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村、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班畢業典禮在蘭舉行

2020-08-13 OverHorizon

8月11日下午,由甘肅省教育廳主辦,蘭州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蘭州大學文學院承辦的2020年全省農村地區、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高示範培訓班,在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學生活動中心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結業典禮。蘭州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主任、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李利芳教授,蘭州大學文學院常萍副教授等領導教師,以及來自武威、定西、臨夏、甘南等地區的100名培訓學員,參加結業典禮。

結業典禮現場

李利芳院長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承辦本次培訓活動的蘭州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整合各高校資源,緊密圍繞培訓目標制定了詳細而全面的課程計劃,共開設十四場次專題講座,涉及普通話水平測試製度的改革、國家語言文字政策、漢字書法、兒童文學與兒童閱讀、朗讀技巧等內容,來自省教育廳、新聞傳媒和高校的專家學者為大家作了詳細講授。通過短期的培訓,每位學員逐步掌握了國家推廣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法規,理解文學閱讀在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自身普通話發音的不足,增強普通話應用能力,提升使用普通話實施教學的能力,為將來更好地助力語言扶貧事業打下良好基礎。

希望各位培訓學員回到學校後,能成為當地語言助力脫貧攻堅的「種子」。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升普通話教學能力,用自身的語言表達去感染學生,在學生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讓他們深切感受語言魅力、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為將來走出小局限、開闢新天地奠定基礎。也希望大家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周圍的一批人,讓每個人都意識到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性,克服心理障礙,樹立學說普通話的信心。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國家的團結穩定,我們應該牢記自己的使命,肩負時代的責任,在語言文字服務脫貧攻堅的事業中發揮積極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努力。

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李利芳教授致辭

培訓學員代表汪光海在發言中提到,為期一周的培訓就要結束,整個學習過程快樂又充實,離別之際心中不禁產生了萬般不舍。十分感謝省教育廳、省語委及蘭州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蘭州大學文學院,為農村地區、民族地區教師提供了這樣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讓大家能夠在這所擁有百餘年文化底蘊的高等學府做一名「學子」。在此培訓能用「勤奮、求實、進取」的蘭大學風提升自己,用濃厚的文化氛圍陶冶情操,用「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蘭大校訓加強修養。

非常感謝培訓班授課教師及工作人員的精心安排、耐心輔導、溫馨幫助。授課教師讓大家學到了普通話理論知識,掌握了普通話發音技巧,感受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大家在陰、陽、上、去裡體驗著教書育人的艱辛與幸福,在橫、豎、撇、捺裡懂得了做人的責任與擔當。正是他們的無私與大愛,溫暖著、滋潤著這些來自甘南草原、黃土高坡乾涸的心靈。全體參訓員們一定會牢記初心、使命,在日後的工作及生活中傳承精神、弘揚美德,切實將培訓所學到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為當地教育事業及推普工作努力奮鬥。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強國先強語,強語助強國。語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的標誌,是文化傳承、發展、繁榮的重要載體。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或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都需要做好語言文字工作。作為中小學一線教師,應該努力說好普通話,為推普脫貧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樹立文化自信提供保障,為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好基礎。

培訓學員代表汪光海發言

在播放培訓剪影環節,一幅幅學員們課堂聽講及課下練習的照片,一段段學員發表的學習心得感言視頻,給大家留下了非常珍貴的記憶。甘南州合作第一小學教師肖睿說到:「這次培訓對我們這些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的一線教師而言,是一次難得的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良好機會。不僅使我們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同時也為促進各民族交流交融、深化文化認同,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著積極作用。」夏河縣達麥鄉中心雙語幼兒園教師張淑娟動情地說:「蘭州大學是一所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學校,在這裡真的會不自覺地好學起來,這大概是這所學校的迷人之處吧。真心感謝此次培訓,是我參加過的所有培訓中,最好最精彩的培訓,沒有之一。在我日後的人生道路中,我要日日勤勉,認真踐行蘭大精神,自強不息、獨樹一幟。」

學員在課堂上認真聽講

學員在課堂作語音診斷

學員課後請教問題

學員課下發音訓練

學員課下朗讀訓練

回顧了整個培訓階段精彩瞬間後,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李利芳、常萍副教授、培訓班主任張利平及吳世奇講師,向培訓學員代表頒發了結業證書。

頒髮結業證書

為加強學員對蘭州大學及文學院發展歷史的了解,結業典禮上還播放了蘭州大學宣傳片《至公之路》及文學院宣傳片《文苑英華》。

播放蘭州大學宣傳片《至公之路》

播放文學院宣傳片《文苑英華》

學員認真觀看宣傳視頻

為表達對此次培訓組織者及授課教師的感謝,也為了檢驗一周來的培訓成效,培訓團隊教師與參訓學員還一起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培訓成果匯報演出。通過匯報演出的日常排練,不僅鍛鍊了學員們說普通話的能力,增進了學員們以及師生之間的感情,也陶冶了學員個人情操,推動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增強了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意識。

吳冬冬學員演唱《滾滾長江東逝水》

王勇等學員朗誦《我是西北的一角土地》

張小利學員演唱《駝鈴》

範珍珍、肖睿、王芳、楊玉合學員朗誦《那些美好》

楊冰梅等學員朗誦《走進甘南》

劉文琴等學員朗誦《不忘初心跟黨走》 、演唱《唱支山歌給黨聽》

汪光海等學員朗誦《讀中國》

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必須融入全國範圍的大生產、大流通,而普通話就是推進經濟生產和科技文化所必備的工具。通過此次緊湊、充實的培訓,不僅能夠有力提升農村地區、民族地區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及教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甘肅省脫貧攻堅任務完成,也有利於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增磚添瓦。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加大對幼兒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力度
    中新網6月2日電 2日,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徐曉萍透露,今年會加大對幼兒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培訓力度,近期將組織開展「三區三州」貧困地區幼兒園骨幹教師的普通話教學能力在線示範培訓,使其具備後續能承擔輪訓當地教師的能力。資料圖:教育部。
  • 教育部:2020年加大對幼兒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力度
    中新網6月2日電 2日,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徐曉萍透露,今年會加大對幼兒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培訓力度,近期將組織開展「三區三州」貧困地區幼兒園骨幹教師的普通話教學能力在線示範培訓,使其具備後續能承擔輪訓當地教師的能力。
  • 「提升素質點亮未來」——「國培計劃2020」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結業典禮
    為期十天的普洱市「國培計劃2020」----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經過全體師生的通力合作,按計劃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培訓目標,圓滿收官。整個培訓過程體現了「組織嚴謹周到」「教師敬業愛生」「學員勤奮好學」「過程精彩紛呈」「成果顯著喜人」五大亮點。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提出,要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普及水平和質量。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向更高水平和質量發展。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提出,要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普及水平和質量。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向更高水平和質量發展。
  •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大勢所趨
    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恰恰為我區彌補了與發達地區之間文化差距,為我們在整體上實現教育、科技和文化的提高創造了條件。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落實國家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 人民日報: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而在來之前的培訓班上,一些青年甚至不會用漢語寫自己的名字。這是發生在幾年前的一幕。2016年,雲南省啟動了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開展普通話培訓,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截至目前已完成9.96萬名勞動力培訓。隨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各地各族群眾提高了個人交流交往能力,拓寬了獲得現代知識和信息渠道,生產生活便利程度大為提高。
  • 西南民族大學多舉措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近年來,西南民族大學堅持「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辦學宗旨,以切實舉措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民族地區的普及推廣。一是立足雙語基地,加強雙語人才培訓。作語為「全國雙語法官培訓基地」和「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訓基地」,組織開展「全國法院藏漢雙語法官培訓班」「全國藏語文翻譯中級人員專題研修班」「四川省藏文學校師資培訓班」等專題培訓班及各級各類雙語幹部培訓班,近三年培訓雙語人才5000餘人次;選派專家赴四川省藏校、甘孜州職校、甘孜州民幹校舉辦專題講座,積極推動民族幹部、雙語人才培訓工作。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
  • 一日一課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憲法規定的責任,在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提高各族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於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有利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做好民族地區工作的長久之策、固本之舉,代表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
  • 高麗君:受益於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蒙古族大學語文教師
    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進步。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學習、掌握、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愛國愛黨的具體表現。
  • 建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數位化教學資源
    筆者認為,除了組織有效培訓外,加強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數位化教學資源建設,也是提升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資源匱乏及適切性不強是影響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視民族地區中小學和幼兒園少數民族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提升,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少數民族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的政策措施,為民族地區順利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 巴特爾: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法定的國家事權,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公民的共同責任。與我國古代以及西方國家相比,我們黨的語言文字政策堅持把統一性和多樣性、共同性與差異性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全面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化的相互促進,在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體現出顯著優勢。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多民族國家認同建構的基礎性工程
    關鍵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國家認同;建構  作者簡介:青覺,甘肅天祝人,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長[20]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與中國歷史上形成的多民族混居環境密切相關。在中國廣大的少數民族地區,同時使用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的雙語現象,是長期歷史發展的自然結果。我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和滿族通用漢語外,其他53個民族共使用著80餘種語言(其中22個民族共使用著28種文字),這些語言分屬於5種不同的語系(不含未知語系)。
  • 教育部 國家語委關於印發《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
    四、重點措施(一)大力提升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1.在各級各類校長綜合培訓和教師業務培訓中,加入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規範標準等內容,強化校長和教師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意識,確保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教育教學的基本用語用字,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環境。
  • 【收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統一、通用的語言文字是破除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的重要工具,是保證交往溝通更順暢、表情達意更準確、共同協作更高效的一把金鑰匙。
  • 【要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統一、通用的語言文字是破除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的重要工具,是保證交往溝通更順暢、表情達意更準確、共同協作更高效的一把金鑰匙。
  • 解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育與普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在《憲法》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明確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這從國家的根本大法和語言文字專門法的角度保證了少數民族群眾使用和傳承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也要推行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五十三條指出,「教育各民族的幹部和群眾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尊重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共同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