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用中文在美國大學課堂上回答問題,結果...

2021-02-19 瞧紐約

在一所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裡,國際學生能否在課餘時間用自己的母語聊天?發端於杜克大學的一起「不能說中文」的風浪,這些天掀動了整個社交媒體圈。雖然校方為此發出了道歉信,強調學校對學生交流使用的語言沒有限制,杜克大學尊重所有文化,但是,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也許沒有!

中國留學生在校園說母語遭到警告的事件使杜克大學陷入了一場輿論風波。美聯社

在該事件被網絡發酵後,人們注意到幾個更新信息。首先,促使梅根·尼利(Megan Neely)寫出那封郵件的另外兩位教師是誰、現在是什麼態度,很多人想知道但無從得知;相比公開發郵件招致罵聲的尼利,那兩位教師似乎更有始作俑者之嫌。而令人放心不下、隱憂不止的,是那兩位教師明確無誤的表示:那些在學校說中文的學生會在今後「被記住」,難道,這種業界「懲罰」已經是潛規則了嗎?其次,尼利雖已就此事發聲道歉,並辭去研究生項目主任一職,但網上流傳的一封早於2018年2月的郵件顯示,尼利已經不是笫一次充當「語言警察」,有人質疑:在杜克這樣一所著名的常春藤盟校中,語言歧視、文化歧視、以及可能存在的其它歧視,其真實狀況究竟如何?而校方在此間應負有什麼樣的責任?人們期待校方能如其所稱的那樣進行一番調查。再者,在學校裡是否可以說自己的母語,還是必須只能說英語,這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問題?這值得大家思考。

事件始於上周被曝光出來的一封校內郵件。杜克大學生物統計學助理教授尼利在上星期五給生物統計專業研究生發送了一封郵件,稱有兩名教職工向她抱怨有國際學生在學生休息區非常大聲地講中文,他們對這些學生不練習英文感到失望,並認為用其他人聽不懂的語言講話是不禮貌的,那兩位教職工還表示想要記下這些學生的名字,以便在這些學生今後找實習或是申請研究項目時能記得他們。這封郵件的截圖隨後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引發爭議。

杜克大學生物統計學助理教授尼利於2018年2月發送給學生的另一封郵件,

顯示出有關使用哪種語言的問題早已存在。(推特截圖)

隨後,有人曝出去年2月底由尼利發送的標題為「說英語還是不說英語」的另一封郵件,她在信中同樣也是敦促學生們要在校內說英文,並提到:「底線是,繼續這樣說母語會導致你自己以及未來的國際學生們在尋找研究項目時受困。」那封信沒有指名道姓提到具體是哪一種「母語」,但她同時表示,「我不想當語言警察,但在過去的短短幾周內我已經聽到太多評價,最近的一樁還是來自於系主席(Department Chair),所以我覺得需要跟大家談一下。」可見,在這次事發之前,有關「說哪種語言」的問題已經令該校的一部分教職人員心煩,而尼利只是站了出來而已。

在網絡上對此事的討論中,一部分人認為這位老師是用心良苦,希望國際學生能努力學習英語,但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涉及種族歧視,因為關鍵在於不說英文就會招致「隱性的懲罰」。而這樣針鋒相對的爭論顯著存在於包括華裔在內的多種族民眾之間。

也有網友把予頭對準了笫三方,認為「問題出在這一代人身上」,有什麼問題都往社交媒體上放,只顧碼字卻不考慮後果,可是,卻沒有人與尼利交談過,如果有過面對面的溝通,也許事情不會鬧到今天的地步。確實,對於持有不同視角的人來說,如何了解對方並讓自己為對方所理解,從而最終達成一致,這是一個大話題。

更有網友表示,當美國學校為了獲取高額的學費收入而招收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的時候,也許學校的某些規則就要被相應的改變了。而一旦說到威權、遊戲規則、以及政策制定者等等,這又與當前美國的移民問題、社會融合等話題有了關聯性。恐怕,這也是這次「語言風波」為什麼會掀起如此波瀾的原因。

值得重視的是,有相當一部分華裔年輕人顯示出咄咄逼人的氣息。一位黃姓年輕女性就表示,「我的父母一直教育我要低頭做人,因為害怕挑戰權威(status quo)會帶來不好的後果。那麼,我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可以重新定義什麼是權威。」另一位郭姓同學則表示,「在美國生活或者說生存,就要學會鬥爭,不然會被人當成軟柿子給捏死。」

中國留學生課堂上說漢語 

老師同學沒怪罪

近日,杜克大學一位教授警告中國留學生不要在校園裡說漢語、並竭力主張他們應該隨時隨地說英語的做法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該大學已致歉。 

 

事情起源於杜克大學生物統計學和生物信息學助理教授梅根·尼利(Megan Neely)1月25日發出的一封警告中國學生的郵件。郵件中稱,有兩個教員到她辦公室,投訴有學生在學生休息室和學習區域內大聲講漢語,並且要求記下他們的名字。

為了了解美國其它高校是否也像杜克大學部分教授那樣,對國際學生在校期間說自己的母語予以排斥和責難,記者訪問了兩名在加州求學的學生。

小A是加州一所文理學院上學,平時在校的中國師生不超過20人。她說,剛上大一的時候,她的英語不太好,要是遇到華人教授上課,就會很激動。

小A說:「記得第一個學期的一門哲學課就是一個華人教授上課,當時教授說到一個觀點讓我很是認同,我有很多想法想要表達,但苦於自己英語不行,擔心自己沒法把想法完全表達出來,情急之下直接用中文把想法說了出來。很尷尬的是,那節課除了我以外,上課的學生裡沒有一個會中文。我很感激我的教授,她並沒有打斷我而是耐心的聽我把話講完,然後用英語把我的想法翻譯一遍後,再用英文回答了我的觀點。下課後教授找到我說,理解我剛來還不習慣用英語上課,但是考慮到其他同學的感受還是希望我可以儘量用英語去表達我的觀點。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但覺得在課上用英語問問題問不清楚,可以下課後去辦公室問她。」

小A說完後頓了頓,繼續說道:「我真地很感激那位教授,她不僅在課堂上替我解了圍,也照顧了其他在座的同學的感受。我也很感激跟我一起上那門課的同學,當我用自己的母語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即使他們聽不懂或許覺得我這樣沒有禮貌,也沒有人打斷我,而是等我說完。」

在南加州大學(USC)學習社工專業(Social Work)的小南說:「我們專業裡可以說百分之七八十的同學都是拉丁裔,他們很多人的父母甚至不會說英語,所以即使他們是在美國出生,但他們的母語仍是西語。在我們的專業課上,教授們都很喜歡鼓勵我們去研究別的民族的文化還有語言,因為這樣才能做到不去以自己的價值觀隨意評判別人。我的很多同學都對中文很好奇,下課後還專門來問我我的中文名字怎麼讀,讓我教他們說漢語。有時候在學校吃午飯的時候聽他們會說幾句西語,久而久之我在學校的這段時間西語的詞彙量也大了不少。我們雖然在課上都是說英語,但沒有人會告訴我們平時說自己的母語是一件不專業甚至是令人不恥的事情。我的一些朋友在學校的Marshall商學院讀書,因為商學院中國人相對比較多,他們告訴我說,學院餐廳裡的中餐做得特別好吃,讓我羨慕了好久。」

相關焦點

  • 留學生須了解的美國大學課堂文化
    又到了一年中申美學生收穫成果,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但外灘君仍要提醒,拿到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很多「徵程」才剛剛開始。在美國定居十餘年,現為美國高中全職中文教師的遠方,最近在為我們總結出美國大學課堂的一些文化和特徵,並給了中國留學生4條建議。
  • 美國費城中國留學生用中文播報美大學籃球聯賽
    中新網2月2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在費城,著名的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 「貓頭鷹」(Owls)籃球隊每年都會吸引大批人潮吸引前來觀戰助威。而今年,在這些加油聲中出現了一些獨特的聲音——兩名中國留學生開始用中文普通話對天普大學籃球隊參與的賽事進行實況報導。
  • 對於美國的中國研究,充斥課堂的中國留學生是一把雙刃劍
    走進教室時裡面已經滿滿當當,周圍嘈雜而又興致盎然的中文聊天聲讓人有種身在國內的感覺,默默打量了一下,只看到一兩張「外國人」的面孔在人群中若隱若現,按理說美國的土地上留學生才是外來者,問題是在這樣一個幾乎全是中國人的班級裡,誰又是「外國人」呢?「……這課簡單麼?」「聽說作業不多。」
  • 在西班牙大學課堂上做筆記是寫西語還是寫中文?
    在西班牙大學的課堂上筆記應該怎麼記?用西語還是中文?以下是一些常見問題和實用建議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經常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語言水平差,專業詞彙和老師語速一上來,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對於老師所給的材料一無所知,不知道出處和來源,只能理解字面的意思,卻不知道更深層的意義。
  • 英國大學用中文提醒別舞弊,怕留學生看不懂cheating?
    cheating這個詞,稍微有點英文素養的人都懂,更不必說在英文環境中的留學生們了。 學校特地在官方郵件裡用中文指出「舞弊」,理由是方便學生閱讀,或者是因為中國學生太多,顯然是不合理的。
  • 英國大學用中文提醒別「舞弊」,竟是怕留學生看不懂「cheating」?
    cheating這個詞,稍微有點英文素養的人都懂,更不必說在英文環境中的留學生們了。學校特地在官方郵件裡用中文指出「舞弊」,理由是方便學生閱讀,或者是因為中國學生太多,顯然是不合理的。在國外,其實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在景區、飯店、商場的警示牌上,特意用中文標註「禁止xxx」的歧視行為了。比如說,在日本景區的公共衛生間,特意用中文標註「不要在小便池大便」
  • 中國留學生又被歧視?杜克大學禁止中國學生說中文?
    正因如此,前段時間持續爆料的「哈佛歧視亞裔案」,剛剛經歷的「英國利物浦大學郵件,中文提醒不要「舞弊」事件」,以及這幾天出現的「美國大學教授不許中國學生在校說中文」等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時間就讓大家特別糟心。
  • 中國留學生讓美國大學傷腦筋
    和德拉瓦大學幾乎所有中國留學生一樣,範先生只有通過語言關後才能入讀大學。他打算讀金融專業,畢業後回國在他父親的建築公司工作。他選擇在遠離家鄉7000多英裡(約合11270公裡)之外的地方念大學,是因為「美國的教育非常好」。    這種看法在中國相當普遍。一定程度上因為這個原因,在美國留學的中國本科生數量僅3年就增加了兩倍,達4萬人,成為美國高校最大的外國留學生群體。
  • 「不準說中文!」美國教授發種族歧視郵件禁止留學生說中文,現已辭職
    她以等同命令的語氣告訴中國學生,以後在這棟樓裡都不能說中文。注意呦,她這裡說的並不是「不能大聲說話」,也不是「不能大聲說中文」。而是「不能說中文」。也就是說,「聲音大」不是問題,「說中文」才是問題。樓裡有這麼多國際學生,每天樓中充斥著最少有5、6種語言,每天都有很多國際學生在用自己的母語交流,卻偏偏禁止中國學生說中文。只能說,這次我們留學生真的不是玻璃心。
  • 在美國高校學中文「並不輕鬆」
    當然,在美國的中文教室裡未必很輕鬆,就算母語是漢語,也並非就比外國學生有優勢。在美國西海岸某大學的一門中國文學課上,《環球時報》記者通過學生們的面孔和名字發現,有一多半學生來自中國。老師在講臺上耐心地解釋著杜甫的詩句時,有同學卻在座位上用平板電腦看視頻。
  • 美媒:中國留學生紐約開設中文角 疫情期間「人宅心不宅」
    從大學課堂到中餐館裡的「中文角」2018年,當時27歲的皇甫俊傑為浙江電視臺的主持工作按下了「暫停鍵」,選擇前往紐約大學讀研。讀書期間,皇甫俊傑了解到,紐約大學的「自由表達」語言學習聯盟是面向全校師生開設的的語言學習課堂,只要有學習的意願,多數情況下可以學到想學的語言。該課程的教師崗位面向校內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在校生招聘。2019年年初,皇甫俊傑應聘成為紐約大學中文課堂的老師,教學生中高級課程,來此學習的學生大都有一定的中文學習基礎。
  • 留學生應對美國課堂的三大能力
    但是,那些以課堂討論、口頭報告為主的課程簡直要把我逼瘋了。美國同學整堂課都在不停地提問題、討論。而我呢,根本插不上嘴。好不容易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下課鈴卻響了。」 「討論課程恐懼症」是許多中國學生乃至亞洲學生赴美求學過程中都會經歷到的。究其原因,在於某種定式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對學習本質的深入理解。
  • 清華留學生感言線上課堂(外國人在中國)
    每天,當熟悉的鈴聲從雲端響起,身在天南海北的清華師生便準時相約,共赴課堂。這其中,也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的身影,他們克服時差等困難,熱情參與並認真聆聽線上課程。課後,很多留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賴瑤光(義大利):在線上課真的是很特別的一件事情!我身在義大利,與中國時差7小時,微積分課我是義大利時間凌晨4時半上的。
  • 美媒:中國留學生讓美國大學傷腦筋
    和德拉瓦大學幾乎所有中國留學生一樣,範先生只有通過語言關後才能入讀大學。他打算讀金融專業,畢業後回國在他父親的建築公司工作。他選擇在遠離家鄉7000多英裡(約合11270公裡)之外的地方念大學,是因為「美國的教育非常好」。這種看法在中國相當普遍。一定程度上因為這個原因,在美國留學的中國本科生數量僅3年就增加了兩倍,達4萬人,成為美國高校最大的外國留學生群體。
  • 「不準說中文!」美國一教授發郵件禁止留學生說中文,造集體抗議
    近日,一則杜克大學涉嫌對中國學生種族歧視的新聞,引起了不少留學圈小夥伴的關注。杜克大學是美國最頂尖的學府之一,在2019年USNews出具的一份全美大學排名中,杜克大學綜合排名第八位。同時,它也曾是很多中國留學生嚮往的美國大學之一。
  • 中國留學生增加 美國大學各出奇招助融入主流
    《世界日報》編譯報導,在大批中國學生湧入美國大學校園之際,各大學校方擔心,這些中國留學生通常自成小圈圈,與當地學生幾乎沒有交流,因此有的大學用中文廣播足球賽,有的在中國學生出國前即提供新生訓練,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
  • 南京大學迎來新留學生 中文名字各有特色
    3日,南京大學另一批新生正式開學了,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來南京大學學習中國語言文化,認識當代中國。今年南大共招收667名留學生,人數上創歷史新高,在江蘇省內也居高校首位。記者現場發現,不少留學生的中文名字在中國人看來都挺「家常」,女生叫「娜」的最多,而男生叫「強」、「磊」「小偉」、「大偉」的很多。
  • 「不準說中文!」杜克大學教授發種族歧視郵件禁止留學生說中文,留學生炸了!
    近幾天,美國杜克大學因一名教授疑似歧視中國留學生的事件引發眾怒。事情得從這名教授群發給學生的一封郵件說起。下圖是杜克大學生物統計系項目負責人Megan Neely,在她發送給全系學生的一封警告郵件中,不準中國留學生在系裡說中文,涉嫌種族歧視。
  • 這些年,美國大學為中國留學生開設的特色服務
    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湧入美國大學。根據門戶開放(Open Doors)最新發布的國際教育交流報告顯示,2013-2014年間,有超過27.4萬名中國學生來美學習,這個數量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不僅如此,中國留學生本科階段來美人數更是比前期增長18%。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 美國教授警告中國留學生「不準說中文!」懂得尊重的老師什麼樣?
    作者:Estrella,Cara 作為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大學裡生存,到底有多難? 美國排名TOP 10的杜克大學爆出種族歧視新聞,一名生物統計系的助理教授梅根·尼利(Megan Neely)向全系學生發送了一封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