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生命靈糧堂劉彤牧師:基督徒要看見自己裡面的黑暗

2020-12-19 基督教資訊平臺

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嗎?」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路加福音9:54-56

在北美生命靈糧堂剛剛過去7月7日的主日禮拜上,劉彤牧師引用此段經文分享,這個世界拒絕教會的原因不是因為耶穌,而是因為基督徒和教會裡面的黑暗。他強調說,基督徒要追求自己的生命先被主改變。

以下是劉彤牧師證道的部分錄音摘要:

我們不能一天到晚責備或埋怨這個世界太黑暗,卻沒有看見我們自己裡面心靈的黑暗。在路加福音9:54-56節的經文裡面,當耶穌帶著門徒都撒馬利亞的一個村莊去的時候,那個地方的人不接待他們。門徒就說,要不要他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死他們。今天教會的態度是類似的,「主啊,這個世界太黑暗,充滿了罪惡,降下火來燒死他們吧。」我們的態度常常是這樣。

主回答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換一句話說,主說,「你們的心不也是一樣嗎?」我們今天人的軟弱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軟弱。如果真的有火從天上降下來,我們也將被燒死。所以主說,他來不是要毀滅人的性命,而是要救人的性命。

今天我們要想影響世代,我們的生命一定要被神扭轉。我們要想這個世界接受聖經的世界觀跟價值觀的話,我們自己先要接受聖經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我們不能一天從頭到晚希望別人改變,我們從來就沒有想到過我們自己生命先要被主改變。事實上這是這個世代拒絕教會的原因。

這個世界沒有拒絕耶穌,這個世界拒絕教會。因為教會只會批判這個世界太黑暗,而卻看不見自己裡面的黑暗。

劉彤牧師還講到了最近他去中歐跟巴爾幹半島旅遊的一些所見所聞。他在那裡發現一件事情,看見在那個地方無論你到任何地方,每一個村落,每一個城市,就發現在那裡最重要、最漂亮、最高的地方的建築一定是教會。但是當走進去的時候根本是空無一人。而且他們告訴他除了節慶以外根本就沒有聚會。

導遊告訴他自己是無神論者。但是他們交流了以後知道他並不是無神論者。他只是厭煩了閉關自守、自以為義的心態。他選擇不再去教會。這就是這個時代對教會的態度對教會的看法。如果基督徒今天的信仰只是一種宗教的儀式,只是為了滿足裡面那種宗教的自我,稍微得到滿足一點,卻不是個人生命與神的經歷的話,遲早有一天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的。

相關焦點

  • 劉彤牧師:生命河靈糧堂實踐社區使命的三大原則
    (馬太福音5章14節)「教會不應該是隱藏的,而是要走向社區和城市,為主來影響這個時代。」上周主日,北美生命河靈糧堂劉彤牧師在證道中如此說。 北美生命河靈糧堂自建堂20年來一直肩負著服務社區的使命。多年來,在社區服務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劉牧師在上周主日分享了生命河靈糧堂在實踐社區使命的三大原則。
  • 劉彤牧師:矽谷生命河靈糧堂準備建立新堂的三點原因
    美國矽谷生命河靈糧堂自一九九五年建堂以來至今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母堂從起初的不足百人發展到如今的三千人,而且還在二十多個國家裡面建立了一百四十多間分堂。
  • 劉彤牧師分享矽谷生命河靈糧堂推動新堂建設計劃「Shekinah Glory...
    7月12日上周主日,北美生命河靈糧堂主任牧師劉彤牧師引用出埃及記40章34節的經文,分享教會實施建設新會堂計劃——「Shekinah Glory」計劃的三大原因。
  • 劉彤牧師分享促進宣教與植堂的四大理念
    宣教對每個教會來說都是具有挑戰性的長久話題,而植堂又是目前很多教會迫在眉睫的問題,那麼宣教和植堂又有怎樣的內在生命連接和策略啊呢?劉彤牧師在《宣教與植堂:教會拓展的動脈》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 劉彤牧師:基督徒走出心靈苦澀和憤恨的四大步驟
    5月3日主日禮拜,北美生命河靈糧堂劉彤牧師在證道中指出了人內心充滿苦澀和憤怒是這個時代的普遍現象。同時,他還告訴大家學會饒恕是讓心靈得釋放的關鍵點,並分享了做到饒恕的四個步驟。詩篇37篇8節,「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
  • 劉彤牧師:基督徒當活出聖誕的愛的三個原則
    聖誕節將至,上周主日(12月14日),矽谷生命河靈糧堂劉彤牧師告訴會眾活出聖誕的愛的三個原則。在禮拜講道中,劉牧師指信徒活出聖誕的愛需要做到三點:重新點燃對主起初的愛、恢復對弟兄姐妹的愛和挑旺對世人的愛。
  • 劉彤牧師:基督徒在險惡時代如何得勝屬靈爭戰?
    生命河靈糧堂的劉彤牧師在一次主日禮拜講道中提醒基督徒:無論你準備好與否,你已經進入激烈的屬靈爭戰。如何應對激烈卻看不見的屬靈爭戰呢?劉彤牧師建議說:一方面,你要知道耶穌基督已經得勝了, 我們不需要害怕;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明白,這場戰爭每天生活都真實存在。因此,怎麼面對爭戰,靠主得勝,是基督徒每天生活重要的課題。如何面對屬靈爭戰?
  • 劉彤牧師:基督徒在事奉中需要團隊合作
    但也有牧者提醒,教會不僅僅是建築本身,教會也是由人建立起來的,它能建造人的內在生命,更是生命與生命的連接。就像蓋房子一樣,即便使用了最堅固的材料,但若不能連接好的話房子照樣會垮掉。作為基督的肢體,只有互相配搭才能發揮功用,在教會的侍奉中更是需要團隊合作。
  • 美國矽谷生命河靈糧堂將於7月末舉行20周年特會與慶典活動
    矽谷生命河靈糧堂20周年特會與慶典宣傳海報。
  • 劉彤牧師:四方面告訴你如何在神話語中經歷神?
    劉彤牧師(圖:矽谷生命河靈糧堂官網視頻截圖) 一個人基督徒如果在知識上不被更新,那生活就常常是被舊有的思想和觀念所影響和轄制的,活出來的當然就是跟舊有的生命是完全一樣的生命。今天很多基督徒雖然信主了,可在信主後卻沒有在知識上被更新——既不知道神的心意也不知道神的法則,難怪生活跟世人沒有什麼兩樣。那怎麼樣被更新改變?要用神的話來更新我們的思想意念。
  • 基督徒不要「裝」,要「活」出基督的生命
    另一個笑話講到,有一位年老的基督徒去世了,在教堂裡面舉辦,眾弟兄姊妹參加,牧師主持,到了訴說去世的這位去世的基督徒生平的時候,年老的基督徒的夫人就很差異,就問他的兒子說「我們參加的是誰的葬禮?試問今天在我們身邊是否有這種生命和言語不相符合的人呢?我想不在少數,但是筆者在思考之餘,不禁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呢?當所聽見的道,和自己的生命不能發生統一的時候,就會出現「假冒偽善」現象。當基督徒做久了,很多事情都明白,聖經中的很多真理都懂,但是不願破碎自己,不願天天背十字架,不願在神的手中重新被塑造。以至於面對一些事情自己不做,就會擔心自己被「議論」說自己「生命」幼稚,但是做呢?
  • 基督徒在團契中一同經歷生命
    生命必須互相分享。上帝的心意是要我們一同經歷生命。聖經把這種經驗分享成為」團契」。然而時至今日,這詞彙的聖經含義已漸次失去。「團契」往往是指日常的交談,社交聯誼,吃喝喝玩樂。「你在哪兒團契」其實是指「你上哪個教會」,」請留步參與團契」通常是指」留下來享用茶點」。真正的團契絕對不只是出席聚會,而是一同經歷生命。
  • 基督徒當要學會「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
    「我喜歡穿暴露的衣服,為什麼非要管我?」「我喜歡不去教會怎麼了,我就喜歡現在的自己。」......這都是我親耳聽見的言語,心中的滋味難以訴說。因為我深知道當一個人活在自以為好的光景中時,將會經歷的是什麼。
  • 喬伊斯·梅爾:基督徒如何活出向神降服的生命?
    但是「向神降服的生命」才是真正豐盛的生命。「凡是神呼召我去做的事,我不要半途而廢,我要堅持到底,我要做得正確,而且為了榮耀他而做。」喬伊斯梅爾在該講道中說。以下是她在該講道中分享的主要內容。試煉和苦難企圖動搖我們偏離正路,但是我們可以不被任何事動搖。
  • 基督徒如何看待墮胎:生命在於創世的神
    當看到這則新聞時,我們所思考的或許是「每個人都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於此同時,卻忽略了對生命的認識」。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有人認為墮胎堅決不可以,有人認為在特殊的情況允許。但對於基督徒來講,墮胎是基督信仰倫理學的問題,首先要建立在聖經真理的大原則下去思考,不可以撇棄聖經真理,採取某個醫生或者專家的看法和觀點。
  • 有基督徒推薦: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
    1999年繪製的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圖:資料圖片) 近日,有基督徒在自己的微博上刊登了一幅圖,此圖為「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繪製於2009年,詳細說明了北美部分宗派與神學院
  • 《生命之道》第四卷 |第九章 基督徒對疾病的態度
    —不僅要作聖徒,而且要作被成全的聖徒《生命之道》第四卷 |第七章  美好靈性的修養——做聖潔的人,容我不玷汙自己神的兒女對疾病的醫治,到底當取什麼樣的態度?我們在《聖經》裡面看見一個道理,就是"奉獻與身體的蒙保守"。我們方才提到《哥林多前書》六章,保羅在那裡警告教會的信徒不可**,不可與娼妓聯合,因為身體是基督的肢體,我們的身子不是為**,乃是為主。在這裡你可以看見一個道理:人雖然做了基督徒,雖然已經蒙了拯救,但當他的身子不是為著元首的時候,若與娼妓有了聯合,他就與元首有了間隔。身子為主,主也為身子;那麼,身子若不為主,主也便不能為身子了。
  • 基督徒人生感悟:思考死亡的意義,明白神的恩典
    但當我蒙神的光照時,我才看見神給我的是一個賜福的意念,祂創造我是為了讓我們享受祂的恩典,就像昔日亞當夏娃一樣,目的是為了與神同行,這是神創造我們生命的目的,雖然我們今天有艱難、困苦,但不要懼怕,在基督裡面有豐盛的平安,到末了的那一天,他也必會讓我們見到他的榮光。從另一個角度看會發現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神的託付,今天我們為什麼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