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高校學中文「並不輕鬆」

2020-12-13 環球網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田 秋

美國數據網站Statista的統計顯示,在2018-2019學年度,有接近37萬中國留學生在美修課。中國學生在外,除了學習當地文化,不少學生還願意選中文課或中國文學相關課程。有些人可能為了「偷懶」賺學分,有些人則想從外國人的視角來認識中國文化。當然,在美國的中文教室裡未必很輕鬆,就算母語是漢語,也並非就比外國學生有優勢。

在美國西海岸某大學的一門中國文學課上,《環球時報》記者通過學生們的面孔和名字發現,有一多半學生來自中國。老師在講臺上耐心地解釋著杜甫的詩句時,有同學卻在座位上用平板電腦看視頻。一名在該校擔任了3年助教的博士生告訴記者:「一些中國學生會扎堆選修中文課,他們認為中文課更加簡單,不費什麼力氣就可以學好。」

在美國的大學,中文課程一般分為兩種:語言課和文學課。語言課的內容是漢語的聽說讀寫,僅對母語非中文的外國學生開放;而大多數文學課則沒有任何限制,個別高難度的課程可能會需要學生達到一定的現代漢語或古代漢語的水平,但絕不會把母語是中文的學生拒之門外。許多中國學生會選取這類課程,不少人是因為興趣,但不可諱言的是也有學生想以此輕鬆拿到學分、通過考試。

但是,中國學生修中文相關課程,真的有優勢嗎?記者了解到,大部分美國大學中的中國文學課針對所有文化背景的學生,因此所使用的材料100%是英文材料。學生需要閱讀文學作品的英譯版本、相關的英語學術文獻,最後的課堂作業和考試也要用英語完成。舉例來說,老師布置了一篇魯迅的小說,如果學生只閱讀中文原文而不讀其英譯,就難以在作業和課堂討論中引用小說中的內容。這種中國文學課的英語論文作業中,要使用大量的文學、歷史以及社會學的英語專業詞彙和概念。這些內容對所有的學生來說都是新的,中國學生也能從中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除了語言方面的困難,在美國上中國文學課更具有挑戰性的是內容分析和理解,從這方面來說,中國學生也能學到不少新知識。海外漢學的研究角度和方法都與中國本土研究十分不同,常常需要思考的問題也不一樣。另外,專攻這方面的外國老師都具有十分深厚的中國文學素養,也能判斷學生的回答是否具有原創性。有趣的是,美國大學的課堂注重學生銳意創新,記者了解到一些作業會要求學生選取《水滸傳》中的一段寫成英文劇本,或者將喜歡的一句中國古詩畫成一幅畫。

基於以上原因,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選修中文課程時,應該考慮到自己的學術興趣和職業發展,選修真正對自己有用的課程,不要存有投機取巧的心態。另外,也不要帶有優越感,切忌驕傲和「輕敵」,要虛心學習、認真對待,才能有最大的收穫。

相關焦點

  • 美國學生不願在中國學漢語?|漢語|美國|中文|對外漢語|高校
    他在1993年參與創辦、至今仍良好運轉的普北班已是美國高校在華舉辦的短期中文培訓班的樣板,而他本人則成了美國中文教學領域的代表人物。入學時宣誓暑期班期間只說中文的「語言誓約」這個傳統,就發源於明德大學暑期中文學校。
  • 美國高中生的中文試卷,難倒很多中國孩子:我可能學了假中文
    看看外國人學漢語鬧出的笑話,仿佛看到了自己初學英語的樣子,中國人學英語不容易,外國人學漢語也並不簡單。看看這套美國高中生的中文試卷,可能連中國大學生都不一定會做。孩子被美國高中生的中文試卷難倒,靈魂「拷問」:我學了假中文?
  • 川普落選,美國人就要學中文?
    川普落選,美國人就要學中文?近日,川普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如果唐納·川普輸掉了這一場總統選舉,那你們都要去學說中文。」對於川普這番毫無邏輯可言的說法,美國媒體《紐約時報》評論稱,川普的思維實在太奇怪。他認為只要拜登贏下了大選,中國就會取代美國成為超級大國,還會迫使美國人開始說漢語。川普還在之後表示:「如果你們想知道真相,就不得不去學中文。」
  • 為何美國學生不願在中國高校學漢語?
    他在1993年參與創辦、至今仍良好運轉的普北班已是美國高校在華舉辦的短期中文培訓班的樣板,而他本人則成了美國中文教學領域的代表人物。       入學時宣誓暑期班期間只說中文的「語言誓約」這個傳統,就發源於明德大學暑期中文學校。
  • 美國主持人:中國的崛起並不可怕,但中文比英文複雜100倍
    然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許多國家希望與中國合作,許多外國人希望在中國發展,這使得中文在語言中的地位也在上升,因此學習中文的外國人感到學習英文的痛苦。美國主持人也說過中國的崛起並不可怕,但中文比英文複雜100倍。這個美國主持人也說明了中文是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之一,但是英文最初被用作國際語言是因為他比其他語言更好學。
  • 我在美國教外孫學中文
    我在美國教外孫學中文
  • 新媒:中國人英語太好 致美國學生猶豫來華學中文
    原標題:新媒:中國人英語太好 致美國學生猶豫來華學中文 新加坡《今日報》網絡版3月13日文章,原題:難覓理想工作,美國學生對中國失去興趣 最近幾年,隨著美國許多海外學習項目的就讀人數顯著減少,美國學生對到中國學中文正變得猶豫。
  • 美國小夥創作中文「教材」:「學中文如登山」
    【來源:中新網】中新社成都4月5日電 題:美國小夥創作中文「教材」:「學中文如登山」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5日,定居四川成都的美國小夥李夏天忙完工作,給因新冠肺炎疫情宅居的家人朗誦了一首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作為一個「中文迷」,學習漢語已經3年有餘的李夏天正逐步「進階」,開始「啃」古詩、學古文。
  • 章可︱《大私報》的故事:二戰美國大兵在哈佛學中文
    二戰時趙元任先生在哈佛教美國大兵中文的故事,近年來由於相關回憶錄和傳記的出版,已逐漸為大眾知曉。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軍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素質的軍官,因而與哈佛、芝加哥大學等多所高校合作,設立ASTP項目(Army Specialized Training Program)培訓人才,在當時被譯為「陸部特訓科」。特訓科目主要有工程、醫療和外語三大類。
  • 中文課程、眾包翻譯、中國高校到中文學習社區,Coursera快速「曲線...
    第一步:中文課程。合作方:香港中文大學今年2月,Coursera新增了29所大學,90門課程和4種語言,其中就包括中文,香港中文大學也成為第一隻在Coursera上授課的中國高校,其科目範圍從不僅包含「崑曲」這樣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也有「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等世界性學科。
  • 海外兒童學中文 寓教於樂花樣多(我愛學中文)
    原標題:海外兒童學中文 寓教於樂花樣多(我愛學中文)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據報導,在印度孟買,1到2歲兒童的家長早已紛紛尋找合適的華文培訓機構,以保證自己的孩子在掌握漢語上搶佔先機;在新加坡,當地的電視媒體合作推出了首個兒童華語教學頻道,以幫助獅城兒童學中文。
  • 美國孩子學中文有多難?看到他們的考卷,網友懵了:我學了假中文
    不過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許多外國人也開始學習中文了,中文對於外國孩子來說難度只會更大。網絡上,有教外國學生中文的老師將美國高中生的中午試卷曬了出來,這份試卷從第一道題開始就難住了不少中國人。
  • 張舟:中國人的英文與美國人的中文
    發布時間: 2009-12-22 10:06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我到外地開過幾次傳播學的年會,每次在場的總會有一些外國朋友,其中美國學者居多。  在這樣的會議上,中國學者們在面對外國朋友時,部分中國學者會以英文作全場的演講。
  • 「你是華人,為什麼不學中文?」
    但海外華裔孩子不學中文,並不是父母的錯。對大多數人來說,中文是很難上手,上手後相對容易精通的語言。但是天性愛玩的孩子,在沒有中文語境的背景中,很難對中文產生興趣。雖然說很多家長有意讓孩子去學習中文,但由於沒掌握方法,結果往往不盡人意。
  • 讓學日語像學中文一樣簡單
    而現在,安寧帶著《告別死記硬背,學日語跟學中文一樣簡單》的20堂課程來到唯庫,想要把這些關於日語學習的新方法分享給更多人。其實,學習日語之前並不需要做什麼準備,只需要帶著對於日語學習的美好願望,加入到安寧老師的為大家準備的課程中,老師會幫助你將願望轉變為興趣,讓你在輕鬆愉快中學會日語。
  • 看完美國高中的中文試卷,終於明白,外語這門技能不好學
    那麼美國高中學生,他們的中文試卷會考些什麼內容呢?關於這方面內容,不少網友表示感興趣。美國高中的中文試卷出題讓國人都不好理解現在中文學習深受許多國家歡迎,不少的王室貴族會對中文感興趣,並且堅持學習中文,就拿西班牙王室的兩個公主也是中文學習的粉絲,英田王室的喬治王子也喜歡練習普通話。
  • 美國耶魯大學的「中文通」(圖)
    新華社記者侯俊攝組圖  新華網美國紐哈芬11月18日電(記者李博)一天早上,偶然在美國當地一張華文報紙上讀到一篇題為《尋找劉子驥》的文章,文章見地獨到,把桃花源想像成歷史上唯一的逃稅之地,又從尋找世外桃源引申到珍惜眼前幸福的人生哲理。再看編者注,文章作者竟然是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一名僅學了3年中文的美國學生。
  • 學中文成美國新貴標配?聯合國赴華項目負責人撰文揭秘:美國興起「漢語熱」
    當時,我們拜訪了幾所著名的私立學校,邀請其校長在學校開設中文課程,但進展並不順利。而二十年後的今天,曼哈頓幾乎所有的私立學校都開設了中文課。因為對於學校來說,開設中文課程已經成為吸引家長和孩子的重要法寶。
  • 美國高中的中文試卷,難倒很多中國學生,網友:我學了個假中文
    而在學生時代,很多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英文考試,但實際上,外國學生在學習中文的時候同樣也不輕鬆。美國中文試卷難倒中國學生隨著漢語的國際化,現在不少國家都將漢字學習列入學生的課程內容中。這份中文試卷是美國紐約一所公立高中"富蘭克林·羅斯福"在期末為學生準備了中文考試。
  • 「說錯話」在美國高校是大事
    來源:環球時報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田 秋近日,一名美國教授在課堂上用中文說「那個」,卻被誤解為某個種族歧視詞彙的新聞在美國引起很大震動。然而,這一新聞同時也引起了許多美國高校外語教師和非英語系學生的強烈反應,尤其是以中文為母語或能夠使用中文的師生,更是能理解「那個」與具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英語單詞風馬牛不相及,紛紛表示這一事件十分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