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鬥神獸的你是哪種風格 有的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

2020-12-24 紅網

陳苓(化名)的孩子正在學習。圖/受訪者提供

這段時間,#如果學校再不開學#這個話題上了微博熱搜,不少人發文大吐苦水。在開學這件事上,沒有誰的意願比家長更強烈,本以為這個假期可以好好休息,沒想到被硬生生逼成了後勤部長,以及一對一陪讀班主任。孩子要學習,自己得每天陪著,全程監督;得流轉於各大APP和網站打卡籤到;拍照錄視頻給老師反饋……

那麼,在孩子們這個無比漫長的假期,父母們開發出了哪些新技能,來管教約束家裡的「神獸」?

瀟湘晨報記者 易思含 長沙報導

全民成了廚子,老師成了主播,家長成了班主任。網友總結:中小學延遲開學,最大的悲傷就是「神獸」全砸在家長手裡了。

家長不僅要陪伴孩子完成老師分配的作業,還必須向老師報告工作的完成情況。如何讓「小神獸」們安靜下來學習,如何做好親子教育,對於家長來說,都是頭疼的大事。

雞飛狗跳型

每天一遍「河東獅吼」督促孩子寫作業

3月2日,張麗(化名)在朋友圈曬出兒子站在陽臺,對著樓下放聲唱他自己填詞的歌曲的視頻。她解釋,這倒不是他在家憋不住,就是不想做作業。

元宵節後,張麗希望兒子能恢復良好的作息,被迫將自己的作息也進行了調整。每天早上八點半起床,洗漱,吃早飯,然後陪孩子讀書或者寫作業,下午是娛樂時間,晚餐後開始跳繩鍛鍊身體,直至十點,準時上床睡覺。她說:「剛開始我經常失眠,要在床上翻幾個小時,完全沒有睡意,但是,為了讓兒子健康成長,只好強迫自己改變。」

兒子今年讀小學三年級,在網課結束後,張麗就會繼續陪孩子在客廳學習。每到寫作業的時間,兒子懶勁「蹭」就上來了,一下喊自己腰疼、頭疼、屁股疼,一下又要上廁所。

不僅如此,家中每天都要上演「河東獅吼」,「老的要小的做作業,小的不肯,就一個吼一個叫。」

現在,張麗復工上班,家裡靠孩子外公外婆照顧兒子的學習,張麗隱隱感到擔憂。因為二老寵愛孫子,孩子的要求,他們基本都會滿足。

上午,孫子上網課時,兩位老人說話聲音都比平時小了八度。到了下午,兩位老人就會和孫子一起看動畫。每次外公看得非常投入,和孫子一起笑,他認為,得一起了解和分享屬於他的樂趣,他才會願意享受屬於你的樂趣。動畫片結束了,爺孫倆還能就剛才的劇情討論很久。外婆每天都會想方設法給小孫子做好吃的,有了美食誘惑,外公和他談起「條件」來也就輕鬆了許多。但是,完成作業這事還得交給張麗。於是,晚上二老都睡了,依然還能聽到客廳裡,張麗指導兒子修改作業的聲音。

足智多謀型

設計「尋寶」關卡,讓孩子邊玩邊學

「對付小神獸」無論需不需要指導作業,都是件讓一大家子人頭疼的事情。正在等待幼兒園開學的小楊梅(化名)一家,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滿足小楊梅的各種要求。

小楊梅今年5歲,從出生起,家人為了她的健康成長,就一直沒讓她看電視和手機。當然,為了不讓孩子看,楊梅的外公外婆也不能看。「為了孩子,什麼都能忍,不看電視也挺好」。已經習慣了不看電視的外公外婆,每天都堅持陪楊梅練字、彈琴、看書。

時間一長,小楊梅在家就有點憋不住了,於是,外公外婆每天都陪著小楊梅玩各種各樣的遊戲。「踩腳、撓癢、爬臉、扔球」,外公外婆實在玩不動了,但又想讓小楊梅開心,他們琢磨了很久。

小楊梅喜歡捉迷藏,外公外婆知道小楊梅經常躲的地方,他們對小楊梅說:「我們換一種玩法,我們來奪寶,好不好?」小楊梅非常興奮,外公外婆先提供一條線索,讓楊梅在全家範圍內去尋找第一件「寶物」,這件寶物可能是一張英語單詞,可能是一篇帶有拼音的朗誦課文。當楊梅尋找到第一件「寶物」並且完成挑戰後,會同時發現另一條線索,又繼續去尋找,直到最後她找到一把小鑰匙,打開一個小盒子,那裡面是外公外婆對她的獎勵。外婆說,這樣她可以自主地去學習新知識,也會感受到快樂。

溫柔賢良型

每天花三四個小時鑽研廚藝

對付一個「小神獸」,需要一家人幫忙適應,一起努力。對於一個人在家帶一年級女兒的陳苓(化名)老師來說,她感受到,可以正式開始考慮退休後事情了,做飯是件讓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每天的衣服都要洗,現在衣服又不容易幹,我得每天抓緊時間把她的衣服烤乾。」陳苓說,每天像打仗一樣做家務。

從日出到日落,孩子出沒在家裡的各個角落,家裡的玩具也四處飛。陳苓說,剛開始,女兒還能自娛自樂,把平時悶在家裡外出露營的裝備擺在客廳裡,在書桌前寫寫畫畫,在客廳裡跳來跳去,後來就非得拉著自己和她一起玩,女兒在電視裡看到醫生照顧患者,也要讓自己在家裡扮演「患者」,每天在她這個「醫生」的指導下量體溫、打針。

作為語文老師的陳苓,對於教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每天晚上她都會在女兒的臥室門口貼上一個笑臉的圖案,笑臉分為大笑臉,中笑臉和小笑臉。陳苓每天都會根據女兒每天的心情來和女兒一起學習,學校裡的網課布置了很多預習的任務,她還會單獨布置一些作業。

女兒也把陳苓當做朋友來進行溝通,她經常對陳苓說一句話:「媽媽,我最需要的是愛與自由,你每天都能陪我玩好久,我就非常非常開心。」

假期裡,和其他家長不同,最讓陳苓苦惱的是吃飯的問題。由於之前很少在家做飯,陳苓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幫女兒做飯的事情。「我沒有睡懶覺的習慣,每天都起得很早。」陳苓說,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研究,怎麼做早飯、中飯和晚飯。平時只是偶爾做飯的她,手藝一般,自己吃還能湊合,學校開課前,自己嘗試著在網上學習做蛋糕,做大菜,但是剛開始效果都不咋地。後來,自己在網上買了很多學習做菜的書,也買了不同的廚具,每次做菜都得準備三四個小時,她說,做菜很辛苦,但是聽到女兒誇自己的廚藝有進步,是讓她感受到在這個假期最大的驕傲。「沒準,退休後,我有更多時間做飯的時候,會覺得做飯是件讓我很感興趣的事。」

相關焦點

  • 和孩子鬥智鬥勇
    不知道別人家的神獸都是什麼樣子,我家的神獸徹底管不住,暑假居家在家說啥啥不聽,叫起床吃早飯不吃,輔導班上課遲到,造成這個現象由一個手機引起,今年孩子過來鄭州補習,讓奶奶過來給他做飯,就把我家老二老三也帶過來了,結果他帶過來個智慧型手機給倆孩子玩耍(也是醉了,拿手機當哄孩子的工具)老大人大賊精的,把手機哄騙到手,開始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道具,吃飯不出來,上課遲到,打電話掛掉不接(由於我在外地上班
  • 和小「神獸」鬥智鬥勇快樂的天天
    送孩子上學,成了家長們的企盼。這些「神獸」們把在家看管他們的家長趕上了「熱鍋」!不能停的課是必須天天要上的。有的學校推出網課:老師準時像平時上課一樣在講臺上講,並可以連線看到全班同學,同學們也可以直接連線老師。老師講解、出題、提問、回答,都像正式課堂一樣。
  • 熊孩子與媽媽鬥智鬥勇,誰會贏?孩子越鬥越聰明,媽媽越鬥越精明
    媽媽與熊孩子鬥智鬥勇,就像貓捉老鼠,一個樂此不疲,一個不甘示弱。從小到大,鬥個八百回合,孩子越鬥越聰明,媽媽也越鬥越精明。那到底是「薑還是老的辣」,還是「前浪被後浪拍在沙灘上」?7月3日,一位90後媽媽,輕手輕腳的按下自家大門密碼,快速開門。一眼便看到女兒起身秒關電視,正好抓個正著。
  • 網課上演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故事 心理專家:暴露家庭教育的欠缺
    網課上演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故事據瀋陽晚報報導,3月3日,河北一小學生因上網課不認真,被媽媽批評了幾句,隨後跳樓。最近,一些自認為深受網課折磨的家長開始吐槽,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曬的家長與孩子鬥智鬥勇的故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看不到,有的家長已忍無可忍甚至報警求助。
  • 千萬別和孩子「鬥智鬥勇」!孩子從來不是我們的「對手」
    除了高年級學業更重以外,長大了的孩子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可能就不像小時候那麼聽話了,而這些都成了家長的心頭病。聊天時,不少家長說自己每天都在跟孩子「鬥智鬥勇」!他們說,孩子小的時候還製得住,大了可真是越來越不好管了!於是,有些熱心腸的家長就常常分享自家的「制娃絕招」,別說,還挺受歡迎的。
  • 體面中年人鬥不過一隻神獸!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止
    朝夕相對,兩看生厭,和諧親子日常變成鬥智鬥勇的燒腦劇。比起養娃費錢,孩子花樣百出的作妖顯然更加讓廣大家長吃不消。戲稱自己的孩子為「神獸」,即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無可奈何的表現。網上紛紛調侃,開學的時候父母有多激動,就暗示著親子共處的日子有多慘烈!每天一睜開眼,就要扮演多重角色,老母親=廚子+保姆+故事機+打卡機+各科老師+網絡故障排除者,還不領工資。
  • 孩子打針和醫生們鬥智鬥勇,你是哪種?網友:這孩子跟我一樣聰明
    導讀:孩子打針和醫生們鬥智鬥勇,你是哪種?網友:這孩子跟我一樣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打針和醫生們鬥智鬥勇,你是哪種?網友:這孩子跟我一樣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與孩子鬥智鬥勇
    現在的孩子每一個都非常聰明,在教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家長都是絞盡腦汁,時刻在與孩子們鬥智鬥勇。其實歸根結底是孩子對於學習缺乏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培養好了,習慣養好了,學習對於孩子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孩子們也不會覺得這對於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家長不用吼,不用打,不用罵,不用一晚上盯著孩子寫作業。這估計是許多家長的心願吧。二、孩子不講道理許多家長跟孩子約定或者承諾,考試考的好,就可以買玩具,或者可以出去旅遊,或者可以玩遊戲。
  • 開學在即,與孩子鬥智鬥勇的路馬上結束,媽媽們一定要堅持住
    文|福林媽咪前兩天在朋友家做客,很幸運的目睹了她與孩子鬥智鬥勇的場面。「吃過晚飯,我和你阿姨有話說,你自己好好寫作業,知道嗎?」然而他又說:「阿姨,你家孩子多大了,和我一樣天天寫作業嗎?」「是,和你一樣。」「那你也經常逼他寫作業嗎?我媽天天逼我寫作業,都不讓我玩。」朋友在客廳聽到孩子的話,立馬衝過來說:「你胡說什麼,我哪裡天天逼你寫作業了。」
  • 離職老師說:他和淘氣孩子鬥智鬥勇的感情
    前段時間同學聚會時,和在鄉鎮中學當教師的老劉說起孩子的教育問題,他說,十幾年前,他們學校有位張老師,家離學校很近,但他不回家住,天天守在學校裡,利用學校牆邊的空地種菜,辦公室兼宿舍裡,不只有教案、學生的作業,還有農具和炊具。
  • 網課滿月②家有一年級孩子上網課,居家辦公爸爸與女兒鬥智鬥勇
    「陪小一生,在家上網課,真的太不容易了!」小周的女兒今年小學一年級,談及上網課一個月,「每天都在家和孩子鬥智鬥勇」。小周慶幸:特殊時期,工作正好允許自己居家辦公,這也為陪娃上課提供了便捷。最初的一周網課,親子關係險些鬧僵了。家裡的客廳,臨時變成了「教室」。小周在餐桌上辦公,女兒在客廳裡學習。
  • 和孩子鬥智鬥勇搶手機成日常?這位寶媽的方法值得學習,只需半天
    回想一下,上一次和孩子搶手機,是什麼時候?有的家長或許會說:剛剛。表嫂剛和開心果媽媽吐槽,自己已經兩個手機被摔壞了,而摔壞的原因,是和孩子置氣。前幾天,表嫂3歲的女兒小甜又不好好吃飯,表嫂只能再度拿出手機放上動畫片,讓小甜邊看邊吃。好不容易,表嫂餵完了碗裡的飯菜,小甜趕緊抱著手機跑到房間,將門反鎖,想繼續看動畫片。
  • 與孩子鬥智鬥勇,其樂也無窮
    養育之路,鬥智鬥勇,其樂也無窮。一 我要去另一個星球兒子四歲的時候,有次,因為對我的「壓制」不滿,憤憤說,「我要離家出走,去另外一個星球!」我歡歡喜喜道,太好了,你準備去哪一個星球?要我現在幫忙收拾行李嗎?孩子一愣,這個媽不按常理出牌啊。末了,他支支吾吾說,「我還沒想好。」
  • 家長們「手拿燈籠放鞭炮」,慶祝神獸歸籠
    時間漫長而過,終於迎來了9月8日,家裡的神獸們終於要歸籠了,家長們有的滿懷著憂心忡忡,更多的是滿心歡喜,笑逐言開。網絡資料配圖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殊原因,很多孩子們上半年在家裡霸佔了家長們的一方淨土。
  • 帶孩子就是: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在孩子小的時候,怎樣和孩子鬥勇讓孩子有敬畏心其實現在的很多孩子不懂尊重別人,都是因為孩子沒有敬畏心造成的,當孩子不怕你的時候,自然是不會尊重你的。
  • 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鬥智鬥勇」?嘿嘿,只要一招即可
    不會吧,自家的孩子疼愛都來不及呢,怎麼搞得跟階級敵人一樣,還要與自己的孩子鬥智鬥勇啊。是的。您沒看錯,會與孩子「鬥智鬥勇」的家長,才算是個有大智慧的家長。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只要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懷,都能夠與家長關係融洽,相處甚歡,孩子呢也能夠健康成長。
  • 與娃鬥智鬥勇的現場,沒點套路怎麼行?丨Grace媽媽分享
    往日溫馨美好的親子互動時光就變成了一個個鬥智鬥勇的現場當孩子都在你也有屬於你的套路小技巧嗎和你家的神獸也正在經歷鬥智鬥勇的時刻嗎?歡迎媽媽們學習和分享,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能夠幫到有需要的父母,你可以盡情的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的朋友。關注公眾號「王榮輝快樂育兒」,還可以獲得免費0-1歲寶寶睡眠測評,更有睡眠課程贈送哦!【免責聲明:文中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 養好一個孩子,要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在孩子小的時候,怎樣和孩子鬥勇其實現在的很多孩子不懂尊重別人,都是因為孩子沒有敬畏心造成的,當孩子不怕你的時候,自然是不會尊重你的。
  • 家長:鬥智鬥勇玩不過,誰之過?
    回想自己的小學時代,和異性說話都覺得不好意思。見到老師都是畢恭畢敬,那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樣。現在的家長不得不感嘆,和小學生每天都要鬥智鬥勇,活了三四十歲,還玩不過一個孩子。造成這樣的情況,原因有很多。既有家長的原因,當然也有社會的原因。超前教育,讓孩子有超過該有年齡的知識貯備量前些年的計劃生育政策讓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一個家庭把所有的希望也就寄託到了一個孩子身上。
  • 怎麼養好一個孩子?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其實現在的很多孩子不懂尊重別人,都是因為孩子沒有敬畏心造成的,當孩子不怕你的時候,自然是不會尊重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