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課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

2021-02-19 海拉爾第二中學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文明和文化傳承的最重要載體。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憲法規定的責任,在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提高各族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於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有利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做好民族地區工作的長久之策、固本之舉,代表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不斷增進對偉大祖國認同的重要基礎。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各族群眾更為直接廣泛地加強溝通、達成理解,進而在情感、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層面形成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是不斷增強「五個認同」的前提和基礎。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最為便捷地實現充分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最突出的特點就在於全國層面上的通用。為此,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就有利於各族群眾在全國範圍通行,與全國各族同胞暢通交流。近年來,國家民委全面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重要決策部署,聯合有關部委積極統籌推進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建設了志願服務團,實施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等,促進各族群眾語言相通、心靈相通。特別是持續指導有關地方加強少數民族進城務工人員語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務工作,惠及群眾10萬餘人,幫助他們打下較好國家通用語言基礎,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共享城市美好生活。  

 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更為全面、直接、高效地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渠道。我國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載體的科學文化知識,存量最大,資源最豐富。少數民族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有利。在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孩子掌握國家通用語言,就意味著掌握了開啟我國知識寶藏的金鑰匙,就能夠在更大的空間和更寬的領域內加強學習、掌握本領、提升自我,並融入社會、獲得機會,進而創造更為精彩的人生。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民族地區全面加快發展,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區要加快發展,一方面要通過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生產生活各要素的順暢流通創造更為便捷的條件;另一方面,要培養造就具備包括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等在內的一大批高素質人才;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更加便於民族地區引進現代化發展理念、先進生產技術、文明生活方式,提高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促進民族地區社會進步。同時,通過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夠更好滿足民族地區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使發展的成果惠及於民,進而全面落實黨中央「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要求,使民族地區與全國其他地區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更加深入廣泛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語言相通,相互了解,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實現交往交流交融,把民族團結落到實處。國家既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自由,又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在更高的層面上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局面。語言文字相通,各民族之間就會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將會更加牢固,我們團結奮鬥、闊步前進的步伐,將會更加堅定有力。  

 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依法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並行不悖。在民族地區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並不是不開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習教育。事實證明,我們黨堅持把統一性和多樣性、共同性與差異性有機結合起來的語言文字政策,推動了全面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相互促進,在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體現出顯著優勢。新時代,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對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擔責盡責,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措施、穩妥推進,全力配合有關地區和部門,把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相關焦點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消除民族間、地區間的語言交際障礙,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實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進各民族之間的尊重、理解和包容,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建設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做好民族工作、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的長久之策、固本之舉(王晨,2020)。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中國教育新聞網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取得巨大成就,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建設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田學軍,2019)。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迫切要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不斷向更高水平和質量發展。
  •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大勢所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恰恰為我區彌補了與發達地區之間文化差距,為我們在整體上實現教育、科技和文化的提高創造了條件。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落實國家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 「政策解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大勢所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恰恰為我區彌補了與發達地區之間文化差距,為我們在整體上實現教育、科技和文化的提高創造了條件。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落實國家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意義重大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人民的責任。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三條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法定的國家事權,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和義務。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西南民族大學多舉措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近年來,西南民族大學堅持「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辦學宗旨,以切實舉措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民族地區的普及推廣。一是立足雙語基地,加強雙語人才培訓。作語為「全國雙語法官培訓基地」和「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訓基地」,組織開展「全國法院藏漢雙語法官培訓班」「全國藏語文翻譯中級人員專題研修班」「四川省藏文學校師資培訓班」等專題培訓班及各級各類雙語幹部培訓班,近三年培訓雙語人才5000餘人次;選派專家赴四川省藏校、甘孜州職校、甘孜州民幹校舉辦專題講座,積極推動民族幹部、雙語人才培訓工作。
  • 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國政協...
    全國政協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約爾古麗·加帕爾:重視農牧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工作提升農牧民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新時代的要求,更是農牧民的迫切需要。為少數民族群眾服務,需要用民族語言;但在全國層面,要適應市場化、信息化發展趨勢和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要求,就需要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新聞媒體應著力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積極引導社會全面理解、落實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同時也要全面理解、落實好推廣國家通用語言的憲法規定要求,打消顧慮,形成正面導向。二、推廣國家通用語言,同時注意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健康發展。
  • 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平等的重要保障
    中國作為一個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人口接近14億之眾,語言有129種之多,如果沒有一種全民共同使用的、全社會廣泛流通的國家通用語言,將會嚴重影響不同民族區域、不同語言區域的經濟文化交流,長此以往,更會淡化各民族之間的情感,割裂各民族之間的紐帶。因此,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平等的重要保障。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
  • 【民族團結進步】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與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並行不悖
    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語言文字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均明確規定了中國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和義務。可見,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法定的國家事權,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公民的共同責任。
  • 【評論文章】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這充分說明,學習使用好作為基本交流工具和科學文化知識重要載體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各族同胞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更順暢地溝通與交流,為更多人贏得更精彩的人生舞臺;有利於各族群眾在更廣闊的生產生活領域中成長成才,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享受現代化建設成果。  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 國家語言文字「十三五」規劃:2020年普及通用文字
    日前,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語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語言文字事業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  推廣普通話60年  普及率達70%以上  2010年4月,青海玉樹地震。
  • 巴特爾: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原標題:內蒙古日報數字報-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學習好、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憲法規定的公民責任,推廣好、普及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 【收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統一、通用的語言文字是破除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的重要工具,是保證交往溝通更順暢、表情達意更準確、共同協作更高效的一把金鑰匙。
  • 【要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統一、通用的語言文字是破除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的重要工具,是保證交往溝通更順暢、表情達意更準確、共同協作更高效的一把金鑰匙。
  • 王高原: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國家大政民族大計(蒙漢文版)
    學習好、運用好、普及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既是憲法法律賦予的責任義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日前,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奇凡主持召開自治區紀委監委機關理論學習中心組2020年度第九次集體學習會,圍繞「深刻認識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重大意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專題研討交流。
  • 人民日報: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2016年,雲南省啟動了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開展普通話培訓,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截至目前已完成9.96萬名勞動力培訓。隨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各地各族群眾提高了個人交流交往能力,拓寬了獲得現代知識和信息渠道,生產生活便利程度大為提高。
  • 解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
  • 光明時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作者:李思輝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