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純東:中國戰疫凸顯制度優勢

2020-12-11 光明思想理論網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制度優勢、民法典、脫貧攻堅、教育資源、自貿區發展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鄧純東:中國戰疫凸顯制度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院長鄧純東指出,中國戰疫中展現的極大的社會動員力、人民號召力、資源調度力,彰顯的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中國力量,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源於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概括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居於首位的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這一重要優勢,在疫情大考中充分彰顯。一方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方向、提供遵循。疫情襲來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並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推動有關地方全面加強防控。其次,確保黨的組織體系的整體力量。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響應黨中央號召,衝鋒在前、英勇奮戰,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摘編自《光明日報》

  【賈宇:民法典必將成為新時代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宇認為,在整個法律體系中,民法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繫最為密切,涉及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此次民法典草案的審議,是全面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內容。提交審議的民法典草案,集中反映了人民意願,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理念。草案系統全面規定民事權利體系,充實了我國民事權利種類,完善了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形成有效的權利保護機制,較好回應了人民的法治需求。民法典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的立法表達。草案第一條就明確,要「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充分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特徵。可以說,民法典草案凸顯著中華文化的印記,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作為新時代的法典,民法典草案緊扣時代脈搏,回應時代需求,體現時代特徵。例如,總則中提出「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原則」等等。我們相信,作為中國法治現代化的標誌之一,民法典必將成為新時代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摘編自《人民日報》

  【喬金亮:使億萬農民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喬金亮表示,面對仍然存在的農民弱勢、農業短板、農村落後的狀況,面對城鄉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面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形勢,更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尊重農民、幫助農民、支持農民。要扶農民一把,讓農民挑上「金扁擔」,使得億萬農民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讓農民挑上「金扁擔」,要厚植鄉村發展優勢,改善農民生活條件。要統籌城鄉資源均衡配置,推動人才、資金、土地、技術要素向農村流動。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讓農民挑上「金扁擔」,還要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改善農民生產條件。要著力解決農業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從農產品結構、抗風險能力、農業現代化水平上發力。以農業機械化率、農田有效灌溉率為突破口,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用科技技術武裝農民,用現代管理改造農業,優化農產品結構。

  摘編自《經濟日報》

  【付衛東: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

  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付衛東指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資金保障是關鍵。那麼,如何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呢?首先,地方財政要優化教育投入結構,分輕重緩急、優先順序排隊,分清楚哪些是重點,哪些可以適當壓縮,要具體化,不能大而化之,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其次,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財政政策與就業政策須協同發力。要把相關資金更多用在提高人力資本上,優先將資金用於就業培訓、技能提升等方面。再次,教育投入應著力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傾斜,存量資金優先保障、增量資金更多用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教育和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推動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

  【鄧志超、景建國:破解自貿試驗區發展「三重三輕」問題】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鄧志超、交通銀行離岸中心景建國指出,當前,自貿試驗區發展的「三重三輕」問題較為突出,即重「規則」輕「試驗」、重「引資」輕「引智」、重「跨境貿易」輕「離岸貿易」。「三重三輕」的問題正在制約自貿試驗區的高質量發展,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予以化解。一是鼓勵自貿試驗區大膽「試驗」。國家層面,可在審慎性和創新型之間權衡,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的空間,使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推動優化改革。為此,建議國家研究並劃定試驗禁區,明確禁區之外都可以嘗試。二是鼓勵發展離岸貿易業務。建議選定幾個自貿試驗區來進一步試點離岸貿易,明確區內註冊企業自動給予非居民身份,其後續所有交易皆可自動認定為離岸貿易。三是鼓勵金融政策創新與落地。建議人民銀行增設自貿試驗區內的離岸銀行牌照,允許區內商業銀行辦理本外幣的離岸銀行業務等,為離岸貿易提供有力支持。四是鼓勵制定具有吸引力的稅收政策。建議自貿試驗區對產業鏈上遊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入戶稅收優惠,繼而將企業成本降低傳導至整個產業鏈。五是鼓勵提升金融風險防控水平。國際上,一些自由貿易園區最終演變成了避稅、逃稅「天堂」。以此為戒,我國的自貿試驗區應該明確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在改革創新上穩步前行。

  摘編自《解放日報》

  (光明網記者 趙宇整理)

[ 責編:李澍 ]

相關焦點

  • 美國作家:中國抗疫舉措凸顯制度優勢
    【編者按】習近平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
  • 戰疫大考凸顯深圳社會治理效能
    戰疫期間,深圳充分發揮社會治理優勢,以務實有效的防控成果增進社會信心,以精準有力的發展舉措增強企業預期,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戰疫當前,如何把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統籌好,是對社會治理優勢發揮和治理效能的極大考驗。
  • 凝練職教扶貧經驗 彰顯中國制度優勢
    在我國全面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背景下,對職教扶貧進行全面、深入的實踐總結與理論凝練,以職教扶貧經驗彰顯中國脫貧攻堅行動的制度優勢,具有重大意義。職教扶貧經驗折射了人類減貧事業的中國擔當。在過去幾年,我國職教戰線全面落實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部署,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人力資源開發、技能培訓以及貧困地區受教育水平全面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推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 國外學者政要看抗擊疫情與中國制度優勢
    在疫情發生之初,有西方學者從固有觀念、概念和理念出發,對中國抗疫措施進行了無理的批評。但是,隨著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成果,國際學者、政要等紛紛認識到中國制度在抗疫鬥爭中發揮的強大效能。特別是在中國以其制度優勢迅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同時,歐美國家疫情防控依然形勢嚴峻。相比之下,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已經顯而易見。
  • 「戰疫密碼:中國之治」主題微宣講,這所學校喜獲佳績
    三湘都市報8月31日訊(通訊員 徐敏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下發《關於公布「戰疫密碼:中國之治」主題微宣講活動結果的通知》,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周少斌、陳中組成的宣講小組在湖南省本專科高校118組參賽宣講小組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江宇:從全民戰疫看國企制度優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江宇撰寫萬字長文《從全民戰疫看國企制度優勢》從政治、協作、效率、創新等7個方面分析了國企在抗擊疫情中的制度優勢。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需要更充分地發揮國企優勢。以下為您全文分享—— 國難思良將,板蕩識誠臣。
  • 吳家慶: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並對如何繼續鞏固和完善制度優勢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信心和決心。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院長、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 高毅哲 董魯皖龍 焦以璇 崔斌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3月10日下午3點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院長
  • 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
    新時代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新中國成立70餘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日益凸顯。
  • 在華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戰疫」經驗:科學精神、高效制度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文/李勇 張桂林 劉恩黎) 「現在,我感覺在中國比在其他地方都安全。」在重慶生活學習多年的烏克蘭姑娘奧莉婭說,中國政府和民眾在疫情期間的表現,讓她印象深刻。3月15日,重慶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從重慶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康復出院,標誌著當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全面開學是中國戰疫的成果和標誌
    武漢全面開學的這一刻,使世界從中再次看到中國戰疫的成效,再次彰顯中國制度的優勢,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效率。複課復學意味著城市不僅迎來經濟活力的復甦,也迎來社會活力的復甦。相比於復工復產,複課復學涉及到一系列城市保障和社會制度安排,全面開學本身說明了中國社會的韌性,說明了中國制度的治理效能。一些外國網友驚嘆之餘送上祝福:「我為他們感到高興,嚴格防控得到回報。」
  • 戰疫情 眾志成城
    代表委員們表示,經歷頑強奮鬥和不懈努力,中國有效遏制了病毒傳播,為全球戰疫作出了重要貢獻。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中國共產黨的巨大能量威力盡顯;全面部署、全面動員,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制度優勢充分釋放。
  • 中國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優勢所在
    這些顯著優勢,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深刻揭示了黨領導人民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的深層奧秘,深刻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能、為什麼行、為什麼好的歷史之問。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最大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
  •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結構優勢及效能轉化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共同創造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形成了中國共產黨一黨執政、八個民主黨派多黨參政的複合型政黨制度結構,並以其獨特而鮮明的結構優勢在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樞紐作用。
  • 從制度優勢到制度自信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論觀點提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   新中國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取得,有著深厚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
  • 戰疫復工雙重奏:企業擔當與煥新之路
    戰疫復工雙重奏:企業擔當與煥新之路金羊網  作者:黃啟兵  2020-03-12 奏響戰疫復工的雙重奏,合力唱響抗擊疫情、恢復重建的奮鬥者之歌
  • 人民民主彰顯中國制度顯著優勢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新中國7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巨變無論就其深刻性和廣泛性而言,都是舉世矚目、世所罕見的。新中國的成功有著什麼獨特的原因或優勢?在人們的各種討論中,有一個看法越來越成為共識,那就是:中國有著獨特的制度優勢!
  • 樊鵬:中國制度能力優勢體現在哪
    立足於歷史經驗和改革實踐,中國政治體制久經考驗、能夠繼續擔負歷史使命的關鍵,在於黨和國家強有力的制度能力,新時期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就要更加注重中國自身的制度優勢,它們是中國穩定發展的「壓艙石」。
  • 界首市開展「綻放戰疫青春 堅定製度自信」主題團日活動
    界首市開展「綻放戰疫青春 堅定製度自信」主題團日活動 2020-05-15 12:22:01   來源:安青網
  • 東航西北開展「堅定製度自信 綻放戰疫青春」 藍天黨小組主題活動
    東航西北開展「堅定製度自信 綻放戰疫青春」 藍天黨小組主題活動 2020-12-14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