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須了解的美國大學課堂文化

2020-12-25 搜狐

  又到了一年中申美學生收穫成果,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但外灘君仍要提醒,拿到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很多「徵程」才剛剛開始。在美國定居十餘年,現為美國高中全職中文教師的遠方,最近在為我們總結出美國大學課堂的一些文化和特徵,並給了中國留學生4條建議。實際上,這些大學課堂特徵也基本上體現在美國各教育階段甚至職場上,所有人在美國的學生,都可以參考下遠方老師的建議。

  很多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都有這樣的共識:到美國上大學是因為美國的大學提供了優質的教育,美國的大學學位含金量更高。可是拿到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不等於拿到了大學學位,兩者之間可說是距離遙遠、路程艱辛。

  與國內大學進了校門就可以高枕無憂相比,美國大學是典型的「寬進嚴出」,每年百分之六十的高中畢業生可以進大學,可是這些進了大學的學生能夠按期畢業的不到百分之六十。造成低畢業率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學的功課難、作業多、分數嚴。

  國內來的留學生付出高昂的學費,自然希望按期完成學業。而美國的大學與中國的大學最大的不同,是它的課堂文化,所以只有了解美國大學課堂文化的一些核心特色,並努力去適應,國內去的留學生才能夠做到不僅進得去,還能學得下去,最後順利從大學畢業。

  別做課堂裡的「邊緣人」

  美國大學大多數的課堂都要求學生踴躍發言,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或是對自己不清楚的內容提出疑問。這一點不僅對主修文科的學生重要,學理工科的也一樣。因為在美國大學裡,所有的學生都要上一些屬於必修性質的文科課程。

  課堂發言,參與討論,甚至是提出問題,是很多留學生的「死穴」。語言障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文化,美國的學生從小在這樣的課堂氛圍裡長大,特別是高中的AP課,與大學的教學方式極其相似,所以美國的高中生上了大學後是一種自然無痛的過渡。而中國留學生來到一種與國內完全不同的課堂上,會覺得手足無措,常常內心糾結,不知該說什麼,不知該怎樣說才得體、才不會被人嘲笑。

  為了不做大學課堂裡的邊緣人,就要及早突破自我,讓自己融入其中。留學生從第一學期的開學之初就要在課堂上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觀察美國同學如何講話,如何與老師互動,從語氣用詞到表情動作細心揣摩。美國學生在課堂上發言一般都很隨意自然。留學生要注意的是放鬆自己,避免緊張尷尬的表情,如眼神躲閃和一些扭捏的動作等等。

  通過課堂發言,不僅可以提高你在公眾場合的表達能力,也對你的學習成績有幫助,因為在美國大學裡,課堂參與和表現在學生的成績單上佔著一定的比例。

  Team work不可或缺,早晚要適應的

  在美國的大學課堂裡幾乎所有的課上都有這個教學內容:教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做項目(或叫課題)。有時每個小組的題目相同,有時不同。每個小組的成員要在課後聚在一起討論,分工協作,最後在一起匯總。項目完成後,各個小組都要在全班面前做匯報演講。教授根據評分標準給各個組打分,有時還會讓全班同學互相打分。小組的得分就是每個組員在這門課上的一個分數。

  小組合作項目作為功課中的重要一項並直接影響成績,這讓很多中國留學生感到「壓力山大」,因為在他們過往的學習經驗中缺乏這一項。我們的教育中在成績這一塊強調的是「個人英雄主義」;而美國大學裡還要考評你與他人的合作能力。

  留學生感到壓力的有兩方面:一是與同學溝通合作,二是在眾人面前做演講。

  小組項目都是在課後做,所以你就要與你的同伴保持有效的聯絡,在約定時間地點時,要友好靈活,到了聚會見面時要按時守約。在小組分工時要搞清楚自己該承擔的內容,以免因為誤解耽誤整個項目的成績。

  在項目的最後演講展示階段,留學生往往會因為語言原因自動退縮,這在留學之初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長期這樣下去,一會降低自己在教授心目中的印象分,二會在同學中被邊緣化。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大學生裡也有「懶人,笨人」,不走運的時候和這樣的人分在一組,要麼分數被他們拖累,要麼別人做得好,這些人跟著搭車得高分。

  這種情況往往讓成績上習慣「單打獨鬥」的留學生感覺不公平,然而,這是你在美國大學不得不接受的現實。不過,你不要因此跟著他們「學壞」,因為「出來混的,早晚要還的」,在學業上的付出,最後一定會得到好的回報的。

  其實,這種小組合作項目和匯報演講的形式,不僅是美國大學課堂上的特色,也是美國職場中司空見慣的一種工作形式。如果在大學期間對它適應了,未來在職場就能駕輕就熟。

  學會向你的教授提問

  每門課的教授在學期開始的時候都會宣布自己的辦公室時間,一般是一周兩次,一次幾個小時。這是專門為學生提供的一對一的答疑輔導時間,學生需要登記預約,筆者知道的一般是每人每次半小時。

  學生人數多的大公校,學生得到的見面機會和時間就少,而一些小型文理學院因為教授和學生的比例低,學生就能得到更多的輔導時間。

  面對這樣難得的個別輔導機會一些留學生卻在「犯難」,不知道該如何與教授單獨交流,不知該問些什麼問題。那麼,下面這些問題也許會有所幫助。

  1、「您能不能再講解一下今天課上這部分內容」

  作為一個國際學生,問這樣的問題絕不丟人,相反它能幫助教授了解你遇到的困難。

  2、「您有沒有什麼建議幫助我參與到課堂討論中」

  很多留學生都有這樣的體驗,在討論問題時,巴不得躲在椅子後面,希望教授不要點自己的名字。因為大部分國際學生都不像美國學生那樣習慣在課堂上侃侃而談,儘管很多時候他們心裡有獨特的觀點。

  有一位留學生分享過這樣的經驗:「當我在與教授單獨會面時表達了我想改變自己參與到課堂裡的願望時,教授不僅給我建議,後來還在課堂上特別留意我,提一些跟我或是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問題,給我創造發言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慢慢地,我在課堂上上說話變得自信而隨意了。」

  3、「您對這個作業的要求是什麼」

  美國大學教授對作業的要求嚴格細緻,一般會列出若干項要求,每項在分數裡佔一定的百分比。而作業的成績都要計入學期總成績的。

  作為留學生,對教授用嚴謹的文字列出的要求不得要領是很正常的,那麼與其自己在那裡冥思苦想,不如直接大膽地去問教授。

  總之,向教授提出這些問題並不意味著你的能力不夠,相反,會體現出你是一個對自己的學術表現很看重的人。

  守規矩很重要

  在美國的大學課堂上有大量的時間是用來討論問題、表達觀點、師生互動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隨意、混亂和無約束。以禮貌和尊重的態度對待老師和同學依然非常重要。

  無論是作業還是考試,抄襲在美國大學的課堂上是「零容忍」的,後果的嚴重性常常是留學生們想像不到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細節也值得留學生注意。

  曾經聽到一位上州立大學的ABC抱怨,她的班上有幾個中國留學生,他們常常遲到幾分鐘,進來後就扎堆坐在後面,時不時用中文竊竊私語,玩手機,他們自己以為別人不會注意,可是很多美國同學私下都有意見,相信教授也早已察覺到了。

  這些細節不僅會影響學生在教授心目中的印象分,也會給中國留學生在學校裡的整體形象減分。

  作為與美國學生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裡長大的留學生來說,美國大學課堂上與中國大學的不同之處往往是你最初遭遇到的「瓶頸」,不過一旦你以積極的態度了解、適應了這一切,你就會重拾自信,你的留學生活就會變得順暢,變得有意義、有收穫。

goabroad.sohu.com true 綜合 http://goabroad.sohu.com/20141229/n407374859.shtml report 3321 又到了一年中申美學生收穫成果,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但外灘君仍要提醒,拿到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很多「徵程」才剛剛開始。在美國定居十餘年,現為美國高中全職中文教

");}

相關焦點

  • 對於美國的中國研究,充斥課堂的中國留學生是一把雙刃劍
    或許在有些人眼裡,美國大學課堂擠滿了中國學生是一幅美好的畫面,對於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美國學生,不出國門就可以擁有被中國學生包圍的學習體驗。而對於我——一個同樣來自中國大陸的東亞系博士生,眼前的場景令人心情複雜。
  • 美國大學網總裁詹姆斯:注重對美國文化的了解
    要注重對美國文化的了解對於給廣大留學生的建議,現在不能光光靠數學成績或託福成績、雅思成績。到美留學(課程)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對美國文化要有了解,現在美國大學非常重視的,除了的學生的學習成績之外,還有對主流社會是否能積極投入。
  • 美愛荷華大學留學生過半來自中國 文化差異生摩擦—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The Gazette》網站據美國僑報網報導,2011年的秋天,作為阿肯色中央大學(University ofCentral Arkansas)的一名交流生,沈璐(LuShen,音譯)下定決心體驗完整的美國大學生活,決不混日子。
  • 海南大學開展留學生課外實踐活動 了解本土文化
    海南大學開展留學生課外實踐活動 了解本土文化     第十四屆美國夏威夷大學漢語暑期班師生在海南省規劃展覽館前合影留念
  • 愛荷華大學中國留學生過半 文化差異生摩擦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2011年的秋天,作為阿肯色中央大學(University ofCentralArkansas)的一名交流生,沈璐(LuShen,音譯)下定決心體驗完整的美國大學生活,決不混日子。國際留學生不斷增加,給學校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送來了挑戰。不同文化背景來的學生生活在一起,摩擦在所難免。愛大教育中心(UI Centerfor Teaching)主任珍·弗羅曼(JeanFlorman)稱,國際留學生促使學校員工和導師不斷地在課堂中強調語言和文化的差異。
  • 美國大學教授真歧視武漢留學生了嗎?
    作為留學生,想必大家都十分了解中國留學生則表示,由於美國疫情爆發,他並沒有回國,整個暑假也一直待在美國。得知這些情況後,Poor教授對這名中國留學生十分關心,「如果你需要一個住處,或者情況變得艱難,我可以把家裡額外的房間提供給你。」並且,Poor教授也了解到許多在美中國留學生可能會在疫情期間面臨很多困難,入境美國也變得不那麼容易。
  • 中國留學生讓美國大學傷腦筋
    對美國德拉瓦大學英語語言學院院長斯科特·斯蒂文斯教授而言,中國留學生就像他試圖破解的密碼。「如何影響他們?如何讓他們參與?」他說,「這都是傷腦筋的事。」 和德拉瓦大學幾乎所有中國留學生一樣,範先生只有通過語言關後才能入讀大學。他打算讀金融專業,畢業後回國在他父親的建築公司工作。他選擇在遠離家鄉7000多英裡(約合11270公裡)之外的地方念大學,是因為「美國的教育非常好」。    這種看法在中國相當普遍。一定程度上因為這個原因,在美國留學的中國本科生數量僅3年就增加了兩倍,達4萬人,成為美國高校最大的外國留學生群體。
  • 密西根大學校長:中國留學生學成歸國的那一天,我希望他們可以帶著一部分美國文化
    密西根大學2016年的最新數字顯示,大學秋季在讀學生共有40860人,其中國際學生5754人,中國大陸留學生數目為2444名,同樣拔得頭籌。施萊賽爾認為,不斷增加的留學生數目可以令大學在文化、智識和社會等方面更加豐富。不過他同時承認,中國留學生在社會融入上,面臨一些困難。
  • 留學生用中文在美國大學課堂上回答問題,結果...
    在一所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裡,國際學生能否在課餘時間用自己的母語聊天?發端於杜克大學的一起「不能說中文」的風浪,這些天掀動了整個社交媒體圈。雖然校方為此發出了道歉信,強調學校對學生交流使用的語言沒有限制,杜克大學尊重所有文化,但是,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也許沒有!中國留學生在校園說母語遭到警告的事件使杜克大學陷入了一場輿論風波。
  • 美愛荷華大學留學生過半來自中國 文化差異生摩擦
    中新網2月21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2011年的秋天,作為阿肯色中央大學(University ofCentral Arkansas)的一名交流生,沈璐(LuShen
  • 美國大學的校園文化有什麼?中國留學生如何更好融入呢?
    但是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美國大學今年秋季開不開學還是未知數,對於原定今年入學的新生來說,如果不能去的話,肯定是很遺憾的。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簡單介紹一下美國大學的校園文化,美國大學的校園文化有什麼?中國留學生如何更好融入呢?
  • 留學生應對美國課堂的三大能力
    近日,一位中國女留學生疑在美自殺,生前曾自感不如西方同學。這則新聞顯示出中國學生跨文化能力提高的重要性。願本專欄能為中國學生應對跨文化環境中的各種壓力提供一定幫助。 美國高等教育的課堂究竟重視什麼樣的能力?中國學生經常遇到哪些困難?提高哪些技能會有助於在學術上獲得成功?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對35位美國大學教授進行了訪談和探討。他們執教於各地不同類型的大學,涉及科學、人文、商科和工程等不同領域,其回答綜合起來可以較全面地代表美國教授的普遍看法。
  • 美國高校主動出擊 幫助中國留學生接觸校園文化
    原標題:美國高校主動出擊 幫助中國留學生接觸校園文化  中國日報網9月29日電(信蓮)據美聯社9月29日報導,部分中國赴美留學生融入當地校園、社會存在一定困難。考慮到中國學生人數眾多,有的美國大學專門開展課程、項目幫助他們。
  • 克拉克大學中國留學生申請越來越多,去美國讀克拉克大學怎麼樣?
    美國克拉克大學中國留學生申請越來越多,去美國讀克拉克大學怎麼樣?克拉克大學崇尚「小班教學」,平均每班上課人數僅為25人,99%以上教師擁有博士或以上學位。大學有兩科是舉國知名的,便是心理學和地理。海因茲.沃納學院是全美數一數二的心理學學院。
  • 美媒:中國留學生讓美國大學傷腦筋
    核心提示:對美國德拉瓦大學英語語言學院院長斯科特·斯蒂文斯教授而言,中國留學生就像他試圖破解的密碼。「如何影響他們?如何讓他們參與?」他說,「這都是傷腦筋的事。」
  • 北語開設中國文化英語講座 助留學生了解傳統文化
    北語開設中國文化英語講座 助留學生了解傳統文化 2014年11月03日 11:05   來源:光明日報
  • 這些年,美國大學為中國留學生開設的特色服務
    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湧入美國大學。根據門戶開放(Open Doors)最新發布的國際教育交流報告顯示,2013-2014年間,有超過27.4萬名中國學生來美學習,這個數量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不僅如此,中國留學生本科階段來美人數更是比前期增長18%。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休斯頓大學12名留學生赴川支教
    人民網北京5月30日電 近日,來自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和休斯頓大學的12名留學生來到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他們將在太平鎮初級中學開展為期一周的支教活動。 據了解,這一周時間裡,他們將結合自己的專業和特長,為同學們帶來語文、英語、歷史、信息技術等豐富課程。除了教授學科知識,留學生們還與同學們分享各自的夢想故事。課後,支教老師還走入同學家中,與學生同吃同住,近距離溝通,帶學生們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 美國這10所大學,對留學生很友好
    留學生選擇理想的學校,不一定單純排名為導向,也不一定非去一所美國人比例超高的大學,有時候「原汁原味的本地文化」演變成無處不在的怪異和冷漠。所以,你需要的是一所真正支持和包容國際學生,為我們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各種文化活動,重視留學生的大學!
  • 如何能在美國大學課堂拿到「A」的好成績?
    然而,事實證明,並不是每一位留學生都能如願以償,甚至有學生因課堂學習吃力而慘遭退學。 那麼,究竟如何能在美國大學課堂上拿到「A」的好成績呢?最關鍵的是,要了解美國等國家大學課堂學習所必備的技能。 說到學習,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教育方式,注重學生獨立和探究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