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的很多村屯,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手機上辦理銀行業務了,即便是過去要跑十幾裡路到鎮裡辦理的現金業務,在村裡的小超市就能存取款。嘗到甜頭的農民都說,建行真給咱老百姓辦了件實事。
在建行推出普惠金融、金融科技和住房租賃「三大戰略」後,建行四平分行結合當地實際,緊緊圍繞「履行大行責任、助力鄉村振興」這一主題,重點在普惠金融領域實現率先突破,以推廣「裕農通」普惠金融產品為載體,在建行四平伊通支行進行試點,搭建了距離農戶最短、普惠最直接的村口銀行。日前,踏著初冬的落葉,《金融時報》記者在四平探訪這一金融產品。
落地
如何使金融服務讓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久?建設銀行依託新一代金融科技,研發推出了「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業務,利用其在農村地區服務網點,為農戶提供助農取款等服務。為了讓「裕農通」儘快落地,建行四平分行對域內農村商戶情況進行了充分調查與可行性分析。他們在掌握了伊通縣域實際情況後,針對縣內農業資源豐富,農村人口眾多等優越條件,決定以伊通支行為「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推廣試點,助力鄉村振興,為周邊的農村客戶提供助農取款、轉帳匯款、便民繳費、消費結算等綜合金融服務,彌補建行在農村市場網點薄弱的問題,直接將普惠金融服務伸向農村腹地。
便民
在伊通滿族自治縣伊通鎮關家村村委會,幾位村幹部一提到建行的村口銀行就讚不絕口。村長說,建行和農村合作醫療聯合辦卡,農民就醫報銷都要通過銀行。可過去去縣裡的銀行網點辦業務要跑20多公裡,來回要耽誤不少的時間。現在有了「裕農通」,這種「手機+服務點+銀行卡」的村口銀行模式,使農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轉、取、匯、繳、查」的基礎金融服務,同時實行費用「五免」優惠政策,真是太方便了。村幹部們說,現在村民的建行卡都被激活了,沒有建行卡的村民,銀行工作人員還免費到村民家裡現場辦理。大家都從這裡給他們上大學的孩子轉帳匯款。
今年9月,在外地打工的老李回到老家伊通大孤山鎮大橋村,準備帶著現金去縣建行網點給剛剛上大學的兒子匯款交學費,再給年邁的父母充手機話費。老父親告訴他,村口的「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就可以辦理,不用跑那麼遠了。「還有這回事?」老李將信將疑來到村口的服務點,短短五分鐘,所有的業務都辦理完畢,「太方便了!」老李說,想不到在這村裡也能享受到銀行方便服務,家鄉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可以和大城市媲美了!
記者來到伊通鎮關家村的「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的時候,服務點的業主王翠紅正忙著給村民辦理轉帳和繳費。還有十多位村民等著辦理開卡業務。大家拿著身份證、現金以及智慧型手機,按建行工作人員的要求逐一辦理填單、身份確認、籤名、開卡、下載APP軟體等手續。王翠紅告訴記者,關家村有5個自然屯,目前她的幾個微信群已將附近屯村民都囊括其中,約有2000人。她對電子產品精通,辦理銀行業務嫻熟,每天都要辦理40多筆業務,王翠紅用一個專門的帳本把每筆業務都記得清清楚楚。她說,「裕農通」給她的小店帶來了不少客流,真是一舉兩得。
推廣
伊通滿族自治縣共有15個鄉鎮、191個村屯。截至今年10月末,伊通支行共計拓展「裕農通」服務點48個,遍布全縣15個鄉鎮,通過「裕農通」+新農合報銷,增加客戶1200戶,服務點辦理業務近4000筆,業務量是吉林省縣域支行第一名。
農民對「裕農通」服務點的歡迎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日前,四平市常務副市長張凱明和伊通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張恆、縣長曾範濤深入伊通支行的「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進行現場工作調研,對建行四平伊通支行普惠農民的這種做法給予高度讚揚,並要求各相關部門要全力配合和支持建行伊通支行的這項惠民工作,希望伊通支行在全縣191個村屯進行推廣。
目前建行四平分行正在所轄4個縣域支行中的另3家支行推廣複製伊通支行成功模式,計劃於2019年末,在伊通縣所有村屯全部設立服務點,覆蓋面達到100%,其他3個縣覆蓋50%,屆時,「裕農通」服務點將達到712個,而且受眾面還將持續增大。建行四平分行行長王貴臣對記者說,「裕農通」業務只是建行普惠金融的一個點,該行推出的快貸業務、雲稅貸、金融商圈、公交一卡通、聚合支付等普惠金融業務已經讓百姓享受到普惠金融帶來的便利;另外該行在落實建總行「三大戰略」中,依託科技金融已經搭建了住房租賃平臺和14個專業金融服務平臺。王貴臣告訴記者:「在金融扶貧工作中,我們除了已經完成包保的精準扶貧村任務外,還著手搭建電商平臺扶持貧困村出售特產,扶持鄉鎮企業帶動村民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