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們讀完了The Monkey King, 從周一開始,每天英語課前讀8分鐘,讀到第二天,孩子們反映生詞太多,讀不懂。於是我就在周三把本書的大部分生詞羅列並且列印出來,發給孩子們,以供他們在閱讀時參考。有些生詞我並沒有列出來,是希望孩子們根據語境去猜測詞義。我發現,有的孩子是把詞彙當做讀懂文本的工具,但是有的孩子則把詞彙當做頭等大事,從書中去找出生詞,把意思寫上去。我提醒孩子們,詞彙是幫助我們讀懂故事的工具,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閱讀文本。
孩子們讀了4天,我就在今天帶領孩子們進行主題探討:先一起回顧故事情節,然後分析人物形象,最後是探討主題意義。
我先自己把本書三個章節內容縮寫成三段話,然後挖空讓學生根據故事內容填寫詞語。這就需要學生在讀懂全文的基礎上思考時態和人稱,在情境中考慮詞語的得體用法。所需要填寫的詞彙都是比較重要的詞彙,有許多是新詞。
Because the monkey king always ________and _________________, hecaused so much trouble that people prayed to Heaven for help. The Empressadvised the Emperor to give him a job so that theyc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 the monkey became a __________and lookedafter the horses. When he knew that his job was not important, he_________________Heaven.
Then he accepted to be a ____________of the Heavenly Peach Garden.But he ________lots of magic peaches and drank all the ________________. Theyearly Peach Banquet was ______.
So the Emperor sent soldiers after him, but the monkey was_________to kill, the Emperor had to ask Buddha for help. The Buddha was so_________that the monkey can’t leap _________than his hand. Finally, the monkeyking was buried under a ________until he was ready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先讓孩子們用9分鐘的時間思考,如何完成這篇文章。接著核對答案,因為對steal 和demand的過去式並不清楚,這兩個詞都是生詞,所以孩子們只是根據書上的內容找到了stealingand demanding presets. 我幫助他們認識到這裡應該是填寫動詞的過去式。一邊翻譯,一邊與他們核對答案,每一題都有孩子說出答案,這說明還是有一些孩子能夠看懂故事。
每核對一段我就會問孩子們: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nkey? 第一段時,孩子們認為猴子是mischievous。
核對第二段後,孩子們感覺猴子不畏權威fearless,但是又有點狂妄arrogant。
讀完第三段,感覺猴子雖然武藝高強strong, 有點小聰明clever, 但是Buddha 更強大morepowerful, 而且更有智慧more intelligent。
接著我們進行人物形象分析,
我先出示佛祖Buddha的圖片,問孩子們What do you think of Buddha? 孩子們的答案是Powerful, intelligent.
我們翻看了繪本,分男女讀了第三段中Buddha(女生讀)和Monkey(男生讀)的對話,孩子們也更進一步體會到了猴子的自大與狂妄,佛祖的強大、智慧與淡定從容。然後我讓孩子們分小組討論the Monkey King的形象,孩子們認為The monkey 是strong, overconfident, arrogant, proud, mischievous。
我們又一起讀第一章裡面猴子的話,從而更加感覺猴子的搗亂與闖禍的行為有點過分。
本來是要請孩子們分場景表演對話,但是那時時間已經不夠了。我就直接進入了主題探討:Rule consciousness, 我問孩子們,The monkey wasstrong, but did he help others? 學生說No,he did bad things and caused much trouble. When he was a groom or akeeper, did he fulfill his obligation? 學生也否定了。雖然猴子本領高強,但是他並沒有用這些本領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而是危害百姓,玩忽職守,甚至挑戰玉帝。肖正超馬上說:不是說可以挑戰權威嗎?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問題,但是沒有時間討論了,只是告訴他,挑戰權威是應該為了凸顯真理,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猴子挑戰權威的目的是不是為了眾生的利益?不是,他只是為了想凸顯自己的本事而已。這樣的挑戰權威會被世人接受嗎?
我想,下次班會課可以帶領學生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可以搞個辯論賽,讓孩子們在周末上網查找資料,分男女進行辯論:中學生應該挑戰權威---中學生不應該挑戰權威。在辯論中,孩子們自然會形成自己的觀點。當然,我也要在周末把功課做好,才能更好地與學生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