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寶媽的順產經歷
「你這樣用力,到明天也生不下來,方法不正確。″生二寶時,因為沒有順產的經驗,在產房裡,接生的醫生跟我說了這麼一句話。我當時心就涼涼的。
雖然已經生過一個孩子,但因為是順產轉剖腹產,所以沒有經歷過完整的產程。而在懷二寶時,因為不喜歡在大醫院裡排隊,所以前期都是在其它醫院檢查,到了臨產前才轉到了大醫院。所以,我也沒有參加三甲醫院的產婦培訓班。這也是讓我來面對後來尷尬局面的重要原因,因為事先沒有得到順產方面的培訓。
等真正進入生產階段的時候,醫生沒有那麼多時間給你解釋一步一步怎麼用力,只是跟我大概講了一個方法,當時因為陣痛,已經搞得自己頭腦發暈,完全沒有聽懂。
結果自己錯誤的用力,就引來了醫生的開頭那一句話。
還好,後來我努力讓自己鎮定。因為我知道,如果再這麼錯誤地用力下去,只會增加自己的痛苦和延長產程。所以,我就厚著臉皮又一次問了醫生,請她再給我講一遍用力的方法,這一次我是認認真真得聽了,然後過腦子琢磨,嘗試著用醫生說的方法去用力,後來就比較順利了。
終於,二寶出生了,醫生和護士來給我道喜時,還說我用力方法非常好。
經此一遭,我就明白了:其實凡事都要講一個技巧,順產能夠掌握正確的用力方法非常重要。
順產應該如何用力
一個完整的產程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產程是陣痛,也就是宮口擴張時期;第二產程是分娩寶寶的這個階段;第三產程,就是娩出胎盤的階段,然後是縫合。
其中,第一產程和第三產程是不需要媽媽用力的,如果這時用力,還會導致媽媽的宮頸水腫和宮頸裂傷等狀況。我們常說的「學習分娩時如何正確用力」,特指的是第二產程,也就是真正分娩寶寶的這個過程。
我們今天特別來講講第二產程到底怎么正確用力?
進入第二產程,說明媽媽的宮頸口已經完全打開,也就是擴張到了10釐米,俗稱的開了十指,這時候,媽媽們應該已經躺在產床上。醫生會要求我們採用半坐的姿勢,兩腿會有固定的支撐,要特別注意將兩隻腳在踏板上踩實,雙手則要緊緊抓住床兩邊的把手。這個姿勢是幫助我們控制身體,集中用力的。
在用力的過程當中,下巴要收到自己胸前,配合好陣痛和呼吸。具體方法如下:
當陣痛也就是宮縮開始的時候,要先吸幾次氣,儘量多地吸入空氣,然後憋住氣,不可以張嘴,將意識集中到自己的下半身,像是努力排大便一樣地用力向外推。這時,你會感到臉部是漲紅的,頭皮是發麻的。有時候這口氣快憋不住了,那就趕緊換一口氣,繼續憋住用力,這時候,切不可放鬆。這個過程一直要持續到這波宮縮結束。
然後,趁著宮縮停止的時候,趕緊放鬆和休息,自由地喘氣呼吸。
等下一波宮縮來的時候,再重複上面那個過程。
這是第二產程用力的基本方法,但要注意,一定要隨時聽著助產醫生的要求,如果醫生讓你馬上停止用力,那就不要繼續。大口呼氣,就馬上呼氣。
因為產婦自己是看不到胎兒的狀態的,醫生會根據胎兒娩出的情況,來提示媽媽用力的方法。
寶寶娩出的那一刻,個人感覺就像是一大包晃動的水一下子噴洩而出,然後就是身體的放鬆,因為宮縮一下停止了,一個新生命就這樣誕生了。
其它注意事項:
在醫生讓你開始用力之前,即使你再難受,也要儘量讓身體和意識放鬆。在分娩的過程當中儘量不要大叫大喊,以免浪費體力。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評論、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青雲計劃獲獎者,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