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LTCC材料的毫米波濾波器

2021-03-02 微波仿真論壇

基於「中國科學院數據云」平臺,開展了LTCC介質材料資料庫建設。針對LTCC材料的特點優化了數據結構,涵蓋基本組成信息、結構信息、燒結信息、微波介電性能、磁學性能等全方位的數據信息。目前,該資料庫已收錄包括自有實驗數據和文獻數據、涵蓋LTCC微波介質材料、LTCC鐵氧體材料等領域的有效數據5800餘條。後繼將對該資料庫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豐富,使其成為該領域數據共享的關鍵節點,為LTCC領域新材料開發發揮重要作用。

課題部分成果也已在企業實現應用,成功開發了多款基於自主材料的LTCC濾波器,並實現了小批量生產,為企業的產品更新換代、提升技術競爭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團隊後繼將重點推動自主LTCC材料批量化穩定製備及其工程應用,同時在高性能LTCC新材料、無源集成新技術及新應用方面開展進一步的探索研究。

Zn-Nb-Ti-O體系陶瓷材料的高通量實驗研究:(a) 樣品陣列化學組成;(b) 基於高通量實驗的相區劃分;(c) 介電常數mapping;(d) Q×f值mapping

Ag電極在LTCC材料中的擴散機制研究(J. Am. Ceram. Soc., 99, 2016, 2402)

基於自主LTCC材料的毫米波濾波器:(a) SIW結構濾波器實物照片;(b) SIW濾波器結構示意圖;(c) 濾波器測試埠照片;(d) 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對比

自主LTCC材料在系列濾波器、耦合器獲得應用

自主LTCC材料成功應用於集成無線壓力傳感器

自主LTCC材料成功應用於集成無線微流體傳感器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高性能合金與陶瓷材料跨尺度設計與精確控制製備技術」項目驗收會在北京舉行,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劉志甫負責,上海矽酸鹽所與電子科技大學共同承擔的「LTCC材料的高通量設計、製備與表徵技術研究」課題已於2月8日由科技部在上海組織了驗收會,全面完成各項考核指標和研究目標,順利通過課題驗收。

該課題於2015年立項,主要針對電子信息系統小型化、集成化、多層化和高頻化對高性能低溫共燒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介質材料、磁介質複合材料的應用需求,在建立高通量實驗技術和平臺的基礎上,重點解決低溫燒結和保持低損耗的矛盾問題,從而獲得系列高性能低損耗的LTCC介質材料和LTCC磁介複合材料。上海矽酸鹽所主要承擔LTCC材料高通量實驗技術及LTCC介質材料的研究開發任務。

低溫共燒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 LTCC)技術在雷達、航空航天等特種電子裝備以及高性能計算機、無線通訊、汽車電子等領域已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5G移動通信、智能網絡、無人駕駛等技術的引領,使得現代電子元器件和系統均以小、薄、輕、低功耗、高可靠性為目標,微波毫米波材料和集成器件、集成系統已成為當今世界電子信息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LTCC技術是實現新一代無源器件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及系統級封裝(SiP)的重要技術途徑。然而,LTCC材料到器件應用的研究開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涉及陶瓷材料、流延漿料、元器件設計與製造工藝等不同領域。一種LTCC材料從研發到實現器件應用,需要從材料配方設計、製備工藝、粉體加工、生瓷帶流延、器件設計、器件加工工藝及性能測試等方面進行反覆上千餘次的實驗,才能確定最佳材料性能、工藝和最終滿足性能的定型產品,研發難度大、周期長。

上海矽酸鹽所無源集成器件與材料研究團隊在「863」課題的支持下,堅持LTCC材料—工藝—器件一體化的研究開發路線,將高通量實驗方法引入LTCC材料的研究開發中,提高了材料研發效率,在LTCC陶瓷材料高通量製備技術、流延漿料高通量實驗方法、LTCC新材料和新器件研發以及LTCC材料資料庫開發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的工作,取得了系列進展:

建立了包括自動配粉、自動混料、批量成型和批量燒結等的16通道陶瓷材料高通量製備方法和平臺,在充分驗證高通量實驗方法有效性的基礎上,成功應用於Li-Nb-Ti-O、Zn-Nb-Ti-O、Cu-Nb-Ti-O等多個體系的組成、物相、微結構及微波介電性能的「mapping」,為高性能LTCC材料的篩選和性能、工藝優化提供了有效途徑(J. Euro. Ceram. Soc., 37, 2017, 3951; Ceram. Int., 43, 2017, 13895);把組合設計和高通量並行處理的思想引入到陶瓷流延漿料配方的篩選和優化,基於該方法獲得了乙醇-乙酸乙酯混合溶劑體系的流延漿料配方,並成功用於多個LTCC材料厚膜生帶的製備,由此證明了該高通量方法具有普適性,對於流延漿料體系配方的篩選和快速優化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開發並優化了K70系列高介LTCC微波介質材料,掌握了燒結晶粒和綜合性能的精確調控技術,實現了材料的批量穩定製備;提出了通過多步固相合成來獲得超低損耗【tand<0.001@~10 GHz】LTCC介質材料的思路(ZL 201510109370.3;US9718696;JP2016172683),研製出介電常數為5~7的K5系列毫米波LTCC介質材料;直接觀察到銀在LTCC材料中擴散路徑,掌握了抑制銀電極在LTCC材料中擴散的技術途徑(J. Am. Ceram. Soc., 99, 2016, 2402)。

積極拓展自主開發LTCC介質材料在多層器件中的應用。基於以上自主開發的LTCC介質材料,開展了系列微波濾波器、耦合器、雙工器的研究,研製出具有基片集成波導(SIW)結構的高性能小型化LTCC帶通濾波器,體積只有基於傳統低介電介質材料同類濾波器的三分之一(Wirel. Commun. Mob. Com., 2018, 9737219, 7);推動LTCC材料在無線集成傳感器領域的應用,獲得了可檢測ppb級NO2有毒氣體的高靈敏度LTCC無線氣敏傳感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39, 2017, 711),以及具有不同壓力檢測限和靈敏度的LTCC無線壓力傳感器(Sensors 18, 2018, 340)。

射頻rf易迪艾eda

微波仿真論壇(bbs.rfeda.cn) 

2006-2021專注微波15年,現14萬微波會員

關注公眾號 可獲得更多 資料

往期 精彩 回顧  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雲塔電子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發布自主研製的5G毫米波濾波器...
    打開APP 雲塔電子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發布自主研製的5G毫米波濾波器 將填補相關領域的空白 安徽日報 發表於 2020-04-12 10:01:59
  • 「專利解密」瑞聲科技打造高帶寬、低損耗毫米波濾波器
    5G通信的毫米波全頻帶頻段包含26.5~29.5GHz,10.7%相對帶寬,對應相關的毫米波射頻系統要求在DC~60GHz的帶外均有良好的抑制性能。LTCC工藝製成的毫米波濾波器集成度更高,器件尺寸更小,損耗更低,但對金屬化過孔加工有嚴格要求。
  • 新型LTCC複合介質材料設計內容
    筆者圍繞LTCC技術中的低溫共燒鐵氧體LTCF(Low Temperature Co-fired Ferrite)材料,採用理論、實驗及應用三位一體的研究模式,開發了一種新型LTCC複合介質材料,不但對該材料的複合機理進行了理論模擬而且對其在LTCC濾波器中的應用展開了研究。
  • X波段基片集成波導帶通濾波器的設計
    普通金屬波導具有傳輸損耗小、功率容量大、品質因數高等特點,但是不方便與其它微波毫米波電路集成,製作難度和成本也比較高。微帶類傳輸線由於傳輸損耗大、品質因數低等因素,限制了電路的性能。
  • LTCC元件供需缺口大,漲價三成! 目前國內主要LTCC企業簡介
    LTCC技術是於1982年休斯公司開發的新型材料技術,是將低溫燒結陶瓷粉製成厚度精確而且緻密的生瓷帶,在生瓷帶上利用雷射打孔、微孔注漿、精密導體漿料印刷等工藝制出所需要的電路圖形,並將多個被動組件(如低容值電容、電阻、濾波器、阻抗轉換器、耦合器等)埋入多層陶瓷基板中,然後疊壓在一起,內外電極可分別使用銀、銅、金等金屬
  • 一種小型DMS低通濾波器設計
    濾波器微信唯一公眾號:Filter_CN濾波器行業人士,相聚在這裡
  • 豪恩汽車電子:「77G毫米波雷達」
    4.從系統組件、元器件選型、材料、PCB工藝等多方面進行最優性價比設計、結構小型化、散熱、防水設計,整體結構滿足電氣、環境可靠性、EMC等實驗要求。 車載微波雷達 自主研發 本公司 4 軟體著作權 車載毫米波雷達BSD+LCA軟體V1.0 自主研發 本公司
  • EPP吸波材料應用於0TA測試 5G終端毫米波不再難測
    OTA測試作為實現毫米波終端測試的必選方案,在毫米波新型吸波材料上面臨研究壓力。 在這過程中需要用到吸波材料,吸波材料作為微波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暗室的最終性能起到主導作用。 現在毫米吸波材料只在軍工領域用於無反射測量以及噪聲抑制,採用的材料依舊是傳統的聚氨酯泡綿。而在民用行業的毫米吸波材料仍處於初級開發階段。
  • 路雖遠行則必至,我國全套E波段毫米波通信晶片迎突破
    圖片近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程知群教授團隊研發的毫米波通訊系統完成測試。該系統由毫米波天線、毫米波收發信機、高速基帶處理電路板組成,實現了「超大數據高速率傳輸」,它提供了5G通信的一種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系統中使用的毫米波晶片、基帶電路板,是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程知群教授領銜的杭電新型半導體器件與電路學科交叉團隊自主研發,是中國首次自主研發出的全套E波段毫米波通信晶片。
  • 毫米波技術-麵包板社區
    毫米波的潛在應用,包括毫米波成像(mm-wave imaging)、亞太赫茲(sub-THz)化學探測器,以及在天文學、化學、物理、醫學和安全方面的應用。 重要頻率包括90GHz、140GHz,以及300GHz以上或者叫做THz區域。
  • 關於W波段矩形波導濾波器的設計
    微波濾波器作為電磁通信系統中的重要組件,其性能好壞直接決定了電磁通信設備與系統的性能與價值。矩形波導因其低損耗、高功率容量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於高頻電磁通信系統中,並且其尺寸在毫米波頻段甚至更高頻段內隨著頻率的增大會急劇減小[5]。高頻濾波器尺寸小,矩形波導結構簡單且易於加工,因此高頻矩形波導濾波器深受人們青睞。
  • 中國電科:研發中國自己的毫米波與太赫茲測試儀器
    他們,以中國電科「一五五三」發展戰略為指引,樹牢「四個意識」; 以「製造世界一流毫米波太赫茲測試儀器」為目標,堅定「四個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國防、科技、電子信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持技術創新; 多年來致力於毫米波太赫茲信號發生、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和毫米波太赫茲測試儀器及應用系統的設計研製工作;
  • SAW和BAW濾波器的分析
    要做到這點,一款多頻段智慧型手機需要八或九個濾波器和八個雙工器。如果沒有聲濾波技術,這將難以實現。 SAW:成熟且仍在發展 聲表面波(SAW)濾波器廣泛應用於2G接收機前端以及雙工器和接收濾波器。SAW濾波器集低插入損耗和良好的抑制性能於一身,不僅可實現寬帶寬,其體積還比傳統的腔體甚至陶瓷濾波器小得多。
  • 毫米波是什麼_5G與毫米波有什麼關係
    毫米波頻段則使用24GHz-100GHz的高頻毫米波進行通訊。目前5G對於毫米波的利用,大多集中在24GHz/28GHz/39GHz/60GHz幾個頻段之中。 毫米波的簡單介紹到此為止。回到最初的問題,網絡速度的提升跟毫米波有什麼關係?這裡我們不需要提及那些生澀難懂技術,只要舉個例子分分鐘就能理解。 網絡通訊速度的根本,其實就是單位時間內所能接收到的數據多少。
  • 國行版iPhone12不支持的毫米波
    最近,iPhone 12上新,有不少數碼愛好者發現這款手機美版機型比國行版多出一個凹槽,而這個凹槽其實承載的是毫米波(mmWave)無線模塊。很多人可能會問,到底毫米波是什麼?
  • 毫米波通信的特點及前景
    毫米波的波長從10毫米至1毫米、頻率從30吉赫(GHz)至300吉赫(GHz)的電磁波稱為毫米波,利用毫米波進行通信的方法叫毫米波通信。毫米波通信分毫米波波導通信和毫米波無線電通信兩大類。隨著離子的擴散和降落,不會引起毫米波通信的嚴重中斷。毫米波通信的研究現狀當前的毫米波通信系統主要包括地球上的點對點通信和通過衛星的通信或廣播系統。現在地球上的點對點毫米波通信一般用於對保密要求較高的接力通信中。毫米波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抗幹擾性,同時由於毫米波在大氣中的衰減和使用小口徑天線就可以獲得極窄的波束和很小的旁瓣,所以對毫米波通信的截獲和幹擾變得非常困難。
  • 濾波器國產 VS 國外
    濾波器、多層陶瓷濾波器,聲學濾波器能夠提供低插入損耗,以及非常高的濾波Q值;而其基於晶圓的製備工藝使得它可以被大批量生產,進而成本得以降低;同時聲學濾波器能夠保持較小的體積(其體積重量分別是陶瓷介質濾波器的 1/40 和 1/30),且其體積隨著工藝的進步可以得到進一步降低,進而實現單片多頻帶濾波以及與其他前端模塊器件的集成。
  • 開關電容濾波器前置、後置濾波器的設計
    關鍵詞:開關電容濾波器;前置濾波器;後置濾波器;抗混迭;重建;MAX295 開關電容濾波器是一種以電荷轉移原理為基礎的濾波元件,與傳統的模擬濾波器相比,它具有易於生產、便於使用等優點,在各種測試系統中的應用日益廣泛。
  • TI通過全新60-GHz傳感器產品組合為全球工業市場解鎖毫米波技術
    超高解析度的單晶片毫米波傳感器可實現尖端智能自主運行 北京2018年11月8日電 /美通社/ -- 為了全球工業應用中推進毫米波(mmWave)傳感器技術,德州儀器(TI)近日宣布推出用於工業系統的超高解析度單晶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60-GHz傳感器產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