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女作家,人們想到的往往是冰心、丁玲、蕭紅、張愛玲、林徽因,很少會有人知道或想起沉櫻這位山東籍女作家的名字,但沉櫻的名字是不應該被忽略的,而且有意思的是,沉櫻不僅多次在青島停留,而且筆下的很多故事是以青島為背景創作的。
處女作就得到茅盾讚賞沉櫻1907年出生在山東省濰縣城裡一個有文化的中產階級家庭,沉櫻的祖父是清朝的學官,父親陳寄園所接受的是新式教育,自小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薰陶。所以沉櫻六七歲時被送到濰縣城裡一所陳氏私立小學裡讀書。1920年,沉櫻一家遷居濟南,住在正覺寺街吉仁裡。次年,沉櫻入山東省立第一女子中學。在山東省立第一女子中學讀書期間,沉櫻遇到了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國文老師顧隨。顧老師文才出眾,還擁護新文學。在顧老師的影響下,沉櫻喜歡上了魯迅、周作人等語絲派作家的作品。沉櫻在復旦大學學習期間開始步入文壇,其處女作就得到了茅盾等人的讚賞,在大家的褒獎之下,沉櫻便一舉成名了。
沉櫻是以愛情小說名世。她的小說多取材於個人家庭生活和城市婚戀故事。筆者見到一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的沉櫻作品集《愛情的開始》,收錄了《意外》、《中秋節》、《時間與空間》、《愛情的開始》、《喜筵之後》、《舊雨》、《女性》、《欲》、《洋娃娃》、《某少女》等愛情題材的短篇小說。這些創作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小說,情節簡單,但沒有做作的痕跡,重在寫人的內心欲望與矛盾,所以今天讀來依然鮮活生動。
寫小說愛把青島當背景沉櫻在上海求學期間,往返於上海與濟南之間,乘海船到青島,然後換乘火車到濟南,多次路過青島,對青島非常熟悉。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沉櫻小說集《愛情的開始》中有不少故事是以青島為背景講述的。
小說《嫵君》的背景是在青島,講了一個絕望的青年女性嫵君與情人約好一起私奔,地點選在第一公園的「忠魂碑」。《嫵君》裡除了描寫主人公嫵君從渴望到絕望的心理變化外,還詳盡地描述了第一公園的景物,所取景物極好地與嫵君的心理相映照,起到了極好的襯託作用。沉櫻似乎對於青島的第一公園非常熟悉,把戀情發生的地點安排在「忠魂碑」。對夜色下的「忠魂碑」描寫更為詳盡:「那立在山腰的偉大而尊嚴的建築物,稍遠望去,只是一片青白色,這地方仰頭可望見了」。一片青蒼,只有一塊石碑矗然地立著,在上面端正地刻塗著『忠魂碑』三個一尺見方的黑色大字,鮮明地點綴了這蒼茫的境地,放著刺目的色彩。」
如今,「忠魂碑」早已不復存在了,人們只能從現存的史料中了解一些基本情況。沉櫻的小說,被評論界認為是可以當作自傳體來讀的,所以應該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尤其是作者曾多次親臨其境,所描寫是想像無法比擬的。尤其是站在「忠魂碑」上,對周邊景物的描寫,更是已被夷為平地的原址所無法感受的。楊洪勳
人物簡介沉櫻(1907~1988)是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成長起來的女作家,本名陳鍈 。沉櫻的小說多著筆於愛情婚姻。
沉櫻亦是一位翻譯家,1967年,沉櫻60歲。她自費印刷出版了自己翻譯的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小說集《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小說集出版後引起了強烈反響。
■相關連結 沉櫻的婚戀1924年,17歲的沉櫻隨家南下,並於次年考取了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中文系。兩年後,上海大學在白色恐怖中被封閉。於是,沉櫻便轉到復旦大學中文系借讀了兩年。當時,劇作家洪深也在復旦大學教書,並積極從事戲劇運動。由於沉櫻能講普通話,洪深便動員她參加了復旦劇社,主演了話劇《女店主》。在此期間,沉櫻與戲劇家馬彥祥相識、相愛,最後結婚。可不知為什麼,1930年底,沉櫻又和馬彥祥離了婚。
接著,沉櫻到了北京,結識了知識廣博、才華橫溢的詩人、翻譯家梁宗岱。梁宗岱在學習上肯下苦功,翻譯中一絲不苟、反覆推敲的精神給沉櫻很大影響。1934年秋,梁宗岱因早年包辦的婚姻問題與北大文學院院長胡適鬧翻,便從北大辭職,與沉櫻同赴日本,同居於葉山。一年後,沉櫻與梁宗岱回到國內,結為伉儷。此後,沉櫻多居家中,偶有所作。1944年,梁宗岱在回廣西百色處理家務時,與當地的粵劇演員相識相愛。沉櫻聞訊後,立即偕兩個幼女思薇、思清搬出兩人的住所。沉櫻與梁宗岱的感情糾葛頗為複雜,沉櫻晚年曾說過這樣的話:「和他分開,其原因,既簡單,又複雜。他很有錢,是一個有雙重性格的人。我只有離開他,才能得到解放,否則,我是很難脫身的。我是一個不馴服的太太,決不順著他!大概這也算山東人的脾氣吧……」
據說,沉櫻與梁宗岱始終沒有離婚,但是感情上也沒有複合,晚年還似朋友般相處,他們的關係非常耐人尋味。劉書龍 [編輯: 董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