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面中年人鬥不過一隻神獸!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止

2020-09-03 39深呼吸

送娃上學途中,走在後面的爸媽忍不住蹦蹦跳跳;

女孩背著書包拉杆箱上學,陪同的媽媽時不時手舞足蹈;

男孩剛關上車門走進校門,爸爸扭頭就在車裡自嗨起來;

還有的家長,在孩子返校之後,開心地下館子慶祝;

這一幕幕毫不掩飾,詮釋了「有一種幸福叫孩子開學了」!

自從當了爸媽,多少次在深夜撫摸熟睡的小臉蛋,心生歉意,咬牙切齒對自己說:有空一定要多陪陪孩子。沒想到這個願望,在2020輕而易舉就實現了。

掐指一算,孩子宅在家裡都四個月了啊,引無數家長感慨:24小時陪伴孩子的滋味猶如吃了那老壇酸菜,除了酸爽還是酸爽!

孩子已然不再是孩子,而是被喚作「身獸」的新物種。被刺激出強烈求生欲的爸媽哀嚎:神獸再不歸山,我怕就要歸西……

截至5月10日,全國3個省份均明確了各級各類學校的開學時間。對於這屆爸媽,還有什麼比孩子返校複課更欣喜激動的呢?

◎ 聽聞神獸要開學,家長的心情隨著配文溢出屏幕,有的直言」喜極而泣」,連標點符號都透著歡呼雀躍,大有」普天同慶」之勢。/ 朋友圈截圖

為什麼說現在的孩子是神獸?

神獸,原本是一種存在於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的兇猛生物,神力通天、難以管教,發起威來翻江倒海,扭轉乾坤。為什麼將之與可愛的孩子聯繫在一起?一切都源於爸媽帶娃的深切體會,是一種痛的領悟。

現在養孩子早已不像過去粗放、簡單,孩子從受精卵形成就開始花錢,出生後更是堪比一部「燒錢機器」。據調查,一線城市養孩子的成本超過200萬,娃兒們妥妥坐實了「四腳吞金獸」的稱號。

◎ 把一個孩子養到大學畢業,需要花費80-255萬元。(數據僅代表廣州部分家庭養娃情況)。/ 21世紀經濟報導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之後,爸媽突然明白過來,用錢能解決的事,其實那都不是個事兒。

朝夕相對,兩看生厭,和諧親子日常變成鬥智鬥勇的燒腦劇。比起養娃費錢,孩子花樣百出的作妖顯然更加讓廣大家長吃不消。戲稱自己的孩子為「神獸」,即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無可奈何的表現。

網上紛紛調侃,開學的時候父母有多激動,就暗示著親子共處的日子有多慘烈!

每天一睜開眼,就要扮演多重角色,老母親=廚子+保姆+故事機+打卡機+各科老師+網絡故障排除者,還不領工資。

◎ 在寒假時間一次又一次地「充值」後,廣州某小區兩位「神獸」在小區車庫掰斷14輛豪車車標,其中,一款豪車的車頭立標如若更換至少需要15萬元。/ 網絡圖片

說起神獸們在家的各種作妖,苦不堪言的家長們打開話匣子,猶如竹筒倒豆子——

「剛剛累斷老腰收拾好家裡的衛生,僅需幾分鐘,就被孩子弄成入室盜竊現場,枕頭衣服扔了一地,床上到處是玩具、摺紙,還有零食餅乾碎。」

「三個娃學電視上自製肥皂泡泡玩,剛買兩天的洗髮水、沐浴露全倒到水桶、臉盆,連牙膏也不放過,搞得渾身都是泡泡、溼噠噠,衛生間地板也滑得要命,差點摔死他們的老母親,我清理了快一個小時。」

「說女孩溫柔聽話的,實在是天大的誤解,樓下鄰居經常投訴孩子太吵。電視課堂,80%的時間她都沒認真看,屁股像扎針了一樣坐不住,一會躺到沙發上裝睡,一會擺弄玩具、咚咚拍球,一會摳腳咬手指,呵斥一下老實不過三分鐘,還狡辯說都會都懂了……」

……

「孩子在家時間太長,耐心都快磨完了!」85後全職媽媽李冰表示,這段時間宅家照顧兩隻神獸,天天搏鬥,追貓攆狗,每天都在暴躁的媽媽和講道理的媽媽之間徘徊。

「美股只熔斷過5次,我是天天熔斷」、「神獸在家的四個月,有一百次手撕他的衝動「……諸如此類的泣血控訴在育兒圈引發強烈共鳴。

畢竟,每一個父母的崩潰,沒有一隻神獸是無辜的!

神獸逼瘋一個又一個中年人

過往,神獸們白天大多待在幼兒園、學校活動,回家與爸媽的親子時光僅僅晚上外加周末假期,父母對神獸的調皮搗蛋尚覺活潑可愛。如今因為疫情,神獸24小時全天候在家,徹底逼瘋了一個又一個負重前行的中年人。

◎ 放寒假前,微博上某老師留言。/ 微博截圖

孩子是八九點鐘的太陽,精力正旺盛,卻悶在家中無處釋放。而步入中年的寶爸寶媽,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大,家庭事務多,身體悄然在走下坡路,精力遠不如年輕時候。

這種強烈的對比,正如喬通的漫畫筆下描繪的那樣:大人睡一宿充的那點電,像奧特曼一樣一會就放光;而小孩只要睡上一小會,就仿佛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華,醒來之後像狂犬疫苗失效了,上躥下跳,什麼都敢玩。

◎ 郭濤吐槽帶孩子精力跟不上,熱盼開學。/ 微博截圖

「我知道不能隨便打孩子,要跟他講道理,但是你講到第3遍的時候,他還在哇哇亂叫,巨大的聲浪蓋過你的,你整個人就崩潰了。」李冰嘆了一口氣說,上班是辛苦,但帶娃是另一種累。在崩潰的時候,就特別想做一些很暴力的事情,想砸了什麼東西發洩。

身處職場的爸媽們,既要為家裡的神獸傷神操心,又要忙於處理沒完沒了的工作、應付奇思妙想的各種領導、挑剔的客戶。

「在家辦公那段時間甭提有多狼狽,現在還好一點,但神獸還沒開學,老人管不住,每天回到家聽到的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吃完晚飯九點多還要輔導他功課,檢查作業,加上自己的工作,沒有十二點根本睡不了。」旋旋媽是某銀行的財務主管,34歲的她置身於平衡事業與生活的漩渦中,很羨慕那些有時間在群裡聊天的媽媽。

從春節至今,她每天都焦慮,對孩子發脾氣的次數是以前的三倍,睡眠也不好,半夜易醒,經常頭痛、胸悶、心慌,大姨媽也不準時了,臉上的黃褐斑又多了幾顆。

根據研究顯示,生氣、憤怒等不良情緒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容易造成血壓驟升,引發心梗、腦梗。對於媽媽們,因教育孩子容易生氣,還可能引發乳腺增生和分泌失調等疾病。

當父母的精力耗竭,情緒崩潰,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隨時可能傷及身獸。

3月30日,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組隊發布了疫情期間中小學生調研報告的小學篇。數據顯示,三成左右家長明確表示,在陪伴孩子學習過程,存在消極態度。28.2%的家長有打罵衝動,而不滿意的佔到22.1%,感到厭煩的佔7.3%。

而在4月1日公布的初中篇調研顯示,在陪伴孩子學習時,存在負面情緒的家長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未有16%的家長有打罵衝動,而不滿意的佔19%,感到厭煩的佔4.6%。

◎ 疫情以來,打罵孩子的家庭有所增加。/ 微博截圖

近期,寧波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徐憲斌副教授調查了來自長三角城市的2315位幼兒家長。數據顯示,近三成家長感受居家帶娃壓力,5.53%的家長反映親子衝突明顯增多。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接診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該院最近收治的意外傷害病例中,不乏因家庭親子衝突導致的兒童意外傷害,有孩子被家長打到顱內出血,也有孩子因家長危險使用刀具受傷搶救。

就在上個月(4月15日),遼寧葫蘆島一位年輕媽媽因十多歲的女兒上網課打遊戲,在說教無效之下,氣得拽孩子頭還要「同歸於盡「,所幸被及時發現。

◎ 一位媽媽因網課氣到拉孩子投海。/ 視頻截圖

漫長的居家隔離時期,神獸在家鬧騰,因為管教孩子,也導致夫妻關係緊張。爸爸不管孩子不幫忙,甚至幫倒忙,哪個媽媽不曾想拋夫棄子;爸爸一管孩子就生氣,出手不知輕重,媽媽同樣很抓狂。

◎ 在家抗疫的日常。/ 網絡圖片

開學,是父母唯一的救命稻草?

關於學生的上課與放假,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

Q:為什麼有寒暑假?

A:因為再不放假老師就要瘋了。

Q:那為什麼還要開學?

A:因為再不開學家長就要瘋了。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跟神獸的相處都需要一個緩衝的空間,適當保持距離,才能產生美。


◎ 孩子開學,爸媽朋友圈致謝學校老師把家長救活了。/ 朋友圈截圖

為什麼疫情期間的親子衝突頻率會增高?原因在於家長角色的增多,時空的轉變以及家長、孩子雙方的心理特點,都增加了疫情下親子關係的複雜性。

「應當正確看待疫情下看似嚴重的親子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邊玉芳表示,並非疫情來了,親子之間才出現這些矛盾,只不過是在一個比較極端的情況下,這些問題得到了激化。

情緒、行為是傷害親子關係的「終極殺手」。在專家看來,讀懂孩子、化解親子矛盾和衝突的關鍵技能,是有效的溝通。中山大學特聘副研究員曾光建議家長,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一要避免說教,二要重視傾聽而不馬上評判,三要注意管理自身的情緒。

◎ 醫生發圈提醒家長,不要打孩子!/ 朋友圈截圖

家長是家庭和孩子情緒的穩壓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學博士劉歡歡稱,媽媽的情緒穩定對家庭尤其重要。當家長的壓力大,出現睡不好,焦慮、抑鬱等問題,通過運動、聽音樂、找親朋好友傾訴等自我調節收效甚微,應該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進行心理幹預。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正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家長要學會從忙碌的育兒工作中抽身休息,分一點兒時間給自己。如果覺得內心壓抑得透不過氣了,一定要尋求專業幫助。

現在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不少家長都鬆了一口氣。但如果只是覺得終於熬過去了,而不總結和反思,那麼下一次面對類似危機時,可能會把曾犯過的錯誤在親子關係上重演。因此,在「後疫情時代」,要重視重塑親子關係。


◎ 各省區市各級各類學校返校時間表一覽。/ 人民網

中小學生家長是要解脫了,但是大部分幼兒園不知何時開學。目前,只有青海、海南、江蘇、山西這幾個少數省份公布了幼兒園的開園時間,其他省份依然未定。多數爸媽估計幼兒園怕是要下學期9月份了。

神獸宅在家,則繼續鬥智鬥勇!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家有「神獸」爸媽崩潰紀實.青春北京公眾號,2020-3-7.

[2].家長角色增多,與孩子共處時間增長——面對疫情如何重塑親子關係.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2020-05-09.

相關焦點

  • 在家鬥神獸的你是哪種風格 有的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
    陳苓(化名)的孩子正在學習。圖/受訪者提供這段時間,#如果學校再不開學#這個話題上了微博熱搜,不少人發文大吐苦水。在開學這件事上,沒有誰的意願比家長更強烈,本以為這個假期可以好好休息,沒想到被硬生生逼成了後勤部長,以及一對一陪讀班主任。
  • 孩子開學家長上樹!「神獸」回籠深造,家長行禮相送?
    家長們 老師們你們還習慣嗎?家中神獸「出籠」老父母總算熬出頭啦!不過到了現代,我們都是遵循國家規定的九月一號啦。穿新衣·換紅鞋雞還沒打鳴,天剛蒙蒙亮時,要入學的準新生們就被媽媽從被子裡拖出來,捯飭上一身新衣服和紅鞋子,以前都是要穿紅木屐的,不過現在為了方便,都換成了運動鞋。
  • 神奇寶貝融合:我從從未見過姿勢如此特別的神獸,簡直強到爆炸
    不過幸運的是這些位面一般情況下不會連接在一起,當然了偶爾也會有幾個位面融合在一起的情況,比如遊戲王和神奇寶貝的世界聯合在一起之後發生的事情,神奇寶貝融合:我從從未見過姿勢如此特別的神獸,莫名戳中笑點超級巨沼怪是巨沼怪的超級進化形態,它相比於巨沼怪身體變得非常強壯,光看體型就知道她身體內蘊含著恐怖的力量,他的物攻能力十分強大。
  • 撕破中產家庭體面外衣,只需要一個導火索
    如果你不是佛系家長,一定能從中學到寶貴的一課:家長們沒事少摻和孩子之間的事,否則倒打一耙受傷的只會是自己,面子裡子都沒有了。  而作為打人孩子的家長,在一開始低姿態無效後便會抱著「Ok,我們打人不對,但我孩子才不會無緣無故動手」這種追根溯源的護犢子心態去反駁。  要麼就是Relax,「這只是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正常吧」的態度去淡化整件事。教育多良好、工作多光鮮、家裡布置得多體面,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孩子,立場和視角會大不一樣。
  • 神奇寶貝:小智用過的神獸,拉帝亞斯不止一隻,洛奇亞竟有孩子!
    在整個系列故事中,作品帶給了粉絲們數不盡的各種寶可夢,有普通的,也有各種幻獸,神獸!而我們的主人公小智就是以收服神奇寶貝,成為神奇寶貝大師而踏上旅途的,不過呢,這麼多年來,小智雖然使用過不少神獸,但其並沒有真正收服過神獸級神奇寶貝,大家還記得他用過哪些神獸嗎?
  • 「神獸」回籠,怎就愁煞家長?
    疫情持續至今二月有餘,這個有史以來最長的寒假「逼瘋」了一大群家長:網課,家長不陪不上;作息,家長不催不動;遊戲,家長不管不關。消息一出,各大被「神獸」折磨已久,急切盼望的家長熱淚盈眶、喜大普奔,活躍在各大網絡平臺歡呼慶祝,「神獸」終於要回籠了,被困已久的「神獸」也早已期待返校,終於不用在家早上挨罵、中午挨罵、晚上挨罵了。事實上,學校和教育部門最壓力山大。
  • 育兒路上,一招助你駕馭「神獸」
    育兒路上,一招助你駕馭「神獸」我們家長們把親子教育當著管理和控制孩子,我們家長是為培養孩子的學習力和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建立人生所具備的各方面的能力和世界觀。包括孩子心理健康成長,品格的塑造、身心健康,各種技能培養等。的確這些是正確的,但效果非常差,孩子也不聽我們說的,隨孩子逐漸長大,我們會發現孩子從不聽話變成了叛逆,不僅不聽,而且和我們爭執和爭吵,甚至離家出走等。
  • 團長周報丨請停止用「神獸」來稱呼孩子
    據8月15日《北京青年報》報導,在名為「巧虎複課or維權」的家長微信群中,存在退費問題的家長達400名。有受訪家長估計該機構退費總金額超過500萬元,甚至有家長交了22320元買了136節課程還一節未上。
  • 後浪、神獸……港媒:流行語折射中國不平凡一年
    另一個流行語是「神獸」,這是在各地封鎖、學校停課期間,苦於與孩子們鬥智鬥勇的家長們創造的。該雜誌說,由於新冠疫情的出現,2020年是艱難的一年,今年的流行語很多與抗疫鬥爭、社會經濟的恢復、人民生活等主題相關聯。報導稱,其他熱門詞彙還包括「後浪」、「內卷」和「凡爾賽文學」,這些流行語觸及了中國的社會停滯和財富不均衡等問題。
  • 口袋妖怪:特攻偏高的五位水系精靈,一隻神獸級別
    其中一隻還是神獸級別實力。多刺菊石獸!超能力與水系共存的口袋妖怪,前期的水系道館小霞就擁有一隻,特攻值在口袋妖怪中有100,加上速度值為115,是一隻很好的水系特攻手,獲得途徑是通過水域的魚竿垂釣,同時還需要水之石進化,可以說在口袋妖怪遊戲中十分複雜。但是確實是水系中的佼佼者。海皇牙!
  • 家長留意:孩子偷看不良網站,有5大壞處,事關你家神獸身心健康
    2020高考錄取工作已經過半,很多準大學生在做完自己的上大學的前期準備工作後,已經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幹了,所以小夥伴們又可以上網、聊天、刷網頁了,現在的小孩子真的是閒不住,你說學習任務重,他可以不玩手機,認真學習,但是一旦這個學習任務沒有了,家長認為可以和自己好好談談心了,豈不知,孩子們和手機又幹上了,看到累了12年的孩子,家長真不好意思說不讓孩子玩手機。
  • 孩子開學,家長歡暢;手機電視對「神獸」的誘惑,又該如何教育?
    在這個陽光明媚空氣清新金秋九月,好多家長的心情,也該如這爽朗愜意的天氣一樣好吧?最起碼我是這樣的!已經浪蕩了一個暑假的「神獸」們,昨天終於走進學校的大門,家長可以輕鬆一下了。此時,不用再發愁電視被孩子長時間所佔領,不用再顧慮把手機藏在哪裡可以更好,也不用考慮怎樣設置一個複雜點的鎖屏手勢或開機密碼,才能更有效地制止神獸們的覬覦!這一切的煩惱,都可以暫時告一段落,能不開心嗎?
  • 餘歡水,中年人的真實縮影
    中年危機,人人都是餘歡水,小年輕看個熱鬧,中年人感同身受,老年人若有所思。餘歡水就是我們自己的鏡子,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然而有的人活得還不如餘歡水呢……婚內出軌對餘歡水來說還不是最心酸的,最心酸的是他只是想拿回母親留下的十三萬,給老婆買個車,讓老婆長臉,讓孩子上學方便,結果所謂的兄弟耍他。
  • 你以為「神獸」只出現在神話故事中?
    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逆行者;3、颯;4、後浪;5、神獸; 6、直播帶貨;7、雙循環;8、打工人;9、內卷;10、凡爾賽文學。 十個詞語中,小苗老師一眼就看到「神獸」兩個字,相信各位家長對這個詞一定都不陌生吧,畢竟身邊就存在。
  • 噗通,一隻「神獸」掉進千島湖
    上圖:掉進湖裡的「神獸」鬣羚被工人救上岸。還是來聽聽千島湖「神獸」的自述吧。 為覓食 懸崖踩空落入千島湖 生死一線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鬣羚是什麼動物。那就讓我先自我介紹一下吧—— 我是一隻中華鬣羚。《封神演義》裡的姜子牙當年騎的神獸也是四不像哦。因為同類很少,有些百姓在森林裡見到我的夥伴,也以為是神獸呢? 再來說說我前兩天的遭遇。 我平時生活在千島湖邊的深山裡。24日下午,天氣有點冷,山頂上可吃的東西不多,或許是心情不錯,我想到下山去覓食。因為山下可吃的東西總要多一些,比如水邊的草,比如山腳的嫩葉,再不行還可以去偷農民伯伯的青菜。
  • 當更年期鬥不過青春期
    當這種更年期鬥不過青春期成為普遍現象時,我們在其他家長那裡找到些許安慰的同時,是否要靜下心來想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普遍現象是我們做家長的出了問題,還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這個時代出了問題?為什麼家長的良苦用心,孩子體會不到,而孩子還吶喊家長不理解他們的辛苦學習?有時想想把孩子送到歐美國家去上學,是不是就會好很多,歐美國家的孩子是不是沒有與家長那麼大的矛盾? 有句話,說了好多年,「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我認為並不對,存在是有原因的,但不一定是合理的。
  • 永遠不要瞧不起一個努力掙錢的中年人,他們卑微,是為了家人體面
    我一個親戚跟我說,跟銀行貸款了幾百萬,每個月都在虧錢,生意做不下去,但又不得不堅持,因為那麼多工人等著你給飯吃,你自己的家人,也等著吃飯,你的孩子也等著上學。人到中年,除了堅守自己的本行,還能幹什麼?唯有咬緊牙關,忍痛前行。企業家尚且天天喊難熬,可打工族又好過嗎?
  • 請不要用「神獸」稱呼孩子,他們不是神,也不是獸
    蜂窩兒童大學從日常看教育從習以為常的小事思考教育01 「神獸」正在廣泛流行從疫情期間開始,越來越多的媒體、老師、家長都開始用一個詞語指代孩子——神獸。不管是微信聊天還是朋友圈,甚至是報章和官方平臺都在開學、放假的時候宣告「神獸歸籠」、「神獸出籠」。
  • 有些家長稱呼自己的孩子為「神獸」,這是愛稱?還是諷刺與無奈?
    用「神獸」這個詞來形容孩子,絕不是褒義詞,而是一種苦澀的調侃式諷刺,但也是一種無奈的輕佻。1、育兒盲家長几乎缺乏育兒的基本能力,從小沒有家規,才使孩子難於管教。現在很多家長缺乏現代育兒觀念,在管教孩子方面可以用育兒盲來形容並不為過。原本在幼兒期就應該在家裡規範好家庭規則,圍繞家規來培養孩子的秩序感,但是現在絕大多數家庭裡沒有家規,完全靠家長的威嚇和強迫式管教試圖讓孩子聽話。小一點時,孩子還怕家長,到了小學以後,家長才發現孩子根本管不了。
  • 我國秦嶺有幸發現一隻「神獸」,全球僅剩下一隻,究竟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熊貓在我們國家擁有著特殊名片,它更是憑藉著自身可愛的形象圈粉無數,人們一來到動物園基本上都是奔著熊貓而且,可想而知它有多受歡迎,熊貓的顏色是黑白配,還有毛色的搭配,讓人深深難忘作為我們國家的國寶可以說是非常珍貴,不過在我國秦嶺地區卻發現了一隻神獸,在全球只剩下一隻,比大熊貓還要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