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語言文字優秀翻譯作品展舉行

2020-12-17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民族語言文字優秀翻譯作品展在德令哈舉行。

展覽集中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翻譯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展品匯集了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7個語種近千種圖書。其中,由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翻譯的黨和國家十八大以來的重要文獻文件、法律法規在展覽中佔據重要位置。展覽中展出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5種少數民族文字版,被認為是代表了民族語言翻譯的最高水平,是少數民族語言翻譯出版新的裡程碑。展出作品還包括國內民族典籍翻譯的代表性成果,包括青海省資深翻譯家果洛南傑翻譯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叢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唐詩三百首》《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譯》等,這20部中華經典傳統文化藏文譯著,在藏區引起了積極反響,為增進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發揮了重要作用。

展覽使現場觀眾深刻感受到民族語言翻譯工作在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促進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家一致認為,精品著作的翻譯傳播,將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堅定「四個自信」,增進「五個認同」,促進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

「展覽展示了從80年代到現在我省各類翻譯工作取得的成就。一路走來我省翻譯趨於成熟化,質量和數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我也學到了很多經驗方法,今後在工作中我將運用這些方法,繼續為翻譯事業作貢獻。」果洛州民語辦譯審紅生說。

相關焦點

  • 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字及特殊字體書法作品展在大連舉行
    央廣網大連5月24日消息(記者田彤 賈鐵生)由大連市文聯、大連民族大學、大連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 「中國夢·民族情」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字書法作品展近日在大連市圖書館舉行,展出47種民族文字,共93幅書法、篆刻作品,展現出各少數民族文字書法的獨特藝術魅力。
  • ...歷史》為什麼用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用民族語言文字翻譯教學…
    【動漫解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道德與法治》《歷史》為什麼用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用民族語言文字翻譯教學… 2020-10-16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民族語言文字大辭典》出版
    作者:歐陽覺亞、孫宏開、黃行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1    【內容介紹】《中國民族語言文字大辭典》介紹了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地學者對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成果,包括專著和大量的學術論文。
  • 「青海省民族語言文字翻譯應急服務推廣及應用論壇」召開
    為了進一步提升民族語文翻譯應急服務能力,省民族語文翻譯工作者協會於12月9日至11日召開了「青海省民語翻譯應急服務推廣及應用論壇」,全省民語、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期刊、網際網路等40家單位的60位嘉賓和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
  • 八大美術學院研究生優秀作品展在義烏舉行
    原標題:八大美術學院研究生優秀作品展在義烏舉行   4月27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組委會主辦,北京保利藝術中心承辦的第四屆「學院的精神·天道」——八大美術學院研究生優秀作品展在浙江省義烏市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
  • 「十三五」雲南民族工作亮點點擊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搶救保護成果豐碩
    省民語委辦組織專業人員編寫出版《雲南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條例釋義》,完成14個民族18個文種《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及《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的民族文字翻譯。
  • 「紅色聊城·我家鄉的英烈故事」全市中小學生優秀作品展舉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軍 通訊員 胡霞7月31日,「紅色聊城·我家鄉的英烈故事」全市中小學生優秀作品展,在聊城市雙擁展覽館(開發區黃山路60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院內)舉行。優秀作品展是聊城市委宣傳部、共青團聊城市委、聊城市教育和體育局、聊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聊城軍分區政治工作處聯合舉辦的「紅色聊城·我家鄉的英烈故事」徵文活動中的一部分。
  • 堅守好新疆語言文字翻譯陣地
    □新疆廣播影視譯製中心黨委書記 艾尼瓦爾·馬木提前些年,由於「雙泛」思想侵蝕和「三股勢力」滲透,新疆語言文字翻譯領域出現了「去中國化」等錯誤傾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語言文字翻譯工作者,我絕不允許「三股勢力」「兩面人」歪曲新疆歷史和文化、欺騙蠱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
  • 新疆首批民族文學原創和民漢互譯工程作品出版
    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5日電(記者 孫亭文)新疆民族文學原創和民漢互譯作品工程首發式5日在此間舉行,首批出版的50部文學原創和翻譯作品出版印刷工作已陸續完成。當日首發儀式上,還有數位作家在現場籤售新書。
  • 莎翁藏文翻譯第一人齋林·旺多:每個民族都應閱讀其他民族的作品
    首次將莎士比亞作品翻譯成藏文的西藏資深翻譯家齋林·旺多說,每個民族都有很好的作品,一個民族要發展,應該學習其他民族的文化,閱讀其他民族的作品。  今年83歲的齋林·旺多出生在西藏江孜的一個貴族家庭。1946年,旺多成為西藏噶廈政府派往印度聖約瑟夫學院中學部留學的10名學生之一。
  • 「優秀作品國際翻譯大賽」具有開創性
    9月2日,「2013中國當代優秀作品國際翻譯大賽」在京舉行啟動儀式,向社會正式發布了30篇中國當代優秀短篇小說推薦作品。消息傳出,立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本次大賽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國外文局聯合主辦,「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中國翻譯協會、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和人民文學雜誌社承辦。
  • 解讀商務合同翻譯中的語言與文字
    語言的功能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應用於溝通、交流,服務於人類,是一種工具,當不同民族、文化、地域中的人類,嘗試著用各自的語言來進行交流時,翻譯這種職業也由此產生,基於商務活動下的合同翻譯也是如此,遵循著特定的語言與文字的規律性。
  • 論中國少數民族擁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權力
    1996年在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兼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主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學術兼職有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常務理事、《民族語文》雜誌編委、中國行政區劃與地名學會理事等。系「北京市(青年)學科帶頭人」(1998)、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4)、「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6)。
  • 甘肅農村、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班畢業典禮在蘭舉行
    8月11日下午,由甘肅省教育廳主辦,蘭州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蘭州大學文學院承辦的2020年全省農村地區、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高示範培訓班,在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學生活動中心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結業典禮。
  • 語言文字工作
    經專家評審,有37件作品獲獎。  8月4日,在山東青島「五四廣場」舉行了交流活動啟動儀式暨兩岸共同語文化與太極文化回顧展,參與交流活動的200多名師生表演了太極拳和文藝節目。活動期間,還開展了海峽兩岸大學生太極武藝交流營和演講、攝影(DV)大賽及參觀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實訓技術館、海爾學院、青島市區考察交流等活動。
  • 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規劃《國家民委「十三五」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規劃》正式印發,國家通用語和少數民族語雙語人才隊伍建設、雙語公共服務志願者行動深入推進,第二批9個全國雙語和諧鄉村、和諧社區示範點建設全面啟動。同時,中央財政資助出版1,500種民文和雙語優秀出版物,「少數民族新聞出版東風工程」「少數民族文化數字出版促進工程」有序推進,國家吉林民文出版基地成立。
  • [分享]優秀景觀畢業設計作品展資料下載
    優秀景觀畢業設計作品展專題為您提供優秀景觀畢業設計作品展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優秀景觀畢業設計作品展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頂點會陸續為大家帶來各家院校的優秀作品展覽,包括課題、研究方向、指導老師等相關內容的簡介,並且附上相關的連結,方便同學們隨時欣賞學習更多相關內容或是其它專業的優秀作品。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哥倫比亞大學2020屆畢業生的優秀作品,這裡主要為大家展示有關建築和城市規劃的項目,同時哥大還展出了2020屆建築專業獲獎畢業生的作品集,大家可以點擊ISSUU連結欣賞他們的作品集。
  • 【民族團結進步】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與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並行不悖
    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語言文字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均明確規定了中國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和義務。可見,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法定的國家事權,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公民的共同責任。
  • 築牢國家發展的語言文字基石
    一系列文件、工程相繼出臺和實施,標誌著語言文字事業的規劃和路線圖逐步變成現實:2012年,《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發布;2013年,國務院發布《通用規範漢字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漢字規範工作的集大成者;2016年,發布《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7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全面啟動;2017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藏文智能翻譯軟體發布會在成都舉行
    2018年6月6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研發的藏文智能翻譯及交互式語音系統發布會在成都召開。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翻譯等技術迅速發展,語言翻譯需求多樣化,對新時代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