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微生物衝擊圖動起來呢?

2020-12-11 美格基因

#美格基因,發現微生物之美#如何讓微生物組衝擊圖動起來呢?趕緊往下看看吧!以下文章來源於紅皇后學術 ,作者紅皇后學術。

為什麼要用桑基圖?

桑基圖 (Sankey diagram)是一種展現數據之間流動和相互關係的圖像,類似於一種網絡圖,通過不同層級節點之間的連接以及連接邊的寬度,展示數據之間的流動關係。

在微生物群落分析中,桑基圖可以用來展示不同分類學水平微生物的豐度及其從屬關係,可以簡單的說是一種包含物種豐度信息的系統發育樹。

在一些時間序列或大規模區域樣本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通常都會非常關注核心微生物組,也就是在一系列時間序列樣品或各種不同類型樣品中共有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代表了樣本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微生物。

使用桑基圖可以達到同時展示核心微生物組成、系統發育關係以及相對豐度的目的。

桑基圖的繪製

可以使用R語言的「d3Network」包進行桑基圖的繪製,該包是在R環境下基於D3.j繪製桑基圖的專門的包。

還是照例先介紹一下繪圖主函數的各項參數。

d3Sankey(Links, Nodes, Source, Target, Value = NULL, NodeID, height = 600,

width = 900, fontsize = 7, nodeWidth = 15, nodePadding = 10,

parentElement = "body", standAlone = TRUE, file = NULL,

iframe = FALSE, d3Script = "http://d3js.org/d3.v3.min.js")

各參數意義:

Links,用於繪圖的數據框,給出了節點及其關聯信息;

Nodes,包含節點ID及相關信息的數據框;

Source,Links文件中指定Source源的向量;

Target,Links文件中指定Target的向量;

Value,Links文件中指定節點關聯邊寬度的向量;

NodeID,Nodes文件中指定節點ID名稱的向量;

height,輸出圖像的高度;

width,輸出圖像的寬度;

fontsize,圖像中節點標籤文字的字號;

nodeWidth,用於指定每一個節點的寬度;

nodePadding,介紹裡的英語沒看明白是什麼意思;

file,輸出文件的名稱,要輸出html格式。

3dNetwork包繪製桑基圖需要兩個文件,一個是提供節點及其關聯信息的數據框,另一個是提供節點名稱及其性質的數據框。

我們首先要手動製作一個原始的數據文件,結構類似於網絡分析的輸入文件,包含三列信息,第一列為source,內容為節點的名稱,第二列為target,內容為屬於該source的target名稱,第三列為value,及其對應target的相對豐度數據。

我的示例數據格式如下,數據是一套時間序列微生物群落樣本的共有OTU,之後手動計算各物種的豐度及其對應的系統發育層次信息。

3dNetwork輸入的文件要求使用數字來定義source和target的現實順序,再用nodes文件將節點名稱於數字匹配,因此要對輸入文件進行一定的處理。

sankey <- read.table("sankey.txt",header = TRUE,sep = "\t")

nodes <- data.frame(name = unique(c(as.character(sankey$source),as.character(sankey$target))),stringsAsFactors = FALSE)

nodes$ID <- 0:(nrow(nodes)-1)

sankey <- merge(sankey,nodes,by.x = "source",by.y = "name")

sankey <- merge(sankey,nodes,by.x = "target",by.y = "name")

colnames(sankey) <- c("X","Y","value","source","target")

sankey <- subset(sankey,select = c("source","target","value"))

nodes <- subset(nodes,select = c("name"))

之後就可以繪製圖像了。

d3Sankey(Links = sankey,Nodes = nodes,fontsize = 20,

Source = "source",Target = "target",Value = "value",

NodeID = "name",file = "Sankey.html",

width = 1200,height = 900)

打開輸出的html文件,我們會發現部分圖像的元素存在一定的重疊,並且有些節點的順序可能需要修改。

這一步就非常簡單了,輸出的結果是可交互的,直接滑鼠拖動節點模塊即可改變其位置。

您可能還喜歡:美格基因會議推薦:2020首屆微生態醫學高峰論壇

代謝組|代謝組IF8分以上發文思路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美格基因公眾號了。

相關焦點

  • 這些簡單的動詞可以讓英語大大地道起來
    你可能會想,上鉤,腐蝕,鋸齒,齒形,這些用英文到底怎麼說呢?查查字典,找到腐蝕的單詞是corrode,用起來好像很學術,可不可以日常一點,地道一點呢?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可以讓大家非常容易的掌握高頻簡單動詞的多種地道用法。
  • 市婦保院: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
    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抗菌藥物」名稱改為「抗微生物藥物」,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11月24日上午,在市婦保院田豔院長的帶領下,藥劑科、醫務科、院感科等多部門參與開展以「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為主題的宣傳活動。
  • 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綏化市第一醫院提高抗微生物藥物...
    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抗菌藥物」名稱改為「抗微生物藥物」,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為提高全社會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意識和水平,綏化市第一醫院在11月18日~24日組織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今年的主題是: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
  • 微生物菌劑怎麼施?用多少?如何達到最大功效呢?
    黑色的為顆粒型微生物菌劑,右側為微生物菌劑中常配的枯草芽孢桿菌例如在大田中,微生物菌劑還是以顆粒的為最好,這是由於大田作物的現狀還沒法做到精細管理,並且結合投資比例,以顆粒型的為最划算而且大田中的顆粒微生物菌劑可以結合有機肥料進行混施,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有機肥料的再腐熟,達成腐殖質的形成。而在果樹中,特別是在施月子肥的時候,主要目標是為促進秋冬季果樹根系的再生長,而且在施肥前後都要進行大水漫灌,這為微生物菌劑入地後的快速繁殖提供了可能。
  • 心理學:你看到哪張圖動的最厲害,秒測你左腦發達還是右腦發達,準!
    心理學:你看到哪張圖動的最厲害,秒測你左腦發達還是右腦發達,準! A:
  • 飛出地球,微生物如何在太空點石成金?
    不過最近的研究發現,一些特殊的微生物或可幫助我們解決這一難題。它們不僅可以從各種各樣的電子垃圾中回收金屬元素,甚至有可能可以從其他星球的巖石中提取特殊金屬元素。 今天,我們共同關注生物冶煉,看看微生物是如何變廢為寶、點石成金的。
  • 福田中學:與微生物有約
    空氣中的微生物 《高中微生物學實驗技術》是以微生物學理論為基礎,以微生物學實驗操作技術為主要學習內容的課程,專業性比較強。光看名稱就覺得很複雜很有難度。如何讓這門「技術活」變得讓學生容易接受,並且學得樂在其中呢? 就從「美食」開始吧!
  • 微生物與有機碳
    它們幹活的結果,就使土壤內部發生著很多變化:大分子有機物被分解,其中分子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卻不具親水性的部分就成了土壤腐殖質,而分子量更小的,主要來自微生物代謝產物的有機質就成了植物有機碳養分,被植物和其他微生物吸收利用。
  • 「消失」的微生物
    在整個動物界,人們也發現了許多宿主和微生物共生的例子。自20世紀初起,在沒有口、肛或腸道的管蟲中,在以堅硬的木質植物為食的白蟻中,在食草卻明顯缺乏相關蛋白質的奶牛中,生物學家開始發現複雜生物與它們體內微生物之間有趣的關係。這些觀察結果引發了人們的興趣,並促進了後續的研究。
  • 微生物與礦物相互作用:看不見的微生物如何變成堅硬的礦物?
    那麼,微生物與礦物相互作用的模式是什麼?他們在地球生物學的作用怎樣?礦物-微生物作用的類型分為礦物的沉澱、溶解和轉化(氧化-還原過程)。礦物的沉澱中,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白雲石。有生物存在的話,白雲石就比較容易沉澱出來;沒有微生物存在的情況下,白雲石就不容易沉澱。
  • 微生物的世界依然精彩
    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不僅有動物植物,還有許多我們看不見的微生物。微生物可以說無處不在,要想了解世界的全貌,就絕對不能忽略這些看不見的微生物,他們對人類以及自然的影響,超乎人們的想像。 《我的微生物朋友真菌地球》是一本科普類的兒童繪本,講述在不起眼的角落所隱藏的細微精彩,讓孩子們走進微觀世界,學會觀察愛和敬畏那些小的生命。
  • 《我的微生物朋友》丨寫給孩子的探索地球微生物共生秘密的繪本
    生物學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說這是一個微生物的時代,過去如此,將來還是如此,直至世界終結,在歷史的這個時期,微生物越來越成為我們了解自然、地球和我們自己的焦點,如何與這些看不見的微小生命和諧共存,是我們面臨的永恆問題。
  • 口腔微生物與疾病密切相關?來聽院士講述如何「病從口看」
    口腔微生物與身體疾病有什麼關係?12月12日,由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安安有約—藥品科普大講堂」第37期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虛帶現場觀眾認識基於口腔檢查的智能健康護航系統。  唾液中微生物可達700多種  「人們常說『病從口入』,但是今天我給大家講講『病從口看』。」在講堂的一開場,杜如虛講道,健康護航包含三方面:治未病、治病與大病恢復,「但是口腔都有些什麼呢?又與身體健康有著怎樣的關係呢?」杜如虛向觀眾拋出問題。
  • 【群落微生物專題】開篇:微生物主宰世界,細菌奴役人類
    在科幻電影中,常常出現各種被人工改造的微生物,或是能夠吞噬石油產品,或是能夠操控人類,甚至作為多方爭奪的生化武器。回到開頭,到底是老美軍事基地人工合成的還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懲罰」呢?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 循環冷卻水系統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循環冷卻水中微生物的來源循環冷卻水中的微生物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冷卻塔在水的蒸發過程中需要引入大量的空氣,微生物也隨空氣帶入冷卻水中;二是冷卻水系統的補充水或多或少都會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也隨補充水進入冷卻水系統中
  • 海綿城市如何建?院士支招: 用微生物原位生態修復
    如何建設一個能夠處處「吸水、蓄水」的海綿一樣的城市呢?根據《廣州市中心城區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廣州未來將規劃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區域。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資源專家、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所長王浩日前在廣州市水務局召開專題講座中提出,廣州要建海綿城市要採用新思路,其中治水不能再停留於對河湧清淤,而是要通過微生物技術恢復整個水體生態系統,為廣州建設海綿城市「支招」。
  • 談臨床微生物檢測
    近年來,質譜技術相繼通過美國FDA和中國CFDA的認證,MALDI-TOF質譜檢測技術在臨床微生物檢驗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質譜技術在鑑定微生物的最主要優勢是可到達快速病原菌鑑定的目的,相對於傳統微生物培養方法,質譜儀可以在數分鐘內報告鑑定結果。
  • 北方某汙水處理廠抗氯離子衝擊效果分析
    相關研究表明,高濃度氯離子能夠降低與脫氮除磷相關酶的活性,阻止為反應提供進一步的推動力,從而對相關酶促反應造成抑制和毒害作用,最終改變活性汙泥中微生物群落結構,抑制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的生長繁殖,從而對汙水處理系統的脫氮除磷性能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在長期影響的情況下,高濃度氯離子能夠引起細胞內的氧化應激反應,從而增強了對微生物的毒性。
  • 16S rDNA測序如何鑑定微生物到種 | 16S專題
    上期給大家講了微生物實驗樣本製備及提取需要注意的事項,那麼下一步就進入到測序了,二代測序在微生物研究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通過16S rDNA
  • 中國科學院系統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打開工業微生物「黑匣子」
    中國科學院系統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依託於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成立以來瞄準微生物生物技術中的應用基礎研究。日前,實驗室主任張學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致力於研發新一代工業菌株,希望藉助系統微生物工程打開工業微生物『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