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喜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性格培養。有的家長會認為小孩子調皮一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實際上如果放任他們淘氣的話,孩子長大之後的性格就會有很大的缺陷。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放任「熊孩子」,孩子有錯誤時一定要及時去糾正。
兒子被學校勸退,原因真的不能怪學校,家長的做法說明了一切
前段時間在小區和人拉家常的時候聽說王女士家裡的孩子被幼兒園勸退了,聽說這個消息之後,作為幼兒教師的我感覺非常震驚。
雖然根據法律規定,學前教育並不屬於我們的九年義務教育,是可以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勸退孩子的。但是一般情況下,幼兒園的主要內容就是培養幼兒的習慣,所以除了特殊原因之外,幼兒園不會勸退幼兒。
但是小區的人卻說,王女士的兒子之所以被勸退,是因為太過於調皮淘氣了。原來她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總是不聽老師的話,而且還喜歡捉弄別的小朋友,經常性在小朋友站起來的時候把他們的板凳偷偷拿掉讓他們摔倒。
更過分的就是他把髒東西丟進其他幼兒的水杯裡,其他幼兒在喝了不乾淨的水之後就生病了。
王女士兒子的所作所為,讓其他家長都紛紛表示不滿。為了其他孩子的安全和學習氛圍,幼兒園決定勸退王女士兒子。王女士在聽說兒子調皮要被勸退之後,非但沒有認識到錯誤,反而和園方表示小孩子淘氣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至於開除。
孩子之所以會被勸退,並不是因為學校沒有包容心,而是因為做家長的總是以孩子還小作為藉口,縱容孩子做一些「壞事」。家長們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被勸退的「壞孩子」,就要注意這些方面的培養。
一個擁有好的生活習慣的人,會讓別人覺得和他相處很舒適。一些熊孩子之所以讓人覺得討厭,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
因為這些熊孩子可能不知道什麼是錯的,或者是他們知道什麼是錯的卻不願意改正。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告訴他們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因為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還太淺薄,所以家長一定要肩負起培養其生活習慣的責任。孩子有了好的生活習慣之後,就會給人一個好的印象,並且能夠漸漸約束自己的行為了。
特別是在孩子上學之後,家長不要覺得老師會教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就不管了,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好好教育他們。
有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會忽略禮儀的教學,甚至一些人認為禮儀教育是孩子上學之後,老師的任務。實際上孩子是否懂禮貌往往是從生活的日常看出來的,這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有的孩子小的時候就已經滿嘴髒話不懂得尊重別人了,這都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孩子禮儀的養成。
教會孩子問好和使用文明用語,對他們今後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做父母的也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當一個文明的人,這樣孩子才不會變成沒有禮貌、不懂事的「熊孩子」。「熊孩子」的背後往往是熊家長,家長朋友也一定要約束好自己的行為。
別人對你印象的好壞,往往取決於你的談話舉止。熊孩子之所以讓人覺得很討厭,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破壞能力很強,還因為他們的交流能力不強,所以會讓其他人覺得沒有好感。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話,可以多從這一方面入手,讓他成為一個和別人交流很好的孩子。
同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幼兒三歲之前是行為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做家長的一定要帶孩子多和別人接觸,這樣他才會懂得如何社交。
孩子並不是生下來就是熊孩子,只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教育好孩子。父母還應該注意的就是孩子和別人交流時的語言是否文明等等,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會受人喜歡和尊重。
家長只要做好了這些方面的培養,那麼孩子就會在進入社會環境中成為人人喜歡的好孩子。家長一定要明白,家庭的教育對幼兒性格的養成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忽略了,否則就有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