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裡撿來的,樹上長出來的,別再跟孩子這麼講了

2020-12-19 愛學生智能終端

當孩子問到:「我是怎麼來的,是從哪裡來的?」時,大多數的父母會由於不好意思,或者是不懂如何回答孩子,就丟給孩子一句「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從樹上長出來的」「像孫悟空一樣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之類的回答。

今天之後,請父母不要再這樣回答孩子了,你這樣的回答會給孩子很大的誤解,甚至在孩子心理留下陰影。

燕燕就是因為媽媽的一句「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留下童年陰影的孩子。燕燕說,因為媽媽這樣說,小時候她一直以為她不是父母親生的,是撿來的。所以,她總是很小心翼翼的,很認真念書,很勤快幫忙做家務,生怕爸爸媽媽哪天又不要她了,把她扔回垃圾堆。

父母一句話,會讓孩子的童年沒有安全感,給孩子造成自卑的心理,哪怕是成年之後,很多孩子依然改不了「小心翼翼」的性子,心裡依然害怕被拋棄。

其實,當孩子問到「從哪裡來的問題」時,家長不必覺得緊張或者難以啟齒,這是一個向孩子傳輸生命起源與性別教育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媽媽,你也是垃圾堆裡撿來的麼?NO,高情商的媽媽應該這樣解釋
    在有孩子之前你是不是也想過如何向孩子解釋"你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可能在咱們小時候聽到的很多的回答不是"垃圾堆撿來的"就是"充話費送的",或者直接用其他的回答來搪塞。為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一直在問,而父母也一直在尋找答案呢?
  • 專家指導如何跟孩子談性:家長要跟孩子談戀愛
    我見扒出來的紅芋不少不是扒爛了就是碰掉了皮,就開始懷疑奶奶的話,為什麼我的頭沒被扒破呢?我在土裡的時候吃什麼呢?要是沒被人扒出來,我會怎樣呢?想到這,我走到奶奶面前,纏著她給我扒出來一個小娃娃。奶奶說,現在不行,國家提倡計劃生育,等到我們家領到二胎準生證的時候,她就帶著我下田,再帶上一輛搖籃車,把扒出來的小妹妹放在搖籃車裡推回來。
  • 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這麼回答就對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們從小就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如果非得問出個究竟,那這群孩子大多數都是父母從垃圾堆裡撿來的。當孩子眨著大眼睛,睫毛忽閃忽閃的看著爸媽,問出這個問題時。他們絕不忍心說出,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這種傷人的話。這類型家長一般會告訴孩子:「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 千萬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有一種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他們把孩子捧上了天,把釋放孩子的「天性」當做必然、當做合法、當做理所應當。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孩子沒長成父母想要的樣子,熊、野蠻、沒教養、沒規矩成了這類孩子的最好代名詞。這不是天性教育,是垃圾教育,聽出來很刺眼、很扎心,卻很現實。
  • 垃圾堆裡撿來的發明:16歲農家娃用廢棄零件組裝出省市大獎
    垃圾堆裡撿回的玩具,陪伴他度過童年時光。對玩具的渴望,讓宋端安痴迷於探究、自創,別人廢棄的電子設備他視作珍寶,摸索著拆卸改裝成電風扇、望遠鏡等小玩具。這些解悶的「玩具」讓他在16歲的年紀,首次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就捧回省級比賽三等獎、市級一等獎。如同那些廢棄的零件重獲新生一樣,宋端安的人生也迎來光亮。
  • 垃圾堆裡撿來的發明:16歲農家娃用廢棄零件「組裝」出省市大獎
    垃圾堆裡撿回的玩具,陪伴他度過童年時光。對玩具的渴望,讓宋端安痴迷於探究、自創,別人廢棄的電子設備他視作珍寶,摸索著拆卸改裝成電風扇、望遠鏡等小玩具。這些解悶的「玩具」讓他在16歲的年紀,首次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就捧回省級比賽三等獎、市級一等獎。如同那些廢棄的零件重獲新生一樣,宋端安的人生也迎來光亮。
  • 姐姐剪掉弟弟生殖器,罪魁禍首竟是鄰居一句話,這些玩笑話別再講
    甚至把這個事情當成茶餘飯後的閒話去跟別人講,一點都沒有任何愧疚的樣子。後來,因為這件事家裡人對可可都十分的冷漠,殊不知真正的兇手是那個玩笑般教唆的鄰居。看到可可行為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孩子怎麼下得了手,怎麼這麼的殘忍,可是誰又指責過鄰居的殘忍。
  • 別讓孩子在「垃圾堆」裡長大,家裡整潔和髒亂,對娃影響不止一點
    剛開始他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可後來發現在「垃圾堆」裡生活,做事效率很低,經常把時間浪費在尋找東西上。兒子也有這種情況,書桌上亂糟糟的一片,寫作業也無法專注。別讓孩子在「垃圾堆」裡長大,家裡整潔和髒亂,對娃影響不止一點
  • 對不起,孩子,你不是垃圾桶裡撿來的
    ,生了孩子以為上了幼兒園就好了,上了幼兒園以為上了大學就好了,上了大學以為結婚就好了,孩子結了婚以為有了孫子就好了,人生是一個循環,在循環往復中感受冷暖,在循環中體會悲歡離合,幸好,我們還一直抱有希望。
  • 家長的四個回答讓孩子崩潰,孩子:扎心了
    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相信每一個媽媽都會被孩子問到一個問題,「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孩子對於這個世界都是十分好奇的,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真的就會打破沙鍋問到底的。關於他們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們從小就會格外的好奇。
  • 小學生寫詩說"秘密"很萌很有愛 到底誰是撿來的?
    「可能孩子當時沒注意,把名字中的『奕』寫成了『亦』,以至於一等獎證書寄到學校後,和學生名字對不上,放傳達室很久沒人領取。」吳勝茜說,拿到證書後,老師、家長和孩子都沒再留意這首詩。直到最近,這首詩突然走紅網絡,她打聽才知道,原來優秀童謠徵集大賽後,主辦方結集出版。這學期,樂清樂城八小一位老師拿到集子,在班級上讓學生學習了這篇小詩,並拍照發到朋友圈,隨後這首小詩流傳開來。
  • 媽媽說我是撿來的…3年級小學生寫的這首小詩火了!媽媽哭暈在廁所
    真替媽媽難過,沒發現這麼顯而易見的秘密@神一樣的doge:對啊媽媽是撿來的,有什麼錯???@xxXX:為啥都笑,我覺得寫的很可愛。把小孩子的好奇和天真都表現出來了@昕怡昕宇:「我媽說我是樹上結的,小時候每次看西遊記人參果那集,我都很難過。鏗哥定定的:
  • 中國家長最傷孩子的8句話,你也說過嗎?
    把所有為孩子做的事,說的話,好的壞的打一個包,外頭罩上「為你好」的金字招牌。孩子敢反抗?你個不知好歹的東西……(二)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與之類似的還有「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從樹上摘的」等。總而言之是避開兩性接觸十月懷胎這個科學的過程。中國家長對孩子談性,至今還是羞於啟齒的一件事。
  • 垃圾堆裡撿舊衣服翻新後再賣
    昨日,關山2路一家黑心棉作坊裡堆滿了舊衣服。本報記者 趙端 攝本報訊 本報訊(記者 鄧輝)從垃圾堆裡撿來,或者按斤兩回收的舊衣服,在小作坊裡一加工,就被拿到夜市攤點上賣了。昨日,位於洪山區關山街新安錢路的一民房內,堆了數萬件廢舊衣物,其中不少衣物已翻新掛上衣架,關山工商所執法人員當場查處了該無證作坊。
  • 「京城破爛王」杜茂洲:垃圾堆裡掘寶藏(圖)
    但那個時候,像他這樣撿垃圾的人並不多,看著垃圾堆中很多有用的資源被白白埋掉,杜茂洲很心疼。  會客廳:到再後來怎麼你就變成了這一行業的老闆了呢?  杜茂洲:這段時間,我一個人撿,掙這麼多錢,十個人撿掙多少錢,一百個人撿掙多少錢,我一個人撿畢竟有限,所以我想帶動家鄉那些貧窮的打工的,找不著職業的,把他們組織起來。
  • 當孩子問你:我從哪裡來?不要再跟孩子說:你是撿來的!
    所以導致我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關於性別,和生娃等問題上含糊不清,甚至直接繞開這個話題。也許,僅僅是空白也好說,可由於孩子不了解自己,而對自己的好奇,卻在不自覺中成了隱患。有人會說,我的孩子還小,這種事怎麼和他講嘛?
  • 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垃圾快樂」雖然給了孩子短暫的歡愉感,奪走了的卻是孩子一生前進的籌碼。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了!低層次的快樂,會一點點地,讓人在無察覺中腐蝕掉孩子的一切。為人父母,千萬別高估孩子的心理防線,別忽視孩子真正的需求。把「垃圾快樂」當成饋贈,把手機、電腦當做陪娃神器,父母看似爽了一時,最後遭殃的還是孩子,苦惱的還是父母自己。
  • 「垃圾堆」裡長大的孩子,都成什麼樣啦?
    千萬不要把孩子養在「垃圾堆」裡。 哪怕離了婚,也一直帶著恨,讓孩子跟家庭骨肉分離,生生扯斷血緣關係。 孩子並不會嫌棄家裡的日子過得不好,但一定會遺憾沒有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 「垃圾堆裡」孩子沒有規則意識 江蘇無錫的一家火鍋店,大人都在位子上用餐,只有一個小孩在走道裡跑來跑去,從這頭跑到那頭,又從那頭跑到這頭。
  • 姐姐,別殺我…」3歲女童剪掉1歲弟弟生殖器,別再這樣逗孩子了
    我越來越害怕,畢竟生活中有太多毫無辯識的孩子把大人一時興起的玩笑話當真,從而釀成了悲劇。這樣的逗孩子,樂的只有大人,傷害的最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不時就會聽到有人這樣逗孩子:「你爸媽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