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此人著墨少,卻被黑得最慘,自此改變了一個成語的褒貶義

2020-12-22 青竹院的故事

水滸中有這麼一位,叫王倫。

一聽名字可能有些人不熟悉,但是要加上「白衣秀士」四個字,估計很多人眼前便出現了一個氣量狹窄、容不得人、排除異己的人物形象。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王倫幹了兩件事,一件是林衝風雪山神廟殺了陸虞侯、富安和一差撥後,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卻遭到當時梁山大當家「白衣秀士」王倫的百般責難,好不容易才落腳。

另一件就是晁蓋、吳用等人投奔梁山,同樣也遭到了王倫的拒絕,此時林衝怒髮衝冠,拔刀把王倫結果了,梁山從此易主。

有意思的是,王倫只出現了這兩回,便領了盒飯,卻留下了「美名」,白衣秀士本無貶義成分,自此便成了反面典型。

說起來,王倫很冤。

第一,易守難攻的水泊梁山是王倫一手建起來的,進可攻、退可守,王倫在此建立根據地是非常有戰略眼光的,說他是革命現行者一點不過分。如果不是他,晁蓋、宋江等人後來不可能立足於此,和朝廷對抗,成就一番事業。

第二,王倫可能氣度不夠,但也不至於毫無英雄氣,晁蓋、宋江等人是被官府捉拿,被逼革命,王倫是個不及第的秀才,受不了「鳥氣」,才主動革命,從這點來說,是很有氣魄的。

柴進在給宋江推薦時曾說:「那三個好漢(王倫、杜遷、宋萬),聚集著七八百小嘍囉,打家劫舍,多有做下彌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裡躲避災難」。

並且「山寨中留下分例酒食,但有好漢經過,必教小弟相待」。通過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那時候的梁山敢於吸收天下造反之人,也能禮送過路英雄好漢,王倫也絕不是嫉賢妒能之輩。

第三,人們光看到的是林衝上山入夥時,被王倫刁難,並沒有注意到最後他收留了林衝的事實,當時林衝入夥時,王倫思量,我沒本事,杜遷、宋萬武藝也是平常,來了個這樣一位大神,他要強佔怎麼辦?

這其實是正常人反應,在根據地尚不穩固、人單力薄的情況下,保持對外來者的警惕是十分必要的,讓林衝納投名狀也屬合理,這是綠林規矩。

後來對待晁蓋、吳用等人,王倫也是同樣的心理,這幾人有文有武、荷槍實彈、都是殺人亡命、無所忌憚之輩,誰見了估計都得猶豫。

如若林衝不殺王倫,可能王倫只不過把對待林衝的三步流程:先委婉拒絕、無奈要求投名狀,最後迫不得已留下,重新走一遍,可第一步驟還沒完,便丟了性命,林衝甚至沒有給他留下一點轉變思想、拱手讓位的時間。

倒是晁蓋、吳用等人心懷叵測,知道林衝要搞分裂,馬上開會研究對策,林衝殺王倫時,還假裝姿態地拉架,走走形式,用王倫的鮮血改寫了梁山新的歷史。

王倫其實很像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所謂客大欺店,來了一夥牛哄哄的客人,還賴著不走,誰都不會張開雙臂、熱烈歡迎的,現實中,每個人都不可能總是識大體、顧大局的。

與之對應的是宋江,這絕對是個牛人,長得黑漆漆,說不上風流瀟灑,武藝只是會點拳腳棍棒,估計連孫二娘都打不過,肚裡的那點墨水也就是衙門文書的水平,說是老幫助別人,倒是別人總是救他。

但這樣一個人卻被擁戴坐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就因為他善於團結、能夠容人、還會選賢任能,想人所想、急人所需,自然眾望所歸。

可嘆的是白衣秀士,本來指未曾獲得功名的讀書人,元代馬致遠寫的《嶽陽樓》裡,便有白衣秀士一說,含褒義色彩。

只是水滸之後,白衣秀士卻坐定了小心眼、無水平、無能妒賢的形象,一如提起葛朗臺,想到的就是吝嗇鬼,說起奧賽羅,那就是嫉妒。

抹了這片黑,千秋萬代也難洗白,文學的力量真是厲害。

相關焦點

  • 成語的褒義貶用和貶義褒用要分清。附常考易錯成語
    成語有著鮮明的感情色彩:褒義、貶義和中性。運用時一定要注意它所使用的對象、場合以及有沒有特殊意味。通常情況下誇獎、表揚的時候要用褒義成語,批評、貶斥的時候要用貶義成語。但出題者往往會故意褒詞貶用或者貶詞褒用。
  • 成語「笑容可掬」出自水滸?這些成語找到出處了!
    在《水滸傳》裡,有非常多的成語是我們熟知的。今天科教授就和大家聊聊水滸裡的成語。 笑容可掬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中說「那婦人笑容可掬。」 掬:兩手捧起來。臉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來一樣。「笑容可掬」形容人笑容滿面。
  • 古今詞語意義的改變,這個成語成了最大「受害者」!?
    不像外國英語法語之流,一個地方的地名便是一個新的詞語,並且每個時代都要創造出新的詞語來,而中國文字的使用重複率是最高的,經過重新的排列組合,就可以出現新的含義。在中國,成語便是文字精髓的表現形式之一,一個成語便可有許多「未說之話」在其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個詞語的意義發生了改變。「三教九流」,人們如今聽到這個成語,便會想到一些相對辛苦,而後很難有出路的行業,來比喻一些從事不正當、沒前途的人。
  • 「古今異義」成語中的「四大天王」
    「差」是一個多音字,包括「差遣」的chāi,「參差不齊」的cī,但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差距」的chā(也是「差強人意」中的讀法)和「效果很差」的chà,因此很容易代入這兩個讀音的最熟悉含義,從而誤解該成語的含義,誤認為這是個貶義成語。
  • 成語查詢|成語在線查詢,首字母是A的成語彙總
    此人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指懦弱無能的人成語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燈火樓臺》:「丈夫是個阿鬥太子,哪怕你是諸葛亮,也只好嘆口氣。」近 義 詞:阿諛奉承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處世成語繁體:阿諛麯従常用程度:一般成語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 天愁地慘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天愁地慘,天地都感到愁苦、悽慘。形容極其悲慘(多用作渲染氣氛)。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慘,月色無光,孔明奄然歸天。」近義詞有:天昏地慘,天愁地慘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多用作渲染氣氛。
  • 「趨之若鶩」的貶義色彩已趨淡化
    命題者認為「趨之若鶩」是貶義成語,用在這裡錯了,是誤用,要糾正,所以出了這道題。對成語「趨之若鶩」,目前普遍的看法,確實就是只能用於貶義。商務印書館2013年出版的《成語誤用辨析200例》,其中有一篇就直接題為《「趨之若鶩」是貶義成語》,作者特別強調「趨之若鶩」只有貶義一種用法,其他都屬誤用。
  • 漲知識,這55個成語容易褒貶誤讀誤用,講話稿寫作中用錯就尷尬了
    有沒有這種情況,本來想表揚一個人,卻用了貶義的成語,這情形應該是會很難堪的。如果講話稿中成語不小心誤用了,估計「闖的禍」可能更大。為了讓文秘新手少犯這種低級錯誤,今天分享55個褒貶易誤讀誤用的成語:1.
  • 此人是水滸裡最無信義之人,賣友求榮終被挖腹剖心,網友:死得好
    水滸傳裡最惡毒的小人,比高俅無恥千倍,網友:扒皮實草都不為過在中國流傳有一句老話,叫做「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因為在羅貫中老師《三國演義》一書中,列舉了太多的兵法詭計,讓人防不勝防;而施耐庵的《水滸傳》中則是更加側重於江湖義氣、打打殺殺,
  • 水滸中一女人死得很慘,只因知曉宋江一秘密,她對宋江有兩字評價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宋江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一號人物,然而,就是這個坐梁山頭把交椅的人,後世對此人的爭議是非常大的。我們看看人們對他都有哪些爭議。還有一本明代人寫的《讀<忠義水滸全傳>》,這本書中對宋江的評價是:「則謂水滸之眾,皆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人可也,然未有忠義如宋公明者也。」金聖歎對宋江這個人也有評價,金聖歎的評價是:「痛恨宋江奸詐,(金聖歎認為)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
  • 人民日報發布:70個褒貶易混成語,你真的知道破鏡重圓的意思嗎?
    學習語文不能忽視最基礎的知識。這70個成語很常見,這些成語是褒是貶,你用對了嗎?①差強人意:大體使人滿意,不是不能使人滿意,是褒義;很多人一直以為是褒義詞,比如最近的國足事件……②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語和諂媚偽善的面目討好別人,是貶義;這個大多數人都在電視裡面看過,那種諂媚小人都會被人形容「巧言令色」!③積重難返:積習深重,難以改變。
  • 水滸中,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一傳十十傳百,毀了有禮節的女士
    水滸中,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一傳十十傳百,毀了有禮節的女士在中國的古典名著中,有四個頂尖的存在,四大名著。其中有一個水滸,他有很多的文學作品和漫畫作品是以水滸來創作的。其中呢有一個漫畫作品是叫,武大郎開店。他上面寫道,王倫遺風。就是說王倫此人,嫉賢妒能,不能用能力比他強的。
  • 那些在遊戲中被黑得最慘的角色
    【本文由作者供17173獨家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遊戲中,有著非常多黑(gao)人(xiao)的套路,不管是歷史名人、古代傳說中的神明甚至是某一個具體事物,都曾被開發商黑得可以說是暗無天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在遊戲中被黑得連他母親都不不認識的角色。
  • 任性的賓利車主,把白色賓利用「黑墨」刷成黑色,少有人懂其做法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在這裡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內容,最新鮮、最熱門的汽車事件都會在此呈現,而本期的熱門內容便是:任性的賓利車主,把白色賓利用「黑墨」刷成黑色,少有人懂其做法導讀:在國內有不少車主會選擇貼膜來改變自己愛車的外觀,但是一到遇到車管所驗車的時候
  • 2020高考語用之最全成語複習彙編
    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一、題型設置(一)填空類選擇題成語填空題的基本模式:三個選填句(或一個文段),四組選項,題目中所供的三個成語為近義詞。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③⑤(七)記準多義成語,避免顧此失彼在成語的使用中,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成語不止一個義項或感情色彩,但在使用過程中,其中的一個義項或感情色彩使用較多,就容易將另一個意義或色彩忽略,一旦使用便誤認為是錯誤的
  • 小說中最受歡迎的「美強慘」人物代表,你都喜歡過誰?
    一、張起靈二次元中最經典最受歡迎的「美強慘」小說人物,南派三叔說過:這是一個強大得猶如神佛一般的男人。有他在的篇幅中,我總是能寫得格外輕鬆,因為只要他在身邊,就能為你擋下一切的災難和痛苦。書中描寫:魏無羨分明是一個神採飛揚、明俊逼人的少年,眼角眉梢儘是笑意,從來不肯好好走路。而這個人,周身籠罩著一股冷冽的陰鬱之氣,俊美卻蒼白,笑意中儘是森然。三、潤玉潤玉,美強慘的絕對代表,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者,天下無出其二,此貧賤不能移也。
  • 古今意思差距最大的一個成語, 以前讓人追捧, 如今是最惡毒的罵人詞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如今經常被用在罵人的場合,它就是「衣冠禽獸」。如今誰都知道「衣冠禽獸」是一個罵人不帶髒字的成語,而且憤恨、侮辱的語氣非常深重,很惡毒。除非萬不得已,這個成語很少強加於人。唯獨那些道德淪喪、行為下流、處事卑劣的無恥之徒,才可能被罵成「衣冠禽獸」。可是鮮為人知的是,「衣冠禽獸」這個成員原來根本不是如今這個意思,它來源於明朝官員穿的衣服。
  • 附驥攀鴻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漢·王褒《四子講德論》:「夫蚊虻終日經營,不能越階序,附驥尾則涉千裡;攀鴻翮則翔四海。」近義詞有:攀龍附鳳,附驥攀鴻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指依附別人。附驥攀鴻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附驥攀鴻(fù jì pān hóng)成語釋義:攀:攀附;鴻:天鵝。
  • 考試中常見十類成語誤用
    色彩不分,褒貶失當成語從感情色彩上可分為褒義、中性、貶義,不同的成語常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並隨著語言環境的不同而變化,我們在使用時必須辨明褒貶,否則就容易造成褒詞貶用或貶詞褒用的失誤。實例展示:例8.在澳門回歸的日子裡,許多單位的幹部都傾巢出動,參加清潔馬路的活動。
  • 這些三個字的詞,其實都是成語
    成語一般都是四個字的,四個字的成語我們也司空見慣了。不過有些成語卻是三個字的,今日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三個字的成語吧!1、阿堵物出處:《世說新語》: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遶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