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級女孩來「例假」 家長需懂性知識

2020-12-24 騰訊網

教育部公布幼兒園、小學及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人格,小學教師要懂性教育

本月13日,國家教育部網站公布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這3套標準定位為國家對幼兒園及中小學合格教師的專業基本要求,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規範,是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環節的重要依據。

記者注意到,這3套標準都提到要將保護學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歧視、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同時,在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中,還明確要求教師了解對小學生進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方法。

近年來,學生安全事故頻發,「幼兒性教育」及「學校安全」成為公眾關注熱點,國家此次出臺教師專業標準意味著對相關問題的重視。記者在採訪了多位老師、家長及教育專家後了解到,雖然社會上對「性教育」及「學生安全」的重要性有普遍共識,但在具體操作執行上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性教育

學生面對侵犯傷害

小學教師要懂應對

近年來,「教師猥褻女童」事件時有發生,這讓「幼兒性教育」及「幼兒性安全」問題備受公眾關注。

此次教育部發布的《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明確規定:「小學教師要了解對小學生進行青春期和性教育的知識和方法,了解小學生安全防護的知識,掌握針對小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侵犯與傷害行為的預防與應對方法。」

這一規定表明國家對幼兒性教育問題的日益重視。而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大多數家長和老師對此都有著普遍的共識,但對於如何實施性教育仍存有憂慮。

家長:孩子青春期提前 需要懂得性知識

家住鴻福路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五年級時第一次來了「例假」,但是因為缺乏相關知識,不知道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楊女士的女兒以為自己生了病,獨自著急了好幾天後,才向楊女士「求助」。

楊女士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吃得很有營養,青春期比起我們那時候提前了好幾年,很多女孩兒五六年級時就來了「例假」,但因為缺乏性知識,不知道怎麼處理和保養。」楊女士認為,對小學高年級的孩子進行簡單的性教育很有必要。「尤其對於女孩兒來說更加重要,不然受到性侵犯自己都不明白。」

莞城的商先生對此也表示贊同,但對於如何開展性教育,商先生覺得「是個難題」:「我兒子上小學六年級,有時他會問我人體構造、男女之別一類的問題,我們家長只知道基本的生理健康知識,也不知道如何用合適的方法跟他解釋。」

商先生認為,如果由學校老師將相關知識教給他們,會更有專業性,也能更好地引導孩子。

老師:性教育很重要 但不知該如何教

在採訪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小學教師都認為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傳授簡單的性知識很重要,不少老師稱:「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上會有不小的變化,這會導致他們的心理和情緒產生波動,恰當的性教育無論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是心理狀態都有好處。」

然而記者了解到,目前東莞大多數小學並未開設有關性教育的課程。

望牛墩育林小學校長周國明告訴記者,該校設置有「科學課」,但講授的主要是人、動物、自然等內容,並未涉及到男女生理知識。

宏遠外國語學校的老師也表示,學校給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設置有心理輔導課,但並不講授青春期性知識。

不少學校的老師都反映,雖然大家都已意識到性教育的重要,但由於小學教師缺乏性教育的專業培訓,國家也沒有這方面的統一教材,所以「不知道該怎麼教」。

關鍵詞:體罰

不得諷刺挖苦體罰學生

上述3套標準中都明確規定,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而在採訪過程中,對於教育方式的問題,家長和老師們意見不一。

贊:靠「動手」管學生的老師無能

不少家長認為,無論孩子犯了什麼錯,都不應該用體罰的方式處理。

「小孩子肯定是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的,如果都聽話了就不需要老師教了。」一位吳姓家長說,「學生不聽話,教師應該多溝通、多講道理,隨意動手或者採取語言暴力都會對孩子身體和心靈產生傷害。」

東華幼兒園的何老師認為,作為教師,首要的條件就是要有愛心、有耐心。「學生犯錯了,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要動腦筋找到合適的、有效的教育方式,要靠動手來讓孩子聽話的老師是無能的、不合格的。」

據何老師透露,在東莞很多學校,老師體罰學生或侮辱學生,造成惡劣影響的都會被嚴懲甚至開除。

彈:無強制措施管不住「淘氣包」

採訪過程中,也有一小部分家長認為,老師在必要的時候對學生進行類似罰站、斥責等教育方式是可以允許的。

「我家小孩本來就皮,愛生事,在家裡我們自己都管不住,『武力解決』才會收斂點,如果學校老師不能打不能罵,那他得翻了天了。」一位楊姓家長稱。

部分老師也表示,如果遇到「淘氣包」型學生,確實會很頭疼。「有的家長送孩子過來的時候會叮囑我們,說要是孩子不聽話就儘管打、儘管罵,一定要我們幫忙治治壞毛病,這也讓我們很為難。」東華幼兒園的一位老師稱。

採訪中有老師反映,雖然不會進行體罰,但教學過程中還是會採取短時間罰站等方式讓學生認識錯誤。「如果一點強制措施都沒有,很難管住調皮的學生。」

專家:學生犯錯 先「冷處理」再「熱關心」

資深教育工作者、幼兒教育專家何芳認為,體罰、言語挖苦學生都是不尊重孩子人格的體現,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對於特別淘氣的孩子,如果簡單粗暴地對待,很容易激發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所以遇到這類學生一定要有耐心,要分析學生犯錯的原因,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採取合適的教育方式。」

何芳建議,老師在遇到屢教不改的學生時,可以嘗試先「冷處理」、再「熱關心」的方式。「孩子犯錯後,先給他講明道理,他不聽的話,在一定時間內『冷漠』地對待他,讓他自己意識到他的行為不被周圍人認同;等他意識到錯誤所在後,再給予關心和引導。」(記者喻莉萍)

相關焦點

  • 12歲女生最近茶不思飯不想:我的例假為什麼還沒來?家長該怎麼跟...
    全班共39人,其中女生19人,有9人來例假了;男生20人中,約10人有過遺精。班主任張老師說:「來例假的9個女生,個頭都挺高,平均160釐米以上。基本上都是五六年級開始的。來例假之前,有些女生有乳房脹痛的現象,不過大家也不慌,這些常識在五年級的心理成長課裡都提到過。」
  • 小學女廁出現例假提示牌,家長表示意外:跟我們小時候完全不一樣
    上午刷新聞,看到一條熱搜瀏覽量6.8億:杭州某小學在五六年級女廁的坑位上貼了粉色提示牌:特殊時期需要幫助請到醫務室噢!現在的小學生,五六年級來例假大有人在,但是,面對生理期身體發生的一些變化,她們的心情往往很複雜,作為學校,該如何為這部分孩子提供幫助呢?
  • 女孩第一次來例假是什麼時候?有女兒的父母應該知道這些!
    1980年時全國多數城市女孩平均初潮年齡13.5歲左右,1999年女孩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為12.54歲。而且這種發育上的提前趨勢仍在繼續。也就是說女孩在5,6年級左右就有可能會來初潮,對應的是學校和家長也應該在小學四五年級就要啟動性教育知識的普及。初潮有早晚,主要和遺傳有很大關係。
  • 女孩小學五年級就來例假?女兒第一次來例假,媽媽可以這樣做
    最近聽朋友說,現在學校裡很多四五年級的女生都開始來例假了,這個確實是女孩媽媽們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孩子們普遍出現營養過剩,導致身體發育也提前了。今天,我們越來越關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我們更多的意識到,陪伴孩子成長也是我們學習成為父母的過程,如何與孩子溝通女性來例假這件事,也是父母必經的一課。什麼時候談?越早談越好,孩子的性別意識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產生了,現在很多幼兒園衛生間已經分男廁和女廁了。
  • 女孩第一次來例假前,家長記得給女兒講這幾句話,溫暖孩子的心
    每個階段不同時期的身體變化都會讓女孩苦惱好久。而例假就是其中之一,讓經歷第一次的女孩子們感到驚慌失措。女孩子會因為例假的到來變得多疑和敏感。女孩子迎來第一次例假,其實就意味著孩子正式的步入了青春期,身體開始變得發育成熟了。很多女孩都渴望長大,但是如果這些關於「例假」的知識她們不知道的話會產生很多的恐慌的。
  • 初一女兒兩個月沒來例假!媽媽提心弔膽,原因真是沒想到
    這幾天,杭州的陳女士很焦慮,因為女兒的"大姨媽"已經兩個月沒來了。家有青春期女兒,陳女士對孩子的生理變化一直很上心:"現在孩子發育早,女兒小學五年級時,班裡女生有一大半來例假了,她是六年級下半學期來的例假。"
  • 「例假是什麼?」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回答?
    「我是從哪裡來的?」「例假是什麼?」……當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時,家長該怎麼回答?11月27日晚,南寧市青秀區愛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與孩子談性,做開明家長」講座在南湖小學桃源校區舉行,廣西中醫藥大學講師、全面性教育推動者陳曉東通過電影片段、互動問答等形式,教家長如何和孩子談性知識、如何保護自我。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我女兒才9歲!網友吵翻了
    這位學生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懷孕和性別這方面的知識。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家長感到不滿。 現在的孩子早熟,我有個妹妹五六年級來例假,被班上的男孩子嘲笑,小朋友不懂又很害怕,都是我給科普的,為什麼不能說呢?
  • 初一女兒兩個月沒來例假!杭州媽媽提心弔膽,原因真是沒想到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這幾天,杭州的陳女士很焦慮,因為女兒的「大姨媽」已經兩個月沒來了。 家有青春期女兒,陳女士對孩子的生理變化一直很上心:「現在孩子發育早,女兒小學五年級時,班裡女生有一大半來例假了,她是六年級下半學期來的例假。」 因為陳女士早早科普了生理期知識,女兒對來例假這件事比較放鬆,幾個月下來一切正常。
  • 女孩子初次來例假時,班主任的做法很暖,被無知家長吐槽
    李尖尖仍然興奮地講,初中女生陸陸續續來例假,就她沒有來。那時候她還擔心是不是生病了。媽媽走的早,不知道她是否有什麼遺傳病,會不會影響到自己。一桌子人都是男人,也不來例假,問他們也沒用。有人說來例假與性有關,不應在人多的場合議論,不知道從哪裡看出與性有關。
  • 初一女兒兩個月沒來例假,杭州媽媽急了,去醫院一查,竟是這個原因……
    家有青春期女兒,陳女士對孩子的生理變化一直很上心:「現在孩子發育早,女兒小學五年級時,班裡女生有一大半來例假了,她是六年級下半學期來的例假。」因為陳女士早早科普了生理期知識,女兒對來例假這件事比較放鬆,幾個月下來一切正常。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一個性教育缺失的女孩經歷
    色變,自己羞於提及,更怕孩子懂多了,你嫌性教育太早、難以啟齒,可是壞人永遠不會嫌你孩子太小。但是總會暗暗琢磨,要如何提前教會孩子了解相關的性知識,這真的太應該了,有家長還表示,巴不得老師多教教孩子。02女孩初來例假的懵懂和驚恐
  • 女孩什麼時候來例假比較好?過早過晚都不好,媽媽要重視
    因為聽別人說,例假來得早了,很影響身高,表姐就很擔心。所以,問問我要不要去看醫生。我推薦她去兒童醫院去找專門的醫生看一下。女孩來例假的時間醫生說女孩來例假的時間一般在12歲到16歲之間,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和營養水平不同的原因,有的會比這個時間段提前或者是推後。
  • 父母莫吝嗇教育 女孩成長需性知識疏導
    父母莫吝嗇教育 女孩成長需性知識疏導 教導女孩一些基本的性知識,接受性教育,也是一種保護女孩的方法。大哲學家羅素曾經說過:「性的好奇心與其他的好奇心一樣,一旦得到滿足,很快就會消失。」
  • 女孩來例假後會不會影響長高?聽聽醫生怎麼說
    文|文兒前兩天帶孩子去醫院,聽到一位媽媽著急地問醫生,自己的女兒才一米五卻已經來了例假,是不是就不再長高了,因為聽說第二性徵一發育,體內激素就會影響長高。醫生笑著說知道的還挺多的,來來我跟你解釋解釋。說實話我聽到這個話題挺敏感,因為自己剛來例假時也聽過這個說法,當時還默默地跟身邊的女生們比了下個子。說來也怪,自從來了例假後自己的身高就不見長,本來早操隊裡能排中間,後來慢慢就被老師往前移,最後成了前三排領頭的,想想也真是悲哀。
  • 女孩第一次來「例假」,媽媽要告訴女兒3件事,對女孩很重要
    例假是每個女孩都要經歷的事情,當初中女生第一次來&34;,請媽媽務必告訴她這3件事。,月經期間要做好自我護理,注意個人衛生,給女兒科普一些護理知識。進入青春期後,女孩子對於男女關係會有一層朦朧的認識,為了不讓女孩因為好奇而做錯事情,媽媽應當提前給女兒講解一些有關男女的關係,教女兒如何保護好自己。
  • 一二年級家長抓得緊,五六年級語文成績就下降,家長怎麼做
    小學五六年級階段,經常有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突然語文學習成績就下降了。既不是三年級現象,也不是四年級問題,五年級出現語文成績下降,何況是成績一直還不錯的學生,家長著急,老師也納悶,到底哪出現了問題?其實不光是語文學科,有數學學科老師反映,也有數學成績一直拔尖的同學,到了五年級數學成績下降了。
  • 杭州一小學女廁所現粉色提示牌,校醫:五六年級來月經很常見
    於是,就給五六年級女廁所的每個坑位都準備了粉色的小提示牌,讓孩子們萬一遇到特殊情況,都可以來校醫室找她:「校醫室離五六年級女廁所都很近,幾步路就能到。」除了準備溫馨的小提示外,章校醫在醫務室準備了很多東西。怕孩子們皮膚過敏,她買了一些全棉的衛生巾備用,日用和夜用的都有。有的孩子小內褲會髒掉,她也買了一些一次性內褲準備著。
  • 某小學女廁所現粉色提示牌,校醫稱五六年級來月經很正常
    於是,就給五六年級女廁所的每個坑位都準備了粉色的小提示牌,讓孩子們萬一遇到特殊情況,都可以來校醫室找她:「校醫室離五六年級女廁所都很近,幾步路就能到。」除了準備溫馨的小提示外,章校醫在醫務室準備了很多東西。怕孩子們皮膚過敏,她買了一些全棉的衛生巾備用,日用和夜用的都有。有的孩子小內褲會髒掉,她也買了一些一次性內褲準備著。
  • 女孩第一次來「例假」,若不早於這個「年齡」,無疑是大長腿了!
    小女生第1次來月經,說明他們的身體發育還是比較成熟的也比較正常,也能夠說明他們從女生可以走向一個女人的過程。由於遺傳因素,體制不同環境的因素,女孩的第1次月經時間可能都會不一樣,在一般情況下大約12~15歲之間,這也是小女生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步,那麼多大來月經最好的?女孩第一次來「例假」,若不早於這個「年齡」,無疑是大長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