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字塔給父親寫信的林清玄,有沒有你的影子?

2020-12-12 四傑讀書會

林清玄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

林清玄發布了最後一條微博,稱:「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對林清玄的記憶中,永遠忘不了他寫的一封信。

那是林清玄,在金字塔給父親寫的一封信。

林清玄坐在埃及金字塔前面給爸爸寫信。

他寫道:「爸爸:此時,你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就在金字塔前面給你寫信。記得小時候,你曾說我到不了這麼遠的地方,還打過我,我是不止一次被你激怒的皮球,壓力越大,動力愈強……」

好詩如畫的林清玄

林清玄自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漫畫書之後便一發不可收,走上了文學之路。

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

林清玄出生在臺灣高雄一個普通農家。

六歲那年,他隨父親下地幹活,累了,坐在田埂上休息。

他一言不發,呆呆地望著蔚藍的天空發愣。

父親問他想什麼,小男孩說:「長大了,我要坐飛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父親一巴掌打在他屁股上:「別想好事了,你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到。」

看書的林清玄

漸漸地,林清玄升入了六年級,有次放學回家,正在燒火時被世界地圖冊迷住了。

他看到那巍峨壯觀的萬裡長城,高聳入雲的艾菲爾鐵塔,迷人的開羅風光,氣勢磅礴的金字塔,禁不住浮想聯翩。

想著想著竟然忘記了往爐子中添柴。

等到吃飯時,家人發現鍋裡的飯半生不熟,父親質問道:「你是幹什麼吃的?」

小男孩一臉嚴肅:「我在看地圖,長大了,我一定要到這些地方去!」

父親踢了他一腳,又像往常一樣諷刺他痴心妄想,白日做夢。

有次父親問林清玄長大後想幹什麼?

林清玄回答:「我長大以後要當作家,寫文章給人家看。」

父親問:「作家是幹什麼的?」

林清玄說:「作家就是坐下來,寫一寫字寄出去,人家就會寄錢過來。」

父親很生氣,當場給了我一巴掌:「傻孩子,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如果有那麼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幹了,不會輪到你!」

在林清玄的家鄉,300年來從來沒有出過一個作家,一個小孩子突然想要當作家,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沒有人相信,也沒有人認為林清玄能成功。

林清玄父親的兩巴掌一腳,打在林清玄的身上,如果換成普通的人,要麼老老實實上學,要麼安安心心種地。

而林清玄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他會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之後的林清玄更加執迷於文學。

17歲那年處女作發表,之後更加是一發不可收拾。

20歲時出版了第一本書《蓮花開落》,這本書在臺灣成為暢銷書。

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他也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

其中《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在臺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臺幣的熱賣記錄。

林清玄的夢想在他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為什麼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夢想可以使我們溫暖,只有夢想可以使我們有希望,只有夢想可以使我們保持充沛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我們還是要堅持我們的夢想,你的夢想也可以是星星之火,也可以是鴻鵠之志。

如果你堅持了,那麼坐在金字塔給父親寫信的人,那就是你!

相關焦點

  • 林清玄被父親一巴掌打到埃及,他說「我的生命不能被保證」
    在林清玄看來,「現代的城市生活,其實是很不適宜人的生活,過度的忙碌使城市人都像熱鍋的螞蟻,被一種不可控制的匆忙節奏所主宰,每天的時間都被零碎地分割,很少人可以從容地過日子。」而匆忙節奏中的你,還記得兒時的夢想嗎?
  • 林清玄文章《懸崖邊的樹》,是回憶父親和恩師。
    他的父親和他的恩師已經不在了,但林清玄還能看見在最陡峭的懸崖邊,還長著翠綠的大樹。正是這兩棵懸崖邊的大樹成就了林清玄人生的理想。每到假日就跑到臺南市看電影、逛書店,高一結束時,有一大半的功課都是補考才通過的。林清玄當時就準備輟學或轉學,他把這一想法告訴了他的爸爸。林清玄的父親氣的好幾天都不和他說話。
  • 林清玄自曝有三個願望!沒想到雙魚座的他竟是一個寵妻狂魔!
    網友們在微博下留言:林清玄先生,天堂可也有等不到冰雪盡溶,放一把大火燒成另一個春天的雪屋。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對生命的恆常有祝福之念,對生命的變化有寬容之心。有的用林先生的文章句子表示悼念,讓人看完仍想落淚。林清玄出生於1953年,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曾多次獲獎。他在寫作生涯中也用過秦情、林漓、林大悲等筆名。
  • 《拎起寂寞的影子》:林清玄鄉愁中的故鄉,皮影戲需要傳承和發揚
    微薄的身軀 刻劃出厚實尊嚴,小小屏幕 撐起大大一片天,觀眾靜候在我的眼前,燈光閃耀在後面 我碎碎念,唱念做打喜怒哀樂,讓你媽媽扭一下,記得跟著,鑼鼓點。-周杰倫《皮影戲》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林清玄的《拎起寂寞的影子》,來感受皮影戲的魅力。林清玄是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他17歲開始發表作品,文章多次被入選中小學語文課本。
  • 作家林清玄告別式在臺北舉行 女兒以文字追憶父親
    【解說】65歲的林清玄走了,正如其作品《蓮花開落》中的蓮花,在雨後悄然凋零。  1月27日,林清玄告別式在在佛光山臺北道場舉行,這位知名作家的親朋好友,從海內外前來,向遺像鞠躬、告別。現場,林清玄的遺像置於鮮花之上。照片中,戴著帽子的林清玄左手靠著椅背,側身微笑望著前方。  近日逝世的林清玄,1953年出生於高雄旗山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
  • 「成都漂亮女生給我寫信,說我像『火雲邪神』」
    林清玄曾走上「金沙講壇」 「成都漂亮女生給我寫信,說我像『火雲邪神』」   林清玄長期頻繁往返兩岸,到過大陸300多個城市,因出版、演講、援建希望小學等活動和大陸藝術界人士有著廣泛接觸。
  • 我,拖著斜長的影子,以沉默給皺紋寫信
    只因為那時,你還在。......我,是最後一次愛嗎?走向那無人的荒野。我,輕輕彈奏著黑夜,在孤獨的角落發呆。我,背著太陽在夢中,原諒自己撲入大海, 只因為現在,你不在。......誰願意,像一陣風,虛空度一生?我的心,漣漪層層,終無法安靜。
  • 臺媒: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你的語文課本裡有他的文章嗎?
    林清玄自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漫畫書之後,走上文學之路。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是國際華文世界,作品被廣泛閱讀的作家。2013年,林清玄曾參加過央視《開講啦》節目。他在節目中說道,環境不能決定你的未來,過程也不能決定你的未來,而是你心的嚮往所決定。八歲時,他就立志將來要當一個成功、傑出、偉大的作家,每天這樣都鼓勵自己。
  • 《偷影子的人》,偷走的是影子,還你的是真心
    之前翻看兒子書架上面的書,無意間看到一本叫《偷影子的人》,出於好奇,是什麼人會把人的影子偷走?是用什麼手段能把人的影子偷走呢?帶著好奇心我開始讀這本書,看完這本書覺得生活充滿著溫情,不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只要你用心感受,感知和付出,你總能收穫溫暖、美好和慰藉,懂得感受不幸的人才明白幸福的可貴。
  • 數學女神童希帕蒂亞與父親的小故事
    父親說: 「你看, 草地上咱們的影子是什麼?」  女兒說: 「一長一短, 一大一小, 一胖一瘦。我看爸爸的影子像一隻大黑熊, 我的影子像一隻小猴子。」  兩個人都樂得哈哈笑個不止。  父親說: 「小東西, 也虧你想像得出來。」  女兒說: 「本來就像麼。再說它總是影子麼。」  父親說: 「好吧。我問你, 這地上的影子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 林清玄筆下的50段美文,高中生必看!
    ——林清玄在我們不可把捉的塵世的命運中,我們不要管無情的背棄,我們不要管苦痛的創痕,只有維持一瓣香,在長夜的孤燈下,可以從陋室的胸中散發出來,也就夠了 ——林清玄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靜靜坐著思維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論是風土的,或是心靈的,都是一種旅行。——林清玄 《玄想》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也不是昨天的你!
  • 青書單|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幸好,人生有別離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文學評論家表示,林清玄作品中充滿生態禪意,以平實通俗的文字表達傳統文化哲理,這是林清玄作品擁有龐大讀者群的重要原因。農夫之子有個作家夢林清玄,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
  • 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他的作品你讀過幾本?
    林清玄的語言清雅脫俗,既有文學的優美,又有佛禪的睿智;既有豐富的認知,又有博愛的慈悲;能點亮眾人的心燈,能提升讀者的覺悟。其作品風靡了整個華人世界,被海內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之一。林清玄說「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汙點。其實,窗子或鏡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每個人的內心都需要點燃一盞燈,只有內心光明的人,才能開啟心靈智慧,透視人性與靈魂,找到光明的生活以及快樂的人生。
  • 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這些性格缺陷無法避免,別再做「影子爸爸」
    爸爸因為工作無法陪伴孩子,而教育孩子的責任全在媽媽的身上,這個小學生其實都看在眼裡,明白媽媽為了照顧自己和哥哥,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在爸爸的眼裡,自己在家庭的責任便是努力工作賺錢養家,卻不知道在育兒方面也要承擔起責任。
  • 林清玄:不讓孩子第一名!
    「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就讓他別那麼努力,輕鬆點進七到十七名裡,那才能成功嘛。如果你的孩子是後幾名,那就讓他努力進到前17名裡面。」——這是中國臺灣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在杭州天長小學的一次親子課堂上,給300多位學生家長分享的一個小秘密。我小時候讀書差,考試都考紅字,就是考不到60分。
  • 女兒欲完成父親遺願 24小時不間斷寫信寄往天堂
    0∶00 爸爸,我給你寫信了  「我最親愛的爸爸,還沒來得及給您說一聲『我愛你』,寫一封給您的信,您就離開了我和媽媽。一句話也沒有留下,您知道我和媽媽有多麼傷心嗎?您知道我和媽媽有多麼想念你嗎?」——摘自第一封信  昨日凌晨0時,忠縣城郊殯儀館,楊惠琳拿起筆,在筆記本上,一字一句寫著,眼淚不停往下掉。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 曾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
    「不管有沒有準備好,不論是不是願意,我們總是起步在旅途中,消失在旅途中。人生是一個漫漫的旅行,沒有終站,只是走到了偶然的地方,力盡而止。」就像自己曾寫下的感悟一樣,林清玄,這位一直追求在平凡中感知生活至美的一代文宗,留下了滿紙清香,玄意悠遠。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作品入選教科書,30歲拿下臺灣所有文學大獎
    林清玄兄弟姐妹十八個,家裡貧窮,父親要供養他們上學,為了省錢,租住在農人廢棄的倉庫,經常一天只吃一個饅頭。小時候他看到小朋友拿著汽水空瓶子打嗝,就下定決心有機會也要能喝上汽水喝到打嗝。在《開講啦》裡,林清玄從小就想當個作家,當時父親問他:「十二你長大後要幹什麼?」「我長大後要當作家,寫文章給人家看。」「作家是做什麼的?」
  • 林清玄:人生幸好有別離
    別離,也是林清玄文章的常見主題。本書為著名作家林清玄2019散文集。書中篇章,大多與「別離」有關。「生死離別」為人生大事,是每個人難以逃避,又常常充滿困惑的論題。林清玄先生以其獨到的視角,通過禪學思想,在文章中傳達了他對這一論題的看法,意味深遠,引人深思。篇章大多緊扣「幸好」這一立意,傳達了林清玄老師面對別離時「既感傷又豁達」的態度。斯人已逝,但將在文字中永存。
  • 【數學小學堂】泰勒斯巧量金字塔的學問
    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數學小學堂,前幾周和小朋友們聊了許多關於金字塔的故事,今天,老師將給大家介紹一位測量金字塔的智者,你知道是誰嗎?在遙遠的古代,在人類文明孕育最初的富足時,科學和人類之間仍然隔著一扇大門,等待智者的開啟。而泰勒斯就是這樣一位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