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教孩子時絕不該說的9句話!|精選

2020-10-30 光明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張怡筠情商教育(iloveeqcom)」

管教孩子時你經常掛在嘴邊的都有哪些話呢?

你也許沒有意識到,某些脫口而出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時。

它不僅影響孩子如何看待你,還影響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有些話,讓孩子認為世界是一座花園;有些則完全相反,讓孩子認為世界堪比地獄。

下面這9句話你經常說嗎?

如果有的話,建議爸媽再也不要說了——

1

在孩子面前貶損你的伴侶,其實就是在向孩子表達,你和伴侶之間關係並不融洽。

張怡筠博士曾說過,對兒童來說,父母就是孩子的整個天地。

身為父母,爸媽要明白,給孩子最大的愛是父母之間彼此相愛。因此千萬別再在孩子面前貶低另一半,更不要貼負面標籤了(下文會講解貼負面標籤的消極作用)。

2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Heinz Kohut)創造了一個詞「不含誘惑的深情」。

他認為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納你,而且不給你附加任何條件。誘惑則是,你要達到我設置的條件,我才給你情感。

親子關係亦是如此。父母如果經常對孩子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意味著,你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達到了我才會愛你。

這對孩子的安全感、自信的建立都是有害的。

3

父母絕對應該管教孩子的行為,但絕不該否定孩子的情緒。

孩子們需要知道,他們的不當行為是不被接受的,但是他們的情緒是被接納的。

比如,如果孩子是因為傷心而哭泣,你不應該斥責孩子不準哭、因為這對孩子來講就意味著他們不準傷心難過,他們不應該有這種情緒,這是不對的。但如果孩子總是用尖叫打滾打人等不恰當的方式表達,那麼接下來父母要做的是教會孩子,當他們有不舒服的情緒時,如何用更健康也更合理的方式去表達。

張怡筠博士曾說過幫助孩子提升情緒管理的方式之一是教孩子「說」情緒而不「做」情緒,如「爸爸媽媽,我真的很難過、很委屈、很生氣」。當孩子能夠說情緒時,就不需要「做」情緒了(哭鬧打罵)。

4

管教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從這次錯誤中學習,而不是讓孩子因此而感到羞恥。

詢問孩子有沒有學到教訓,意味著你不是在「教」,而是「懲罰」孩子。

更好的表達方式可以是「下一次遇到這種事你會怎麼做?」以此來確保,孩子今後遇到同樣的問題能夠有更好的應對方式。

5

來聽聽孩子們聽到這句話之後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爸爸/媽媽就是個大騙子,我再也不相信他們了!」

「好,既然你們這樣,那我以後也不會說到做到」

「遵守諾言一點都不重要,我也不需要遵守」

「我在爸媽心裡一點都不重要!」

如果你小時候也經歷過,相信你也會有同樣的委屈、憤怒和難過。所以千萬不要對孩子不遵守承諾了。

6

千萬不要把批評偽裝成讚美!這種做法非常不真誠且無效。

因為孩子的觀察力十分敏銳,他們能夠從你的言行中看出你到底是真誠表揚,還是故意打著表揚的旗號在責備他以前沒做好。

因此請一定要單純且真誠地讚美孩子當下的積極行為即可。

7

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如,煩人精、懶、笨、不聽話、不自信、害羞等等,反而會驅使孩子不由自主地朝這些方向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結果發現,當權威人物對孩子有積極期望時,孩子的行為也會自主朝權威人物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對於年幼的孩子,父母就是權威。

如果此時父母對孩子總是貼消極標籤,而孩子又因為認知發展不成熟,無法辯證思考及反駁爸媽的觀點,就會以為自己就是爸媽口中所說的笨小孩、懶小孩、煩人精,從而做出與爸媽的標籤相符的行為。

8

控制型的父母常常會壓制孩子,通過努力獲得對孩子的控制,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已經履行了養育的職責。

心理學者簡·尼爾森在《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一書中曾說到,控制型父母這種管教方式會讓孩子們認為:

1)強權就是公理;

2)相信「為了得到你的愛,我不得不放棄我自己」;

3)逃避貢獻,除非有外在的獎勵;

4)為得到更大的獎勵而試圖操縱父母;

5)變得反叛或盲目順從。

9

爸媽經常重複說不準孩子做這個、不準做那個…...本來就是個不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跟孩子重複說你不會再說第二遍了,這更是一個壞習慣。因為嘮叨就會讓孩子覺他根本就不需要聽第一遍指示。

更好的做法用這種句式:「如果你......」+警告」直接告訴孩子,如果他第一次不遵守規則,那麼後果就會是什麼。然後按照這個規則執行即可。

來源 |更多專業的情商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張怡筠情商教育(iloveeqcom)」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父母管教孩子時絕不該說的9句話
    管教孩子時你經常掛在嘴邊的都有哪些話呢?下面這9句話你經常說嗎?,但絕不該否定孩子的情緒。但如果孩子總是用尖叫打滾打人等不恰當的方式表達,那麼接下來父母要做的是教會孩子,當他們有不舒服的情緒時,如何用更健康也更合理的方式去表達。
  • 父母管教孩子時絕不該說的9句話!每位家長引以為戒「學浪計劃」
    下面這9句話你經常說嗎?,但絕不該否定孩子的情緒。但如果孩子總是用尖叫打滾打人等不恰當的方式表達,那麼接下來父母要做的是教會孩子,當他們有不舒服的情緒時,如何用更健康也更合理的方式去表達。 張怡筠博士曾說過幫助孩子提升情緒管理的方式之一是教孩子「說」情緒而不「做」情緒,如「爸爸媽媽,我真的很難過、很委屈、很生氣 」。
  • 父母管教孩子時絕不該說的9句話!
    管教孩子時你經常掛在嘴邊的都有哪些話呢?你也許沒有意識到,某些脫口而出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時。它不僅影響孩子如何看待你,還影響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有些話,讓孩子認為世界是一座花園;有些則完全相反,讓孩子認為世界堪比地獄。下面這9句話你經常說嗎?
  • 父母教育孩子時絕不該說的幾句話
    教育孩子時你經常掛在嘴邊的都有哪些話呢?你也許沒有意識到,某些脫口而出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時。它不僅影響孩子如何看待你,還影響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下面這幾句話你經常說嗎?
  • 這9句話,父母再生氣都不要說出口,對孩子傷害久遠
    管教孩子時你經常掛在嘴邊的都有哪些話呢?你也許沒有意識到,某些脫口而出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時。它不僅影響孩子如何看待你,還影響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有些話,讓孩子認為世界是一座花園;有些則完全相反,讓孩子認為世界堪比地獄。下面這9句話你經常說嗎?
  • 長大後「不孝」的孩子,從小就愛說這3句話,父母別手軟該打就打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孝順自己,也因此,許多人都會為了防老而想生男孩子,但是如果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糾正孩子一些愛說的話,那麼即使是想要養兒防老,孩子長大後仍舊會"不孝"。比方說張女士家的孩子,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 李玫瑾:父母知道在孩子「頂嘴」時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會感激你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當孩子頂嘴,聰明的父母要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一定會感激你,到底是哪3句話,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孩子從幾歲開始會頂嘴?1.父母沒有對象承諾很多中國的家長真的經常犯同樣的一個錯誤就是「口頭承諾」不兌現,當孩子想要一個玩具,或者一樣食物的時候或者因為太貴,或者是因為對孩子身體不好,所以父母不想買,但是他們不會直接拒絕孩子給孩子講道理,而是口頭承諾,明天給你,或者改天再買,來糊弄孩子,以至於在孩子心裡父母的威信蕩然無存,孩子在做錯什麼事父母管教,孩子就會頂嘴
  • 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五句話裡,藏著父母最扎心的愛
    (圖源網絡)中國未成年人調查: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五句話,上了熱搜。這五句話分別是:快去學習或快寫作業;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別人;不許看手機/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遊戲;真沒用/笨;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作為家長的你說過幾條,作為孩子的你,聽過幾條。
  • 不能「吼孩子」,那該怎麼辦?聰明的父母用5句話代替吼罵
    導讀:不能「吼孩子」,那該怎麼辦?聰明的父母用5句話代替吼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能「吼孩子」,那該怎麼辦?聰明的父母用5句話代替吼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常說這3句話,長大後難以管教,家長不得不防
    其實孩子在不聽話之前是有個過渡期的,如果家長能在過渡期改變孩子的狀態,孩子就不會出現難以管教的情況。那麼有人會問了,怎麼去看孩子的過渡期?這個很簡單,主要是家長去聽孩子的說話方式,如果孩子經常說這幾句話,那就說明孩子已經逐漸要變得不服從管教。第一句:「我不管!」
  • 父母認知:管教孩子時,父母常犯的10條錯誤
    每位飛行員都需要熟悉清單內容,並在出發之前,按照清單檢查飛機的各項性能指標,以降低飛行時的風險。育兒的複雜程度其實並不亞於開飛機。我們的對象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值得每一位父母的認真對待。在這裡,為各位爸媽奉上一份「父母管教孩子時常犯的錯誤」清單。
  • 《正面管教》一本父母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簡·尼爾森太太是七個孩子的母親和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心理學博士、正面管教方法發起人,十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心理輔導老師。這本書出版25年來受到數百萬人的喜愛,《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 聰明的爺爺奶奶愛孩子,這9句話從來不說
    生活當中,很多老年人都會幫著年輕人帶孩子,即幫年輕人減輕負擔,自己也能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聰明的爺爺奶奶不說以下9句話哦!,爺爺奶奶不經意就說出來這樣的話,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對孩子來說,只會更加增加孩子和父母分離的恐懼和不解,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
  • 李玫瑾教授: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優秀
    ,李玫瑾教授還專門分享了3句話給家長,希望對家長們有幫忙。李玫瑾教授: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更優秀由於孩子還小,他們的言語組織能力和邏輯能力還不強,通常會用「我討厭你」來表示自己的不滿。但孩子的這4個字對父母來說,無疑是最傷人的。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發洩情緒可以,但有些傷人的話是不能說的,以免孩子養成惡言傷人的習慣。
  • 當孩子在挑戰父母底線時該怎樣管教才好?是調整方法還是繼續堅持
    很少有父母覺得自己一直都是做對的。當一個孩子在挑戰父母的底線時,家長可能會認為他讓孩子得到的太多了,或者是寵壞了孩子。而另一些時候,當孩子在家長責備他之後大哭時,家長可能會感到內疚和擔心自己是不是太嚴厲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決定如何管教孩子的時候,考慮一下孩子的個性和氣質是很重要的。
  • 管教的勇氣:該管就要管!
    如果父母始終把「永保親子的和諧關係」看得比「好好管教孩子」更為重要,那麼,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讓孩子飆出狠話。而有一天,當狠話都不奏效時,孩子還可能做出更為可怕的行為!因為,孩子已經嘗到甜頭,只要能勾起媽媽的罪惡感,他就可以逃過一劫,不被追究、不被處罰,甚至還可能讓計謀得逞。
  • 愛說這3句話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個「白眼狼」,父母別放任不管
    苗苗的父母知道這件事後,當即決定不管怎樣也要好好管管這個「熊孩子」的確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教育好,以後更不好管。「白眼狼」孩子都會出現了一些徵兆,只是父母出於寵愛而沒有注意到而已。從小就愛說三句話的孩子,長大後容易成為「白眼狼」,是哪3句話呢?
  •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管教?父母需要看看,管教孩子太多的四個現象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管教?父母需要看看,管教孩子太多的四個現象有些父母發現,自己管教的孩子越多孩子就越叛逆,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沒有去了解到孩子的內心需求而過度地控制孩子。父母需要明白,再好的天賦也會為父母過度的控制欲給毀掉。父母需要看看,管教孩子太多的以下四個現象。
  • 父母管孩子時,老人不該插手|殊不知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前言:父母管孩子時,老人真不該插手!最近幾天家裡總是雞飛狗跳,小孩兒哭,大人叫,我的頭都快爆炸了。我管教女兒時,母親總要跟後音,她跟著嘮叨指責時,女兒頂嘴更厲害,家裡氣氛就越來越不好!女兒更生氣了,就越發的不聽話,結果當然是我訓斥孩子更厲害,一切變得更加糟糕。這個周末我過得真心塞!以前媽媽不讓我喊罵孩子,現在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總是不能容忍孩子和我頂嘴。我和她辯論過,讓她每天從弟弟那兒回來後該吃吃,該睡睡,其他的啥也別管。可她說她控制不住,是因為心疼我,想讓孩子更體貼我,才想和我一起管教她的。
  • 孩子不信任父母,與常說不信任孩子的10句話有關,該說信任18句話
    導語:當父母會轉化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時,在解決問題上自然就會轉化,從壞情緒轉化好情緒,從反對到接受,問題才會從無效轉化為有效的行為和語言,對孩子的學習才會有所幫助。01不信任的10句話,對孩子的傷害?1)「你說,錢是不是被你拿了,你還這麼丟人。」2)「要不怎麼他一去,錢就不翼而飛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