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點睡覺,清晨6點起床,6點40開始學習,晚上9點到凌晨安排的滿滿當當......
前短時間,網上傳出幾張清華學生的計劃表,迅速引起網友們的熱議:
計劃表字跡工整且詳盡豐富,真的不得不被人佩服。
據知情人透露,這張計劃表的主人是一個家境很普通的女孩,當年因為物理競賽成績優異被保送清華的。
大學期間,女孩勤奮、自律,曾經三年成績班級第一,同時還擔任著系裡的團委書記,最後被學校保送「碩博連讀」,甚至還有知名央企想要提前聘用她作為後備幹部。
在清華,自然是高手如雲,個個都是拔尖人才。但是很多學生其實並沒有過人的天分,沒有深厚的背景,而是簡簡單單依靠兩個字:自律。
M·斯科特·派克也曾在《少有人走的路》裡這樣寫過:「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毫不誇張地說,自律可能決定一個人一生是否成功與幸福。
然而,對大多孩子來說,自律都是個稀缺貨。他們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沒有計劃;磨蹭拖延,沒有動力;半途而廢,沒有目標,這其實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
良好的自控離不開對時間的管理
如果你仔細看過學霸們的作息表就會發現,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學霸,是因為優秀背後有超出一般人的時間規劃能力和執行能力。
想想我們身邊那些做事無規劃、拖拖沓沓的孩子,通常對時間沒什麼概念,他們不清楚時間是怎麼花掉的,不清楚該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才更合適,不清楚自己如果不能按時完成會帶來什麼後果……所以,也就做不到自我約束,一會幹這,一會搗鼓那。
如何才能讓孩子在時間上做到自律?
先教他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這是最能夠重塑孩子自律習慣的辦法。
首先,建議家長給孩子擬定一個時間計劃表。按孩子一天所有任務的集合做個清單,給每件事安排一個特定的時間限期。
孩子能按時完成一個任務,打個記號取下來;如果不能按時完成,在紙上留個記號,對孩子進行適當懲罰,讓孩子為自己的「違約」付出代價,教孩子懂得守時的重要性。
其次,家長們也可以給孩子採用「番茄時間學習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注力。
準備好一個計時器,和一個要做的事情清單;一個番茄鍾為30分鐘,包括25分鐘的學習時間和5分鐘休息時間;把時間分為兩個番茄鍾,每學習兩個番茄鍾可以較長地休息一次。
培養孩子時間管理的觀念,很關鍵的一點是家長要給予孩子部分自由支配的時間選擇權,這樣孩子完成一件學習任務的時候,也正是他採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讓孩子有掌控感、體會獨立自主的樂趣,慢慢地生出成就感和責任感,並從中對自我產生深刻的認識,這樣的時間管理習慣一定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來抵制誘惑
心理學家曾總結過這樣的規律:自律的前期是興奮的,中期是痛苦的,後期是享受的。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 我們大人也往往無法做到自律,即便知道自律就是一個由苦到甜的過程,卻依舊無法抵制眼前的誘惑,一拖再拖的為自己找理由。
比如設定了目標要減肥,開始實施計劃時也會不斷提醒自己,不吃晚飯,戒掉主食,零食......
晚上熬不住卻開始暴飲暴食,然後自責、後悔,第二天又開始絕食,晚上又暴飲暴食,不斷在內疚、羞愧的情緒中越減越肥,並迅速反彈。
心理學有研究,減肥失敗,90%是「心理」在作祟。當我們一遍遍暗示自己說:我要減肥,不能吃這,不能吃那的時候,我們最後接受到的信息往往會是說自己已經很肥了,吃一頓晚飯,吃一點主食也沒關係吧,最後只會重蹈覆轍,越減越肥。
所以,如果想要減肥,必須要抵制誘惑,給自己正確的心理暗示。比如對自己說「我要瘦」、「我要穿漂亮的衣服」、「我要練出一條迷人的馬甲線」,這樣的語言才會起到積極正面的推動作用。
在孩子學習上也是一樣,首先家長們不要用語言來打擊孩子,並且要用正面語言來鼓勵孩子;孩子也應該通過「我要做完這張卷子」、「我要背下這首古詩」、「我可以做的很好」等自我鼓勵、自我暗示的語言來督促自己堅守規則,抵制誘惑。
此外建議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給其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保證一定的鍛鍊,這樣才能保證一個人用最佳的身體狀態來對抗誘惑。
有位老師說得好:所有能真正讓成績提高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我們大部分人都生而平凡,唯有先耐得住寂寞,坐得住硬板凳,踏踏實實的才有可能鯉魚躍龍門,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設定合理、具體可實現的目標
看到清華學霸的作息表後,大概很多家長回頭看到自己家的熊孩子都會嘆氣道:「果然,別人家的孩子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但是,各位家長彆氣餒啊!我們不奢求娃成為學霸,但也不能甘心做學渣,只要有目標、有夢想,就一定有希望。
合理、具體、可實現的目標,是實現自律的關鍵。
有研究顯示:當人們用具體的條文對他們的目標進行定義後,他們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所以首先目標要清晰、具體。比如每天背誦30個單詞,複習15個單詞,這樣目標才更容易實現和執行。
其次目標要可測量。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最好能讓孩子及時獲得目標階段達成的反饋,而反饋也會促進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再次目標要可達到。一旦目標立得太大,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執行困難,最後直接放棄。所以要學會把整體的大目標範圍縮小,比如學習就從10頁高質量的閱讀開始,讓目標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最後目標一定要堅持。目標一旦設定,就要堅持「無一例外」的原則。比如你定下的目標是在一周內學習100個新單詞,那麼就應當朝著這個目標一直前進,不允許自己半路跑偏。
如果堅持不下來,可以找個同伴一起學習,或者利用偶像、自己的愛好、達成目標後可以給自己一定的獎勵來激勵自己。當孩子在堅持目標的時候,也是他培養自己獨立自主能力的時候。
人性在於,喜歡即時的自我滿足,而厭惡無法達成的目標。所以,再次強調,要想實現自律,目標就要明確、具體、可測量、可達到,可堅持。
當孩子開始完成一個目標後,大腦就會發出讚賞的信號,刺激孩子去進一步的努力,從而越來越接近成功。
家長以身作則也很重要
胡適曾說過:「一點點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獎勵,社會上的獎掖只有遠超過我們所應得的,絕沒有真正的努力而得不到社會承認的。」
孩子不會憑空生出自律的好品質,每一份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有心,尤其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現在很多父母都明白一個自律的自己對孩子意味著什麼,但有些父母自己做不到,還會依舊要求孩子要做到。明明自己私闖紅燈,卻告誡孩子遵守交通秩序;明明自己上班經常遲到,卻強迫孩子準時起床……
不懂自律,無視規則的父母,也難以把孩子調教成高度自律的優秀模樣。
想讓孩子真正的自律,父母首先要起到模範作用,或者可以和孩子約定、互相監督一起變自律,這樣孩子也會更有動力!
馮侖說:「自律的人生才算得上真正的自由。」
沒錯,自律能讓人意識獨立,能給你的成績帶來光彩,能幫你到達無法可及的高度,享受到真正的自由。
這是一條可以讓普通人走向成功的捷徑,那些優秀的人,不是因為優秀才自律,而是因為自律,所以變得優秀。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最後,請告訴孩子,人生最可怕的從來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從今天開始,培養自律的好習慣,未來的人生一定充滿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