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就能「走路」?其實是正常現象,「踏步反射」了解一下

2020-12-20 錦鯉媽咪

我們都知道,對於新生兒來說,翻身、爬行、走路這些行為是需隨著年齡的增長的才能慢慢學會的,不過,新生兒的一些「原始反射」可能會讓讓不明就裡的寶媽感到驚訝。

寶寶出生後還沒剪臍帶,抓著護士的胳膊就要「跑」?

前陣子群裡的寧寧生娃了,坐月子這幾天把她折磨夠嗆,在群裡聊天成了寧寧為數不多的消遣方式,這兩天寧寧和我們分享了她分娩過程中點點滴滴,其中一個細節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寧寧說她孩子剛出生臍帶還沒剪斷就會走路!這話一出當時很多人都蒙了,不過片刻之後,很多有經驗的寶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寧寧說,孩子剛被抱出來時候就有些與眾不同,旁邊的護士正在做清理,準備給孩子減臍帶,小傢伙卻突然掙扎著想要站起來。這讓她當時都嚇了一跳。

護士倒是不慌不忙,處理好臍帶之後,直接讓孩子抓著胳膊站了起來,之後,更神奇的是,當孩子的小腳丫站到床上後,小傢伙居然邁開步子向前走,並且步子越邁越大。

其實,新生兒這種情況非常正常,是一種常見的「原始反射」,稱為「踏步反射」。

這是當新生兒的腳丫接觸到平面之後,身體因此受到刺激,進而導致神經系統引發的一種「反射性活動」。並不是由孩子思維控制的自主性行為,因此這並非我們口中傳統意義上的行走

並且,醫生的行為也並非一時興起,而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初步判斷孩子的腦部發育是否成熟,另外,當新生兒頭部受到磕碰時,醫生也會採取這種辦法來粗略判斷孩子的腦部的狀態。

一般來說,孩子多大才能學會走路呢?

孩子多大能走路這件事是因人而異的,大部分孩子在10個月左右就能學會扶著牆壁或者把手行走,周歲左右都能獨立站立,慢慢行走,15個月左右基本可以穩穩噹噹的走路了。

當然,有的孩子可能會早一些也可能會晚一些,但正常來說,最遲孩子在2周歲之內也能學會走路了,如果還是不行,家長就需要帶孩子就醫檢查身體是否存在異常了。

如果自己的孩子腦發育比較晚,家長可以給孩子補充些有益於腦發育的營養物質,比如DHA,這樣可以讓孩子的大腦發育更靈活,孩子在動作行為方面的能力也能加強。

因此對於新生兒出現的「踏步反射」,其實不必太驚訝,這也和孩子真正學會走路沒啥關係,孩子也至少要10個月之後才能開始訓練走路,家長不能操之過急。

訓練孩子學習走路,家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選擇合適的鞋子

孩子在學步初期,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是非常必要的,這對於孩子意義可能超過很多人的想像,鞋子太大太小不合腳或者是大寶穿剩下的二手的都不行。這會非常影響孩子的腳部發育。

另外,家長孩子學步選擇的第一雙鞋不僅要大小合適,鞋底也要軟硬適中,踩起來舒適,這對孩子學習走路是非常有幫助的。

2)選擇合適的時機

孩子學走路跟餓了要吃飯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沒到時候就想強制孩子學步顯然是不行的,一般當孩子到10個月至13個月的時候是最佳時機,太早了顯然不合適。

不過,這也要看孩子的主觀意願,如果孩子有學步的意向,家長再從旁協助即可,如果孩子沒有這個意向,或者情緒並不高漲,家長也不要勉強,一歲半到兩歲前學會走路問題都不大。

3)選擇合適的場所

孩子在學步的階段,家長的作用很關鍵,這期間父母一定要看住寶寶,以免孩子因為摔倒而傷到自己。

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固定場所,將場周圍環境的危險物品都撤離開,學步的地面不要太軟,然後家長全程跟隨孩子,但不要過多幹預。

4)多鼓勵孩子

在學步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出現摔倒的情況,這是非常正常的,這時候家長要做的絕不是第一時間插手,去扶孩子,孩子只要沒傷到頭部問題就不大。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勇敢的站起來,繼續去嘗試,千萬不要直接把孩子抱起來,甚至比孩子還矯情,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沒好處。

錦鯉媽咪有話說

在孩子學步階段,家長最需要的就是保持耐心和細心,不要過於擔心孩子,同時也不能嫌孩子學習的慢而不耐煩。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都是什麼時候學會走路的呢?

相關焦點

  • 寶寶天生能遊泳、會走路?……其實這些都是新生兒的原始反射!
    今年5月底,一段「寶寶剛出生就會走路」的視頻在網絡走紅,震驚了世界。有網友還表示:這才叫真正贏在了起跑線上。後來經過醫生專家證實:這其實是正常新生兒都具備的踏步反射,並非真正意義的行走。不知道各位粑粑麻麻發現了沒?有很多嬰兒在睡覺的時候,會緊緊握住你的手指頭……其實,這都是新生兒的原始反射。
  • 新生兒剛出生就會行走?專家稱是踏步反射
    近日,一則新生兒出生便會行走的視頻在網絡爆紅,令眾多網友表示「驚為天人」。昨日江城相關專家表示,這是正常新生兒都具備的踏步反射,並非真正意義的行走;同時也提醒各位新手爸媽切勿模仿,以免寶寶受傷。
  • 「最強新生兒」火了,剛出生就想「跑」,網友:哪吒轉世?
    畢竟像哪吒一樣一出生就會跑會跳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那僅僅只是一個傳說而已。「最強新生兒」火了,剛出生就想「跑」網上有這樣一段視頻,讓一位新生兒火了,網友們在玩看這位寶寶的動作之後,紛紛都稱這位寶寶為「最強新生兒」。只見這位新生兒剛出生,在剪完臍帶之後醫生就把寶寶抱到了一旁清洗寶寶身上的髒東西。
  • 寶寶的8種原始反射你了解嗎?
    ,寶寶會立刻握緊……不少爸爸媽媽都被寶寶的這種「愛語」感動,其實那只是寶寶的原始反射,是不是很令人驚訝呢?貪吃百分百的吸吮反射其實,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為了出生後立即能吸奶,嘴巴已開始運動,以練習吸吮能力。出生後,如果媽媽將手指放入寶寶的口中,他會自然地吸吮,而且也常會吸吮自己的手,甚至直接吸吮接觸到嘴唇的東西。寶寶的吸吮能力佳,攝取足夠營養的能力就不成問題。消失時間:吸吮反射不會消失,但會隨著成長而變成一種可自我控制的能力,並從吸吮進展到咀嚼階段。
  • 了解寶寶的踏步反射
    當爸爸媽媽豎著抱起寶寶後,將寶寶的腳放在平面上,寶寶會做出邁步的動作,這邊是寶寶的踏步反射,是寶寶先天反射的一種。出現時間:寶寶的踏步反射是與生俱來的當之後爸爸媽媽再次看到寶寶出現踏步行為後,那便是寶寶在自主學步啦。
  • 寶寶出生就會「走路」?新生兒六種神奇的反射,你能叫出幾個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許多人腦海中浮現出的都是「弱小可憐又無助」的形象。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寶寶天生具有多種反射能力。「走路」?「蹬腿走路」、抓緊大夫衣領等讓人啼笑皆非,其實都是觸發了寶寶的某種反射,寶寶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做出了相應動作。
  • 神奇,寶寶出生就會走路!盤點嬰兒那些「打娘胎裡帶的自然反應」
    許多新手爸媽在孩子出生後會發現,很多發生寶寶身上的反應讓人無法理解,比如說將剛出生的寶寶直立,他就會像真的在走路一樣的邁步。很多網友還把自家剛出生嬰兒走路的視頻發到網上,網友們都直呼:好神奇。寶爸媽們無需擔心,這種驚嚇反射只是暫時的,等孩子的神經系統逐漸發育之後,他對外界的一般刺激會逐漸的適應,這種驚嚇反射也會逐漸的消失。▶消失時間如果是發育正常的寶寶,一般三四個月大驚嚇反射就會減緩,並且逐漸消失。
  • 新生兒出生後有8種神經反射,6個月前會消失,缺乏提示「腦損傷」
    我要下面留言:踏步反射了解下,這樣小嬰兒一樣正常的神經反射,一般到四個多月會消失,走路起碼要一歲之後。新生兒的這8種反射,一般都會在6個月後消失,如果缺乏可能提示:腦損傷1、自主覓食這其實就是在開頭的時候提到的,寶寶會順著反射去找到媽媽乳頭的位置去進行進食。
  • 剛出生寶寶拽護士口罩,新生兒小手真有力!新生兒秘密你知道幾個
    更有護士小姐姐也被小寶寶抓住了口罩,有網友調侃道:「寶寶:讓我看看你的在真實面目,我要記住你」。孩子這麼小怎麼就這麼「調皮搗蛋」呢?其實這樣的「調皮搗蛋」只是孩子的一種生理反應,神經學稱之為反射。反射人人都有,當人用手指碰觸到尖銳物體或者是燙手的東西,手指就會迅速的收回來,這一動作被稱之為反射。剛出生的孩子可愛極啦。
  • 寶媽讀懂新生兒反射動作,巧掌握寶寶健康狀況
    這些反射都正常,意味著寶寶的機體發育健全、神經系統發育正常。隨著寶寶月齡增長,其神經系統逐步成熟,這些原始反射會在6個月以內慢慢消失。寶寶這一個動作,通常被認為是寶寶與媽媽心靈相通的象徵,其實有點言過其實了,這不過是寶寶的一個反射動作而已。驚跳反射寶寶受驚後,會出現伸直雙臂,然後收縮攏緊並貼在胸前,手握拳頭,呈擁抱的狀態。
  • 新生兒原始反射,寶寶這些「神奇」本領,媽媽們看看你家有沒有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最牛新生兒"的視頻,一個剛出生還沒剪斷臍帶就想要走路的寶寶。引起很多人的圍觀。據了解,這是一位在產房助產護士記錄下的畫面。視頻中這位新生寶寶出生後,醫生準備給她剪臍帶,結果剛從娘胎裡出來寶寶很不安分,動來動去試圖抗拒醫生剪臍帶。
  • 嬰兒出生自帶6種反射保護自己,很神奇,寶媽發現過哪一種?
    文|福林媽咪之前很多人喜歡刷這幾張有趣的圖:寶寶剛出生,緊緊抓著產科醫生的衣服帶子不鬆手。還有這張,寶寶抓著避孕環出生,讓人感慨寶寶生命力的強大。很多人懷疑這些圖是假的,寶寶剛出生,怎麼會有那麼大的抓握能力,讓醫生掙不開寶寶的手呢?其實,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有一些本領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強大,而抓握能力,就是其中一項。
  • 這4種反射活動,寶寶6個月內就要有,不然娃可能存在腦損傷
    寶寶一出生就會哭鬧、吃奶,這並不是後天學習的結果,而是因為人不停的進化,天生就具備的一種能力。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他會慢慢出現很多的動作和行為反射,這些特徵可以讓父母更好地了解娃的發育情況。對於6個月內的寶寶來說,這4個反射很關鍵,如果不具備可能腦部發育會出現問題,家長快來對照一下。
  • 這8種新生兒反射,大部分6個月前消失,如果缺乏可能「腦損傷」
    剛接觸新生兒的時候,總感覺特別神奇,他們一出生就會吸吮吃奶,而且表現的非常棒,根本不需要任何學習;他們會把小手握得緊緊的,當媽媽把手指放在他的手掌上時,他們還會把媽媽的手指抓握的緊緊的,讓人不禁感嘆,這麼點的孩子力氣怎麼就這麼大呢?其實新生兒出生以後,他們本身就帶有一些神奇的能力,就是「反射」。
  • 寶寶喜歡握拳,是大腦有問題嗎?這個生理反射了解一下
    因為之前她聽朋友說,寶寶攥拳是大腦有問題,無法控制屈伸,所以她特別想幫寶寶伸直。寶媽這個想法就太錯誤了,寶寶攥拳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個經驗的媽媽都知道這一點,看來需要進行一下科普!1)認識握持反射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拳頭就是處於緊握狀態。如果我們把手指或者一個比較細長的物體放到寶寶手心,寶寶會立刻握住,握住的力量很大,我們需要花費一些力氣才能把手或者物體抽出來。
  • 1歲內寶寶有幾種反射,若超這一時間沒消失,可能是大腦發育受損
    寶寶在剛出生的那一刻,就具備了很多與生俱來的本領。之後,隨著吃奶的次數增多,寶寶逐漸不需要媽媽的引導,就能精準無誤找到目標。2、吸吮反射——(0-4個月)寶寶第一次吃奶時,當其精準的找到目標之後,小嘴就會不斷地吸吮,而這項能力,在他們還未出生時,就已經具備了。
  • 寶寶總是喜歡踮著腳走路,正常嗎?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不少父母都發現,孩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總是習慣踮著腳走路。咱們正常走路的時候,是要整個腳都放到地上的,才有所謂的「腳踏實地」。看到小孩子這麼走路,不少父母心裡不免擔憂:孩子這麼走路正常嗎?如果寶寶是在剛學會走路階段出現的踮腳,但其他的查體卻未見明顯異常,並且寶寶的腳也能完全放平走路,那麼,這種情況考慮可能跟孩子剛學會走路,對控制腳跟、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還稍差一些有關。
  • 為什麼你的滿月寶寶是睡渣?莫羅反射,了解一下
    導讀:為什麼你的滿月寶寶是睡渣?莫羅反射,了解一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你的滿月寶寶是睡渣?莫羅反射,了解一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經常出現「原始反射」,看起來很可愛,但家長需多注意
    麗麗說確實是如此,閨蜜解釋其實這是孩子的一種正常表現,在她家孩子身上也發生過的,但這種行為對孩子來看確實是好的。而後麗麗了解後,也更加專注孩子在原始反射方面的行為了,並且還根據相關育兒經驗來輔助孩子進一步成長。
  • 新生寶寶的原始反射動作
    由於新生寶寶中樞神經系統尚不發達,所以手掌、手臂、腿部、口腔在遇到外界刺激時,會自動做出許多無意識的反射動作,等到神經系統成熟,反射動作即被意識控制的行為所取代。1)尋乳反射:用手指輕微碰觸新生兒的嘴角或臉頰,他的頭就會轉向受刺激的那一邊,並伸出舌頭想要吸吮;或抱在母親懷中時,會自動尋找母親的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