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考卷
作為新高考試點省份,2019年高考是浙江省進入試點的第三個省份。11月1日-3日,浙江省舉行了2018年下半年學考選考,本次共有10個考試科目,歷時3天。其中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各科均提供學考、選考兩種試卷,學考時長60分鐘,選考時長90分鐘。語文、數學考80分鐘,外語120分鐘。
11月24日,浙江學考選考成績公布。
可是11月25日晚上突然有考生在新浪微博發文稱自己的英語試卷出現倒加分情況——
11月27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在官網上發了一則說明,解釋了這一現象。
浙江省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安排2次考試,考生可報考2次,選用其中較高1次的成績。在2018年11月剛結束的英語科目考試中,根據答卷試評情況,發現部分試題與去年同期相比難度較大。為保證不同次考試之間的試題難度大體相當,浙江省招委組織專家研究論證,在制訂評分細則時,決定面向所有考生,對難度較大的第二部分(閱讀理解)、第三部分(語言運用)的部分試題進行難度係數調整,實施加權賦分。其他試題未作調整。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
2018年11月27日
各科的賦分就是部分同學對成績有異議的地方。根據考試院關於學考選考的通知原文:
卷面分值:語文、數學各100分,外語150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各70分。
成績呈現:高中學考成績採用等級制,設A、B、C、D、E5個等級,E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為依據,A、B、C等按實考人數15%、30%、30%最接近的累計比例劃定,E等比例不超過5%。經批准設立的內高班、內職班學生成績等級單獨劃定。
實行個人成績診斷報告制度。成績等級和個人成績診斷報告可通過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自行查詢,成績等級提供給考生所在學校。
舉個例子:
假設在新高考中,小剛和小麗高考都選考了物理和化學,而且在高考中兩個人的語文、數學、外語和物理、化學的成績之和相同;
小麗另外選考了生物,成績是90分,最終以優異成績順利進入了北京大學;但小剛另外選考的地理只考了65分,最終只能進入一個獨立學院。
如果按照這種傳統的記分方式,可以看到,因為選考科目不同,二人的命運走向完全不同。
然而事實卻是,在這次高考中,生物試卷的難度很小,小麗考的90分只排在全省50%的名次,而地理試卷的難度很大,小剛考的65分卻能排在全省前10%的名次。
因此,在新高考下,不同的人選考科目不同了,倘若只是按照各自選考科目的原始分數進行加和而得出高考分數,選考科目容易就能取得高分,選難了就得不了高分,顯然是十分不公平的。
受考試難度和科目性質等因素的影響,分數已經是不同質的了,不能進行簡單的加和操作,只有轉換為同質性的標準分數,才能進行科學的比較與求和。
從前面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只有通過排名的方式,才能比單純的分數更能顯示出一個人真實的水平。而通過各科的排名,我們就能在各科目之間進行分數的比較,這便符合了統計學原理。
而且,高考是一種選拔性考試,它的目的是在一群水平不同的人中間選出優秀的人才,單純的分數對高考來說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等級排名也更加符合高考的初衷。
等級賦分就是按照所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按照百分制去排位次,前3%就代表只被3%的考生超過,即全體考生的前3%;50%就代表被一半的人超過,以此類推。
只有百分等級也不行,因為最後成績出來了,告訴你物理成績是5%,很奇怪,統計成績和錄取等也會不方便。
所以,還要將百分等級再轉化為分數。此時的分數就與最開始的卷面分數完全不同了,因為已經通過排名給標準化了,各個科目之間也可以直接比較與加和了。
可以參考一下2017年浙江省等級性考試成績賦分表:
等級性科目的考試成績的計算方法是:
① 考生參加考試,獲得卷面成績;
② 根據卷面成績,得出在全省內這一學科的排名;
③ 由賦分規則找出賦分;
④ 等級賦分後的分數,作為最終成績計入高考成績。
也許還是有人不是很懂,再舉一個例子:
小明,物理試卷考了80分,但是這次試卷很難,全省物理排名5%,那麼根據賦分規則,5%的賦分應該是94,所以最後計入高考的分數是94.
小明化學考了93分,這次試卷很比較簡單,全省化學排名11%,根據賦分規則,小明最後計入高考的分數應該是88分。
所以賦分以後的成績可能與原始捲成績不一致,有可能低於卷面成績,也有可能高於卷面成績,最後的分數取決於成績的排名等級,也就更加符合高考定義和初衷。
來源:浙江教育考試院官網、浙江考試、新浪微博、網友留言以及網絡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管理員(QQ:2998597930)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