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生
漢朝確立對華夏的統治以後,劉邦在總結個人成功的時候,將功勞歸給了韓信、蕭何和張良三人。陳平作為劉邦最器重的謀士之一,並沒有名列其中。
但如果論到晚景,反倒是陳平最為優越:韓信被劉邦誅殺三族;蕭何曾一度入獄;張良去世後,其後人則早早被廢除封國。反倒是陳平,一直活到漢文帝在位期間,並擔任過文帝朝廷的丞相。堪稱劉邦興漢功臣中,晚景最好的一位。
陳平出身於寒門,在秦末亂世中能生存下來,並一度實現「封侯拜相」,從這點來看,陳平的人生堪稱傳奇。
陳平作為謀士,他的計謀被稱為「歷史第一毒計」,這其中原因何在?
個人認為:
劉邦麾下的「興漢三傑」和陳平,這四人中,除了韓信是武將以外,其餘三者都是文官屬性,想弄清楚陳平的毒計毒在哪裡,就先需要弄清楚這三人的分工何在?
先說蕭何。蕭何的功能在於「淵博」。秦滅亡後,蕭何將秦朝朝廷中大量圖書檔案——包括秦的官僚體制、秦的行政規劃、秦的法度設計以及秦帝國各個郡縣的物產、關隘、風貌,悉數收集起來。因此在楚漢相爭中,蕭何可以很快根據掌握的知識,因地制宜為劉邦集團提供各種關於徵發、行政方面的方案。
再說張良。張良的特點在於高瞻遠矚。這需要一定的戰略眼光,為劉邦在戰爭中制定政策——比如劉邦曾聽信儒生的建議,準備恢復六國舊貴族的封國,最終被張良否定。
而陳平的優勢在於陰謀詭計:陳平的計謀,主要體現在微觀、細節方面。其典型的例子有兩條,並且,計謀極為陰損、毒辣,十分不正大光明,因此被稱之為歷史第一毒計:
離間項、範
陳平擅長挑撥離間。
項羽身邊的人才,雖然比不得韓信、蕭何之流,但項羽文有範增,武有龍且等人,劉邦集團想在正面戰場打倒實力雄厚的項羽集團,如果沒有「催化劑」,必然要等到很多年以後。
陳平的毒計,就好比「催化劑」。
項羽本人勇武無比,但是在計謀、行政方面,則要完全依靠範增。如果離間範增和項羽之間的關係,項羽集團會從一個「準政權」,降格為事實上的低級軍閥,最終會很快被打敗。
於是陳平負責挑撥項羽和範增之間的關係,最終導致項羽冷落範增,範增負氣去世。
借刀殺人
韓信佔領齊地以後,想要割據一方做齊王。
如果劉邦此時不能穩住韓信,其局勢會陷入三方膠著狀態。並且自古以來,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從劉邦角度來說,項羽是公開的敵人,而韓信則是潛在的敵人。
陳平則就此想到了一條非但對劉邦有利,還能借力打力的計謀:讓劉邦承認韓信的王爵,挑動韓信出全力和項羽廝殺,這樣,既能打擊項羽,又能消耗韓信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