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擁有多個語種、多個文種、多種方言,「書同文、語同音」歷來是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周代的「雅言」、漢代的「通語」、明清的「官話」、民國時期的「國語」以及新中國推廣的「普通話」,無一不是對通用語言的追求。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取得巨大成就,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建設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田學軍,2019)。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迫切要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不斷向更高水平和質量發展。

充分認識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意義

推廣和使用通用性高、凝聚力強的語言,有利於提高社會交際效能、提升國家治理效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王敏,2020)。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愈發凸顯。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語言能力是人們生產生活所必備的基本能力。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是我國法定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全國範圍內使用人數最多、通行度最高。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擴展交際範圍、提高交際效率和質量,有利於提升學習能力、提高勞動技能和就業能力,有利於獲取最新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各方面信息,創造幸福美好生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共享發展機遇和發展成果的重要舉措。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語言環境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全國仍有近三分之一省區市普通話普及率低於80.72%的全國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劉朋建,2020),「三區三州」普通話普及率僅為61.56%,成為影響和制約這些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促進生產生活各要素順暢流通,更好地引進現代化發展理念、先進生產技術和文明生活方式,更好地融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語言相通增進心靈溝通。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消除民族間、地區間的語言交際障礙,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實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進各民族之間的尊重、理解和包容,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建設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做好民族工作、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的長久之策、固本之舉(王晨,2020)。

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普及水平和質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努力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科學文化素質」,為新時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提出,要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普及水平和質量。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向更高水平和質量發展。

堅持依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憲法規定的責任(王晨,2020)。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為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供了憲法依據。2000年頒布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各省區市也先後制定了地方性法規或規章,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貫徹實施。目前,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制度體系,為依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要堅持依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廣泛宣傳、闡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和法律制度,著力加強對農村和邊遠地區、民族地區的宣傳,提高各族群眾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治意識和自覺意識,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說普通話、用規範漢字的良好風尚。

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平衡協調發展。目前全國仍有近五分之一人口不能用普通話進行交流,近半人口未達到「能熟練使用但口音較重」(大致相當於普通話水平測試三級)的水平(劉朋建,2020),其中大部分為農村和邊遠地區、民族地區人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存在明顯的區域、城鄉發展差距。推動新時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高質量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短板地區和重點人群,加大推廣普及力度,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區域、城鄉平衡協調發展,不斷提高普及程度,全面提高普及質量。要堅持需求導向、精準施策,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師資培訓和學習資源建設,利用信息化技術擴大優質資源供給,為農村和邊遠地區、民族地區少年兒童、中小學和幼兒教師、青壯年勞動力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斷提升應用水平提供精準有效服務。

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充分發揮學校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渠道作用,堅持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基本用語用字,大力加強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普通話教育教學,讓各族少年兒童在語言學習關鍵期學會普通話。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水平,堅持把普通話水平等級要求作為教師上崗基本條件,加強教師特別是農村和邊遠地區、民族地區中小幼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核心素養和教學技能,深入研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規律和教學規律,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效率。加強農村和邊遠地區、民族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基層幹部普通話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

新時代,新徵程。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普及水平和質量,意義重大,使命光榮。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往開來、開拓創新,譜寫新時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新篇章,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戴慶廈.「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理論與實踐[J].貴州民族研究,2017,(2).

[2]全哲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情況及建議[N].人民政協報,2018-10-16.

[3]田學軍.譜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新篇章[N].光明日報,2019-09-17.

[4]王敏.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N].光明日報,2020-10-17.

(作者王敏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文斐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中國民族教育》雜誌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敏 常文斐

相關焦點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中國教育新聞網
    充分認識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意義推廣和使用通用性高、凝聚力強的語言,有利於提高社會交際效能、提升國家治理效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王敏,2020)。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愈發凸顯。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 一日一課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憲法規定的責任,在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提高各族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於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有利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做好民族地區工作的長久之策、固本之舉,代表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
  •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意義重大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人民的責任。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三條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法定的國家事權,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和義務。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大勢所趨
    為落實好這項工作,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於2020年8月印發《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實施方案》。這是我區貫徹落實中央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對於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民族教育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 巴特爾: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原標題:內蒙古日報數字報-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學習好、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憲法規定的公民責任,推廣好、普及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 「政策解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大勢所趨
    為落實好這項工作,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於2020年8月印發《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實施方案》。這是我區貫徹落實中央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對於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民族教育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 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平等的重要保障
    中國作為一個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人口接近14億之眾,語言有129種之多,如果沒有一種全民共同使用的、全社會廣泛流通的國家通用語言,將會嚴重影響不同民族區域、不同語言區域的經濟文化交流,長此以往,更會淡化各民族之間的情感,割裂各民族之間的紐帶。因此,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平等的重要保障。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
  • 【收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統一、通用的語言文字是破除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的重要工具,是保證交往溝通更順暢、表情達意更準確、共同協作更高效的一把金鑰匙。
  • 【要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統一、通用的語言文字是破除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的重要工具,是保證交往溝通更順暢、表情達意更準確、共同協作更高效的一把金鑰匙。
  • 推廣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團結友愛;中華民族繁榮富強,靠的是各民族團結友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要靠各民族團結友愛。有錯誤觀點認為: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會影響民族團結,在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可學可不學。
  • 【民族團結進步】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與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並行不悖
    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語言文字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均明確規定了中國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和義務。可見,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法定的國家事權,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公民的共同責任。
  • 解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統一、通用的語言文字是破除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的重要工具,是保證交往溝通更順暢、表情達意更準確、共同協作更高效的一把金鑰匙。
  • 光明時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作者:李思輝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
  • 人民日報: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文化認同包含著語言認同。全民學習、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前提。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學互鑑互助,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 西南民族大學多舉措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近年來,西南民族大學堅持「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辦學宗旨,以切實舉措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民族地區的普及推廣。一是立足雙語基地,加強雙語人才培訓。作語為「全國雙語法官培訓基地」和「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訓基地」,組織開展「全國法院藏漢雙語法官培訓班」「全國藏語文翻譯中級人員專題研修班」「四川省藏文學校師資培訓班」等專題培訓班及各級各類雙語幹部培訓班,近三年培訓雙語人才5000餘人次;選派專家赴四川省藏校、甘孜州職校、甘孜州民幹校舉辦專題講座,積極推動民族幹部、雙語人才培訓工作。
  • 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與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並行不悖
    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語言文字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均明確規定了中國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和義務。可見,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法定的國家事權,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公民的共同責任。在全球化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人與人、地區與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各種語言和文化也在交流中不斷發展變化,在此背景下,我們應該保護好少數民族語言文化。
  • 【評論文章】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中華文明數千年從未中斷的歷史發展給我們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一定要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當前,各族中華兒女正走在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堅持不懈地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客觀需要。
  • 「學習講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統一、通用的語言文字是破除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的重要工具,是保證交往溝通更順暢、表情達意更準確、共同協作更高效的一把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