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教育圈」今天為各位圈友和家長盤點東城、西城、海澱三區教育格局最新變化,供家長幼升小小升初參考。近日,京教君將陸續披露各區學校布局最新動向,歡迎大家關注並分享。
東城區永外地區將添優質中學資源。據北京日報報導,東城區透露,匯文中學和文匯中學都將在這裡設置新校區。
東城區表示,依據東城區優質均衡發展優質資源整體布局規劃和東城區學區制義務教育綜合改革任務部署,匯文中學將在永外地區設立匯文中學初中部南校區,進一步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最大限度滿足公眾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
匯文中學初中部南校區與匯文中學初中部實行一法人管理,實行大年級組制,統一學籍、統一師資、統一教育教學活動、統一學業評價標準,統一升學方式;幹部教師將按組織程序與學校管理辦法由匯文中學統籌安排使用;校區幹部由校長任命、學校校務會通過,報經區委教育工委組織部備案後履職。
另外,文匯中學也將在永外地區設立文匯中學南校區,用於文匯中學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原十一中分校自2020年9月起停止招生。
來自文匯中學官微的消息,2020年2月,在東城區教委的統籌規劃下,北京市文匯中學繼續發展壯大,成立了文匯中學南校區,並於2020年7月正式招生。南校區的建成,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必將使文匯中學歷經二十三年變遷之後再次騰飛。
文匯中學南校區將實現與本校區學生學籍統一、管理標準統一、教學質量監控統一。學校以大年級組制整體協調教師隊伍,實現兩校區學生的全面管理,確保教學質量優質均衡發展。
「京城教育圈」了解到,十一中分校過去是招收公辦寄宿的,隨著原十一中分校更名為文匯中學南校區,東城小升初公辦寄宿入學方式今年也已取消。
昨天,海澱區2020年小學入學民辦學校招生計劃表正式發布。「京城教育圈」發現,今年海澱區共有16所民辦學校招收小學新生,其中有3所學校首次招收小學一年級新生,分別為青苗學校、人大附中分校和清華實驗學校。
據了解,青苗學校是今年首次在海澱開辦校區,而人大附中分校和清華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則是海澱的民辦名校,兩所學校加入小學招生的行列,不僅為海澱幼升小提供更多的優質學位,也為學校人才貫通培養創造了新的條件。
另外,海澱區將在海澱北部核心區籌建一所國際學校, 由清華附中承辦,學校坐落於中關村翠湖科技園。清華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稻香湖校區(即未來的清華附中稻香湖學校,暫定名)旨在為廣大學子提供高質量中西融合國際化的教育。該學校依照「五個一」原則,即「統一校園、統一師資、統一資源分配、統一教學組織、以及統一管理運營」,規劃與建設一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一所國際化民辦學校和一所國際化幼兒園。辦學模式為小班化、寄宿制和走讀制相結合的方式。
「京城教育圈」日前從權威渠道打探到,西城近期將計劃籌建多所重點純初中校,這些由名校支持打造的重點初中校將相對均衡地分布該區不同區域,其中最為關注的特點是面向全區招生,不局限於某個學區,從而為該區所有孩子提供自主選擇參加派位的機會。儘管對於寸土寸金的西城來說,尋找新的辦學空間並不容易,但目前教育行政部門已開始著手前期的籌備,預計2021年,西城將迎來1到2所全新的重點初中校。
除了正在籌備的一撥兒重點初中校,西城區正在發力推進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建設。去年開始招生的京華實驗學校、今年亮相的鐵二中小學部都是這一戰略的成果。其中,作為教改實驗校,在幼升小入學方式的設計上,京華實驗學校、鐵二中小學部都是面向全區招生派位入學,今年分別招收2個班和4個班。
文| 京教君
內容來源| 北京日報、京城教育圈
圖片來源| 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