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書單|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幸好,人生有別離

2020-12-23 齊魯壹點

1月23日,中國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在1月22日上午,林清玄還發了微博,「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文字間,有他一如既往的禪意。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文學評論家表示,林清玄作品中充滿生態禪意,以平實通俗的文字表達傳統文化哲理,這是林清玄作品擁有龐大讀者群的重要原因。

農夫之子有個作家夢

林清玄,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1953年,林清玄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新聞專科學校的他,曾任多家媒體的記者或主編等職。

林清玄出生在中國臺灣的偏僻鄉村,祖祖輩輩都是農夫。他曾回憶,小時候考試掛了科,父親卻「高興」地說,終於找到農夫繼承人了,因為哥哥姐姐成績很好,不可能繼續當農夫了。但這個農夫之子卻有一個作家夢。

「第一次發表文章時,大家就都說我是天生的作家。」林清玄曾這樣回憶自己的處女作。小學三年級即立下了一個志向:要當一名作家。父母並不知道寫作為何事。林清玄小時候說長大了要當作家,說作家就是寫寫東西就可以收稿費,還因此被父親怒斥:「哪有這麼好的事?」

雖然幾乎沒人相信他的這個理想,但林清玄已開始為此努力了。立志從文的林清玄每天都在不斷地寫——小學時每天500字,中學時代每天1000字,大學時每天2000字,畢業後每天3000字,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不輟。

暢銷書表達生態禪意

林清玄最為明顯的一個標籤,是中國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他出版的《在雲上》《清音五弦》《心的菩提》《情的菩提》《馬尾》《林寺》等,飽含著他對佛教、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去品味。2012年,他的「菩提十書」重新出版,包括《境明,千裡皆明》《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等。2014年,林清玄的禪意散文精選(全四冊)出版,包括《不爭,是一種慈悲》《不辯,是一種智慧》《不聞,是一種清淨》《不看,是一種自在》。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麗軍教授說,充滿禪意是林清玄散文的重要特點之一,「我更願意把林清玄的散文稱為生態禪意散文,他的散文充滿對生命、生態的思考,文中對土地、溪流、動物的理解非常獨特,林清玄散文把生態和禪意結合在一起了。」

林清玄的書非常暢銷,張麗軍說,這在於林清玄對生態禪意的表述形式獨樹一幟,「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寫生態禪意的不止林清玄一個,著名文學家廢名的散文也禪意十足。但相對來說,不少文學家的生態禪意散文在閱讀體驗上並不好,比較難讀,比如文言較多等等。而林清玄的生態禪意散文非常流暢,自然,滿足了大眾對閱讀通俗性的要求。」

張麗軍說,禪宗的現代化有許多形式,林清玄散文以禪宗為根基,以文學的方式闡釋禪宗,這是一種貢獻,「充滿詩意和禪意的林清玄散文,可以安放讀者的內心,這是林清玄散文廣受歡迎的根本原因。」

多部作品入選教材

林清玄的文章多次入選中小學教材,也被大學教材選用,他是華人作家中作品被選入各類教材較多的作家之一。

其中,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課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百合花開》入選冀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桃花心木》入選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桃花心木》從描寫桃花心木的形狀寫起,寫到桃花心木樹苗和種樹人,再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現象,最後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論。引出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道理。

《和時間賽跑》講述「我」(指作者)因外祖母去世憂傷不已,後來在爸爸一席話的啟示下,從太陽落山、鳥兒飛行中,「我」明白了為什麼要珍惜時間;從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我」體會到怎樣珍惜時間。

對於林清玄作品入選教材,張麗軍教授表示,僅從入選教材作品理解林清玄散文,顯得有些簡單化了,「優秀作家的作品是廣闊的河流,片段化的解讀無法表現作家作品的全貌。」

作品體現獨特生命觀

「林清玄有一天一定會死,但我會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假如晚上會死,早上我還會在寫作,我的書會和你們相伴。」2017年,在一次活動中,林清玄面對讀者這樣談起對死亡的看法。

林清玄1月22日在自己的微博發布的最後一則帖文,也涉及死亡,「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張麗軍表示,縱觀林清玄的作品,可以發現其作品體現了獨特的生命觀和生死觀,「林清玄在許多散文中體現他對死亡的認知。比如他多次提到真花和塑料花,人們為什麼喜歡真花?因為它是有觸感的,有生命的,雖然生命都會枯萎,會消亡,但它美麗過,所以他把無常視作美麗的枯萎。」

《人生幸好有別離》是目前市面上林清玄最後授權出版的圖書,記錄了他對生命、死亡的感觸。書中篇章,大多與「別離」有關。「生死離別」為人生大事,是每個人難以逃避,又常常充滿困惑的論題。林清玄以其獨到的視角,通過禪學思想,在文章中傳達了他對這一論題的看法,意味深遠,引人深思。篇章大多緊扣「幸好」這一立意,傳達了林清玄面對別離時「既感傷又豁達」的態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倪自放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林清玄最後授權圖書《人生幸好有別離》出版
    本報訊長江文藝出版社近日推出《人生幸好有別離》。本書為著名作家林清玄2019散文集,也是林清玄最後授權出版的圖書,記錄了他對生命、死亡的感觸。書中許多篇章與「別離」有關。「生死離別」為人生大事,是每個人難以逃避,又常常充滿困惑的論題。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 終年65歲
    臺灣作家林清玄(圖源:臺媒)海外網1月23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林清玄醫生陳耀昌23日在社交平臺發布內容也證實了這一消息。他說:「林清玄過世了......」,並附上2017年林清玄夫婦拜訪臺灣「好心肝基金會」的文字和配圖。
  • 林清玄最後一書《人生幸好有別離》中談生死:會者必離,有聚有散
    1月23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終年65歲。林清玄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多家媒體記者、主編等職,從17歲便開始發表作品,其中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他的創作數量頗豐,既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得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 林清玄:人生幸好有別離
    導語: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享年65歲。臺灣著名的血液疾病專家陳耀昌今天在臉書上證實了這一消息,本名李瑞月的作家季季也在個人社交網站發文悼念。林清玄,中國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其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 曾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
    中新網1月23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1月23日,臺灣著名血液專家陳耀昌在社交網站上發文稱,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享年65歲。家屬也通過林清玄生前的友人,向「中央社」記者證實此事,且表示林清玄是在臺灣的家中安詳去世。
  • 林清玄最後一書談生死別離成絕筆:會者必離,有聚有散
    林清玄,1953年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著有《蓮花開落》《溫一壺月光下酒》《白雪少年》等。1月23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終年65歲。林清玄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多家媒體記者、主編等職,從17歲便開始發表作品,其中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他的創作數量頗豐,既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得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長期以來,林清玄飄逸靈動、不乏哲理的散文受到了不少讀者的追捧和喜愛。
  • 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他的作品你讀過幾本?
    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等多家媒體援引發布的消息,著名臺灣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林清玄離世,享年65歲。林清玄簡介林清玄1953年生於中國臺灣高雄,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 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世: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曾白天殺豬晚上寫作;昨天...
    綜合中國新聞網等   剛剛,臺灣傳來消息: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其家屬向媒體披露,林清玄是在臺灣的家中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 臺灣作家林清玄逝世:往散文與佛法深處去
    1月23日,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終年65歲。得獎的速度非常快——在自己30歲前,他獲得了臺灣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等臺灣地區的各項文學大獎。林清玄是位十分高產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作品曾入選小學課本,你讀過他的書沒?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世,享年65歲。林清玄,1953年出生,中國臺灣高雄人,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享年65歲,25年出版作品逾百部,多部作品...
    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的林清玄,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賞最多的一位。
  • 臺媒: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你的語文課本裡有他的文章嗎?
    據臺媒報導知名散文作家林清玄逝世終年65歲林清玄,中國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清玄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被稱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 林清玄 人間幸好也有別離
    林清玄,家裡共有18個兄弟姐妹,自己排行十二,有11個哥哥,都是清字輩。他說,自己出生時沒有哭,而是帶著微笑,父輩不識字,給他取名為「清怪」。對林清玄來說,幸福很簡單,就是能連喝三瓶汽水,然後打出嗝。他中學之後,他離開家鄉,當過搬運工,擺過地攤,在洗衣店工作,甚至當過殺豬的屠夫。窮苦沒有使其志向消退,「你的願望會決定你的人生。你出生在哪裡?你的條件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內心有沒有強大的願望,支持你走你的人生之路。」
  • 林清玄去世享年65歲 林清玄最值得讀的書是哪一本?
    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世是不是真的?據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享年65歲。他身上有諸多為人熟知的標籤,其中大多數與文字有關——曾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創下150次再版的熱賣紀錄;30歲前拿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文章數度被摘錄進入語文課本;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 作家林清玄去世 曾說:我知道我會寫到離開世間的最後一刻
    據海外網報導,臺灣《自由時報》報導稱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林清玄,中國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1953年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作品入選教科書,30歲拿下臺灣所有文學大獎
    在《開講啦》裡,林清玄從小就想當個作家,當時父親問他:「十二你長大後要幹什麼?」「我長大後要當作家,寫文章給人家看。」「作家是做什麼的?」「作家就是坐下了字寫一寫,寄出去,人家錢就會寄來。」結果,父親很生氣,甩過來一大巴掌,說傻孩子,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事,如果有我先就去幹了,不會輪到你。因為家裡經濟條件很差,所以他在14歲那年就離家去了遠方求學。
  • 臺灣作家林清玄逝世:你還記得他哪一篇文章在你課本出現
    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稱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個人簡介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國臺灣省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林清玄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有三百萬人次聽過林清玄的演講,林清玄成為許多人的「心靈導師」。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相信只要受過九年義務教育都讀過他作品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了,享年65歲。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散文家被譽為是「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可見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是非常高的,而且他的作品還入選過小學的教科書。這樣也就是說中國內地只要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都有朗讀過他的作品,因為我們都知道小學的時候上課學習的課文都是要朗讀的。
  • 臺灣作家林清玄:在電腦快速閱讀時代學會從容閱讀
    原標題:臺灣作家林清玄:在電腦快速閱讀時代學會從容閱讀  原標題:臺灣作家林清玄:學會從容閱讀   「在電腦快速閱讀年代,應該學會從容閱讀,不必像趕路那樣急著把書讀完。」出席本屆南國書香節的臺灣作家林清玄昨天上午做了《我的文學我的夢》專題講座,並與現場逾千讀者對話。
  • 臺灣作家林清玄來廈「傳遞美學」 做客外圖與讀者交流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杜曉蕾)臺灣作家林清玄的文章清新禪意,平淡生活中流淌出的文字有天然去飾之大美,有春風拂面之靈動,在出塵入世間自有一股意蘊從容之態,在祖國大陸擁有大批讀者。  「美學三書」系列,是林清玄關於「生活美學」「人生美學」「情感美學」的清澈感悟與優美描寫。他在《凡事喜悅自在生活》裡寫道:「『清歡』是什麼呢?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