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中國工程院重大諮詢研究項目「海洋裝備發展戰略研究」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項目中期研討會,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由中國海洋裝備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組織、承辦,課題組及海洋裝備戰略研究院50餘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項目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院士主持,吳有生、朱英富、周守為、金東寒、李家彪、曾恆一、李華軍、何琳、邱志明、張偲等各子課題負責院士,項目顧問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雲鶴院士、福建省委原書記陳明義教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副主任馬德秀教授、工信部裝備司原司長張相木、上海交大原副校長盛煥燁教授、上海交大船建學院院長廖世俊教授等參會,中國工程院一局副局長梁曉捷、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主任姬學出席會議。
林忠欽在致辭中指出,「海洋裝備發展戰略研究」各課題組前期開展了充分的研究,在院士建議、研究報告、藍皮書編撰、論文發表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希望各位院士、專家對項目中期成果進行評審,提出寶貴建議,推動項目研究更加聚焦、深入,最終形成真正對國家戰略規劃有所貢獻的研究成果。
會上,「海洋裝備體系內涵及國內外趨勢研究」、「海洋運載裝備發展戰略研究」、「海洋能源裝備發展戰略研究」、「海底礦產開發裝備發展戰略研究」、「海洋科學與極地裝備發展戰略研究」、「海洋安全保障裝備發展戰略研究」、「深海生物資源開發與環境生態保護裝備戰略研究」7個子課題組分別對各課題中期研究內容、進展與成果、報告提綱、院士建議等進行了匯報。與會院士、專家對總項目階段性成果和統籌管理給予肯定,並圍繞各課題的研究進展及院士建議進行研討,提出了具體修改建議,為下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經研討,與會專家認為項目已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了若干戰略新興海洋裝備領域的重點任務,下一步要著眼海洋裝備領域重大專項展開謀劃。與會專家指出,面臨新的動蕩變革形勢,項目組應針對美國反華大態勢,研究目標要更具前瞻性;同時,在研究內容上要進一步深化和突出重點,尤其要關注新形勢下如何查補海洋裝備技術鏈和產業鏈的漏洞;在規劃建議上,課題要聚焦科技創新新競爭局勢下的卡脖子需求,立足長遠,提出真正符合國家戰略發展的建議。
梁曉捷表示,「海洋裝備發展戰略研究」這一課題旨在梳理總結我國海洋裝備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制定我國海洋裝備體系戰略,具有重大的戰略和現實意義。中國工程院非常重視重大諮詢項目研究成果,也將在落實院士專家提出的建議、促進各學部相關項目組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方面加強推動作用。
林忠欽在總結中強調,該項目意義重大,希望各課題組根據工作計劃紮實推進後續調研和院士建議等工作,下一步研究重點轉向提出戰略對策和舉措,切實為政府部門規劃提供政策支撐。
「海洋裝備發展戰略研究」系由海洋裝備戰略院組織申報的中國工程院2020年重大諮詢研究項目,下設7個子課題,分別由院士牽頭並擔任組長與副組長。項目將對我國海洋裝備展開系統研究,釐清海洋裝備的內涵界定和分類,分析重點領域海洋裝備發展現狀和卡脖子問題,對接海洋強國戰略需求,服務國家「十四五」規劃,面向 2035,提出我國海洋裝備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路徑、戰略措施和戰略重點。海洋裝備戰略院作為項目組織單位,前期多次召開專家評審會議和執筆人會議,對項目研究內容、總體方案進行反覆研討,在協調聯絡各課題組共同推進研究進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