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交大升學小博士(知乎)
編輯排版 | 清沫學長
不讀好幼兒園就沒有好小學,沒有好小學就沒有好中學,沒有好中學就沒有好大學,沒有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工作就沒有好人生嗎?
傳說中的環環相扣的人生,其實並不存在,我的同學們基本上過著隨時可能起飛的人生。
學長讀大學那些年本科還沒有大幅擴招,能讀上本二就是勝利,我們一個班40幾個人,最後有30幾個讀上了大學,有些去了985、211,有些去了大專,有些去了當年才剛剛成立的地方大學,這些同學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起點不同,差異很大。
不過,人生越走到後面,你會發現命運的差異已經不大,起碼沒有高考分數相差那麼明顯!
好吧言歸正傳!首先,只要在校期間好好把握,專科畢業之後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大專學歷畢業了能去做什麼工作,我想這個問題不僅在上專科的學生在考慮,而且讀本科的學生也在迷茫之中吧。
專科學歷可以說全日制大學最低的學歷。但是專科畢業之後就不好找工作了嗎?不是的。專科也有它的用處,而且作用也是很大的。那讓我們來看一下,專科畢業之後能幹什麼工作。
第一、大學畢業之後,大學都是管分配的工作的,這一點你不用發愁,只要肯幹,或者說家裡有背景可以給你找到更好的工作,這一點不需要迷茫。
現在機械,數控等等有很多的工作,工廠的就業率太高了,工廠就需要專科學歷畢業的學生,只要去面試,就可以在工廠裡工作,只要自己踏實肯幹就行。
對於工廠工作薪資也是不錯的,薪資水平過了試用期也會提高的。
會計、計算機,護士,高鐵等這些專業就業率也是非常的高,畢業了大多數學校都是管分配的,這這專業都是不錯的選擇,現在那些工作而且工作待遇也很好、也輕鬆。
要是覺著大專專科實在不好找工作,或者真的覺得專科學歷比較低。那麼專升本、自考本科學歷這都是可以的。
升本提高一個學歷,對於好找工作這一方面來說,那就是最好的,不管工作待遇以及薪資福利都是很高的,當然就要看你有多努力了,有多努力去學習文化。
大專學歷是有很多的工作機會,前提一定要吃苦耐勞,踏實肯幹。但是也要知道怎麼去為人處事,為人處事在單位上也是很重要的。
當然,專科和本科都是不錯的,這些都要看你的選擇和考慮,不能留遺憾。
高考沒考上本科的話,對於落榜的學生來說去讀專科,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專科專業更有實踐操作,主要學的就是技術。大學專科這也是一次機會,一個學歷,一個鍛鍊人整體素質的地方。
專科學歷也是不錯的,上大專一定要找一個合適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專業,這樣才更有優勢去學習,專科比較注重專業操作以及專業理論。
大專學歷是三年,上兩年,頂崗實習一年,也就是說上兩年專科,第三年去實習。或者覺得專科學歷比較低的話,繼續考本科的話,我建議你,在復讀一年,接著學習繼續高考,前提要學習能力比較強。
專科和本科都國家認可的學歷,就是本科學歷比專科學歷高一點,專科學歷要是去事業單位工作還是有點難度的。
當然,專科畢業的學生也是得到實際動手操作以及理論比較強的綜合能力,需要比較強的技術能力,以及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可以在工作中的時候用到選擇的專業知識,學到很多知識及動手操作能力,這方面比本科學歷要好得多,更有優勢。
雖然本科學歷比較高,比較找到好的事業單位,本科學歷選擇的專業也比專科學歷的專業多。但是也可以選擇專升本,自考本都可以,只要努力和用心以及有堅定的毅力就行。
而且就業方面也是非常的廣,自己的選擇面也非常多,基本上大公司都考慮本科學歷和本科學歷以上的學歷。
上大學前,總以為只要把成績搞好 ,考一個好大學,進一個自己還滿意的專業就行了。潛意識裡上了大學我就可以去做我喜歡做的事,所以學長選擇讀了師範。
因為師範生相比之下學業壓力還不是那麼大,可當真真正正了解了所在的院系之後,才發現師範專業並不是想像中的樣子。
院裡總有這個那個講座,老師總有這個那個的作業小測,而且所在的專業事情更要多。漸漸的開始感到厭倦,開始找不到方向了。並不是懶惰,如果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多忙也無怨,但是偏偏是喜歡的現實給不了。
參加社團,自我感覺良好的我卻被刷了下來。難道是因為當時提出了反對?還是天生的直性子,佛性格?
社團失利,摸底考也沒好到哪去。本以為放棄廈大的我來到這裡還不至於爛到哪邊去,可萬萬沒想到,一山還比一山高,外省考生的素質是你遠遠無法比擬的。再加上剛來那三天的接續停水,軍訓前期的高強度訓練讓我萌生了退學復讀的念頭,可轉念一想,這背後的風險又有誰能預料呢?
之後我看到了一在復讀的同學發的一篇隨筆,我為自己愚蠢感到可笑。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不是想像中的樣子,我們也不可能改變它們,我們只能改變自己。即使我在華師不再拔尖,但至少我還不想被甩太遠。
可以說,填高考志願前,我從未真真正正考慮過我以後要幹嘛?以至於高考填志願那時萬般煎熬,聽取了諸多建議卻遲遲拿不定主意。看著高考志願參考書裡一個個理工科專業,我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文理科了?
「選理科,高考填志願時會有更多的選擇」這句話於我而言並無多大用處,高中深受物理數學折磨的我再也不想在大學遭受同樣的折磨。可現實就是這樣,在大學裡選擇理學就是來給別人虐的,別人得100而我只能考80。這是智力因素?
分享一個名人的想法:
人生一大遺憾就是沒有好好的享受過大學校園生活,讀大學沒多久就開始全國各地跑,長時間請假,除了上課和考試之外,其餘時間都是在路上
。
那時候覺得別人都苦逼的在讀書,我可以全國飛,可以和很多牛人打交道,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覺得自己好像高大了很多,比別人牛很多,直到這些年經歷的越來越多。
去的國家和城市越來越多,見到的人越來越多,才發現自己當時是多麼的無知和幼稚,結果是除了一張學位證和畢業證能夠證明我還擁有過大學之外,我對這段生活的記憶只有無盡的瑣事、應付不完的麻煩和空洞的夢想。
後來因為工作需要,我去過國內很多大學去做講座,和同學們做交流,看著那些和我年歲相差無幾,但對著我這副老臉叫老師的學生,我除了無奈之外,更多的是濃濃的傷感。
人生真的應該「什麼年齡就做什麼事」,快了不好,慢了也不好,順其自然剛剛好。對於中國的大學生來說,經歷了高考的高壓,大學是極少的能夠自由支配時間的人生階段,好好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好好讀書、好好談個戀愛、花時間和好友們做點年輕人該做的瘋狂的事情。
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拼命奮鬥的自己。
感謝你看到最後
點亮「在看」,你的所有考試都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