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通訊員 深衛信
2019-05-19 09:53 來源:澎湃新聞
5月19日是「世界家庭醫生日」。當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深圳市衛健委處獲悉,深圳正式開通家庭醫生呼叫平臺免費熱線,將為市民提供基礎健康諮詢、病情初步評估服務,並為市民電話轉接所籤約家庭醫生團隊。
家庭醫生,在深圳主要指的是全科醫生。相比於專科醫生的「專」和「深度」,家庭醫生則側重於「全」和「廣度」,80%以上的常見病、多發病都能看。
據悉,常住深圳的居民,只要帶上身份證,就能去附近的社康機構免費籤約家庭醫生服務。籤約後最大的「福利」就是健康有人管,看病能優先。
換言之,居民可以第一時間找自己的家庭醫生解決醫療健康問題,如果需要轉診到大醫院,也可以優先預約專科號。
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推進社康機構舉辦醫院上下融合發展 促進雙向轉診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公立醫院專科號源提前一天優先配置給社康機構,不得截留挪用號源。家庭醫生可以為需要轉診的籤約居民優先預約專家號,優先預約床位,優先預約檢查等。
據深圳市衛健委介紹,截至2019年4月底,深圳市共有631家社康機構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共有2428個服務團隊為居民提供家庭醫生服務。全市累計籤訂家庭醫生服務協議的居民超過395萬名,常住人口籤約率為31.01%,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總籤約率為66%。
相關問題:
一、哪些人可以和家庭醫生團隊籤約?
按照國家要求,家庭醫生服務的服務對象為常住居民,也就是說,常住居民都可以和家庭醫生團隊籤約,其中以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高血壓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和結核患者等重點人群為主。
二、去哪兒找家庭醫生服務?
能提供家庭醫生服務的機構主要是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符合條件的其他機構也可開展此項服務:
1、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有限制,必須是基層醫療機構。
根據《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基層醫療機構是指一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部、中醫館、診所、醫務室、衛生所等。
2、社會辦醫療機構全面放開。
即社會辦的醫院、門診部、診所等都可以開展家庭醫生服務。
目前深圳開展家庭醫生服務的機構還主要集中在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全市正常運作的610家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提供了家庭醫生服務,3018名醫師參加了家庭醫生服務,組建了2138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
三、怎麼辦理籤約?
籤約流程並不複雜,有兩種方式:
1、「面籤」:居民可以就近到提供家庭醫生服務的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和社會辦醫療機構,了解一下有哪些合適你的醫生,找到自己適合的醫生之後,可以讓其給你介紹一下有哪些籤約服務、有哪些注意事項,雙方談好了,就可以按約定籤定家庭醫生服務協議書。協議書上列明給你服務的家庭醫生服務成員、項目、方式、內容以及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原則上簽約服務期是一年。
2、「網籤」:動動手指,只要在手機上關注「深圳衛健委」公眾號,點擊「新生健康」,點擊「家庭醫生」中的「家醫服務」,選擇醫療機構中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進行籤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家庭醫生,健康,全科醫生,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