尚未停止跳動,可僅做人工呼吸,每分鐘10-12次。
5.胸外心臟按壓
在如頸動脈無搏動,說明心臟已停止跳動,應立即在正確定位下做胸外心臟按壓。按壓位置:胸骨下段;按壓幅度:胸骨下陷至少5釐米;按壓速率:至少為100次/分,且保證每次按壓後胸部回彈。按壓與通氣比例30:2,即先給予人工呼吸2次,連續胸外按壓30次。如此重複5次。若呼吸及脈搏未恢復,繼續重複上述操作,等待協助者到來。在急救過程中,若必須暫停按壓,也不應超過10秒。
6.檢查及心肺復甦
搶救一分鐘後,檢查一次頸動脈搏動,如無搏動則繼續作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以後每隔4-5分鐘檢查一次,檢查時間不要超過5秒;如救護車趕到,在轉運患者的途中不要停止心肺復甦。
7.單人心肺復甦的時間要求
經搶救如患者的自主心跳和呼吸恢復,則將患者擺成恢復體位維持氣道通暢,嚴密監測呼吸、心跳變化。
*上述內容源自:百度百科-單人現場心肺復甦,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認證
猝死發病前也有一些徵兆,當出現以下症狀時,一定要引起注意:
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有容易形成血栓的病史;憋氣、明顯的紫紺、口唇發紫、血氧下降;主動脈夾層患者,出現劇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時會伴有重度的血壓升高;冠心病患者表現胸痛,一般發生在胸骨後方,整個邊界不是很明確,或說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悶痛的感覺。
如何預防猝死?
隨著當代生活節奏變快,壓力逐漸增加,發生猝死的人群日益趨向於年輕化。那麼,如何預防猝死?
— 改變不良工作習慣,少熬夜、不過勞,保障睡眠充足
— 定期適度運動,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身體機能
— 戒菸戒酒、飲食清淡、低油低脂,不暴飲暴食
— 學會釋放壓力,較少焦慮,多培養愛好,當壓力來臨時,找到釋放途徑
— 定期體檢,預防大於治療,身體有不適時,儘早到醫院檢查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