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張海軍 圖/陳立新)想要自家寶寶吃原裝進口奶粉,穿實惠又好看的衣服,玩好玩又安全的玩具……為了寶寶,媽媽們總是不吝於花錢。而且每個寶寶基本上都有4-6位有購買能力的親人。隨著「二孩」政策的施行,廈門的母嬰用品店像雨後春筍般冒出,這兩年,面對線上「氣勢洶洶」的電商「侵襲」,線下實體店面臨著新突圍戰。
【市場現狀】
80後90後的新媽媽習慣在網上為寶寶花錢
愛嬰室、愛蝦米、可愛母親、陽光寶貝……這些年,廈門的母嬰店開了不少。甚至有的社區周邊,母嬰店多達六七家。同時,母嬰店越做越大,門類越來越細,配套也越來越多,像遊泳池、搖搖車等,幾乎成為大小母嬰店的基本配備。
雖然店開得越來越多,但是不少80後、90後的新媽媽還是習慣在網上為寶寶花錢。
住家周邊的街道上有著五六家母嬰用品店和兩家超市,市民林女士卻很少在這些店裡消費,只有在等不及網購送貨時,才會去實體店購買。林女士觀察過這些門店,發現店裡的貨品既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有的牌子聽都沒聽過,她怕不是正品,不敢購買。寶寶的紙尿褲、奶粉等,她都是在天貓、京東上的官方直營店買,感覺更放心。
市民張女士喜歡為寶寶囤貨。去年,她生了一對雙胞胎,紙尿褲、奶粉、紙巾的用量很大。去年「雙十一」期間,網上嬰兒用品折扣大,她一下子買了四五個月的消耗品;到了「雙十二」,她又出手囤貨。「買的實在太多了,家裡都沒地方擱了,只好放到單位的倉庫裡。」張女士說。
廈門母嬰門店「大寶蕉」的店主翁先生說,目前,母嬰門店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再加上電商、微商等銷售渠道衝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突圍招數】
想辦法進入消費者的手機就是最好的營銷
翁先生說,未來的營銷不需要太多的銷售渠道,只需要你的產品和品牌進入消費者的手機,這就是最好的營銷。他說,廈門很多母嬰實體店都在往這個方向轉型。
在前埔附近的一家母嬰用品超市,店裡沒有配備遊泳館、兒童理髮等相關服務設施,但從奶粉、零食到衣服等產品種類應有盡有,主要突出一站式購買。
前幾天,市民柳女士的同事生了二孩,她在這家店選購了嬰兒消耗品去看望同事。店員一直推薦辦會員,柳女士發現會員購買兩袋紙尿褲可省好幾十元。她關注這家店的微信公眾號,成為會員。
翁先生說,如今大多數的新媽媽是80後、90後,利用手機微信聊天、溝通是她們的習慣,母嬰實體店開通微信群是適應新形勢下的需求。不少母嬰店利用微信朋友圈進行營銷,隨時解答媽媽們從早孕至產後遇到的所有問題,增加與客戶群的感情交流,通過優質服務進行口碑傳播,從而增加銷售。有些問題,就算店主回答不了,群裡的媽媽們也可以互相交流。
加盟新零售平臺300多家廈門母嬰門店嘗鮮
廈門的母嬰用品門店也在嘗試用新零售的方式打開局面。最近,國內母嬰B2B(商戶對商戶)平臺「海帶」宣布將正式派出超過20人的新零售技術顧問團進駐福建地區,計劃為包括廈門、漳州等地的近2000個線下母嬰門店提供上門服務,幫助本地母嬰門店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轉型。海帶網創始人兼CEO朱寶金對本報記者說,福建地區的母嬰門店都在積極探索新的零售方式,目前有近2000家母嬰類線下門店在「海帶」平臺上進行了註冊,其中僅廈門一地就超過300家。
朱寶金說,「海帶」構建了品牌直供貨源,已經與歐洲、澳洲及日韓等地100餘家品牌商建立了直接聯繫,可幫助社區母嬰小店搭建線上商城,並利用大數據分析幫助社區母嬰門店的用戶覆蓋範圍變得更大。通過配套的管理體系,門店可以掌握消費者的產品使用周期,優化對庫存的調控,減小資金運轉壓力。
「海帶」已經為翁先生的「大寶蕉」門店提供了門店、PC、無線端(App+微信/淘寶)的建店系統和管理後臺。翁先生說,使用海帶網後,銷量有所增長,關鍵是倉儲、運輸等環節的成本降低了,有了更多的利潤空間,讓他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與電商在價格上競爭的勇氣。
B2B平臺優化進貨渠道
傳統模式
海外經銷商(品牌商)→海外貿易商→中國貿易商→批發商→小B賣家
「海帶」模式
海外經銷商→海外貿易商→「海帶」→小B賣家
注:每一層都要抽取5%-7%的利潤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