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徐紅英 文/攝
李秋露是衢州一中的畢業生,今年的高考中,她以632分的成績被長安大學錄取。
她的家在衢州的溝溪鄉李山村,從公交車站走到她家,需要半個小時,一路上很多人家開始曬起了胡柚,烈日下的空氣裡滿是淡淡的柚子清香。
李秋露家的院子裡,也曬著一些果子,只是個頭要小上很多。這些果子沒有我們沿途看到的那些「值錢」,家裡的橘子樹凍死了,這些是李秋露的爸爸媽媽從山上撿回來的。
剛剛見到李秋露的時候,這個姑娘說話帶著一股子直爽,和媽媽一樣熱情開朗。
李秋露的爸爸小時候從樹上摔下來,導致聽力受損,隨著年齡的增大變成了神經性耳聾,加上患有B肝,需要常年吃藥,家裡幾乎沒有裝修。
不過在這家人臉上,絲毫看不到對生活的妥協。
生活本就不容易,積極一點總會好起來的
這個家庭的收入來源,除了種些蔬菜拿去賣,就是媽媽帶著爸爸在工地上打零工。「他聽不見,只他一個人,別人不要他的,要我也在,才會要。」媽媽孔阿姨說。孔阿姨看著就很乾練,她說老闆們都挺願意用她,給的工錢也高,「一般女人就給130元一天,我幹活比較賣力,老闆給的錢和男人一樣,150元一天。」
雖然不能保證每天都有活幹,而且每天早出晚歸很辛苦,不過爸爸媽媽覺得值得,兩個女兒成績這麼好,這麼有上進心,自己再苦再累也沒什麼。
只是這一切,在2018年10月14日那一天戛然而止。
下班回來的路上,孔阿姨不慎發生了車禍導致骨折,十來個月過去,雙手還是沒法提重物,兩口子也就沒能繼續打工。
車禍中,孔阿姨受了傷,對方也是騎電瓶車,傷得更重,家裡條件也不好,理賠無從說起。家裡斷了不那麼穩定的打工收入,所以我們在李秋露家院子裡看到的小果子,就是爸爸媽媽撿回來曬乾打算拿去賣錢的,即便賣不出好價錢。
坐在李秋露的家裡,電風扇呼呼地吹,還是熱得直冒汗。她們家圍牆外面是挖開的路面,村裡在換自來水管,正值中午,烤得地面炙熱。
就是這樣又熱又曬的中午,卻是李秋露爸爸工作的時候。由於媽媽受傷,聽不見的爸爸沒法由媽媽帶著打工,這個夏天只能上山抓知了。
「知了一斤能賣五十幾塊錢。」媽媽孔阿姨說。
只是爸爸的世界是安靜的,其他上山抓知了的人可以循著聲音去找,而爸爸不行,只能靠眼睛看,去那些難走的、沒有人去過的地方。爸爸有時候早上9點、有時候中午11點左右,帶著毛巾、餅乾、水杯出門,晚上五六點帶著抓到的知了和被枝丫劃傷的雙腿回來。
「傍晚我就拿去賣,最多的一天賣了98塊錢,一般也有五六十,不過有一天風大,只賣了30塊錢。」孔阿姨說,能聽見聲音的人,一天抓知了的收入有兩百左右。
這個暑假,萌妹子變成嚴厲小老師
李秋露和姐姐都很懂事,在媽媽眼裡很乖。姐姐今年剛剛大學畢業開始實習,這個暑假,高考完的李秋露成了村子裡一名小老師,給大家補習。
也不是沒想過去打工,不過進城一趟實在不太方便,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李秋露辦起了輔導班。
附近的幾個初中生,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5點,都來李秋露家補習數學和英語。
之前只給表妹講過題目,專門要「帶」學生還是第一次。李秋露先和學生溝通,了解大家想補習的方面,然後購買學習材料、準備講義、複印資料,備課的時候把哪天講什麼都提前規劃好。
在課堂上,不僅講題目,還把自己覺得有用的方面傳授出去,督促學生們提高英語詞彙量。晚上,除了準備默寫、聽寫的內容,還會把那些有助於提高閱讀的單詞摘錄出來,以便第二天課堂上讓學生去鞏固。
「也許是那些學生還小,有些皮,我做事的時候不喜歡開玩笑,一天下來任務很重。」李秋露說自己是一個很「兇」的小老師。
這大概也和李秋露性格有關,她自己是一個上課時能夠完全沉浸在老師思路裡的學生,所以她也要求這些弟弟妹妹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李秋露剛開班的時候,只帶了三個學生,正是因為這份認真,讓大家對她多了認可,覺得這個小姑娘不錯,又有兩個學生慕名而來。
全力準備,已經買來了大學英語四級的卷子
李秋露對於學習一直都是努力的,她說越到後來越覺得時間來不及。
高三的時候爭分奪秒,早上5點起來,課間十分鐘見縫插針去隔壁教室背上幾個單詞。她準備了一個本子,列好每天的小任務,每次完成一項就打個勾。到高三後期,李秋露給自己定下任務,堅持每天去英語老師那裡背一篇作文。
臨近高考的緊迫感,讓李秋露完全沉浸在學習中不受外界幹擾。累了就去操場走走,看看天空白雲放鬆一下。因為準備充分,高考時少了忐忑,多了從容。
李秋露說,想努力,想往上走,讓自己選擇的機會更多,只有準備得越多才會越踏實。「也只能好好學習。」聲音稍微頓了一下,「我們家的條件在同學裡算是比較差的。」
而在她的記憶裡,姐姐每次寒暑假都會去打工賺生活費。這個暑假,姐姐開始實習,兩姐妹的相處時間反而多了。姐姐傳授了一些經驗,在大學裡早點考證,為就業做準備。所以這個暑假,李秋露已經買好了大學英語四級的卷子,背起姐姐帶回來的單詞本。由於大學學的是機械專業,選考沒考物理的李秋露又提前借了相關的書籍,了解大學物理基礎。
媽媽有些內疚:我想幫她們做些什麼
姐姐最近一次離開家的時候,一句「我會加油的」讓媽媽聽得眼淚都差點下來。
孔阿姨說自己當媽媽很失敗,沒能給兩個女兒提供很好的條件。她說兩個女兒從來沒有埋怨過父母,有時候覺得有些對不起懂事的女兒。「有一次她(李秋露)脫口而出,說想學動漫,我才知道她喜歡畫畫,但是學這個要很多錢,後來也沒再說了。」
孔阿姨說李秋露小時候就喜歡收集動畫的小卡片,有一些自己捨不得丟,整理好收起來了。
不過李秋露笑著說記不得了,只記得媽媽很好,高三的時候,媽媽的手還沒有完全恢復,卻會帶著好吃的來學校看自己,給自己鼓勁加油,「我也做不了什麼,只會讓她好好看書。」孔阿姨在一旁接腔。
今年的母親節,姐姐偷偷用打工攢的一筆錢,給孔阿姨買了一件漂亮的裙子作為禮物,「媽媽你太苦了,都沒有一件好衣服。」孔阿姨卻覺得自己也沒什麼機會穿,不如直接把錢給她,老二一定能考上大學,到時候可以給老二買兩件新衣服穿著體體面面地去上學,自己心裡更高興。
姐姐當時有些委屈,後來還懂事地向媽媽道歉。
乾淨整潔的家裡,和樂融融,很溫馨,即便媽媽口中的爭執也讓人動容。
李秋露考上大學後,姑姑開心地送來兩身新衣服,到時候媽媽會送她去上學,就像四年前送姐姐那樣。
姐姐畢業了,妹妹開始上大學,媽媽受傷的手在恢復中,一切都在慢慢好起來。
不過孔阿姨迫切希望自己好得再快一些,可以帶著丈夫繼續打工賺錢,「這樣可以幫幫她們,現在老大剛畢業,要實習,要還助學貸款,壓力也挺大的,老二也是要用錢的時候。」
一家人積極樂觀努力,村裡人都說孔阿姨好日子在後頭,誰說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