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勾勒美麗鄉村升級版

2020-12-22 桐廬新聞網

醉在如畫鄉村裡

文旅融合勾勒美麗鄉村升級版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碧水一條琴。無聲詩與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桐廬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實景地,點綴在畫卷中的美麗鄉村,構成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第十六屆浙西旅遊合作峰會上,我縣代表通過現場推介、主播展示、直播專訪等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了桐廬全域旅遊建設成效和特色文旅體產品。富春江(蘆茨)慢生活體驗區和合村生仙裡被評為「2020杭州·浙西文旅融合示範項目」,江南古村落風景區被評為「2020杭州·浙西文旅消費示範點」。

  (一)

  如今,東尋江南古村落,西入合村生仙裡,南有慢生活體驗,北賞瑤琳森林公園……近年來,我縣充分發揮文旅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遊業,一村一景,村村有景,勾勒出鄉村的最美風景線。

  12月12日上午9點30,第一輛大巴開上了合村鄉高涼亭松樹尖,車上載滿帶著裝備興致勃勃的滑雪愛好者們。原來,當天是桐廬生仙裡國際滑雪場今年正式對外營業的第一天。

  「我們是杭州過來的,五六戶人家一起帶著小孩子來滑雪,南方人見到雪都是很高興的。」「桐廬就在家門口,這麼近的滑雪場當然要來體驗一下。」「天氣一冷我們就在等開業,第一天立馬趕過來,體驗感還是非常不錯的。」……現場,隨著造雪機器運轉,一個個噴雪口源源不斷地噴出「雪條」,場內白雪覆蓋,達到了足夠的安全厚度,不少遊客在雪中「翩翩起舞」,稱讚不虛此行。據負責人介紹,當天,吸引遊客五百餘人。

  合村生仙裡全域景區是杭州市首個全域3A級風景區、浙江省4A級景區鄉鎮。近年來,該鄉精準高效打出「組合拳」,推動旅遊發展向全員發力、全域共建、全季升溫加速奔跑,著力打造以「運動探險」為主打品牌的鄉村旅遊,重點建設田園風情帶、民俗文化帶、民宿集聚帶和運動休閒帶「四條精品帶」,提升全域景區一體化、多樣化、個性化,豐富景區業態,打造了雅魯漂流、520飛行基地、桐廬國際滑雪場、竹溪樂園等水陸空一體休閒旅遊項目,建成了生仙裡昭德水街和小木廠鄉村夢工廠,其中昭德水街是合村鄉文旅融合的另一代表項目。

  昭德水街是生仙裡景區的非遺文化街,水街總長1000米,沿著碧溪而建,共有商鋪20餘家。其中非遺文創展示商鋪10個,布局以合村繡花鞋項目為主,集中展示了瓦雕、竹馬、端鍋菜等一大批極具地域特色的非遺項目,成為引導民俗文化、特色餐飲、農產品購物為一體的商業區。

  「如今,繡花鞋不再是老物件,鄉政府給非遺傳承人在民俗街提供了銷售展示的平臺,並以各種形式對繡花鞋進行宣傳。」合村鄉縣級非遺傳承人餘滿香說,隨著全域旅遊的不斷發展,來到合村的遊客越來越多,作為特色產品的手工繡花鞋常常供不應求,繡花鞋製作已成為一項文化產業,合村鄉成為省內乃至全國繡花鞋製作重要基地。

  體育、非遺與旅遊的結合讓鄉村煥發出新的生機,在古村落裡,一批青年創客的到來點燃了美麗鄉村的激情。

  (二)

  「我在鄉村,有間小屋,一日三餐,自給自足……」詩人筆下的生活漸漸成了喧鬧都市裡無數人的夢想,但這卻是江南鎮古村落裡許多村民的日常。

  走進江南古村落,這座4A級景區透露著歷史的沉澱,步入其中,仿佛走進了一個幽韻的古風世界。易理深澳、孝義荻浦、清蓮環溪、和合徐畈、山水青源,一村一故事,一村一首詩,古村落同根同源,厚植的文化傳統,穿過千百年歲月的洗禮,愈發深刻。近年來,憑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地域文化特色,眾多青年創客、藝術家、遊客接踵而來,當地廣大村民紛紛吃上了「旅遊飯」,生活也越過越紅火。

  「來到深澳古村,我們希望遊客看到的是一群有意思的,有靈魂的手藝人和藝術家們,未來的深澳,一定是一個人文的文化綜合體。」深澳青創街項目負責人宋凱這樣說。

  今年國慶期間,一場以文創、手工、茶藝、書法、扎染、燈彩、制香、葫蘆等為主要內容的文藝集市,讓慕名而來的遊客感受到了濃濃的江南風情。身著漢服的杭州姑娘陳雨婷和朋友一起打著油紙傘漫步在青石板道的老街裡,逛累了,就在雕梁畫棟、有著縷縷粱木香的古宅子裡坐一坐,靜靜聽戲,她說,「我和朋友都是漢服愛好者,一直想穿著漢服,當一回古人,深澳村讓我們圓了這個夢想,古色古香的村落真是太美好了……」

  從荻浦花海到深澳百匠慢生活態綜合體項目,近年來,江南古村落積極打好文旅組合拳,著力摸索轉型升級之路,在抓建設和強管理的基礎上,狠抓產業發展,形成文旅業態集聚拼盤,開展中國休閒鄉村旅遊季、深澳首屆芊藝芊村「澳系列」藝術文化節等活動,進一步開啟夜間旅遊業態,更是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打卡。特別是在今年2020首屆富春江漁獲節暨「百縣千碗·桐廬味道」江南美食體驗季期間,據不完全統計,共吸引15000餘名遊客和周邊群眾前來遊玩、體驗,直接拉動消費800餘萬元。

  (三)

  同樣因為藝術因為文創不斷紅火發展的還有富春江(蘆茨)慢生活體驗區。

  作為浙江省首個鄉村慢生活體驗試點區,這裡風光秀麗,山村文化古遠深厚,人文古韻瀟灑豐澤。近幾年,體驗區布局了蘆茨紅茶基地、剪紙藝術館、木石櫻緣非遺體驗館、三隻蝸牛手工工作室等文化體驗項目,建成茆坪荷花塘生態果蔬採摘農場,引進了瞭望塔、言幾又膠囊書屋藝術裝置,建設青龍塢藝術谷區。

  日前,一身休閒裝扮,持一把扇子的馬雲低調現身石舍村和茆坪村,在灑秀藝術空間裡,他與青年創業者交談分享,一句「相信加喜歡,是成事的基礎」讓年輕人們倍感振奮。石舍村,在山水環抱間揉入了藝術的元素之後,逐漸開始被人們稱為「網紅村」。

  很難想像,小小的村子裡有邢偉彬的灑秀藝術空間,有劉穎的隱逸瑜伽,還有童旭明的爪哇樹屋、雜貨鋪,更有時常過來為村民創作的書畫家黃保國、金石藝術家藍銀坤、草木染藝術家陳妙蓉、木雕手藝人張月明……年輕人相信鄉村,那麼鄉村就有了無限的活力。

  「石舍村境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還有3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建築群,發展鄉村旅遊基礎很好,我們想在原有基礎上,把藝術的形態融入,引進文創人才,把各種信息、資源、能量聚集到石舍,讓業態慢慢豐富,從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邢偉彬這樣說道。

  而在青龍塢自然村,「言幾又」膠囊書店的主理人王鶴翀同樣相信,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藝術作品注入青龍塢,豐滿它的內容和生態,從而激發鄉村藝術的無限可能。綠水青山之間,創客們用個性定製與創新服務引導鄉村業態升級,潛心構建鄉村振興全新試驗田。

  近年來,慢管委以慢生活體驗節為圓點,不斷開發慢生活體驗系列活動,建立健全青龍塢業主聯盟,利用大地藝術節創始人——北川富朗等藝術大咖的到來,共同建設青龍塢藝術裝置谷區,打響「青龍塢」地域名片,努力接軌國際水平,做深做足「慢+藝術」新文章,致力將慢生活體驗區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的「詩和遠方」。

  (四)

  目前,桐廬擁有江南古村落群、合村生仙裡、畲族民俗村落、範蠡休閒養生村落、《富春大嶺圖》實景地、健康小鎮等9個3A級以上村落景區,擁有浙江省內首個慢生活體驗區,荻浦、環溪等29個村莊獲評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

  「文旅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全域旅遊建設的一種共識,所謂融合,絕不是產業的機械疊加,而是要互為補充、共同求新,『以文化提煉品牌,以體育打造形象,以旅遊落地發展,以體驗融合創新』,深挖桐廬縣地方特色,不斷探秘文旅體融合新場景,以打造旅遊產業發展的新引擎。」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近年來,我縣以文化、旅遊、體育多方深度融合為契機,打造富含文化藝術、體育運動、產業特色等多重元素的新型文化體育綜合空間,已推動公共閱讀、非遺保護、藝術活動等與鄉村民宿發展融合,建成了灑秀咖啡、天空之城、文昌閣等鄉村生活書吧12家。持續打造「全民藝術節、全民運動節、全民旅遊節」三大品牌活動,深入實施「歡樂大舞臺」、「我們的村晚」等文化惠民項目,推出「激情運動」、「美麗鄉村」、「非遺體驗」等文旅體綜合產品。

  與此同時,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打造新時代鄉村生活樣本地,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範縣」總目標全力推進藝術鄉村建設,促進文化藝術與山水、田園、生產、生活有機融合,突出美麗鄉村的鄉情、鄉趣、鄉愁、鄉味。制定了《桐廬縣藝術鄉村建設實施方案》,以大地藝術節為引領,試點推進梅蓉村、富春江慢生活體驗區、莪山鄉、白雲村、彰塢村等藝術鄉村建設,著力打造20個藝術特色村,挖掘利用一批鄉村文化元素,開展文化基因解碼,以藝術引領、文旅融合促進美麗鄉村3.0版建設。

  記者 應致遠/文 單佳銘/攝 部分圖片由鄉鎮街道提供



相關焦點

  • 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寧波海曙集士港鎮打造美麗鄉村風景線
    原標題: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集9村風韻,覽一鎮風情。剛剛過去的雙節,寧波市海曙區集士港鎮的美麗城鎮建設重點項目——「廣德鄉韻」美麗鄉村風景線接待了近2萬名遊客。「廣德鄉韻」美麗鄉村風景線的建設得益於當地持續發力美麗城鎮建設。近年來,集士港鎮啟動了農田環境整治行動,先後落實了農棚田舍整治、秸稈綜合利用、農資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等舉措,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率,既增加了農戶收入,又推進了居住環境的改善。
  • 永和鎮精心勾勒生態宜居小鎮美麗藍圖
    今年以來,永和鎮以「聯甬橋頭堡、生態宜居鎮」為發展理念,精心勾勒生態宜居小鎮的美麗藍圖,全力打造功能便民環境美、共享樂民生活美、興業富民產業美、魅力親民人文美、善治為民治理美的美麗城鎮,為上虞「美麗東窗口」建設增色添彩。「美麗城鎮建設,不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簡單升級版,而是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版。」
  • 重慶如何創新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自去年重慶首次提出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以來,文旅融合發展在巴渝大地迸發出勃勃生機,重慶旅遊業發生了許多令人驚喜的改變。而在詩與遠方「牽手」的帶動下,重慶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持續增長,旅遊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助推重慶加快建成「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 探索文旅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2020新時代江蘇旅遊發展論壇」在...
    為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任務部署,今天(22號),由江蘇省旅遊協會、鹽都區人民政府、鹽城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等聯合舉辦的2020新時代江蘇旅遊發展論壇在鹽城市鹽都區舉行。 江蘇歷史文化資源、生態旅遊資源燦爛豐富,「2020新時代江蘇旅遊發展論壇」活動圍繞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以「鄉村振興與生態休閒度假旅遊」為主題,探索美麗鄉村、鄉村旅遊、文旅融合、休閒旅遊等創新發展的多樣化路徑,深入解讀美麗江蘇的應有之義,踐行建設美麗江蘇的行業使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江蘇燦爛的歷史文化資源、生態旅遊資源,將特色資源轉化為特色產品,放大品牌價值,推動鄉村振興與生態旅遊建設融合發展,助力品牌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 柘榮乍洋: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乍洋鄉立足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依託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九龍井風景區,以農業為基礎、文化為靈魂、旅遊為載體,著力做好石山洋和溪口、鳳裡兩個傳統村落的文旅融合發展文章,全力打造環石山洋精品旅遊路線,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漸入佳境。
  • 高度 寬度 深度|城市園林與美麗鄉村文旅照明優秀項目暨文創產品鑑...
    城市園林與美麗鄉村是發展夜間經濟的重要載體,而燈光夜景、燈光演藝等以光為媒的夜間項目是夜間經濟的生力軍。因此,文旅照明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上期 「古建照明優秀項目暨文創產品鑑賞峰會」的基礎上,本期峰會確立的議題為「城市園林與美麗鄉村文旅照明優秀項目暨文創產品鑑析」,中心主題為「夜遊經濟中的文旅照明價值再建」。
  • 李慧主持召開「太原府城遊」升級版暨迎澤區文旅+戰略研討會
    5月3日,迎澤區委書記李慧主持召開「太原府城遊」升級版暨迎澤區文旅+戰略研討會,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要求和市委「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國區域中心城市」目標任務,緊緊圍繞樓陽生書記指出的遊山西就是「讀」歷史,全力打造
  • 茂德公:產業融合、文旅結合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茂德公:產業融合、文旅結合助力鄉村振興 帶領茂德公成為雷州知名品牌,茂德公辣醬成為南派辣醬代表,舉辦中國第一個方言電影節……陳宇身上有著企業家在鄉村建設上的洞察力。   「茂德公集團是地道的雷州品牌。通過茂德公,我想把家鄉美好的一面讓更多人知道,讓大家知道雷州是彩色的。」為此,陳宇將家鄉足榮村從「五無」小村建設成旅遊目的地,陳宇希望將來通過產業融合、文旅結合為鄉村振興提供創新路徑。
  • 無為市文化惠民工程激活文旅融合發展
    近年來,無為市緊緊圍繞文旅融合發展理念,依託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文旅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挖掘利用文化資源,打造文旅融合品牌。以「濡水情」民俗文化展演活動、「鄉韻無為」地方戲曲展演為兩大品牌活動為載體,結合文化惠民活動,著力挖掘文旅資源,打造特色文旅隊伍,以文化惠民文藝演出、鄉村春晚,新創劇目展演、廣場舞比賽等文體活動為主體,在鄉村旅遊景區、省級美麗鄉村、旅遊集聚地廣泛開展文旅融合活動。
  • 渝北禮朝屋基:農旅文融合的美麗鄉村「明信片」
    作為鄉城融合美麗鄉村示範點,興隆鎮結合禮朝屋基的自然、人文景觀條件和地理優勢,通過與重慶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合作,緊扣「禮」字做文章,發掘禮文化,以新時代「禮」文化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建設融生態觀光、文化傳播、時尚體驗為一體的禮文化主題村落,將自然資源與鄉村旅遊相融合,打造美麗鄉村「明信片」,為群眾打開了致富的一扇門。今年48歲的村民汪海龍是禮朝屋基的原住民。
  • 工程籤約 引進農家樂 蘭溪黃店接連放招打造鄉村振興升級版
    黃店鎮黨委書記何翠、浙江金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桂豐為蘭谿市黃店鎮「鄉村振興」示範鄉鎮項目部揭牌。據悉,蘭谿市黃店鎮鄉村振興「示範鄉鎮」建設工程EPC總承包項目是推動黃店鎮從外在美到內在美、個體美到全域美、單一美到全面美,實現更全面、更充分、更均衡發展,打造黃店鄉村振興升級版的重要載體。
  • 鄭州市二七區:以文旅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莉娜  德化步行街成了網紅打卡地,櫻桃溝裡藏著「淘寶村」,瑞光舊工廠變身文創園,華僑城文旅項目呼之欲出……  11月12日,鄭州市二七區文化旅遊局舉行「媒體人看二七、文旅融合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採風活動,各級主流媒體走進二七區
  • 西安發布文旅融合新舉措:長安唐村榜上有名!
    12月12日上午,西安市委、市政府召開加強文化建設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大會。、農旅融合的探索之路。田野阡陌縱橫 ◎TANG並通過開發其相關「文創、農創、旅創」帶動三產融合發展,打造首個中國鄉村藝術創意設計聚集區,唐田園生活藝術民宿區,營造最中國的鄉村生活,最中國的鄉愁記憶。
  • 文旅扶貧盤活鄉村文旅資源——美麗鄉村這樣富起來
    近年來,越來越多鄉村特色民宿、農家樂興起,一批曾經不為人知的鄉村成了「明星村」「網紅村」,鄉村旅遊業日益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表示,我國文化資源、旅遊資源多,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努力把當地文化資源、自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助力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文旅融合走出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活棋
    近日,民族地區文旅融合與鄉村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舉行。她認為,在微觀操作層面上,能否吸引村民參與是鄉村文旅融合實踐成敗的關鍵。通過舉辦族老交流會、恢復重陽敬老等傳統、組建村民舞蹈隊、舉辦內部培訓等,蒙美芹首先將村民的心攏在了一起,同時順水推舟,培育壯瑤文創、成立民宿並開展品牌加盟,不僅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民腰包越來越鼓,更讓蒙峒村站在了文旅融合的發展高地上。
  • 融創聯手日本MOKUMOKU打造鄉村文旅
    浙江在線杭州5月28日訊 風起於青萍之末,在鄉村振興戰略和文旅發展的宏大議題下,中國鄉村,正逐步走向世界。  5月23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中國房地產協會商業文化旅遊地產委員會指導,鳳凰網主辦的「發現·新生」暨中美國際文旅產業論壇在杭州召開,中國房地產行業協會商業文化旅遊地產委員會、國際知名建築設計事務所、融創東南文旅等文旅運營代表共同出席本次論壇。論壇正式成立「中國文旅聯盟」,融創東南文旅受邀列入首批聯盟單位,融創·莫幹溪谷獲「鄉村國際探索者」獎項。
  • 淮南市:文旅融合促發展 提質增效齊發力
    2020年,淮南市多措並舉挖掘潛在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惠民,不斷健全鄉村旅遊服務網絡,廣泛開展旅遊惠民工程,讓群眾盡享「文旅融合」帶來的新成果。深化「四級聯創」成果,增加鄉村旅遊吸引力。開展休閒農業示範縣、示範園區創建,精心打造美麗休閒鄉村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充分調動縣區鄉鎮可利用資源,爭創省級文化旅遊名縣、名鎮、名村示範點,5村入選「安徽省百家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4家農家樂入選「安徽省百佳農家樂」,極大的增加了全市旅遊「硬」品牌。 大力開展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加大鄉村旅遊主體培育。
  • 景區建設升級|探索鄉村建設與旅遊發展深度融合,藍田讓美麗鄉村留...
    鄉村旅遊正在成為人們重要的旅遊方式。如何找準定位,發展鄉村旅遊,是一篇大文章。藍田縣把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深度融合,將美麗鄉村打造成「姥姥家」,成效顯著。小溪邊綠樹掩映著兩層新蓋的農舍,院子裡小車已經停滿,孩子們在屋後捉迷藏,大人們坐在院子裡喝茶聊天。
  • 浙江:嘉興桐鄉全域旅遊打造文旅融合新樣板
    美麗的鄉村風景線,休閒的江南水鄉小鎮風情,風雅桐鄉全域旅遊呈現了怎樣的新面貌?文旅進一步融合又帶來了怎樣的新氣象?5·19中國旅遊日餘溫猶存,5月28日下午,2020全國融媒體嘉興採風行的記者們第一站來到桐鄉市烏鎮,走進了橫港村、陳莊村、烏鎮民宿,在風雅桐鄉進行了一次別樣的魅力鄉村遊,領略到步入「美麗」升級快車道的江南小鎮的真實蝶變。
  • 勾勒鄉村振興新藍圖「天下梅山·寫生勝地」系列活動啟動
    近年來,新化縣立足獨特的資源稟賦,著力實施「全景梅山、全業融合、全民共建、全域共享」戰略,旅遊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先後建成國家4A級景區3家、3A級景區5家,並正在開展紫鵲界5A景區、大熊山4A景區創建工作。全民興旅氛圍濃厚,全業融合效果明顯,先後成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文化先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