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舍利子」只在高僧火化後會出現?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2020-12-13 溫故淮史

公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也留下了不少佛經。佛經上有「三字真言」,那便是「戒定慧」。「戒」即提高道德水準;「定」即保持平和的心態;「慧」即修得人生智慧。這三個字不止是對於佛教徒修行有利,而且對我們普通人為人處世也有很大的幫助。佛教講究「無欲無求」,修「戒定慧」是很多佛教徒所尊崇的,特別是那些得道高僧,他們修「戒定慧」甚至可以使得他們在死後產生珍貴的「佛舍利」。

「舍利」是音譯過來的,梵語為arīra。它指的是僧人死後留下的東西,包含頭髮、牙齒、骨骼等等的統稱。而對於那些修道成佛的高僧,圓寂後,往往會形成「舍利子」。據傳,公元前486年,釋迦摩尼去世後,給世人留下了84000顆舍利子,顆顆都是佛教人士精心留存的,可惜的是,經過時代的變遷,已經不知所蹤了。

對於是否產生「舍利子」,佛經裡面給出的解釋是,修煉「戒定慧」的程度,也就是說,你修行越高,產生舍利子的機率就越大。印光法師是民國四大高僧之一,他於1940年,以80歲的高齡圓寂,據說他火化就留下了「舍利子」。印光法師生前,他也曾談到過「戒定慧」修到一定程度能夠產生「舍利子」的言論,他說:「這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

現代科學也探究過「舍利子」產生的原因。經過縝密的科學研究,起初科學家認為所謂的「舍利子」不過就是人體內部的結石。確實,「舍利子」和結石在形狀和大小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用精密的儀器探得了二者的構造成分,卻發現有很大不同。

結石主要是人體內部膽固醇的結晶體,而「舍利子」則是火化後的結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對於「舍利子」的形成,有專家稱,是因為僧人們一般不吃肉,只吃素,素菜裡面有著大量的纖維和礦物質,這使得在人體內部形成了這種結晶物,經過火花之後,就變成了我們所見到圓形的「舍利子」。

對此也有人提出了異議,民間就有人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有人說,那些高僧大多會佩戴一些圓珠串,並將其掛在脖子上一起火花,與骨灰合為一體後就形成了「舍利子」,當然,這樣的說法雖然只是一般人憑空猜測出來的,可仔細一聽,卻有著一定的道理。

但科學家們並不認同,經過研究,科學家又得出了一個結論,他們認為「舍利子」的成分與人體的牙齒成分是最為接近的,而且相對於人體的其它部分,牙齒是最不容易被火化的,比如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自殺後,被他手下的助手一把火給燒沒了,卻單單留下了一顆牙齒未被燒掉,這就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例子。

當然,科學家們也不能夠完全肯定「舍利子」就是人體牙齒被火化後形成的,真正的形成原因,還有待他們進一步挖掘,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科學家能夠真正解答出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古代高僧圓寂火化後,為啥會出現「舍利子」?它到底怎樣形成的?
    古代高僧圓寂火化後,為啥會出現「舍利子」?它到底怎樣形成的?舍利是印度梵語的舶來詞,是指人死後的身體,在印度佛教中,僧人死後所留下的所有骨骼、骨灰,甚至頭髮等都成為舍利,而舍利子就是僧人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但至於它是怎麼形成,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科學解釋。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一直保持火化的喪葬傳統,而中國古代卻一直講究「入土為安」,所以佛教「舍利子」多出現於印度。
  • 高僧圓寂火化後產生舍利子,這個神秘的珠子到底怎麼形成的?
    筆者:三體-小遙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堅持以慈悲為懷,作為發源於印度的古老宗教,佛教同樣主張火葬,很多高僧圓寂後都會選擇這種方式處理後事。這原本並不稀奇,然而人們觀察到,很多得道高僧火化後都會留下一些五顏六色的結晶,在佛教中將其稱為「舍利子」。舍利子因其得來方式過於奇特,被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加上佛教本身博大精深,人們一時間無法理解舍利子形成的真正原因,即便如今科技如此發達,也無法真正對舍利子進行解釋。
  • 只有高僧火化後才有舍利子嗎?普通人也可以,舍利形成的科學解釋
    但是在這裡,舍利原來指的是「米粒」,是因為因佛舍利形狀像米粒,佛教才叫它舍利。所以佛教舍利本身只是在形容這種東西。舍利分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全身舍利就是指高僧去世後沒有火葬,而肉身完好無損,這種一般會被做成金身菩薩供奉。而碎身舍利則是高僧去世後火葬留下的遺骨,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就是碎身舍利。
  • 為何高僧圓寂後,火化出來的都是「舍利子」?它是怎樣形成的?
    在電視劇和電影當中,提及佛門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舍利子」這種產物,這也讓人感到好奇,為何高僧圓寂後, 火化出來的都是「舍利子」?它是怎樣形成的?實際上,「舍利」這個詞,來源於梵語arīra的音譯,是古代印度人對於死後身體總稱,而在佛教當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利子或堅固子,根據佛教徒的解釋,舍利子的出現,是因為經過菩薩的修行,或者是「戒定慧」的功德所燻修,近代的著名高僧印光大師也說,舍利子是修行人由於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
  • 得道高僧死後所化「舍利子」,到底是何物?怎麼形成的?
    在很多影視作品和小說中,得道高僧死後都會留下一名名叫「舍利子」的東西,而舍利子也被佛家視為至寶,可能有些人就好奇了,這個舍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為什麼千百年來一直被如此神話,又為什麼只有得道高僧死後才能化出舍利子呢?
  • 為何高僧火化後會有舍利子,而普通人卻只有骨灰?原來真相是這樣
    為何高僧火化後會有舍利子,而普通人卻只有骨灰?原來真相是這樣對於舍利子更多的是在電視上看到,通常舍利子是只有佛教的高僧才有的,接下來通常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很多人為了搶奪舍利子,而打了起來。舍利子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很神秘的存在。
  • 佛教舍利子,為什麼只有高僧圓寂後才會有?
    舍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也許它本身並沒有神奇的構成和含義,但是當人們在高僧圓寂後發現某些特殊的物品,無法確定其性質的時候,給了這些物品「舍利子」的稱號,並且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意義。佛教至寶舍利子,為什麼只有高僧圓寂後才會有?普通人會有嗎?以往的人們,無論是否信仰佛教,都認為舍利子只有高僧圓寂後才有,普通人並不會存在這樣的東西。
  • 舍利子是什麼?為何普通人沒有,只有佛教得道高僧火化後才有?
    在我國的各大城市當中都可以看到寺院的存在,如果了解佛教的人都一定會知道舍利子,就算不了解在電視中也一定看到過或者是聽到過。但是現在依然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舍利子到底是什麼,大家只知道舍利子是得道高僧在火化之後才會出現的佛教珍寶。那麼同樣生而為人,舍利子為何普通人沒有,只有佛教得道高僧火化後才有?
  • 死刑犯火化燒出聖物舍利子,舍利子到底是啥東西?
    所謂舍利子就是特指佛陀或高僧遺骨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結晶體,形似米粒。而這些舍利子就是修成正果的證明。佛骨舍利有意思的是,圓寂的和尚火化後變成舍利子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得道高僧,而普通人死後火化就是一把骨頭渣,這是為什麼呢?
  • 為啥高僧圓寂後會出現舍利,舍利子又是什麼?看完你就懂
    通過電視劇的了解,大家知道一些高僧圓寂之後會出現「舍利子」,這是為什麼了?舍利子又是什麼了?為啥高僧圓寂後會出現「舍利,舍利子又是什麼?看完你就懂!舍利子印度話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舍利子的形成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不過舍利子的形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風化是完全不同的。
  • 什麼是舍利子?為何普通人沒有舍利子,只有得道高僧火化後才有
    而說起旅遊,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喜歡去浪漫的海邊度假,而有的人選擇去懸崖峭壁或者是沙漠去探險;而有些人喜歡深入民間,了解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品嘗各地不同的特色美食;但是對於那些有佛教信仰的人們來說,在選擇旅遊勝地的時候,也會選擇跟佛教有關的一些地區,例如寺廟。什麼是舍利子?
  • 高僧圓寂,火化後為什麼會有「舍利子」,其實不是「結石」
    舍利子的產生和做好事沒有關係,主要是和生活方式有關係,可是你做好事會長命,這很重要。長期性食用某一種食材,在其中的一些元素在身體出現堆積,遺體火化的情況下遇熱就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結晶體。舍利子印尼話稱為馱都,也叫設利羅,翻譯漢語叫靈骨、身骨、遺身。是一個人往生,歷經火化後所留有的結晶。
  • 為何高僧圓寂後會有舍利子的出現?舍利子是什麼東西呢?
    據傳,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磐,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的真身舍利子。而舍利子就是特指佛陀或高僧遺骨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結晶體,形狀長的和米粒般大小,而這些舍利子就是修成正果的證明。
  • 舍利子到底是什麼?為何只有得道高僧才能擁有?
    舍利子我們對佛教的認知中,首先想到的是不吃葷。在佛教的理念中,萬物皆有靈性,一生貴於參悟佛道。有些得道高僧在圓寂之時,遺體火化會有舍利子的出現。那麼舍利子到底是為何物?小編也是翻閱文獻得知:舍利子其實就是骨水晶。01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舍利子對於我們來說相對有些神秘,在影視劇或者關於佛教的書籍中,舍利子之事才有所耳聞。一般來說,高僧死後火化產生的晶體被稱為舍利子。它是一種很獨特的產物,顏色可分為以下幾種:紅色、白色、黑色、藍色、橘黃色等等。
  • 舍利子是什麼東西,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那麼舍利子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其實人們常說的舍利子就是那些佛陀或者得道高僧們在圓寂之後,屍體經過火化後骨灰中的那些沒有煉化為灰燼的小塊狀固體。但是從科學角度來講,這樣的事情並不會發生。因為只要是人類死後,如果通過火化,能夠剩下的就只有骨灰了,絕不會有其他東西留下來。
  • 舍利子是什麼?高僧火化的時候才有,普通人為何沒有呢?
    佛教雖然不是中國本土宗教,但在和中國文化結合之後,便開始盛行起來,佛教的信徒也很多,我國的佛教在世界上都算是佛教大國了,在中國很多的大城市,都可以看見佛教寺廟的存在,那麼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這舍利子就是來源於佛教,很多的得到高僧在火化之後才會產生舍利子,那麼這舍利子到底是什麼呢?為何普通百姓沒有這樣的東西。
  • 為何高僧火化後會有舍利子,而普通人卻只有骨灰?看完長知識了
    為何高僧火化後會有舍利子,而普通人卻只有骨灰?看完長知識了關於舍利子,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所耳聞,但是一般人都只是聽過,卻從來也沒見過,而且對它並不是很了解。一般大家都只是從一些影視劇作品上知道的比較多,比如什麼佛骨舍利之類的。
  • 舍利子之謎:為什麼只有得道高僧死後才有?它究竟是什麼?
    佛教中僧人圓寂後所留下的頭髮、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而僧人死後肉身火化所產生的像小石頭一樣的結晶體稱為「舍利子」。最早的舍利子指的是世尊釋迦牟尼圓寂火化後所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型的結晶物。而佛陀所遺留的其他舍利子則形態不一,有較為稀少珍貴的蓮花狀舍利子及菩薩狀舍利子,更多的則是形似珍珠、瑪瑙、水晶、鑽石的舍利子,且光彩照人,絢麗奪目。除最早的釋迦牟尼佛祖舍利外,後世的得道高僧圓寂焚化後也會伴隨出現相應的結晶體,而一般的僧人所留下的只能是普通的舍利。
  • 佛教聖物舍利子到底是啥?為何僅火化的高僧才有,真要功德圓滿嗎
    舍利是人們經常聽到的佛教用語,它是梵語arīra的音譯,在印度就是「人死後的骸骨」的意思,僧人死後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都叫做「舍利」。而「舍利子」在很多種說法裡,是得道高僧火化後產生的結晶體,他們因生前戒定慧的功德,形成顆粒狀甚至五彩斑斕的微粒。
  • 為何得道高僧死後會留下舍利子?舍利子到底是什麼?有何神奇之處
    關於舍利子,大多數人只是道聽途說,但是沒有加以了解,那麼舍利子究其本質是為何物,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多數人去世後,往往是送至殯儀館進行火化,只能留下一盒骨灰。但是得道高僧去世以後卻可以留下晶瑩剔透的彩色珠子,它們的顏色五彩斑斕,漂亮至極,這就是我們提及到的舍利子。為何單單得到高僧去世後可以留下舍利子,普通人卻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