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的孩子很不自信,每次見面時,他媽媽有意讓他打招呼,但是他就是躲在大人後面不愛說話,邀請他來家裡玩的時候,孩子也是躲躲藏藏,或者乾脆不說話,鄰居也一直為這事發愁。
無獨有偶,我婆婆住的街對面的孩子也是被奶奶反應,在學校橡皮被同學拿了不敢去要,在學校吃午餐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雞腿發,老師忘記她的了,她感覺很委屈,在學校沒說,回家才和奶奶反饋這事…
貌似這樣的孩子挺多的,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的不自信。
不自信的孩子如果不及時改變,長大後也會面臨很多問題,家長朋友需重視!
不自信的孩子通常有哪些表現呢?
①不太愛講話,常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②過份依賴大人;③自己東西被搶,不懂得要回;④特別聽話;
如果孩子出現其中任意一種情況,家長就得注意了。
孩子為什麼不自信?
①經常被父母批評的孩子容易不自信;②孩子的問題經常得不到父母回應的孩子容易不自信;③從小總是被父母被他人比較長大的孩子容易不自信;④從小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容易不自信;
家長朋友們,你們的孩子中招了嗎?
1.多誇讚孩子的優點
有專家研究指出:孩子是通過父母的眼睛來認識自己。
孩子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家長只看到缺點。孩子的優點長時間被家長選擇性屏蔽,缺點卻總是被家長用顯微鏡放大批評,長時間孩子就會覺得我很差勁,所以總是被批評,導致孩子缺乏自信。
你能發現你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嗎?懂得發現孩子優點並經常誇讚孩子的父母是聰明的父母,也有助於孩子好性格的形成。
2.學會認真傾聽孩子
有句話叫做「茶壺裡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經常形容一個人肚裡有學問卻表達不出來。這些人很多是因為怕說出來沒人聽或者沒人贊同他,長時間就不願意說,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經常缺少被人傾聽的機會。
家長朋友們,你們每天會傾聽孩子講話多久?孩子主動找你講話的時候你又是怎麼回復的呢?
3.對待孩子的錯誤要學會共情
如何和孩子共情,這個在悠悠的上一篇文章裡也有說到有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
比如有的孩子4~5歲了,可是吃飯還是掉很多在地上,父母看到這種情況的怎麼做呢?
很多父母會給孩子罵一頓,或者很生氣的說你都這麼大了,還掉飯到地上。孩子這時會感覺很自卑,覺得自己真的像父母說的沒用,長時間也可能會變得不喜歡和別人交往,導致不自信。
4.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
很多家長覺得我家孩子還小,沒有自己的自主意識,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大人幫拿主意,不懂得聽聽孩子想法。
如果從小到大,家長几乎不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如果有一天等孩子需要自己做主的時候孩子會不相信自己的判斷。
5.像朋友一樣和孩子平等對話
很多家長怕破壞孩子的童真,總是給孩子保護在溫池裡,認為這樣不給外面不好的,社會負面的說給孩子聽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其實家長朋友這是大錯特錯了,孩子長時間活在溫池中,總有一天他要出去自己面對社會的人事問題的,等那時孩子就會手足無措,很多事情處理不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沒用,繼而做事情不自信。
6.讓孩子感覺到你很重要
歐巴馬總統夫人,米歇爾·歐巴馬的家庭教育觀念就是讓孩子感覺到你很重要,雖然米歇爾·歐巴馬出生卑微,但是父母的教育對她意義深遠,讓她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信。
讓孩子感覺你很重要,家裡的很多事情孩子能夠提意見的,孩子能夠參與的都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讓孩子知道你很重要,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沒用沒價值。
7.多給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
孩子是通過別人的眼睛來認識自己,所以別人的讚賞和崇拜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知。
8.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
父母總想給孩子更多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或許焦慮,總是覺得孩子小,離不開爸媽,所以很大了也不和孩子分床。
不是孩子離不開爸媽,而是爸媽捨不得孩子。
最後的結果是孩子離開了父母有事感覺無從下手。所以父母該放手時一定要懂得放手,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
9.不要拿別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做比較
如果父母總比較,孩子會覺得你對他不滿意,嫌棄他。孩子的世界只有你,你都對他不滿意,他怎麼有信心?如何讓別人喜歡自己呢?孩子步入社會後也會影響到他的情商。事實證明,父母不拿其他孩子和自家孩子相比的孩子更優秀。
10.遇到問題,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不要著急替孩子解決,這樣會無形中扼殺孩子自己克服困難,滿足自己成就感的機會,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
好了,今天的家庭教育觀念讓孩子更聰明自信的10件事就說到這裡,更多育兒教育話題請關注悠悠,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