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拼多多微博
近日,隨著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的介入,一些電商平臺的「涉黃涉暴」現象受到查處。有關電商平臺宣稱緊急排查並關閉涉事店鋪、下架違規商品,而一些媒體指出,「涉黃涉暴」 屬於電商行業老問題,除了此輪被曝光點名的拼多多外,在一些知名電商網站,類似營銷同樣存在。
電商行業的歷史並不久遠,然而如此年輕的行業竟然存在這樣一些揮之不去的「老問題」,讓人倍感沉重。儘管我們看到,在過去歷次電商「涉黃」事件中,各涉事電商平臺通常能夠迅速做出回應,並立即查處、整改等,種種舉措不可謂不嚴厲,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現象成為「老問題」以至被稱為行業頑疾呢?
電商平臺的監管之責,不容推脫。但與此同時也應看到,如何在不誤傷無辜的前提下,完全屏蔽全平臺違禁商品,對電商平臺來說仍是一個難題。有業內人士指出,缺乏全國範圍的「出版物經營許可證」資料庫、第三方違禁商品源頭難以治理、低俗信息判定標準不清晰等,給排查工作帶來不少困難。
「涉黃」商品大行其道,既與其所處灰色地帶有關,也緣於一些商戶在利益驅動下,不斷變換花樣進行「色情營銷」。或在宣傳上改頭換面,或變更店鋪或商品關鍵詞等,來逃避搜索與監管。另外,一些違禁商品也在各大平臺之間相互流動,它們或者針對各個平臺的漏洞進行營銷設計,或者在某一平臺「風聲緊」時就轉移到其他平臺。這樣的現象可說是屢見不鮮。
在通過結合人工及技術手段識破各種「涉黃涉暴」信息方面,各大電商平臺自身都在行動。比如阿里巴巴安全部門就推出了針對不良信息檢測的「綠網」技術,拼多多公司也宣稱將充分運用圖片識別、人工智慧巡檢技術。但是,這些嘗試到現在為止仍停留在各自為戰的階段。它不僅使得各平臺的經驗因得不到共享而無法收穫最大效益,也令各平臺在阻隔一些違禁商品在各平臺間轉移與傳播方面,無法做出有效應對。
「黃暴」信息危及公共利益、挑戰社會底線,必須得到有效治理,這也是各大電商平臺自身命運之所系。平臺有競爭,技術有壁壘,但在一件有著巨大公共利益的事務上,各大電商平臺應當放棄一些門戶之見,在「掃黃打非」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及其共享方面進行充分合作。這就需要各大電商平臺發揮最大化技術優勢,共享相關資料,建立全行業「掃黃打非」黑名單與資料庫,從而形成聯動效應。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並不必然等於信息文明的成熟,但科技的進步與共同的責任都要求我們,必須儘快形成對於文明與公共利益的共識,並付諸行動。電商「掃黃打非」,沒有誰能置身事外。真不希望再次看到諸多電商平臺都陷入「黃暴」醜聞的輿論場景。
【相關閱讀】
「拼多多,拼多多,一億人都在拼的App」的廣告語堪稱洗腦,拼多多如今也確實挺火,但記者調查發現,該電商平臺上有不少涉黃、涉暴力且涉違法的商品,包括開刃刀、偽基站設備、摩託車車牌及充氣娃娃等。
記者體驗發現,隨意發布一件商品,你就能成為該電商平臺的商家,商品和個人信息完全無須審核。
記者通過電話向拼多多客服反映問題,客服人員則讓記者直接向App的客服機器人反映,但機器人客服至今沒有給出反饋。
14家店鋪銷售偽基站類商品
記者在拼多多上搜索關鍵詞「SSRP」,出現14家有賣偽基站類商品。
一家名為「SSRP主板設備」的店鋪介紹,其所售的「4G簡訊SSRP基站設備」價格為4500元,商品介紹顯示「這是2017年最新營銷利器定點簡訊設備,可選擇任意地點,直徑1000米以內免費群發廣告簡訊。」
當記者試圖點擊客服諮詢時,頁面卻彈出「商家的聊天功能已關閉,無法接收消息;如有售後問題,請諮詢官方客服」字樣。記者又點開另外13家店鋪,商家也都關閉了聊天功能。
但記者試圖發起拼單,則跳出付款頁面,仍可交易。
賣摩託車牌,定製只需50元
隨後記者又試著輸入關鍵詞「摩託車牌」,搜索顯示更多專門定做摩託車牌照的商家,首頁圖片顯示有「閩·A」、「陝·A」「魯·A」等。
商家表示,車牌可以專業定製,一塊為50元,包郵還送安裝螺絲。
另外,該商家還向記者透露,車牌是從廣東發貨的,當記者提出擔憂造假被查,商家則寬慰稱:「加油沒問題。」
買刀具選擇「加工款」就會開刃
記者隨後發現一家名為「冷兵堂戶外旗艦店」的頁面左上角不時跳出提醒:山東省的小馬哥(網名)一小時前發起拼單。下方則有網友所拼刀具和拼團剩餘時間。
記者點開網友所拼刀具頁面,發現其中包括《楚喬傳》破月刀、防身小劍、戶外小刀、兵器鎮宅等,此前的買主還留有評論「該刀精緻又鋒利,看著就喜歡」。頁面下方則是買家推薦的相似商品,刀具種類繁多。
記者諮詢上述刀具,賣家表示,上架的都有貨,拼單成功後會第一時間發貨,並稱刀的質量很好,下單時只要選擇「加工款」,刀就是開過刃的。賣家還稱,刀具是從浙江發貨的,但這些刀具只在拼多多上賣。
記者追問這些刀具是否屬於電商禁售商品,賣家稱:「不會,可以賣就不是(違禁品)。」
搜索「電人+防身」 出現大量電棍
另外,記者還搜索了「電人+防身」,發現大量電棍商品。
其中,一家名為「狂人野外」的店鋪公開介紹道:高壓電人防身。另外,各類廣告文案充斥著頁面:強光照明、戶外防身加強版,軍工品質;鐵血戰士隱形戶外防身武器;X10防身自衛武器等等。
以幼女為噱頭賣成人娃娃,文案露骨
記者還發現,拼多多上不少成人用品店商家以「幼女」為噱頭販賣成人娃娃。
能在拼多多搜索到「幼女充氣娃娃」、「幼女實體娃娃」等關鍵詞。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打著「幼女」噱頭的娃娃商品至少有百件商品,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娃娃確為小女孩面孔,其中有商家公然在幼女模樣的成人用品娃娃的圖片上標註:「噓 13歲」。其中一家店鋪售賣的「日本蘿莉」充氣娃娃的商品詳情更為露骨。
黃色電遊配色情圖片公開售賣
「雯雅婷」是一款黃色電遊。記者在拼多多搜索「雯雅婷」後發現,一家名為「小黃牛遊戲社」的店鋪在銷售該遊戲,圖片文案是後期處理過的色情圖片。
在下方的相似商品中,還包括幾種黃色遊戲,所配圖片更加不堪入目。名為「雲客易點通」的店鋪,首頁上最火的拼單商品就是該黃色電遊。當記者質疑此類商品為法律明令禁售的商品時,店主反問:「不能賣我還在賣?」
成人用品店公開售賣「催情水」
在這些成人用品店內,還有一些商家在銷售「催情水」,銷售宣傳文案同樣露骨。
該店還稱,這款香水能讓淑女也瘋狂。記者問詢該產品,店長稱效果很好。
當記者質疑使用是否會對健康有害,該店主表示不會。
系統還向記者推薦了「迷幻劑」、「迷幻口服」等關鍵詞。
體驗:無須審核認證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從App首頁進到個人中心,點擊設置,就是商家免費入駐的子菜單。
記者隨意發布了一件商品,發現自己已成為商家。
記者發布的商品及個人信息,無任何審核及認證程序,只需創建商品,拍張照片標好價格上傳即可。
針對上述調查結果,記者通過客服電話向拼多多客服人員反饋。客服人員表示查到違禁品之後會查封的,但是需要記者向拼多多App平臺官方客服反映問題,並把相關連結發送至App客服。
拼多多App平臺的官方客服是個智慧機器人。截至發稿前,這位客服智慧機器人未就記者反映的問題作出任何回復。
解讀:電商不履行監管職責
北京本同律師事務所律師徐學義介紹,經銷管制範圍內的刀具須經縣、市以上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和所在地縣、市公安局批准。購銷要建立登記制度,否則需取締、沒收。涉及刑事方面,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非法銷售管制範圍刀具的,公安機關應予取締,沒收其刀具;「偽基站」設備是經公安機關依法認定的非法無線電通信設備;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利用網絡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
他認為,商家進駐平臺之前,平臺應審查進駐的商家經營資質;在商家進駐後,平臺應對商家監管、審核。網購平臺還應採用技術手段屏蔽關鍵字詞、斷開連結,並及時發現、刪除、屏蔽販賣違禁品信息,下架違禁品。
另外,徐律師表示,網站未履行監管職責,明知商家存在違規銷售而不予制止,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來源:人民日報、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