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說服力的悖論:口才重要但並不萬能

2021-01-08 環球網

今年7月19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佛羅裡達州的西棕櫚灘演講,在這裡,他需要繼續說服選民選他當總統。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謀求連任的歐巴馬和他的對手羅姆尼都已經蓄勢待發。不久前,歐巴馬正式開始了他的競選之旅。不停的演講是競選之旅的主要內容,因此,美國總統普遍被認為是口才極好的人才有能力角逐的。

2003年去世的理察·諾斯塔特全美國在總統學研究方面最有影響力的學者。理察生前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創建者,並擔任過杜魯門、甘迺迪、詹森、柯林頓等歷任美國總統的顧問。在他的著作《總統權力》中,理察提出了一個至今仍被津津樂道的理論:總統的權力就是他的說服力。

善辯歐巴馬,也有被拒時

由於美國經濟復甦緩慢,歐巴馬在去年提出了一項《美國就業法案》,為了得到參眾兩院以及美國民眾的支持,他計劃在眾議院舉行一次全國電視演講。按照慣例,他應該先給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提出申請。在申請信中,歐巴馬請求把演講時間訂到9月7日。然而,在說服其他人支持這項法案之前歐巴馬最應該說服的人,卻拒絕了歐巴馬的請求。

約翰·博納給歐巴馬的書面答覆說,眾議院定於9月7日晚上六點半進行投票。他補充說,「您的演講會在第二天(9月8日)晚上舉行,這樣才可以保證您的演講不被參議院的程序或者後勤方面的障礙所影響。」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個理由冠冕堂皇。

但博納拒絕歐巴馬要求的真正原因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將在7日在裡根圖書館舉行第七次電視辯論,歐巴馬的演講因此不得不讓路。與此同時,8日的演講時間正好與美國橄欖球聯盟的賽季揭幕戰相衝突。

最終,歐巴馬同意8日發表演講。

但生性好鬥的歐巴馬並沒有就此服輸。過去的這幾個月中一直是共和黨主導經濟事務的辯論,在國債超過債務上限之後,民主黨高高興興地拿回了經濟立法的主動權。歐巴馬當天的演講吸引了超過3100萬名觀眾,收視率超過了橄欖球聯盟的揭幕戰,這讓白宮鬆了一口氣。但是,在演講之後,民眾對歐巴馬的滿意率基本保持不變,根據蓋洛普的民意調查,滿意率實際上還下降了一個百分點。美國民眾顯然沒有被歐巴馬的演說所打動,同樣沒被打動的還有美國眾議院:在參議院,《美國就業法案》被擱置到一邊;在眾議院,該法案被人為地忽略。白宮試圖把「就業法案」拆分成許多小部分,但那些主要的條款———削減工資稅,基礎設施投資,企業退稅,僱傭失業工人———都沒有在兩院通過。總統的說服力在此刻完全失效了。

裡根做了總統,說服力下降

1993年,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總統研究中心的主任、喬治·愛德華茲贊助一個旨在研究總統修辭學的項目。在該項目的一次會議上,組織者要求與會人員提交一份關於總統修辭學的論文。不過,愛德華茲對總統修辭學並不熟悉,於是他要求組織者給他列一個書單以便於他準備論文。

最終,愛德華茲選擇隆納·雷根作為他的研究對象,裡根被認為是上個世紀美國總統中最偉大的演說家之一。愛德華茲寫道,「如果我們不能為隆納·雷根的言辭的影響找到明確的證據,那麼我們則需要做一個廣泛的假設來評估演講修辭的影響。」裡根成功地通過他所提出議案的主要條款,如1981年的減稅方案,但愛德華茲寫道,「民意調查發現,衛生保健,社會福利,城市問題,教育,環保和消費的扶植少數族群的所有方案,越來越多的得到民眾的支持。」而這些方案都是裡根總統所反對的。另外,民眾對於增加國防開支的支持率也在裡根總統的任期內明顯降低。換句話說,這位偉大的演說家———裡根總統———在他的任期內並沒有做到讓民眾信服。

根據蓋洛普的一項調查,裡根總統在任期內其行政決策的支持率約在53%左右,低於美國總統的平均水平。而當他一離開總統職位,美國人才開始把他看成是一個異常可愛而又有能力的領導者。裡根總統陷入到一個總統修辭學的悖論當中:任職總統期間是他最缺乏說服力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只有裡根總統受到這種「待遇」。

經過對總統修辭學的研究,愛德華茲的觀點不再被認為是枯燥的政治科學,因為他已經整理這麼多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學說。在他的著作《充耳不聞:白宮的權力邊界》一書中,他以嚴格的調查為基礎,通過裡根的案例總結出了幾乎適用於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的所有總統的一套總統修辭學理論。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爐邊談話也許是最經常被拿來做為總統具有說服力的例子。愛德華茲則認為:「羅斯福每年只有兩到三次的爐邊談話,而且談話內容很少涉及參眾兩院的立法程序。」愛德華茲還援引曾系統研究過羅斯福廣播談話的政治學家馬修·鮑姆和薩繆爾·科奈爾的研究稱,羅斯福的廣播談話對於提升其支持率根本沒有起到多大作用,「連百分之一的提升都不到。」。羅斯福更早前的發言也沒有比「爐邊談話」更有效果,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前,他甚至無法說服美國人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試圖說服民眾方面,沒有比比爾·柯林頓更加賣力的總統了。從1993年的1月就職到1994年9月的第一次中期選舉,不到20個月的時間裡,柯林頓跑遍了全美國近200個城市,進行了兩百多場的公開演講。在演講中,柯林頓兜售他的政治理念,傳遞他要推動醫療法案改革的消息。但是,在民調中他的支持率數,醫療保健法案未獲通過,在議會選舉中,他所在的民主黨40年來首次失去了眾議院的控制權。

黨派對立影響總統說服力

美國總統有很多民意調查機構的工作人員,他們通過這些人來了解自己在民眾中是怎樣的形象。並且,他們每年都要進行許多發言。總統們都高估了自己這些演講的作用。愛德華茲認為,在通往總統寶座的道路上,他們已經練就了說服大多數人的本領。「想想這些傢伙如何成為總統,」愛德華茲說,「正常的方式是經過兩年的不停辯論,你說服了選民,於是,你贏了,當上了總統。在此期間,總統候選人必須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傢伙。」

但成為總統之後跟競選總統期間所面臨的環境是不同的。當你競選總統,發表一場感情充沛的演講,可以幫助你實現自己的目標———打動聽眾;但當你成為總統之後,發表一次出色的講話,只能讓民眾不斷感到你的誇誇其談而無所作為,這樣就阻礙了你去實現這些目標。

2004年1月,當時的新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曾提出登陸火星的空間新計劃,認為這可以跟甘迺迪總統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相媲美,並且號召兩黨都要支持這項計劃,因為這是一個「無關黨派的全民的科學計劃」。馬裡蘭大學的教授弗朗西斯·李回憶說,「一開始,那不是一個黨派問題。民主黨剛開始並沒有表示反對。但後來,這個問題開始發展成一個黨派之爭的新話題,民主黨認為這個空間計劃純屬浪費金錢。」在國會的民主黨人不斷提出這個爭論,最終白宮不得不把原定於在國情諮文中大書特書的這項空間計劃低調處理。

這些案例有助於李把一直在思考的東西結晶成理論。她說:「總統和國會之間的關係很大一部分在於總統作為議程設置者的角色。從黨派關係的角度來看,總統不是立法領導人,而是黨派領導人,總統在處理與國會關係上往往阻力重重。」弗朗西斯·李在她的著作《超越意識形態》中寫道:「固有的」零和遊戲中,雙方政治利益之間的衝突在於他們都尋求贏得選舉。更簡單地說,一黨獲勝,意味著另外一黨的失敗。雙方都知道這一點。弗朗西斯·李認為,這就是美國政治制度的真正性質。

為了測試她的理論,弗朗西斯·李研究了從1981年至2004年間8600次參議院投票情況,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資料庫。她發現,總統的說服力是很強大的,不過這個強大隻限定在他自己的黨內。在關係黨派分歧的問題上,如加稅法案,幾乎所有議員都會選擇跟著自己的黨走,總統的幹預會使得兩黨之間的分歧更明顯。

來自田納西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吉姆·庫珀,對弗朗西斯·李的論文做了更深入的解釋。他說:「在講話時越高調,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在教育改革中,我認為歐巴馬做得很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新聞界的幫助。但是在例如削減赤字這樣的問題上,說得越是好聽工作就越難做,他(歐巴馬)將會面臨更嚴酷的挑戰。」(趙鵬)

相關焦點

  • 佛山順德順壹口才培訓班 當眾講話 說服力魅力口才速成
    佛山順德順壹口才培訓班 當眾講話 說服力魅力口才速成!順德順壹精英小主持人興趣班順德大良規模較大的培訓機構勤達升國旗下品牌 鍾博士® 順壹®教育 順壹精英® 教育 順壹® 託育 順壹® 小小農業學校 順壹® 口才培訓中心 頭壹® 鍾清輝®
  • 學好演講口才,到底能給你帶來什麼實質性好處?
    大家都知道學好演講、練好口才有用,那麼到底有什麼實質性好處,很多人就說不上來了。這也就讓享受到口才帶來的好處的這部分人越發重視口才訓練,而另一部分人就放任不管了。直到處於人生某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才會重視起來。
  • ...感謝萬能的上帝給了總統力量和勇氣。我向總統致敬,他是自...
    【川普赦免26人後被贊林肯之後最偉大總統】23日,美國總統川普再次赦免26人,包括他的長期盟友羅傑·斯通。當天,羅傑·斯通登上福克斯新聞大讚川普,「感謝萬能的上帝給了總統力量和勇氣。我向總統致敬,他是自亞伯拉罕·林肯以來最偉大的總統」。
  • 美國男子:我來自未來!愛因斯坦的「外祖母悖論」能被證實嗎?
    美國男子:我來自未來!愛因斯坦的「外祖母悖論」能被證實嗎?他預言未來的總統是一個已故的領袖的孫女,也將會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2個黑皮膚的總統,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女孩,他預言這個小女孩在未來可能會是美國的下一任總統。美國男子:我來自未來!愛因斯坦的「外祖母悖論」能被證實嗎?除此之外他還說在2028年可能恐龍將會復活侏羅紀公園,也不將會是電影而會變成現實。
  • 美國偉大的總統不是政客,而是裁縫、郵政員、演員、教師和農場主
    林肯1860年成為美國第16任總統,他領導了美國南北戰爭,解放了黑人奴隸,維護了美聯邦統一,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杜魯門是美國第33任美國總統,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總統因病逝世,杜魯門接任總統。1948年,競選連任總統成功。
  • 如何增強說服力?試著用事實和權威代替自說自話
    如何增強說服力?試著用事實和權威代替02借用權威的力量說到這點,我們先來看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美國有一位出版商,手頭上積壓了一大批滯銷書,怎麼說服讀者買這些書呢?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主意。他給總統送去一本,並三番五次去徵求意見。
  • 從「全球主義」到「美國優先」:川普經濟政策轉向的悖論、實質及...
    2017年美國政府債務總規模已近20萬億美元,財政赤字也已延續17年,繼續推動大規模減稅和基建投資計劃必然會受到聯邦財政資金的嚴重約束,想要複製歷史上裡根總統那樣的成功可謂前景渺茫。此外,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需要以美國不斷通過貿易逆差輸出美元為前提,而川普的貿易平衡政策又勢必會削減美元強勢所依賴的貿易逆差條件。強勢美元與貿易平衡之間的矛盾,註定了川普「魚和熊掌」難以兼得。  五是限制移民政策與人口老齡化加劇的悖論。毋庸置疑,海外移民是美國經濟活力之源,對美國的創新發展尤其重要(朱迪·埃斯特琳,2010)。
  • 美國總統山上的四位總統有何功績
    說起美國的總統山,大家都會好奇,難道美國的總統山像中國的八寶山一樣嗎?一樣埋葬著國家英烈嗎?當然不是,美國的總統山上因其上面雕刻著四位總統的雕像而得名。美國建國244年來為什麼只有四位總統的雕像能夠雕刻在總統山上?我們來一起看看這四位總統都是誰,他們又為美國創立了那些豐功偉績。
  • 論演講與口才的重要性
    在這個社會,無論是政客,還是教育家,亦或是明星,都離不開演講與口才。政客往往都是演講家,口才極好。比如英國一代名相邱吉爾,不僅是一個文學家(據說還獲得過諾貝爾獎),還是一個演講高手,「鐵幕演說」是其演講代表作。歷屆美國總統在競選時要在各個州舉行競職演講給自己拉票,美國大大小小有四五十個州呢,可見總統候選人的口才非同一般。
  • 悖論與冰山理論
    許多悖論可以透過謹慎思考,找出基本假設當中一個或多個漏洞來攻破,這種嚴格來說算不上是悖論,因為癥結點一旦突破,它就不再是悖論了。「真悖論」指的是自相矛盾或循環論證的陳述,或者某種邏輯上不可能發生的情況。然而「悖論」一詞的運用範圍比字面的意義來得廣,還包括被我稱為「認知悖論」的範疇。這類難題一定找得到破解方法。這種悖論有可能包裝在蓄意誤導聽者或讀者的花招或障眼法之中。
  • 美國悖論:疫情之下,美國是誰的美國?
    美國新冠確診病例仍在刷新紀錄,單日新增已經突破7萬。現在每100個美國人就有1個確診,連一直嘴硬的美國總統都戴上了口罩。另一番景象是,美股連續多天收高,抹平了3月的史詩級熔斷,600多位美國富翁的資產增加了4000多億美元。
  • 金喇叭少兒口才:口才差的孩子應該怎麼訓練呢?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這個問題,口才不好可以訓練嗎?要知道,口才世界是博大精深的,而口才世界是深不可測的。我們中的許多人無法開放自己,不願意交流。關鍵是不要放手。因此,學會口才非常重要。口才不好怎麼訓練?
  • 經典悖論漫遊(及續篇)
    可見,從數學基礎的邏輯上徹底地解決這個悖論並不容易。    接下來他指出,在一切邏輯的悖論裡都有一種「反身的自指」,就是說,「它包含講那個總體的某種東西,而這種東西又是總體中的一份子。」這一觀點比較容易理解,如果這個悖論是克利特以為的什麼人說的,悖論就會自動消除。但是在集合論裡,問題並不這麼簡單。
  • 【評論有獎】學生的口才和文才哪個更重要?老師和家長必看!
    老師和家長必須要明白孩子的口才和文才,哪個更重要?所謂「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誤國」,可見口才的重要性。若要判斷文才與口才誰更重要,其關鍵在於:兩者兼備的前提下,誰在社會實踐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符合社會的需要和趨勢,使自己更便捷有效地介入社會。從這一點上來說,口才比文才擁有更為深刻的現實意義。口才的傳播手段遠比文才更為豐富有效:語氣輕重的運用,言語的合理停頓,使口才比文才更有感染力。首先,從個人層面來說,具有口才的人擁有更強的說服力,更能直接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 如何讓你的話更有說服力?
    我今天要分享的,是書中提到的增強說服力的兩個實用方法:方法1:用事實增強說服力方法2:借用權威的力量增強說服力用事實增強說服力有了事實,你的話才能更具說服力。借用權威的力量說到這點,我們先來看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美國有一位出版商,手頭上積壓了一大批滯銷書,怎麼讓讀者說服讀者買這些書呢?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主意。
  • BBC:美國巴西總統面對疫情很相似,都想淡化病毒威脅
    中新網5月21日電 英國廣播公司(BBC)21日刊文稱,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爾索納羅的執政風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這場生死攸關的全球大流行疫情當中,有一點特別突出——他們都堅定地想要淡化新冠病毒的威脅性。  文章援引哈佛大學政治學者科斯塔斯·帕納戈普洛斯的話說,「這場全球大流行疫情在美國被政治化了」。
  • 在上帝悖論中,上帝只要這樣做,他依然是全能的
    大概在幾個世紀之前呢,羅馬教廷曾經出過一本書,這本書中的內容是;以數學方式推論出「上帝是萬能的」,在《聖經》中有講到我們的世界或者宇宙都是上帝「老神家」所創造的。但是當時一位便與其針對性的向羅馬教廷提出質問:「上帝既然是萬能的,那麼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呢」?
  • 世界5大有趣的悖論,不服的槓精可以來辯一下!
    1、上帝悖論幾個世紀前,羅馬教廷出了一本書,書中用當時最流行的數學推論,導出了「上帝是萬能的」。一位智者針鋒相對地問:上帝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嗎?如果教廷回答能,那上帝不能搬動他創造的石頭,說明上帝不是萬能的,如果上帝不能創造出他搬不動的石頭,那也證明上帝不是萬能的。
  • 怎樣訓練口才: 必須知道的八大技巧
    邏輯的原意為思想、思維、理性、言語。人的思維的邏輯性,必須通過語言來體現;而語言表達又必須符合邏輯。因此,在語言交際或論辯語體中,必須十分注重運用邏輯技巧,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話具有說服力。
  • 張愛軍: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的中國網民再造:以美國2020年大選為例
    美國總統大選民調失靈不僅引發美國民眾的質疑,而且導致美國民間輿論多元互動的局面,謠言、陰謀論與政治訴求相互勾兌,真偽難辨,這也引起中國網民對於美國民調的再造,呈現出獨具特色的中國網絡輿論場中的「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並形成一場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中國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