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老鄭,鍛造有趣靈魂
這是鄭說老子第17篇
壹
有的人養孩子,害怕輸在起跑線上,周末安排得滿滿的,比正常周中學校的課業還要緊湊,結果搞得孩子昏天黑地,苦不堪言,有的甚至產生了逆反心理,小小年紀跟家長對著幹,又哭又鬧,搞得一家子雞飛狗跳,最後收穫的效果卻微乎其微,浪費了金錢,搭進了心情;
有的人做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自身成本壓力,一到辦公場所便如臨大敵,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對勁,好像這些員工都是競爭對手派過來搞破壞的,於是各種嚴苛的規章制度制定出來,各種奇葩的懲罰措施張貼在辦公室的牆上,各種加班的理由令人瞠目,最後員工們不堪其擾,紛紛跳槽,企業也因此陷入困頓;
無論是養孩子,還是做企業,都有一個領導力在裡面。養小孩,領導力在父母身上;做企業,領導力在老闆身上。
領導力是一項事業當中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領導力,顧名思義,就是領導的藝術。藝是藝,術是術。藝是領導的「道」,術是領導的方法和技能,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力量。
有的人「藝」足「術」不足,理論強過實踐,眼高手低;有的人「術」足「藝」不足,目光短淺,走不遠;此兩者都是不健康的。
真正的領導力高手都是「藝」與「術」俱佳,哲學性、資源性、市場性兼具。
哲學性就是解決「藝」的問題,就是你從事的這個事得站到高處,得有大格局,不說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得是高大上的出發點。
如果說你幹一件事只是為了掙錢、成為富豪,對不起,你可能獲得短暫的實現,但長遠你一定不會成為富豪。
真正的富豪,能夠幾世富貴的那種,都是累世積累的德報,家傳家風都得過硬,你再參看以下當下的暴富心理,雲泥立判。
沒有長遠的利益他人的目標的事業,不是一個好事業;
沒有長遠的利益眾人的大願的修行,不是真的修行。
資源性是你做這件事可以開發和利用的資源,是促成「藝」從「天」到「地」的手段和路徑。
「藝」的立意再高再遠,沒有資源性也是空中樓閣,只有落地生根,才能實現「藝」的普惠價值;
市場性就是「術」了。說白了就是怎麼把「藝」賣出去,把錢賺回來。
郭德綱說得好,你這個東西再好,沒有一個人願意花五毛錢買它,它也是個廢物。
領導力要想產生價值,就得遵循「藝術」規律。
不要以為領導得多,管得嚴,話說得多,就是領導了。
差的遠嘞!
貳
關於領導力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經第17章裡,說的很明白: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
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
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
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最好的統治者是多麼悠閒,他很少發號施令。
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了解到,領導力分為四重境界。
最低級的領導力,叫「侮治」。也叫「耍猴領導力」。
處於這一層次的領導力,簡直就是沐猴而冠,狗穿人衣。他自以為是頭蒜,可沒人拿他蘸醬碟。他自以為是在發號施令,可在人看來不過是在臺上耍猴而已。
這種領導不知自己幾斤幾兩,妄自尊大,不講科學,不能服人。
一些中層領導人,因為這樣那樣的關係能夠接近決策層,於是覺得有了仗恃,便對執行團隊或基層員工擺出一副「你們得聽我的」面孔,什麼都不懂,還四處裝大瓣蒜,結果鬧了很多笑話,讓人既笑且恨。
這樣的領導除了能讓人蛋疼,誰會尊重他呢?
比「侮治」高一級的,叫法治。也叫「狠人領導力」。
顧名思義,領導就靠一個狠字,讓別人去怕,讓人在恐懼的氛圍下來實現管理。
實行「法治」的領導者,用嚴苛的規章制度、法律條文來施行「恐怖統治」,遲到一次扣兩百,早退一次扣一千,罰得你腿軟,看你還敢不敢藐視「紀律」,冒犯「上司」?
這種領導策略,實際上是不自信的表現。內心誠信不足,只能依靠恐怖的手段去維持局面。這樣的領導人,員工怕是怕了,但心卻越來越遠,最後離心離德,團隊的凝聚力也就散了。
比法治高一級的就是德治。也叫「賢德領導力」。
「德治」就是依靠賢德的力量去進行領導。這裡的賢德是一種「有為之德」,即有心去做的德行。
既然是有心去做,就必然有個機巧在裡面。有機巧就有漏洞。一是不能保證傳承,二是難免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有為之德」的對立面就是「偽詐」,大偽似忠,大詐若誠,最後淆亂老百姓,引發動亂。
最高層次的領導力,叫無為而治。也可以稱之為「聖人領導力」。
「聖人」如何領導?「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只依自然去管理。一如處「太上」之世,體「玄德」之君,能夠「生之畜之,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在《帝王世紀》中,記載了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五老人擊壤於道,觀者嘆曰:大哉堯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這種生動的畫面,不正是老子所推崇的「不知有之」的自然管理之道嗎?
這種級別的領導者,是三少管理者,少言語、少幹預、少插手,深諳「少即是多」之道,悠然自在,服務他人,與人相安。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到天下,小到個人,都需要領導力。參照這四重領導之境,你在第幾層?
躍升即是成就。
有 趣 的 靈 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