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芭比聊育兒
晚飯前,媽媽去廚房準備晚餐,留下元元一個人在房間寫一年級的作業,沒到一會,元元就把老師交代要默寫的故事作業寫完了,然後就拿著作業給媽媽籤字,媽媽以為元元學習又進步了,沒多想就給籤了字。
這一次,元元很快就把默寫作業給寫完了,滿心歡喜,而且老師要求父母監督默寫課文的事情也完成了。
晚飯過後,一家人都在客廳愉快地看電視,媽媽就讓元元把下午默寫的課文再背誦一遍,元元支支吾吾背不上來,只能跟媽媽承認課文是自己抄寫的,不是默寫。因為元元覺得默寫太麻煩,只要媽媽在作業本上簽字,老師就發現不了。
老師讓孩子默寫,而孩子覺得老師發現不了,父母平時工作忙,不能時刻的陪伴在孩子身邊,然後孩子就隨即抄寫出來應付老師。孩子之所以存在應付心理,其關鍵在於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
1)對學習不感興趣
剛從幼兒園上升到一年級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貪玩,此階段的的孩子還沉迷在幼兒時期的玩樂,對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
就像元元一樣覺得背誦枯燥,覺得能完成作業就好了。有很多跟元元情況一樣的孩子,每天的作業是在父母的催促下完成,時間長了,孩子就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
2)牴觸心理
繁重的作業讓孩子覺得做作業是件很有壓力的事情,所以就會產生牴觸心理。
就拿背誦來講,起初孩子在背課文的時候,覺得有趣,但是讀了四五遍之後卻發現怎麼也背誦不下來,因此而產生牴觸心理。所以就會採取應付心理,將默寫變抄寫。
3)自信心不足
有些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足,在學校很少受到老師的關注和表揚,所以就會選擇用抄寫來代替默寫。
4)逃避懲罰
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量大,有時候孩子剛剛學會朗讀課文,短時間內沒辦法完成老師布置的默寫任務,就只能在不被老師批評的情況下,選擇默寫的方式完成作業。
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優秀,但是決定學習成績的是態度。當我們看到孩子有應付學習的心理,我們就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了。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目的,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為了父母和老師,而是為了自己,不管是做什麼作業,都要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
其次,讓孩子與身邊愛學習、愛寫作的同學一起寫作業,一起學習。這樣的目的是讓孩子受到愛學習的同學的感染,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相互借鑑,相互學習,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最後,用心陪伴,隨時監督。當孩子出現應付作業的現象時,父母要及時發現,及時糾正調整,利用獎懲方法來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育兒寄語:
當孩子出現應付作業的心理時,父母要做的不是去責備孩子,我們要有耐心的去跟孩子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目的,增加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做一個對學習熱愛和負責的人。
今日話題:孩子寫作業時有出現過默寫變抄寫的情況嗎?
我是小芭比,每天都會與大家一起分享和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留言、分享或轉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