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防護指南:開窗通風重清潔 勤曬被褥勤換衣

2020-12-13 瀟湘晨報

自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市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廣泛宣傳、大力普及防護知識,為全市人民提供科學指導,穿上防護病毒的「鎧甲」。4月22日,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聯合發布居民個人防護行為指南,將這一時段的風險、防護要點再次梳理、更新和完善。今日,我們關注:不同場景防護要點——居家生活。

具體怎樣做?

備好體溫計、口罩等用品;出門時隨身攜帶口罩,在需要時及時佩戴。

注意室內清潔,開窗通風,增加室內空氣流通:每天至少2至3次,每次20至30分鐘。

注意個人衛生,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等個人生活用品,勤曬被褥、勤換衣服。

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外出回家、咳嗽、打噴嚏手捂後、飯前便後等,應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

家庭用餐提倡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

主動做好個人及家人的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為什麼總是強調洗手?

從疫情一開始,總是被提及、被強調的預防方法之一就是勤洗手,洗手真的那麼重要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雙手不可避免地要接觸一些公共物品,比如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這些物品表面可能就有病毒或者細菌,而新型冠狀病毒可能通過眼睛、鼻子、嘴巴等黏膜部位感染人體。」據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如果不注意手衛生,手就可能把病毒「送」入人體,因此,徹底洗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發生的可能性。

要達到預防病毒的目的,僅僅將手放在水龍頭下簡單衝一衝是達不到要求的。「我們所講的洗手,是來自於《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中對於醫務人員洗手要求。」專家表示,要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溼;取適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認真搓雙手至少15秒;在流動水下徹底洗淨雙手;宜用紙巾擦乾雙手。

值得一提的是,洗手時機一定要掌握好。「兩前兩後」必須洗手,「兩前」指接觸食物前和接觸自身眼、鼻、口前,「兩後」指如廁後、接觸被糞便或被可疑汙染物汙染的物品後,如用手捂住口鼻打噴嚏或咳嗽後、觸摸公共場合的電梯按鈕、扶手後等。(成都日報記者 王靜宇)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蟎蟲晚晚與你「共眠」 除蟎燙洗曬,勤通風
    原標題:蟎蟲晚晚與你「共眠」 除蟎燙洗曬,勤通風 勤曬被褥可減少蟎蟲 圖/全景  你是否想像得到,你的臥室,你的床褥不只是你在使用,數以萬計的蟎蟲同時和你一起共享。  蟎蟲,從未遠離我們,雖然肉眼看不見,但蟎蟲在臥室中十分普遍,它們安逸地生活在我們的被褥、枕頭上,隨時以我們掉落的皮膚碎屑或血液為生。這些微小的寄生蟲還留下各種「標記」——各種由於蟎蟲所引發的皮炎、過敏性哮喘、痘痘等。  在人體上,人疥蟎在皮膚上鑽鑿「隧道」而居,這些最深可達1釐米「隧道」的人疥蟎可引起疥瘡等皮膚問題。
  • 寶寶被蟎蟲咬得滿身紅疙瘩 專家:防蟎要勤曬被褥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1月19日20時30分訊(記者 鄭懿 實習生 郭姝彧)「以前,我只在電視廣告裡聽說過被子不經常曬,裡面會長蟎蟲,沒想到是真的!」日前,家住沙坪垻的張女士發現自己9個月大的孩子佳佳(化名)身上長了很多紅疙瘩,帶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是蟎蟲惹的禍,讓孩子患上蕁麻疹。專家建議市民應勤曬被褥,防止蟎蟲叮咬。
  • 冬季開窗通風次數減少 居家清潔消毒做到「七要」
    冬季天氣寒冷,人們開窗通風次數減少,場所相對密閉,增加了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那麼,冬季如何做好居家清潔消毒?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居家清潔消毒要做到「七要」。一是要勤通風。根據具體天氣情況,每天通風2至3次,每次不少於半小時,通風時注意保暖。二是要勤洗手。
  • 室內空氣消毒,首選開窗通風
    10月12日,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院感辦主任蔡桂萍提示市民,秋冬季節,在做好保暖的前提下,室內空氣消毒,首選仍是開窗自然通風。「隨著室外氣溫下降,不少人忽視了開窗通風的必要性。室內環境長期密閉,有可能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危害人體健康。
  • 勤洗手,儘量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上海已進入流感、猩紅熱等...
    ●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儘量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環境清潔。另外,努力提高個人抵抗力!接種流感、流腦、麻疹、水痘等疫苗,對於目前還沒有疫苗可預防的呼吸道傳染病,預防重點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營養、適量的體育鍛鍊。
  • 專家:孕產婦自我防護關鍵還是勤洗手
    關鍵是孕產婦在就醫時應該要做好怎樣的自我防護?對此,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科主任趙揚玉介紹,關於防護的問題,我們知道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的飛沫傳播,或者是接觸傳播,所以我們的防護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在家要勤通風、少出門。
  • 【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病毒公眾防護簡易指南,請收好!
    為廣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指導幫助我區各族群眾切實增強公共衛生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和自治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本著簡潔明了、簡便易行、科學管用原則,結合我區疫情防控形勢,制定本指南。
  • 12月健康提示:請您注意以下事項,做好個人防護
    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健康信息提示:特別提醒市民在PM2.5重汙染期間注意個人防護,保護健康。目前受國際和國內疫情形勢影響,西安新冠肺炎防控依然不能放鬆警惕。1.居室勤開窗,經常通風。2.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3.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4.注意營養,適度運動。
  • 秋冬季疫情個人防護 這些事要注意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要時刻保持個人防護意識,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具體可參照中宣部宣教局會同國家衛健委宣傳司日前製作的一組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系列海報,做到「講科學、嚴防控、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一米線、用公筷、健康碼」。 良好習慣要保持。
  • 正確洗手,勤通風,實行分餐制,校園疫情防控不放鬆
    大小新聞客戶端1月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李俊玲 通訊員 劉正毅)目前正值冬季,天氣寒冷,學校教室、宿舍等開窗通風次數減少,場所空氣不流通,增加了疫情傳播風險。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手段。在此,市疾控中心消毒專家提醒廣大師生,學校消毒要做到以下幾點:1. 正確洗手。
  • 武漢城區三成兒童感染蟯蟲飯前便後應勤洗手
    幼兒園內各種設施和玩具要定期消毒,家長要給小孩勤換衣、勤剪指甲、勤洗勤曬被褥。
  • 新型肺炎疫情當前,還能在室外曬衣服被子嗎?不同情況分別說清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尚未過去,很多朋友都感覺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受到了影響,比如有的朋友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此次疫情期間,在室外曬衣服,曬被子可以嗎?對於這個問題,相信還是無法一概而論,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一米線,大連疾控提醒繼續用好「四大法寶」
    現階段,疫情未結束,戰「疫」不可鬆懈,市民在回歸正常工作、生活、學習的同時,要用好以下「四大法寶」,繼續做好個人防護。科學佩戴口罩1.在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人員以及就醫人員等要佩戴口罩。
  • 國家衛健委:公共場所做好物體表面清潔消毒
    本指南,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正常使用的賓館、商場、影院、遊泳館、博物館、候車(機)室、辦公樓等人群經常聚集活動的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的衛生防護,包括場所衛生操作指南和個人防護指南。其中,公共場所衛生操作方面,重點對做好物體表面清潔消毒,餐(飲)具的消毒、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紡織物清潔消毒,衛生潔具消毒等方面提出操作要求;並對通風換氣、洗手設施、垃圾處理、應急區域設立、健康宣教等方面提出規範指引。
  • 健康教育專欄:秋冬季校園師生個人健康防護指南
    秋冬季校園師生個人健康防護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了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指導相關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各個教育階段的師生要遵守學校的防控措施,並做好自身健康防護。高等學校高校學生在校期間,自覺按照學校規定進行健康監測,做好個人衛生,儘量減少出校,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在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在校園內的學生和授課老師,可不戴口罩。採取錯峰就餐,就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學生在宿舍區不聚集、不串門。
  • 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 日常生活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近期以來,新冠肺炎的無症狀感染者以及本土病例,一次次進入人們的視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必須提高警惕,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防範疫情反彈。 那麼,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應該如何做好防護?其實還是和以前一樣,勤洗手、戴口罩,十分重要。 勤洗手是預防疾病傳播的重要方法,但是「勤」不是頻繁洗手的意思,洗手也需要合理安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