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
這個春天,依然有電影相伴。4月13日至4月28日每晚8:05,珠江電影頻道推出的《嶺南電影·原色展播》將集中播放一批獨具嶺南特色的經典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珍貴的膠片影像均經過原色修復。
據悉,本次參與展播的影片包括《七十二家房客》《跟蹤追擊》《大浪淘沙》《海外赤子》《山葉魚檔》《警魂》《孫中山》《花街皇后》《商界》《特區打工妹》《安居》《鄧小平》《所有夢想都開花》《秋喜》。這14部不同時期的嶺南電影代表作,承載著珍貴的記憶,展現中國人對於生活的追求與感悟。
【技術揭秘】
物理修復+數字修復,逐幀處理
這次展播的影片,有不少是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老片」,其原有的影片畫質已不能滿足當下的電視高清播放需求。為此,這些影片全都經過了精心的原色修復和調光調色,將以全新的面貌與觀眾重逢。
膠片原色修復的工藝流程十分複雜,需經過膠片的物理修復、數字修復、音頻修復以及高幀率製作等工序,動用設備包括膠片洗印設備、超聲波清潔設備、膠片掃描儀、畫面手動修復設備、數字音頻設備、顏色校正設備等。不少老膠片因年代久遠,已經產生了發黴的斑點,需要修復師們先仔細清除這些黴點,再進行「膠轉數」,在老膠片變成數字版本後再進行數字修復。
數字修復的工作更是繁瑣和細緻,要求修復師們一幀幀地對畫面進行處理,修復畫面瑕疵。此外,老膠片的偏色、褪色也是常見問題,需要通過調色步驟來解決。經過「粗修——精修——調色」三個階段的工作後,修復師們將黑白影片恢復當初的亮度,讓彩色影片的色彩達到和諧統一,這些老影片方能煥發出新的光彩。
【選片揭秘】
14部嶺南電影,各有時代烙印
本次展播選擇了《七十二家房客》《山葉魚檔》《特區打工妹》等14部經典嶺南電影,每一部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觀看這些電影,今天的觀眾便仿佛打開了通向過去的大門,近距離了解各年代中國人的人生態度與生活追求。
《七十二家房客》
導演:王為一
主演:文覺非 譚玉真 謝國華
年份:1963
簡介:《七十二家房客》是新中國第一部內地與香港合拍的電影。影片聚焦嶺南草根人物,用輕喜劇的形式,記錄發生在廣州西關平凡小人物身上的人情冷暖和家長裡短,盡顯粵語喜劇精華。
《跟蹤追擊》
導演:盧珏
主演:林嵐 史進 陳天縱
年份:1963
簡介:影片是導演盧珏繼《羊城暗哨》之後的又一力作,講述羊城公安在廣大群眾的配合下跟蹤追擊,一舉擒獲特務的故事,是中國反特電影的經典作品。
《大浪淘沙》
導演:伊琳
主演:于洋 簡瑞超 劉冠雄
年份:1966
簡介:影片講述革命年代幾個不同出身和信仰的知識青年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
《海外赤子》
導演:歐凡 邢吉田
主演:秦怡 史進 陳衝
年份:1979
簡介:講述上世紀七十年代華僑歸國的故事。影片中的秦怡溫柔端莊,陳衝明麗青春。片中一首《我愛你,中國》至今傳唱不衰。
《山葉魚檔》
導演:張良
主演:張天喜 黎志強 楊麗儀
年份:1984
簡介: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以個體戶為主角的電影,表現手法鮮活,充滿嶺南風情。
《警魂》
導演:王薇
主演:馮遠徵 蔡鴻翔 劉交心
年份:1994
簡介:這是一部取材於真人真事的現代警匪片,塑造了一個可親可敬的當代人民警察的形象。這也是馮遠徵首次擔綱電影主角。
《孫中山》
導演:丁蔭楠
主演:劉文治 王詩槐 張燕
年份:1986
簡介:影片講述了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等人幾經挫折為中國尋找出路的故事。
《花街皇后》
導演:曹徵
主演:普超英 左翎 張天喜 魯牛
年份:1988
簡介:影片通過計程車司機和賣花姑娘的經歷,呈現廣州的生活風貌。
《商界》
導演:胡炳榴
主演:張豐毅 陳寶國 王偉波
年份:1989
簡介:影片講述商業浪潮下,不同的人面對殘酷商界的求新求變。陳寶國和張豐毅飆戲。
《特區打工妹》
導演:張良
主演:劉爽 劉燕軍 王穎
年份:1990
簡介:影片講述了第一代打工妹離開家鄉到特區工廠打工的故事。不一樣的性格,不一樣的選擇,讓她們走上不一樣的人生之路。
《安居》
導演:胡炳榴
主演:潘予 白雪雲 孫敏
年份:1998
簡介:影片講述年過花甲的阿喜婆、鐘點工珊妹以及其他街坊鄰裡的生活故事,展現經濟轉型期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真情。
《鄧小平》
導演:丁蔭楠
主演:盧奇 王蘇婭 劉殿臣
年份:2003
簡介:影片再現了鄧小平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風範,展現一代偉人的情懷。
《所有夢想都開花》
導演:鄭華 潘鈞
主演:蔣勤勤 張錚 陳芷菁
年份:2007
簡介:影片講述五位來自不同地區的青春女性的奮鬥故事,展現新一代農民工對新生活的美好嚮往。
《秋喜》
導演:孫周
主演:郭曉冬 孫淳 江一燕
年份:2009
簡介:影片講述廣州解放前夕地下黨員勇鬥特務頭子的故事,是一部驚心動魄的諜戰大片。
編輯: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