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鏡明
題丨浙大教授鄭強:英語過分佔用學生精力,應踢出高考,引網友回懟
浙大教授鄭強一直以敢說真話,不弄虛作假而聞名學界,尤其是與易中天老師之間你來我往的調侃,一時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鄭強教授在對待英語學習問題上的言論,一石激起千重浪。他認為:英語僅是一門語言工具而已,現在大多數人的刻苦學習,對於將來毫無作用。與之相反的是,還大大佔據了學生時期的學習經歷,屬於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首先這個觀點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符合主流價值觀;而且鄭強作為浙大教授肯定也深諳教育之道。可為什麼會引起網友的怒懟的?
屁股決定腦子
今天的中國縱然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可相較於各行業的頂尖水平,仍然存有一定的差距,這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那些科研技術領域,不能單靠人數來堆出吉尼斯紀錄來。
就以教育領域為例,二〇二〇年USNEWS世界大學排行前十位,分別為: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華盛頓大學,沒有一所是我們中國的大學。
那我國名校排行在多少位呢?清華大學第三十六位、北京大學第五十九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百二十八位、上海交通大學第一百三十六位、浙江大學第一百五十七位、南京大學第一百六十八位、復旦大學第一百七十一位,剩餘大學未列入前二百之內。
雖然這個排名肯定不準確,也不客觀,但至少是世界範疇內最為權威的排名之一;同時也絕不能代表,只有好學校才能誕生頂尖人才的可能,但頂尖人才大多出自名校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的!
英語僅是種語言工具而已,這個也是肯定的,但恰恰是這種語言掌握了國際頂尖科技的話語權,很多領域內的專有名詞,只存有英語的叫法。那麼,如若不努力學習英語,如何才能融入其中?縱然這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較為遙遠,可是外企並不遙遠。現在名校畢業的,有幾個會將國內企業視作自己優先選擇的目標?
在國家發展的高度上,絕對不能因噎廢食,不能輕視英語的作用,當然弄得如何重要也肯定不是很合理。
腦子決定思考
當然以鄭強教授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他的回覆也沒啥太大的問題。畢竟,教育領域過分重視英語,積病已久,應該有人跳出來發出別的聲音。而鄭強教授做到了這點,同時也希望能夠有所效果,但也僅限於此。
教育本身就是大網捕魚的過程,從人的根性上來講,在未取得任何成就之前,誰都無法斷言這個人無法成為人才,可是成為頂尖一流的人才機率實在太低;相較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學習教育做直接的效果就是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生存狀況,即賺取更多的錢財來貼補家用。
對於頂尖人才來說,英語不得不學,因為目前英語是全世界各個科研領域應用層次最高的語言,如若真的想要了解行業內的動態,必須要有良好的英語讀寫能力,尤其是專業領域的信息儲備量,不然就是「兩眼一抹黑」的瓶頸。
這種現象,尤其在學界最為普遍,基本上國內各大頂級高校評選職稱或是肯定一個人在專業領域所做出的貢獻時,多是以國外的頂級期刊發表情況定英雄。
對於一般人來說,也是如此。即便是對於英語及專業儲備知識儲備量沒有像頂級人才那樣苛刻的要求,最少也要讀寫、口語沒什麼問題。
這種現象,尤其體現在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大多是以世界五百強、外企為入職目標的職場新人。首先,學歷、畢業院校就是一塊敲門磚;其次,能掌握英語,或是其他外國語種者優先,這幾乎成為外企招聘的最低標準。
綜述:努力學習英語不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而是階段性的目的,以實現「師夷長技以制夷」。故而,現階段的英語教育,至少還不能被踢出主科、高考的行列之中!
作者自薦:
1)虐貓:山東理工大學生獸性行為固然殘忍,可罪魁禍首仍然逍遙法外
2)《驚雷》是翻遍《道德經》寫的?是老子給你底氣,如此口出狂言?
3)為啥《驚雷》這種三無麥曲,泛濫成災?和真正的音樂比差在哪裡?
4)馬蓉秀書法,拉王寶強下水;網友說:你有本事和徐靜蕾比比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片來源網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