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老師說:他和淘氣孩子鬥智鬥勇的感情

2020-12-24 跑堂的店小二

前段時間同學聚會時,和在鄉鎮中學當教師的老劉說起孩子的教育問題,他說,十幾年前,他們學校有位張老師,家離學校很近,但他不回家住,天天守在學校裡,利用學校牆邊的空地種菜,辦公室兼宿舍裡,不只有教案、學生的作業,還有農具和炊具。

他課教得好,還以」嚴」出名,一看哪個學生淘氣,二話不說,拿起鐵掀就要揍。不管多淘氣的學生,在他面前都服服貼貼的,有的家長知道他脾氣不好,對學生嚴,經常送些米、面、菜、雞蛋之類的生活必須品。那時候農村還不是很富裕,這些東西都是自家地種的、自家雞下的,送給老師一是表達自己對老師教育孩子的感激之情,二是希望以後對自己的孩子嚴加管教。那時候農村的家長一般不知道怎麼管孩子,只知道讓孩子聽老師的話,所以就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老師身上。

農村的孩子不惜力,課餘時間去幫張老師種菜,他們一邊勞動,一邊討論學習中的問題,有時候,罵聲夾雜著歡笑聲,在校園裡迴蕩。課餘時間,學生沒把他當老師,幹完活,學生玩,他做飯,做好了大家一起吃。久而久之,就數他沒個老師樣兒,還就數他和同學們的關係融洽。

能對學生拿起鐵鍁就要打的老師,以前還真是沒有聽說過。我問:「他這種做法算體罰吧?」

「按說算,但那時候家長認為這是負責」老劉說,「家長信他,並且他也就是嚇唬嚇唬,沒真打過,但學生怕他、聽他、還喜歡他,尤其是那些平時學習成績不好,愛惹禍的孩子。」

後來學校怕他惹麻煩,他辭職了。

第二天,我和老劉去拜訪他時,他正在家裡看書。談起在學校的那段日子,他說:「我路子太野,不適合為人師表,不教書挺好的,自由自在,也不操什麼心。」

話雖如此,看得出,他對那段時光充滿留戀。

「您和以前的學生還有聯繫嗎?」我問

「有啊!」他激動地說,「來,你們看看。」

他打開電腦,裡面有十幾個寫著名字的文件夾。

他打開其中一個說:「這是我們班的陳杰,中學畢業就出去打工了,現在是上海一家民企的高管,因為幹得好,老闆給了他一些公司股份。唉,當時在學校沒好好學習,現在後悔了,聽說經常參加一些在職學習。」

「這也是您的成功呀。」我說。

「我成功個啥,是孩子們自己有本事。」他說,「當時在學校,我一接這個班,幾個老師都提醒我,說班裡的陳杰最淘氣,所以我當班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擺平,這孩子有影響力,幾個淘氣孩子都聽他的,把他管好了,剩下那幾個不用管,他就幫我管住了。」

「現在和您聯繫的,都是比較淘氣的嗎?其他學生怎麼樣?」

「我教書的時間不長,學生也不是很多。」他調侃道,「現在聯繫的,基本上是比較淘氣的,天天和他們鬥智鬥勇,鬥出感情了,我本來也不是正規科班出身的老師,我們可能是臭味相投吧!哈哈……」

相關焦點

  • 和孩子鬥智鬥勇
    不知道別人家的神獸都是什麼樣子,我家的神獸徹底管不住,暑假居家在家說啥啥不聽,叫起床吃早飯不吃,輔導班上課遲到,造成這個現象由一個手機引起,今年孩子過來鄭州補習,讓奶奶過來給他做飯,就把我家老二老三也帶過來了,結果他帶過來個智慧型手機給倆孩子玩耍(也是醉了,拿手機當哄孩子的工具)老大人大賊精的,把手機哄騙到手,開始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道具,吃飯不出來,上課遲到,打電話掛掉不接(由於我在外地上班
  • 幼兒園老師和寶寶們「鬥智鬥勇」
    昨天上午,在慶安秀城幼兒園裡,新入園的孩子哭成一片,老師耐心呵護。記者昨天傍晚採訪了嘉興市第一幼兒園、第二幼兒園、慶安幼兒園的小班老師,老師們儘管累了一天,但是說到寶寶們的表現時,還是忍不住為他們的可愛而哈哈大笑,回味著這一天和寶寶們「鬥智鬥勇」的故事。  止哭有招  一幼北京園小二班:原本安靜下來的教室裡因為有一個寶寶突然高聲叫著「我想媽媽了」,然後大聲哭叫,而帶動了其他很多寶寶一起哭著想媽媽。
  • 千萬別和孩子「鬥智鬥勇」!孩子從來不是我們的「對手」
    除了高年級學業更重以外,長大了的孩子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可能就不像小時候那麼聽話了,而這些都成了家長的心頭病。聊天時,不少家長說自己每天都在跟孩子「鬥智鬥勇」!他們說,孩子小的時候還製得住,大了可真是越來越不好管了!於是,有些熱心腸的家長就常常分享自家的「制娃絕招」,別說,還挺受歡迎的。
  • 如何與孩子鬥智鬥勇
    現在的孩子每一個都非常聰明,在教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家長都是絞盡腦汁,時刻在與孩子們鬥智鬥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孩子不愛學習一說到學習估計許多父母就會覺得焦頭爛額了,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上課不用心,回家寫作業也不會,父母把十八般武藝全部搬出來也無法解決,孩子還是說不會,不懂,不明白,寫不出來,各種推脫的理由,看著孩子們一臉呆萌的樣子,家長們往往是哭笑不得。
  • 跟孩子鬥智鬥勇,懂得軟硬兼施非常重要!
    小時候我們所承受的這種難受的教育方式,還要讓我們自己的孩子再次承受嗎?如果是你,你還會這樣?我相信這麼明智的你肯定不會有這樣的一個選擇。那麼對於你來說,在跟小孩子的這些交往過程當中。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用各種方式進行鬥智鬥勇。很多時候,雖然自己比較忙碌。但是在這期間我們也感覺到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甚至更加的幸福。
  • 鬥智鬥勇班主任,文武全能大師兄,影視劇中的老師你遇到過嗎?
    影視劇中有許多致敬教師的經典之作,帶著對恩師的感謝,不如再來重溫一下這些經典作品,看看這樣的老師你有遇到過嗎?《老師·好》——與學生鬥智鬥勇型班主任苗宛秋于謙飾演的苗宛秋,是南宿一中的高一三班班主任。要知道班主任和其他任課老師還不一樣,班主任要管的還不僅僅是每個科目的學習,還包括學生的生活起居、心理狀態、感情狀況......
  • 鬥智鬥勇:工科大學生請假寫文言文假條被老師拒批
    昨天,武昌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程元圓老師收到一封「文採飛揚」的請假郵件,這份出自工科男之手的文言文假條讓她啼笑皆非。而記者隨後在該校展開的調查發現,學生們為請長假不惜軟磨硬泡,老師們也使出各類「高招」與其鬥智鬥勇。工科男為請假「曬文採」「言之病假可請,雖近日不慎風寒,頭疼發熱,流涕咳嗽,只可惜未有病歷在手,假期難請。
  • 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鬥智鬥勇」?嘿嘿,只要一招即可
    不會吧,自家的孩子疼愛都來不及呢,怎麼搞得跟階級敵人一樣,還要與自己的孩子鬥智鬥勇啊。是的。您沒看錯,會與孩子「鬥智鬥勇」的家長,才算是個有大智慧的家長。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只要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懷,都能夠與家長關係融洽,相處甚歡,孩子呢也能夠健康成長。
  • 與孩子鬥智鬥勇,其樂也無窮
    養育之路,鬥智鬥勇,其樂也無窮。一 我要去另一個星球兒子四歲的時候,有次,因為對我的「壓制」不滿,憤憤說,「我要離家出走,去另外一個星球!」我歡歡喜喜道,太好了,你準備去哪一個星球?要我現在幫忙收拾行李嗎?孩子一愣,這個媽不按常理出牌啊。末了,他支支吾吾說,「我還沒想好。」
  • 網課上演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故事 心理專家:暴露家庭教育的欠缺
    網課上演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故事據瀋陽晚報報導,3月3日,河北一小學生因上網課不認真,被媽媽批評了幾句,隨後跳樓。最近,一些自認為深受網課折磨的家長開始吐槽,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曬的家長與孩子鬥智鬥勇的故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看不到,有的家長已忍無可忍甚至報警求助。
  • 教育孩子要分年齡段,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  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這樣一件事:  她有個同事,小的時候特頑皮,自然也沒少挨打,他最怕的就是奶奶門後放的一根滕條,每次只要見奶奶把門關上,露出滕條,他就立刻跪下說奶奶我再也不敢了。  這就是一種敬畏,讓孩子知道怕,他才會收斂,這其實是一種及時的保護,避免日後闖出連父母都收拾不了的大禍。
  • 李玫瑾直言:想培養更優秀的孩子?6歲前「鬥勇」12歲後「鬥智」
    6歲前「鬥勇」12歲後「鬥智」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檔節目中,就這個問題,和其他嘉賓一起,展開過激烈的討論,李玫瑾認為家長應該在孩子6歲前鬥勇,在孩子12歲之後鬥智。6歲前鬥勇關於這句話,她是這樣解釋的,孩子在3歲上下的時候,家長要學會說不行,為什麼要在3歲左右說呢?孩子越小越好教育,你說不行,他頂多在地上打滾、哭鬧,可孩子到了13、4,你再說不行,他可能就會離家出走,威脅你了。
  • 寫作業時,父母怎樣和熊孩子鬥智鬥勇?
    寫作業時,父母要想和熊孩子鬥智鬥勇。家長首先要學會有耐心,有信心。家長一定要堅信自己的熊孩子一定會變成好孩子,乖孩子。熊孩子的的性格都比較活潑好動。對待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持之以恆,努力堅持下去。只有家長堅持下去,才有可能改變孩子的壞毛病。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家長重在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改變熊孩子的勝利。
  • 李玫瑾:怎麼養好一個孩子?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每次只要見奶奶把門關上,露出滕條,他就立刻跪下說奶奶我再也不敢了。所以,這個時候的父母們就不能再簡單沿用以前的方法了,而需學會「鬥智」,首先就是改變溝通的方式,話要少說,點到即止。
  • 英語學習思考:和掃地機器人鬥智鬥勇的一個小時
    學生基礎很差,一堆不知道,只要是講解邏輯清晰的老師,學生都能聽明白了,基礎題一個一個從不會到會,那個爽啊。家長看到孩子久違的笑臉和自信(不對,準確一點不是「自信」,是「小吹牛」),開心極了,對老師也是讚不絕口。
  • 怎麼養好一個孩子?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在孩子小的時候,怎樣和孩子鬥勇讓孩子有敬畏心讓孩子有敬畏心,說白了就是讓孩子知道「怕」,這樣孩子在面對萬事萬物的時候,才知道收斂,才知道遵守規定,能讓自己處於安全之中,這其實就是一種對孩子潛在的保護
  • 帶孩子就是: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在孩子小的時候,怎樣和孩子鬥勇讓孩子有敬畏心這就是孩子沒規矩的表現。當家長事先和孩子立好規矩,孩子就是事先接受這樣的規則,出門的時候,也不會要太多的東西了,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給孩子立規矩能幫家長省不少的事。
  • 超「懶」小學生與老師鬥智鬥勇,老師挑不出錯無奈打勾:你贏了
    超"懶"小學生與老師鬥智鬥勇,老師挑不出錯無奈打勾:你贏了現在的小學生可不像以前那麼憨厚好騙了,個個都油頭滑腦,就像個人精一樣,能夠很快的動用腦子耍一些小聰明。最近有一位超級懶惰的小學生火了,因為他在寫作業時耍了很多小聰明,關鍵是他回答的還都是對的。在被逼無奈下,老師只能打了勾,因為他的作業挑不出一點毛病。這個小學生寫的作業是造句,而句子的開頭都已經改好了。可沒想到,這個小學生竟然依靠"掃地"兩個字完成了一系列的題目,而且還都能讀得通順。
  • 孩子打針和醫生們鬥智鬥勇,你是哪種?網友:這孩子跟我一樣聰明
    導讀:孩子打針和醫生們鬥智鬥勇,你是哪種?網友:這孩子跟我一樣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打針和醫生們鬥智鬥勇,你是哪種?網友:這孩子跟我一樣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親愛的小課桌:與孩子鬥智鬥勇,王恩澤邏輯縝密,將大人懟得無語
    《親愛的小課桌》:與孩子鬥智鬥勇,王恩澤邏輯縝密,將大人懟得啞口無言相信很多新手爸媽每天最頭疼的事就是跟孩子鬥智鬥勇最近熱度很高的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就是反映了孩子和父母相處中最日常的一幕,在這個節目中,邀請了很多有經驗的寶媽寶爸,大家坐在一起分享育兒經驗,在育兒方面有困擾的父母們一定不要錯過這個節目。別看小朋友看上去軟萌可愛,帶小朋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現在的小朋友太聰明了,稍微不注意就會掉入他們挖的陷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