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川並沒有鐵路,為什麼會引領全國發生保路風潮?

2020-12-19 騰訊網

20世紀初,全國轟轟烈烈的鐵路風雲成為壓垮清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遠在西南腹地的四川是保路風潮最激烈的地方,除了成都平原,全省是以山地丘陵為主,清朝末年的四川並沒有鐵路,為什麼會因為要修建鐵路這一「民生工程」而鬧起巨大風波?為什麼說保路風潮是促成辛亥革命的導火線?這是一段似乎人人都有聽聞,但其實可能並不大了解的歷史。

成都市人民公園內的保路紀念碑

一、修建鐵路的背景:到底是「民營」還是「國營」?

甲午戰爭後,鑑於鐵路對國防的重要性,清朝決定籌集資金自辦鐵路。因資金匱乏,還是從國外貸款為主。1897年,利用外資修建的津盧鐵路建成通車,盧漢鐵路、粵漢鐵路、津鎮鐵路相繼上馬,到1904年,先後建成鐵路一萬三千餘裡。

隨著鐵路項目潛在巨大利益,許多辦洋務的官商覺得眼紅,紛紛向官府要求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用外資官辦的建路確實存在不少問題,鐵路的管理權、用人權、稽核權、購料權都由洋人掌握,一旦中方借款到期還不上,外方就會把鐵路佔為己有,勢必嚴重危及國家利益和安全。

清朝原本在1897年初就成立鐵路總公司,考慮自己獨立建造鐵路。不過,在鐵路總公司督辦盛宣懷、湖廣總督張之洞等大臣看來,民間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來修築鐵路,原則上這還是一種與洋人談判拉鋸的籌碼。

盛宣懷塑像

經過盛宣懷等人一番運作,1898年4月,清朝又與美國合興公司籤訂《粵漢鐵路借款合同》,將粵漢鐵路的承建權交給美國人。沒多久,不但英國不大滿意由美國人佔據華南地區巨大利益,就中美雙方在鐵路附近開礦問題上也產生分歧。

美方私自將三分之二的股權賣給比利時萬國東方公司,湖北、湖南、廣東三省紳商強烈要求收回路權,這時清方才真正向民營商辦傾斜。

拖到1903年,官府明確宣布對民營鐵路公司不再派監督總辦等角色。又頒布《鐵路簡明章程》,允許各省官商自集股本興修鐵路幹線與支線,商辦的鐵路公司開始陸續建立。1906年,航運、鐵路、電報、郵政等統歸郵傳部專管,其中的重頭戲就是鐵路建設。到1910年,民間各地成立了17家鐵路商辦公司。

這幾年間,清朝在民間激烈反對情緒推動下,也收回了一些鐵路路權。比如粵漢路權已轉給美國的華美合興公司,但中方找到美方違約的證明把路權收了回來,不過高了一倍的675萬美元贖回承建權。此後,各省商紳於1905年至1908年都發起贖回滬寧鐵路、蘇甬杭鐵路、廣九鐵路承辦權的行動。

所以,清末的保路原本涉及不少省份。但從另一方面看,正如盛宣懷、張之洞等人所慮,雖然民眾是出於愛國心,但民間商紳大多數並不懂洋務,同時缺乏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要獨立自主建造鐵路幾無可能。

辦洋務著稱的張之洞

雖然清朝官府將這一事務允許民間商辦,但各地實際無法籌集到修路所須的巨額資金。其中還有一個客觀現象,官府迫於輿論壓力,對修路一度放鬆管理,實際各省各自謀劃,缺少統一督導,修路標準不一,根本沒有互聯互通的打算,使得自主修路也成為一鍋亂局。

即便當時做得比較好的粵漢鐵路公司,花了約1000萬,實際只鋪設了40英裡鐵路。

當時澳籍華人雪珥對民營商辦鐵路評價說:「面對鐵路這一資金、技術、管理饑渴型行業,民營資本不僅先天疲軟,而且其腐敗與內訌,因比國有企業缺少監督和制約而變本加厲。17家民營鐵路公司,家家都是烏煙瘴氣、醜聞迭出……」

再到1911年,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等再次建議朝廷宣布鐵路幹線國有,原本是一項必要措施,但官府做法失當,毫無協商善後的意思。這一舉措的背後雖說有收拾亂局的初衷,但同樣還是涉及盛宣懷打算同外資四國銀行借貸還債之意。

因此,最終保路風潮的性質漸漸起了變化,原本是從單純國人為了保護路權而與洋人有不滿爭奪,變成了摻和國內民間與官方的複雜衝突。

保路紀念碑上浮雕,當時四川並沒有鐵路

二、四川鐵路籌辦陷入一場「扯皮」

四川鐵路問題的爆發,起因在端方受盛宣懷推舉出任川漢粵漢鐵路總辦大臣。端方本人並沒到四川,而是到兩條鐵路的樞紐武漢待著。

當地的湖廣總督瑞澄與端方暗中較勁,端方就逼迫四川總督趙爾豐儘快完成鐵路國有。盛宣懷在背後要與四國銀行繼續完成交涉,利用鐵路修築權向外國借總額為六百萬英鎊。激起湘、鄂、粵、川人民的反對,尤以四川最為激烈。

四川當時並沒有鐵路,整個西南地區就雲南毗鄰越南法國殖民地,境內有法國人在1903-1910年完成的滇越鐵路雲南段,是當時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中國的第一條國際鐵路,從昆明直通越南,全長480多公裡,時速不到40公裡。直到今天,雲南部分地段還把這一小火車作為旅遊項目在使用,因為法國人當時的鐵軌只有一米寬。

清末由雲南法國人造的米軌鐵路

四川修鐵路的股金不僅來自紳士、商人、地主,還有大量農民,佔很大比例,之前總督錫良成立川漢鐵路公司,首期籌劃武漢到重慶段,這是改善四川以山地為主,便於省內鄉紳、民眾或出行、或買賣的一項重大舉措,雖然有攤派的嫌疑,但畢竟得到省內各地民眾響應。

忽然朝廷朝令夕改,宣布「鐵路國有」不說,還拒不歸還四川的股金。

從甲午戰爭到庚子事變,四川分擔賠款已200多萬兩,再加上修路的民間「租股」,令許多平民百姓喘不過氣,保路史料稱川民「賣妻鬻子、傾家破產者不知凡幾」。

6月13日,四國借款合同寄到成都,由羅綸起草文章,逐條批駁,並聯合2400餘人請求王人文代奏朝廷,希望能夠退還股金。1910年底,川路公司已經實收股金1198萬兩,其中,官府投資23萬兩左右,巴蜀商人投資245萬兩,普通民眾繳納租股達928萬兩。這些錢究竟有沒用到修路讓人十分懷疑,當時公布有用於鐵路公司的辦公經費花費200餘萬兩,投資銅元局損失200萬兩,在上海投資橡膠生意損失300多萬兩……似乎根本就沒有用於籌劃修路。

從武漢到重慶的實際鐵路數據幾乎為零,按當時工作進度,推算要完成川漢鐵路至少需要90年。可想而知當時川人對「鐵路國有」舉措的失望和憤慨……所以,巴蜀民眾強烈希望官府將股金退還,但官府對此居然敷衍塞責,大有侵吞之意,還對當時的民間保路組織,懷疑被同盟會等操控,形成一種敵視,終於四川民眾對清朝官府的不滿激變成了1911年轟轟烈烈的保路風潮。

1911年9月7日上午,總督趙爾豐稱北京有好消息,將四川保路同志會,四川省諮議局、川漢鐵路公司股東會的首腦蒲殿俊、羅綸、鄧孝可、張瀾、顏楷、胡嶸、江三乘、葉秉成、王銘新等人哄到督署看電報,隨即加以逮捕,企圖以此打壓保路行動,頓時將這一風潮的性質來了一個大變化,激起全川上下的同仇敵愾之心。

趙爾豐對保路同志會進行大搜捕,還對同情他們的群眾下令開槍,擊斃群眾數十人,還下令三日不準收屍。

保路的悲劇釀成一股全省的大變,最終成為武昌方面的導火線。

三、四川保路風潮為什麼會是武昌首義的導火線?

對於涉及在保路風潮中顯得心狠手辣的趙爾豐,本來是前總督錫良一手提拔的心腹。

從錫良在山西任巡撫時,趙爾豐就被任為靜樂知縣。1903年,錫良調四川總督,趙爾豐跟著入川,先後任永寧道、建昌道。

趙爾豐像

趙爾豐為人勇敢果決,在地方就素來以嚴酷著稱,很受錫良賞識。當時在川西藏區進行改土歸流,趙爾豐成績顯著,受到朝廷嘉獎。在錫良離開四川以後,就讓其接任,不久趙爾豐還前往任駐藏大臣,由其兄趙爾巽頂替到1910年。

趙爾豐回到成都以後,其兄調去東北。四川的保路呼聲已經十分強烈,很多人對趙爾豐在這股風潮中是一個大反派人物。朝廷在這一時刻派趙爾豐回任四川總督,顯然就是希望藉助其果決勇猛的手段,為盛宣懷、端方順利完成鐵路國有舉措。

但是,實際上這場悲劇根本不是趙爾豐的本意,他就不希望對此採取過激方式。之前,趙爾豐與其兄趙爾巽常有聯繫,對四川局勢變化一直很清楚。趙爾豐認為「四川百姓爭路是極正常之事」,他一面開導民眾,一面電懇內閣「籌商轉圜之策」,甚至他還請求朝廷查處盛宣懷。

但朝廷方面十分依賴盛宣懷籌款,對趙爾豐所陳四川民情置之不顧,反而電飭要求從速解散群眾。趙爾豐處於任上被逼無奈,只能執行命令。所以,趙爾豐才有誆騙保路各方首領到督署看北京電報一幕,希望對一夥保路組織首領施壓,但沒有效果,最終才變為強硬手段,無視民眾生死。

保路會張貼的通告

到9月中旬,趙爾豐緊閉成都城門,各街加兵防守,封鎖郵電交通,加派人手搜捕同志會成員和青年學生,查繳所有宣傳保路的報刊,激起巴蜀各地保路同志軍揭竿而起。成都附近州縣廣大民眾都參與進來,稱呼同志軍或國民軍,在同盟會員和哥老會首領秦載賡、龍鳴劍、侯寶齋、張捷先、張達三等人率領下圍攻省城,在城郊紅牌樓、犀浦等地與清軍交火。十餘天內,「每縣數起,每起數千或至數萬」,據說達20萬之多。

不管是否有正規組織,與清軍戰鬥不下數百次。趙爾豐一面派兵,一面通電求援。清廷急調六省派兵赴川,又催促端方迅速啟程西上「查辦」。

四川保路風潮遍及全省,重慶為川漢鐵路修建焦點,重慶鄉紳民眾在出資修路方面,為全省之最。1911年抗議重新收歸國有大會,重慶有6000民眾聚集在萬壽宮、禹王廟反對官府再次出賣路權,認為事關「生死存亡」。周邊各縣各級保路組織團體紛紛成立,連婦女界都成立了五六百人的保路團體。

重慶保路風潮與成都的區別是,一開始就屬於同盟會梅樹南、朱之洪、劉祖蔭、李時俊等人的領導,有鮮明的鬥爭方向,與成都蒲殿俊、羅綸等傾向實行立憲主張不同。

最後一部官修史書清史稿總編撰是趙爾豐的哥哥趙爾巽

全川保路大會舉行期間,重慶方面朱之洪到成都,事先就表態:「蒲、羅均未足與謀」,認為同盟會應把握時機,鼓舞民眾加入改天換地的新潮流。因此,朱之洪與龍劍鳴等在成都的同仁聯絡,隨後趙爾豐手段強硬,成都發生罷市罷課,重慶緊跟步伐,當地日本、德國等洋人都看出危機,全川保路風潮的性質已經發生變化。

9月底,在吳玉章、王天傑領導下,榮縣率先打出獨立旗號,因調集數省清軍趕赴四川解決危機。10月,武昌新軍才順利取得了辛亥勝利。

武昌勝利也鼓舞全川上下爭取勝利,11月,重慶新政府成立,趙爾豐見大勢已去,釋放蒲殿俊、羅綸、張瀾等人籤訂新條約,也組成以立憲方為主的新局面。

1911年底,同盟會尹昌衡為首的新軍攻入成都,蒲殿俊、朱慶瀾等出逃,趙爾豐被梟首,成都改組為新軍控制的協作團體,然後與重慶方談判,新任四川都督府都督尹昌衡、副都督張培爵在成都就職,致電南京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報告全川實現新的統一。

相關焦點

  • 【哈爾濱革命史志】「一一·九」運動與四川保路運動之比較研究
    學界對於四川保路運動、辛亥革命等發生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大事件已有不少關注和研究,但是,對於「一一·九」運動此類發生在一定區域內、特定時期的歷史事件的關注和研究還較為缺乏。如果因時間久遠就忘卻它在抵抗日本侵略中發揮過的重要作用,歷史不會原諒如此的忽視和遺忘。
  • 【方志四川•紅色文化】吳曉鈴 ‖ 榮縣軍政府舊址: 見證全國第...
    20世紀初,為了反抗帝國主義掠奪中國鐵路主權,四川留日學生首倡在成都設立「川漢鐵路公司」,以集股的方式自辦川漢鐵路。1905年至1911年,售股達到了一千七百餘萬兩。然而,當年5月,清政府宣布鐵路幹線國有,並與美、英、法、德四國銀行團訂立借款合同,公開出賣川漢、粵漢鐵路的修築權。消息傳到四川,惹來眾怒,四川保路同志會在此背景下成立。
  • 清末巴中保路運動與同志軍起義
    1900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巴州中學堂」研習新學,畢業後,考入「保寧師範學校」,後再升「四川法政學堂」。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織同盟會,孫洪震與同鄉董修武、李炳南等加入同盟會,孫洪震後任國民黨理事。1911年,保路運動爆發,9月,他受保路同志會總部的派遣,到川北策劃響應,聲援保路運動。
  • 四川客家博物館:客家人為什麼被稱為「東方猶太人」?
    通過洛帶的湖廣會館,我們用三期時間介紹了著名的「湖廣填四川」運動。而這個因為「湖廣填四川」修建的四川湖廣會館,為何會在2003年被闢為四川客家博物館呢?這裡是全川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區之一,他們正是清初「湖廣填四川」大潮中客家移民的後裔。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客家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族群,甚至有些學者稱之位「東方猶太人」。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
  • 保鐵路安全,湖南舉行路地協同應急「大練兵」
    安全是鐵路運輸的生命線,合「你我」之力,把危險早早地阻之於門外,防患於未然,是保障安全的最佳措施。目前,湖南鐵路運營裡程達5691公裡,其中高速鐵路1730公裡,居全國第四位。為抓實抓細鐵路安全防範措施,湖南省委省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專題研究部署鐵路路地協同機制建設,主要領導高位推動,分管領導專項協調,相關部門和屬地政府逐項落實,形成了治隱患、建機制、控風險、保安全的濃厚氛圍。預防鐵路安全事故,隱患整治是關鍵。
  • 清末鐵路之爭,解釋了「為何搬張桌子都要流血?」
    幾乎沒有人會反對修鐵路、通火車,然而在清末年間,在那個火車剛進入國人眼中的時候,大多數人卻是反對修鐵路。1875年,上海英人自建了一條吳淞鐵路,開始了清末鐵路之爭。1880—1881年間,臺灣巡撫劉銘傳倡導修京清鐵路,遭到清廷多數官員群起攻之。
  • 清末保定在京津保區域郵政電信系統中的地位考略
    光緒初年,直隸總督李鴻章為加強直隸的軍事戰備,主持架設了多條電報線路,聯通了京津保的電信通訊網絡;1899年創辦的隸屬於北京郵政總局的保定郵政局和陸續建立的各縣郵政局、所,使直隸郵政融入了京津郵界範圍。清末京津保區域近代郵政電信系統的建立與發展推動了京津保甚至全國信息聯通的近代化進程。
  • Burberry 引領雙肩包風潮
    (原標題:Burberry 引領雙肩包風潮) 從去年開始,雙肩背包登上各大品牌的
  • 四川名字的由來有哪些?為什麼叫四川?
    四川,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長江上遊地區,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名副其實的西南交通樞紐。四川因土地肥沃、物產富饒、資源富集、風景優美被譽為「天府之國」。那麼為什麼叫四川而不是西川,五川呢?
  • 兩張照片引領風潮什麼梗?
    兩張照片引領風潮什麼梗?時間:2019-03-19 14: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張照片引領風潮什麼梗? 美國網友布瑞安羅曼近日曬出兩張照片,引發了一股撿垃圾挑戰的風潮。
  • 廣西柳州:路地聯手共保「平安路」
    原標題:廣西柳州:路地聯手共保「平安路」人民網柳城6月15日電「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麼不能向行駛的火車扔石頭,不能在鐵軌上行走嗎……」「我知道,我知道……」6月12日,在柳江縣成團鎮甘塘國稅希望小學,來自柳州車站團委、安全科的志願者和成團鎮黨委工作人員正在與學生們進行愛路護路宣傳
  • 載灃執政期間,發生了兩起「搶米風潮」,制定政策不足成效不大
    在載灃執政期間,發生了兩起影響巨大的「搶米風潮」,即「1910年湖南長沙搶米風潮」和「1911年浙江搶米風潮」。湖南自1901年至1909年間不斷地荒災,最終引起了1910年湖南長沙搶米風潮的發生,該事件對清末民變產生重要的影響,當時的湖南巡撫岑春蓂將此事上報朝廷,於宣統二年(1910)三月五號、六號《湖南巡撫岑春蓂為省城饑民拆毀教堂警柵事致郵傳部等電》《湖南巡撫岑春蓂為長沙饑民燒毀撫署教堂事致東三省等督撫電》二份電文中寫道:「萬急,郵傳部堂憲鈞鑑……初四日因饑民在南門外排食聚眾,巡警道出城彈壓被毆傷
  • 李章鵬|清末中國的近代人口調查
    法部的通知與民政部主持的全國戶口普查顯有不同,不過,在實際普查中,清政府也要求王公住所釘以不同式樣的門牌以示尊崇,也要求特別調查船戶、棚戶等,並要求調查員特別注意一些危險戶別,並在備註中註明。目前還沒有其他證據可以證實,法部的要求在全國得到推行。
  • 四川省人民政府與中國鐵路總公司籤署關於推進四川鐵路建設的會談...
    四川省人民政府與中國鐵路總公司籤署關於推進四川鐵路建設的會談紀要 《關於推進四川鐵路建設的會談紀要》。
  • 清末為什麼要改革?
    以這個標準,清末的洋務運動(自強運動)談不上是改革,用李鴻章的話來說,頂多是裱糊,修修補補。當然,如果沒有這樣的修補,後來的改革,也就沒了基礎。在中國歷代王朝中,清朝應該是最保守的一個。墨守成規,是這個王朝的個性。對於它來說,即使是修補,小修小補,如果沒有足夠的壓力,它也不會做。嘉道年間,由於河道的淤塞,大運河系統的漕運,變得少慢差費,成本逐年增高。
  • 清末川滇邊區的聯防與聯治
    ⑤為了因應變局,丁寶楨提出了川藏一體的安防觀,「且查川省門戶在前後藏」,⑥而英人所據印度「近在西藏肘腋,稍一有事,即掣動全川脈絡」,⑦「設藏路一開,則四川全境終失,川中一失,則四通八達,天下之藩籬盡壞」。⑧因此,丁寶楨將西藏邊防與四川邊防結合起來,提出了「固川保藏」的初步設想,奠定了清廷「固川保藏」的認識基礎,開啟了加強川藏經營,進而「籌邊援藏」的先河。
  • 啊咕咔咔美蛙魚頭實力超群 成蛙主題時尚風潮的引領者
    但不知你發現沒有,餐飲行業非常少見有專業的牛蛙餐廳出現,這也讓很多鍾愛牛蛙類美食的朋友覺得不可思議。啊咕咔咔美蛙魚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行業空白,也為品牌合作者帶來了可觀的收益。這些年來隨著民眾生活理念、思想意識的轉變,對食品安全、食品健康的關注度也在大幅提高,這促使很多餐飲經營者在經營思路上做出轉變,使得健康的餐飲風潮逐漸蔓延全國。
  • 張陽陽新歌驚喜上線 引領Old Fashion新風潮
    張陽陽新歌驚喜上線,引領Old Fashion新風潮。推遲新歌發行,號召樂迷集體祈福。對於此次事故,張陽陽團隊也表示會盡其所能予以幫助和支持。公司對張陽陽的決定非常支持,不惜放棄原定的整套宣傳策略,推遲公布時間,重新制定發行計劃。引領Old Fashion風潮《做你的Gentleman》倡導現代男性重拾紳士主義:愛不掛在嘴邊,用行動來表現。當男女平等潛移默化地變成這個時代新的標籤,對女性的溫柔、體貼、保護則被越來越多的男性遺忘。
  • 全國首個鐵路軍事運輸實訓基地在合肥建成使用
    全國首個鐵路軍事運輸實訓基地在合肥建成使用 顧嶸 章旭輝/微信公眾號「東部戰區」 2017-08-11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