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害之首的周處,認識並改正錯誤,最後終於被鄉親們諒解

2020-12-15 鑫怡文學

小學語文的課本中大概都介紹過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吧。當時的我們只是覺得他是一個特別棒的人,他跑到山上殺了老虎又潛到水中將禍害鄉親們的蛟龍殺死了。在我們幼小的心中它就成為了一個比武松還要強大很多的一個大英雄形象。可是呢,事實上周處在小時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壞蛋。他是吳國將領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官,可是他卻是一個天天舞槍弄劍欺負人的小流氓。

周處的父親不幸去世之後,周處就更加變本加厲的欺負別人了,正因如此,百姓們越來越討厭他,每次看見他的時候都繞著走。由於當時的義興周圍一座山上有一隻兇猛的老虎,而附近的河水中有一隻兇悍的叫蛟龍,村裡又有一個兇狠的周處,因此百姓將這三者稱作為「三害」。更是因為周處無處不在,人們防不勝防,所以周處就被人們列為三害之首。人們為了除掉周處就對他說:「蛟龍和老虎對我們有很大的危害,你這麼能幹,不如你去降服他可以晚些歸來上,大夥只是覺得無論結果如何,至少三害總會少一個或是兩個,這樣日子也會相對舒服一些。

周處生性豪放,有特別喜歡招搖和耍酷,所以自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一個機會了。他立刻回家收拾了包袱,帶了充足的口糧和弓箭就急匆匆的上了山。人們看著周處離開的背影,紛紛鬆了口氣。心中默默的祈禱希望周處可以晚些歸來。有些人念在周處父親的好心中默默為周處祈禱希望周處不要遇上那個兇猛的老虎又或是那隻老虎最近身體很弱可以讓周處不受傷害的殺死它;而有些被周處欺負過的人則是心裡默默希望周處可以死在山上永遠都別回來了。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當人們以為周處不會再回來的時候,村口只見周處精神抖擻的回來了。足以見得,周處已經將那猛虎殺死了。

這時的鄉親們別提多高興了,立刻開心的笑了起來。可是這時又有人開始擔憂起來,他們怕周處經過這件事後更加覺得自己不可一世,更加肆無忌憚的欺負別人。於是人們雖然高興,但是也沒有忘記他們的目的。於是有人就對周處說:「你殺的了山上的老虎那是因為你可以用箭去射擊它,可是那水中的蛟龍你可就無能為力了。」周處一聽,略感的身體一下子精神抖擻,他連家都沒回就直奔水邊走去。這時候的大部人們其實還是覺得有些過分的,但是想一想以前被欺負的時候也就沒阻攔他的腳步。

沒過多久,周處就走到了河邊,他望向水中,只見波濤洶湧澎湃,好像隨時都能將人吞進去再也不吐出來。周處沒有猶豫的縱身躍入水中,很快就見到騎在蛟龍身上不停隨著蛟龍潛入水中又浮出水面的周處,就這樣蛟龍遊了幾十裡。鄉親們看不到他們了額,有人想追過去但是追不上,很快就不見了蹤跡。無奈之下只好回去了。又過了好幾天,人們都以為周處死掉了,有很多人都開始殺雞宰羊的慶祝起來,家中到處都是喜悅的氣氛。

這時周處剛剛斬殺了蛟龍。正從水中爬出來,聽到了村中十分喜悅的歡笑聲以為是鄉親們知道自己已經斬殺了蛟龍,為他準備了慶功宴。便想要立刻趕回去。後來轉念一想,覺得自己應該準備一個驚喜給他們便從小路悄悄地回到了村中。本來剛想跑出去嚇一嚇大家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說;「這下,周處終於死了,我們村終於要太平了。哈哈哈…」這時的周處才明白,自己其實才是最大的危害,相比於猛虎蛟龍,其實自己才是那個最該除掉的禍害,這使得周處突然有了改過自新的念頭。從此他便改邪歸正開始做善事,漸漸地鄉親們也原諒了他,最後周處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英雄。

通過對這個故事的了解,小編覺得只要人想要改過自新什麼時候都不晚,正如孔子所說的那樣知錯能改不就可以善莫大焉了麼。因此如果是一個想要棄惡從善的人,一定不要猶豫,沒有什麼比付諸行動更重要的了。正如法律一樣,所謂的關押,不過只是為了給犯人們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可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改正罷了。因此,小編希望我們可以認識自身的錯誤,承認它並改正,我相信被我們的錯誤傷害的人會原諒我們的。

相關焦點

  • 周處除三害:射虎除一害,斬蛟除一害,第三害是他自己,咋除的?
    周處除三害,是一出很著名的戲。戲的名字很多人都聽過,真正看過戲的人不一定多。除三害都除什麼?射虎除一害,斬蛟除一害,第三害是周處自己,他怎麼除的?周處(236—297)是西晉名將,因為他力大過人,經常騎馬打獵,橫行鄉裡。
  • 勇除三害的周處:射猛虎,除蛟龍,改過自新,重新為人
    周處(236—297年),字子隱,吳郡陽羨(今江蘇宜興)人。 西晉大臣、將領,東吳鄱陽太守周魴之子。咱們的主人公周處,是個官二代,典型的家裡捧著,被慣壞了。從小臂力驚人,天生蠻力,就喜歡騎馬打獵。做事情也是十分的豪放,不管什麼禮節。同鄉的鄰裡私下裡都躲著他,認為他是個禍患,但又不敢招惹他。
  • 中小學課文中的魏晉南北朝牛人:祖荻、周處、左思
    經過多年的聞雞起舞,他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因此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祖荻北伐以攻為守,保障了東晉的偏安。他以其節烈豐富了民族精神,與後來用北伐來提高個人威望和門戶權勢者大相逕庭,是我們應該敬佩的英雄。
  • 被嫌棄的周處的一生
    周處,何許人也?可能你曾經聽說過這個名字,在語文課本的《周處除三害》裡有記載。筆者最近在追晉朝的歷史,僅以此文,作為對那個亂世的切入點好了。    那提到周處,先要談一下他父親周魴。後三國時期的名將相比於前三國時期少了很多,各種戰役什麼的也很少有出彩的地方。
  • 歷史上的周處除三害斬蛟龍,這斬蛟龍事件到底是真是假?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此人名叫周處,是村子裡的一霸,當地人都把他和南山的白額虎,長橋下的蛟龍稱為「三害」。他年輕時就體力超群,喜歡騎馬打獵,輕狂放蕩,鄉裡都唯恐避之不及。周處知道鄉裡人都厭惡他,也有改過自新的意願。於是有一天他就問鄉裡的長輩:「當今時局平和,又是豐年,大家為何苦悶不樂?」
  • 周處之死:君子可欺之以方
    周處畫像(一)周處是三國時期的吳郡陽羨人,年少時橫行鄉裡,為所欲為,是當地一霸,鄉人將周處與水裡蛟龍、山中猛虎並稱為三害。後來有人攛掇周處殺虎斬蛟,周處一開始也許只是要逞英雄充好漢,仗著一身過於常人的膂力,攬下了這兩檔事。殺虎還比較輕鬆,斬蛟則不太順利,周處在水裡和蛟龍一起浮浮沉沉,纏鬥了三天三夜。鄉人都以為周處和蛟龍同歸於盡,互相慶祝除盡三害。結果周處殺死蛟龍出來,見到鄉人慶賀,這才知道自己也是一害,於是幡然悔悟,起了改過之心。
  • 世界三大斬龍英雄:外國那位只斬一毒龍,中國這位射虎斬蛟除三害
    世界上有三位比較著名的斬龍神將,其中兩位出自中國,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聖喬治斬龍。聖喬治是西方著名烈士、聖人,經常以屠龍英雄形象出現在西方文學、雕塑、繪畫等領域。他是身穿盔甲的一位騎士,手持阿斯卡隆聖劍,騎著白馬,殺死一條毒龍後,龍血流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十字,這個十字後來成了聖喬治旗。這就是西方流傳的聖喬治斬龍故事。
  • 每日一學:當代私塾,三字經之「人之初,性本善」
    性本善的故事——周處改過周處小時候經常做壞事,村民把他和蛟龍、白額虎並稱為「三害」。一天,有人對周處說:「如果你能把蛟龍和猛虎殺了,大家一定會很敬畏你的。」周處聽後,立刻上山打敗了白額虎。接著,他又跳到河裡,與蛟龍決鬥。三天三夜過去了,周處還沒回來。鄉親們以為周處和蛟龍死了,就高興地說:「太好了!『三害』都死了!
  • 寫作教學:爽快地承認錯誤,未必能改正錯誤
    【審題】材料第一句話告訴我們應當充分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改正錯誤,拯救自己;第二句話告訴我們應當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重新估量錯誤的價值,不要急於承認錯誤,因為錯誤往往孕育正確和成功。因此,面對錯誤,應當敢於嘗試。
  • 歷史文化源流丨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敢於直面問題、勇於修正錯誤,是我們黨的顯著特點和優勢。———7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 周處是不是最先赴江斬蛟的古人呢?
    魏晉之際的吳人周處,年少時頗多劣跡,年長後頗多美名,《晉書》有傳,其文曰:「周處……未弱冠,彎力絕人,好馳騁田獵,不修細行,縱情肆欲,州曲患之。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
  • 家庭教育:父母幫孩子認識錯誤,比幫他改正10個錯誤還重要
    家庭教育中,犯錯也成為家長們很頭疼的事情。我們在養育的過程中,當孩子犯了錯,比如故意碰灑了牛奶,有些父母就會趕快幫忙把牛奶擦掉,只是瞪一眼孩子,這事情就過去了。父母快速的幫助孩子修正了錯誤,並沒有讓孩子認識到究竟哪裡錯了,並不利於孩子改正錯誤。
  • 一個人將要轉運的三個徵兆,發現一個,也要恭喜了!
    孔子教育我們不要掩蓋自己的缺點與錯誤,要正視它們,取長補短,改正缺點,完善自己。這樣,我們才會慢慢地走向成功。中國古代一個人名叫周處,至今許多人都知道他除三害的故事。周處從小缺乏家庭管教,性情暴躁,動不動就和人爭鬥,做事都由著自己的性子幹。村裡人討厭他,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裡的蛟龍合稱為「三害」。
  • 不怕說錯話,而是怕認識到了錯誤卻不知如何處理
    一個聰明的人在被人指出自己的錯誤時,絕對不會一味地回擊,而是會冷靜分析自己的錯誤,他們會選擇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點頭微笑或者輕輕鼓掌來化解尷尬。在冷靜分析了當前形勢的情況下,可以將錯誤的觀點轉移出去,比如說:「剛才的觀點是錯誤的,但是是我從某本書上得來的,不過我認為應該這樣麼……」或者也可以迅速跳過錯誤的地方,不再此糾結辯論,最後總結說:「我剛才的話需要加上下面的結論才是最妥帖的。」最後也可以將錯就錯,利用諧音等來巧妙化解錯誤言論,講明顯的錯誤扭轉改成正確的言論。
  • 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導讀: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